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效率SBM-DEA模型的山东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谦 于楠楠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基于山东省17地级市①2007-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山东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技术效率均未实现DEA完全有效,并且... 基于山东省17地级市①2007-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山东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技术效率均未实现DEA完全有效,并且效率偏低;山东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技术效率较高的地级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对山东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环境保护支出 效率评价 超效率sbm-dea模型 山东省
下载PDF
服务业对中国大城市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许卡 张占斌 高立菲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 2019年第2期100-137,共38页
服务业对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它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还有待探明。为此,本文构建了服务业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机理框架,基于SE-SBM-DEA模型对2006~2015年中国116个大城市的综合城镇化效率、经济城镇化效率和社会城镇化效率进行... 服务业对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它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还有待探明。为此,本文构建了服务业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机理框架,基于SE-SBM-DEA模型对2006~2015年中国116个大城市的综合城镇化效率、经济城镇化效率和社会城镇化效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DIFF-GMM和SYS-GMM方法实证检验了服务业规模、结构和集聚对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大城市各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规模提升更多促进了经济城镇化效率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提升普遍促进了各城镇化效率的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占比提升更多促进了社会城镇化效率的提升;服务业集聚普遍促进了各城镇化效率的提升,但也抑制了少部分城市个别城镇化效率的提升;工业规模和集聚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与服务业类似,但抑制了社会城镇化效率的提升;人口规模提升普遍抑制了一线城市各城镇化效率的提升;教育水平提升普遍促进了一线城市各城镇化效率的提升,就业率提升更多促进了社会城镇化效率的提升,这为优化服务业发展和城镇化效率提升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城镇化效率 se-sbm-dea模型 GMM模型
原文传递
公共风险约束下中国地方财政支出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谦 董艳玲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6-61,70,共17页
本文根据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支出理论,将公共产品和公共风险分别作为财政支出的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构建公共风险约束下财政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6-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SE-U-SBM-DEA模型对公共风险约束下地... 本文根据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支出理论,将公共产品和公共风险分别作为财政支出的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构建公共风险约束下财政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6-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SE-U-SBM-DEA模型对公共风险约束下地方财政支出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全国整体公共风险约束下地方财政支出效率没有实现DEA相对完全有效;大部分省份公共风险约束下地方财政支出效率水平有待提高;公共风险约束下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城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转移支付以及政府规模对于提升公共风险约束下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及税收负担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风险 财政支出效率 se-U-sbm-dea模型 TOBIT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廖凯诚 张玉臣 杜千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116,共23页
伴随创新驱动战略的大力落实,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已成为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以社会生态系统为逻辑起点,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运行特点融合演化类比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创新生态环境为投入,创新生... 伴随创新驱动战略的大力落实,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已成为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以社会生态系统为逻辑起点,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运行特点融合演化类比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创新生态环境为投入,创新生态主体为产出,采用SE-SBM DEA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2007—2018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形成机制。结果发现:在2007—2018年间,各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和技术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而技术进步呈上升趋势;技术效率的衰退是导致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衰退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弥补了因技术效率衰退带来的消极影响。组间差距和超变密度是导致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技术效率与技术变化差距的主要原因。在年际变化上,组间差距的贡献在逐渐降低,而超变密度的贡献在逐渐上升,表明各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技术效率与技术变化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上述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效率、技术变化与动态效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为此,需针对不同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展开治理手段。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主要强调创新管理制度的革新,对技术进步的提升强调推动区域互动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动态运行效率 se-sbm dea模型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Dagum基尼系数 PVAR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