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东南盆地裂后期S40界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苏明 解习农 +6 位作者 姜涛 李俊良 孙志鹏 田姗姗 张成 何云龙 张翠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6-894,共9页
S40界面是琼东南盆地新近系裂后期的重要地质界面,发育时代为晚中新世末期(约11.6Ma),是裂后期充填序列中梅山组和黄流组的分界面.通过对琼东南盆地大量二维测线的精细解释,结合钻井、生物等资料,从海平面变化、地震-沉积相跃迁、沉降... S40界面是琼东南盆地新近系裂后期的重要地质界面,发育时代为晚中新世末期(约11.6Ma),是裂后期充填序列中梅山组和黄流组的分界面.通过对琼东南盆地大量二维测线的精细解释,结合钻井、生物等资料,从海平面变化、地震-沉积相跃迁、沉降速率等方面总结了该界面的特征,指出S40界面在盆地东西部特征差异明显:在盆地西北部浅水区,该界面具有明显的角度不整合特征,"下削上超"特征明显,在局部地区梅山组一段整套地层都被削蚀;在盆地东南部半深水-深水区域,S40界面上下反射具明显差异,界面之上为一组中等连续性、中-强振幅的地震反射同相轴,界面之下地震反射多呈强振幅、中等连续-丘状反射,甚至局部出现前积反射.研究认为,S40界面的东西差异性可能与该界面在盆地东西部受到的控制因素差异相关:盆地西部主要受区域性海平面大规模下降的影响,S40界面表现出对下伏地层的强烈削蚀;盆地东部则可能是西沙海槽在晚中新世以来的加速沉降在琼东南盆地的具体表征.受这次区域性构造活动的影响,盆地东部水体突然加深,接受大规模的沉降,界面上下表现为相的突变和跃迁,此时盆地已经具有"东深西浅"的地貌特征,这种结构一直延续至今.S40界面的性质厘定及其地质意义的重新认识有可能为中国南海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研究提供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S40界面 构造 沉降 中新世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