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肖柳婷 梁瑞琼 钟泳如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5期710-714,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某5所高校的30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大学生自我疏离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他...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某5所高校的30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大学生自我疏离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他们的应对方式、疏离感和心理健康进行模型设定和验证.结果:①应对方式对自我疏离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245,F=15.92,P〈0.001);②自我疏离感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275,F=115.11,P〈0.001);③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137,F=20.12,P〈0.001);④自我疏离感在工具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效应(χ2/df=3.63,RMSEA=0.093,CFI〉0.900,IFI〉0.900);⑤自我疏离感在防御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效应(χ2/df=3.70,RMSEA=0.094,CFI〉0.900,IFI〉0.900).结论:大学生自我疏离感是应对方式作用于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应对方式 疏离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最蓝的眼睛》:强势文化侵袭下弱势文化的异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包威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文化异化是文化与人的背离,是人的类本性的消失。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通过对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剧性人生描写,表现出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受到白人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自我的异化,黑人在现实社会中自身定位... 文化异化是文化与人的背离,是人的类本性的消失。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通过对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剧性人生描写,表现出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受到白人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自我的异化,黑人在现实社会中自身定位变得模糊,丧失自我文化意识。此外,白人文化的强势地位和长期以来自我优越性,使白人文化也产生异化,丧失美好的人性品质。作者通过文字的方式对美国的社会现实进行控诉,呼唤黑人与白人的类本性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文化侵袭 文化异化 自我异化
原文传递
后人类生存境遇的影像呈现——论英剧《黑镜》的现实隐喻 被引量:5
3
作者 林萌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52,共11页
英剧《黑镜》揭示了人类目前的媒介化生存状况,展示了人类面临的赛博格形态,预示了人类即将进入的人—机一体时代,因而极具现实关怀和批判精神。它以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为后人类主义这种哲学思潮作了生动的阐释,对人类正在进入的状态既... 英剧《黑镜》揭示了人类目前的媒介化生存状况,展示了人类面临的赛博格形态,预示了人类即将进入的人—机一体时代,因而极具现实关怀和批判精神。它以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为后人类主义这种哲学思潮作了生动的阐释,对人类正在进入的状态既有大胆的预测,又具批判的意识,对"后人类的生存境遇"作了深刻的反思,为重视、分析和探索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开辟了极具想象力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黑镜》 媒介化 赛博格 自我异化
下载PDF
“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申论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川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6,共7页
大学教师的自我认同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既有永恒性的某些要义,又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20世纪以来,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异化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而当前盛行的绩效量化考核制度,是导致大学教师自我认同异化的最直接因素。为了... 大学教师的自我认同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既有永恒性的某些要义,又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20世纪以来,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异化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而当前盛行的绩效量化考核制度,是导致大学教师自我认同异化的最直接因素。为了让大学教师的自我认同“回归本真”,既需要大学教师的自我救赎,更需要我们的大学首先“回归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自我认同 量化考核 自我异化 回归本真
下载PDF
Death of Children:Aloofness,Alienation and Self-Alienation in Jude the obscure
5
作者 侯立志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6期156-157,164,共3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isplay Thomas Hardy's outlook on alienation in his Jude the obscure. In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novel, the theme of alienation and self-alienation, together with the aloofness in soc...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isplay Thomas Hardy's outlook on alienation in his Jude the obscure. In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novel, the theme of alienation and self-alienation, together with the aloofness in society are brought to the fore, by which Thomas Hardy's viewpoints on alienation in his philosophy of life is deri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ienation self-alienation Jude the obscure
下载PDF
自我的疏离与回归:《莱娜》对女性身份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时贵仁 李晓涵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9-544,共6页
马克思异化理论指出当人的本质外化为异己的他物时,人与其本质成为对象性的关系而异化了。在梅维斯·迦兰的《莱娜》中,男性话语对女性的边缘化使莱娜既无法从家庭获得情感上的慰藉,也无法从社会获得认同。否认“自我”的主体最终... 马克思异化理论指出当人的本质外化为异己的他物时,人与其本质成为对象性的关系而异化了。在梅维斯·迦兰的《莱娜》中,男性话语对女性的边缘化使莱娜既无法从家庭获得情感上的慰藉,也无法从社会获得认同。否认“自我”的主体最终由外在的家庭与社会转化为个体本身,造成了“自我”的异化。因此,女性必须回归自我、完善自我,成为参与家庭与社会的主体,彰显自身的主体性价值,才能避免男性话语的异化,实现身份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娜》 自我疏离 回归 女性 身份构建
下载PDF
试论《变形记》中的自我“异化”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倍倍 陈思嘉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9期129-130,共2页
表现主义注重自我的表现,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对主人公异化的表现,明显带有反传统的特点.通过主人公怪异"变形"的生理异化以及周围人与社会异化来表现来表达主观精神,使自我表达达到了新的真实。在看似荒诞的、不合逻辑... 表现主义注重自我的表现,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对主人公异化的表现,明显带有反传统的特点.通过主人公怪异"变形"的生理异化以及周围人与社会异化来表现来表达主观精神,使自我表达达到了新的真实。在看似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描绘中,人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都表现出来。通过人的内在异化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人和社会两者的内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主义 自我异化 变形
下载PDF
费希特“自我”异化批判中的理性主义精神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华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5期46-50,共5页
在费希特的"自我"异化思想中,他从理性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及批判精神。他首先承认了人是理性的动物。在《论学者的使命》中他把人的最终目的看成是对非理性东西的自由驾驭。费希特的"理性"从本体论意义上... 在费希特的"自我"异化思想中,他从理性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及批判精神。他首先承认了人是理性的动物。在《论学者的使命》中他把人的最终目的看成是对非理性东西的自由驾驭。费希特的"理性"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看是与自由相联系的,方法论意义上的"理性"则是对普遍有效的规律的追求。但是费希特将对现实的理解变成了包含着对第一原理的追求与知识学的构建,从而来对现实社会进行哲学上的抽象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希特 自我异化 理性 批判
下载PDF
林白90年代小说女性意识的自我疏离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佳 张立群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4期48-51,共4页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与80年代相比,其"个人化"写作的倾向更为明显。林白作为女性"个人化"写作中的领军人物,她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女性立场和女性视角。但与其他女作家不同的是,林白在她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女性意...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与80年代相比,其"个人化"写作的倾向更为明显。林白作为女性"个人化"写作中的领军人物,她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女性立场和女性视角。但与其他女作家不同的是,林白在她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呈现出一种自我疏离的倾向。主要表现在:林白的小说并非单纯的回忆录性质的"自传",而是对头脑中记忆碎片的拼贴,这种随机性的拼贴造成了女性意识的一种自我疏离;林白总是让她笔下的女性具有双性同体的性质,这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的男性心理和男性化品行上。林白小说具有的神秘化倾向使她作品的女性意识有异于通常意义上的女性文学,不仅深刻地表现在作品对主流话语和宏大叙事的拒绝和反抗上,更重要的是它偏离了对某个女性个体的命运归属问题的探讨而突入对作为整个生命存在形式的女性整体的追问。探讨林白小说中女性意识的疏离状态,可以深入研究女性意识在女性文学中应处的位置和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白 女性意识 自我疏离
下载PDF
广松涉的“恩格斯主导说”批判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立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6,共12页
广松涉的“恩格斯主导说”是一个跨世纪难题。它起源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担问题”的解释,但其背后其实是对早期马克思的自我异化理论的评价问题。日本学者虽然从文献学角度成功地否证了“恩格斯主导说”的文献根据,却很少有对自... 广松涉的“恩格斯主导说”是一个跨世纪难题。它起源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担问题”的解释,但其背后其实是对早期马克思的自我异化理论的评价问题。日本学者虽然从文献学角度成功地否证了“恩格斯主导说”的文献根据,却很少有对自我异化与唯物史观能否相容做出的理论证明。要对“恩格斯主导说”作出正面回应,需要证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非但没有放弃自我异化理论,而是通过将先验主体改造为经验的个人,重构了一个与唯物史观兼容的“劳动的自我异化”。如果这一结论属实,那么是否抛弃了自我异化就构不成区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孰高孰低的标准;同理,以此为由来主张恩格斯主导了唯物史观的创立工作,则更是站不住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松涉 “恩格斯主导说” 自我异化 劳动
下载PDF
网络空间的“人设”泛滥及其社会文化症候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庆 夏凯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5-125,共11页
近年来,网络空间“人设”泛滥现象日益突显。“人设”在社交媒体技术、平台资本和消费文化的叠加效应下,已全面渗透到人们的休闲娱乐、文化和日常生活世界,并显现出异化趋势——背离自然表演和真实自我的本义,成为奇幻的“人的景观”。... 近年来,网络空间“人设”泛滥现象日益突显。“人设”在社交媒体技术、平台资本和消费文化的叠加效应下,已全面渗透到人们的休闲娱乐、文化和日常生活世界,并显现出异化趋势——背离自然表演和真实自我的本义,成为奇幻的“人的景观”。同时,“人设崩塌”的戏剧性媒介展演也层出不穷,引发网络狂欢和社会情绪震荡。本研究从“多重自我”“虚幻自我”和“物化自我”的三个维度来阐释“人设”异化的新媒介表征,并将网络“人设”泛滥的“超级媒介奇观”作为一则“社会性寓言”予以文化的症候式解读,以揭示媒介化“人设”的泛滥对人的自我、社会文化交往和公共生活所造成的危害,由此提出对网络文化生态的治理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人设 媒介奇观 自我异化 社会文化症候 技术伦理
下载PDF
马克思扬弃布鲁诺·鲍威尔的进程与本质辨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亦一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90,共8页
布鲁诺·鲍威尔的一生可以说是在论战中度过的,主要是批判施特劳斯和被马克思批判。1841年,鲍威尔出版了《复类福音作者的福音史批判》一书,讲述了“无限的自我意识学说”,认为在纯粹批判面前,自由的人的无限的自我意识不容许把任... 布鲁诺·鲍威尔的一生可以说是在论战中度过的,主要是批判施特劳斯和被马克思批判。1841年,鲍威尔出版了《复类福音作者的福音史批判》一书,讲述了“无限的自我意识学说”,认为在纯粹批判面前,自由的人的无限的自我意识不容许把任何东西安立为绝对有效的;一切事物都只是被安立来被批判被否定的;任何事物一旦被肯定,马上就不再为真了。鲍威尔认为,宗教意识就像异化的人一样,和自由的人对立着。鲍威尔创造了“自我异化”(Selbstentfremdung,self-alienation)这个词汇,并将其运用于宗教批判上,然则布鲁诺·鲍威尔在整体上是被遗忘的,他在思想史上所遗留的作为一个神学家的形象也逐渐消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异化 自我意识 批判
下载PDF
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原则演进的思想史逻辑及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文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宗教批判。这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思想演绎和历史发展的始终。像之前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一样,他们试图通过宗教批判,将异化为天国的“神圣世界”还原为人间的“世俗世界”,把“神性”还原为“人性”,以... 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宗教批判。这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思想演绎和历史发展的始终。像之前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一样,他们试图通过宗教批判,将异化为天国的“神圣世界”还原为人间的“世俗世界”,把“神性”还原为“人性”,以彰举“世俗生活”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在此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原则也历经演化,呈现出由“宗教是团体无意识的神话表达”到“宗教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主观虚构”,再向“宗教是‘类’本质的自我异化”演进的逻辑特征。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逻辑所展现出来的“滤洗”基督教教条中的超自然成分、否定基督教历史的一般合法性和颠覆神圣世界的理性支柱,亦即把“人的世界还给人”的激进历程,不仅为青年马克思走向科学的宗教批判开辟了道路,而且为青年马克思由“宗教批判”经“社会-政治批判”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进而发现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宗教批判 世俗世界 神话 个体自我意识 自我异化
原文传递
艰难的自我建构——解读电影《望乡》中的“南洋姐”阿崎婆形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志颖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88-90,共3页
日本电影《望乡》中的"南洋姐"阿崎婆形象在社会论范畴内一直被解读为批判社会制度的符号,然而这一底层受损害的女性形象在本体论范畴内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阿崎婆曲折的生活经历不仅详细地叙述出女性的自我在权力话... 日本电影《望乡》中的"南洋姐"阿崎婆形象在社会论范畴内一直被解读为批判社会制度的符号,然而这一底层受损害的女性形象在本体论范畴内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阿崎婆曲折的生活经历不仅详细地叙述出女性的自我在权力话语的抑制下不断异化的过程,同时也表明,在底层女性的个体存在中,被压抑的自我依然潜在,并且经过女性主义的人文关照后会破茧重生,展现出它应有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乡》 底层女性 权力话语 自我异化 自我建构
下载PDF
自我异化中的心理学维度--基于亚当·沙夫《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的思考
15
作者 谢宇格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19,共7页
沙夫在厘定马克思异化理论中异化的三种类型的前提下关注到了自我异化的问题,首次作出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阐述,并在传统社会学分析维度的基础上引入了心理学分析维度。这一维度在以往的研究中未能获得充分关注。沙夫将自我异化的个体心理... 沙夫在厘定马克思异化理论中异化的三种类型的前提下关注到了自我异化的问题,首次作出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阐述,并在传统社会学分析维度的基础上引入了心理学分析维度。这一维度在以往的研究中未能获得充分关注。沙夫将自我异化的个体心理机制解释为个体自我主体性与社会关系和社会塑造人格中的理想自我两方面的相异与疏离,同时也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使个体克服自我异化成为可能。沙夫将心理学分析维度引入到自我异化问题的研究中也是其作为一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者最显著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理论 自我异化 心理学
下载PDF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人物的自我异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2期170-171,共2页
麦克尤恩在小说中刻画了许多自我异化的人物形象。这些人沉溺于艺术世界、孩童时代或性幻想,封闭于自我世界,从而导致精神世界的畸变,最终很难获得真正的慰藉。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自我异化 畸变
下载PDF
马克思“两个无限”视域下的数字资本主义批判
17
作者 陈向义 曹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0-26,共7页
对数字资本的批判已成为资本批判的重要一环。“真无限”和“恶无限”这两个概念首先由黑格尔提出,后经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在资本批判的研究中。“真无限”被用来描述资本作为一个自我规范的主体所进行的自我更新循环。“恶无限”代表... 对数字资本的批判已成为资本批判的重要一环。“真无限”和“恶无限”这两个概念首先由黑格尔提出,后经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在资本批判的研究中。“真无限”被用来描述资本作为一个自我规范的主体所进行的自我更新循环。“恶无限”代表着资本无法遏制地追求量的增加。在当今数字时代背景下,数字与资本的融合使得资本的“真无限”和“恶无限”循环出现了诸多新的特征,一定程度上使得异化现象相较之前将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数字拜物教”也随之衍生出“商品拜物教”所不具备的典型特征。用马克思“两个无限”的视角分析数字资本对消费、政治和精神等方面的异化影响,对于我们摆脱“自我异化”陷阱,树立正确网络观念,谨防偏离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预判和最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恶无限 自我异化 资本批判
下载PDF
《伙计》中犹太人物的异化与疏离——一个存在主义的视角
18
作者 任瑞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犹太作家之一,伯纳德·马拉默德创造出多部带有犹太文化特色的作品,比如《伙计》、《新生活》、《房客》等,在这些小说中,马拉默德通过塑造多个令人难忘的"精神孤儿"的形象,展现出他在勾勒美国社会... 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犹太作家之一,伯纳德·马拉默德创造出多部带有犹太文化特色的作品,比如《伙计》、《新生活》、《房客》等,在这些小说中,马拉默德通过塑造多个令人难忘的"精神孤儿"的形象,展现出他在勾勒美国社会底层犹太人的众生画像方面的天赋。本文以长篇小说《伙计》为例,通过对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分析,揭示个体精神世界产生异化的原因以及物欲泛滥的现代社会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浸染,从而娓娓道来马拉默德内心深处的犹太悲悯情怀,传达"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存在主义文学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默德 《伙计》 自我异化 人际疏离 反叛与复归
下载PDF
论马丁·伊登的自我分裂与自我异化
19
作者 杨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47-149,共3页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马丁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生活背景及人物命运等方面都深深折射出了作者杰克·伦敦的影子。马丁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原先的自我遭到放逐,新的自我无法确立,从而导致其悲剧...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马丁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生活背景及人物命运等方面都深深折射出了作者杰克·伦敦的影子。马丁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原先的自我遭到放逐,新的自我无法确立,从而导致其悲剧命运。本文采用拉康的"镜像阶段概念"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异化"理论,分析马丁·伊登的性格发展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伊登》 杰克·伦敦 自我分裂 自我异化
下载PDF
解读《看不见的人》中布莱索的自我异化
20
作者 陈艳辉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8-60,共3页
分析小说《看不见的人》中布莱索的自我异化,从而揭示了在白人统治的美国,黑人在追求自我价值和自由中,他们的人性与个性遭到摧残和扭曲。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拉尔夫·艾里森 布莱索 自我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