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掺杂无定形TiO_2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邓玮 蒋实 +1 位作者 易川 崔龙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4-139,157,共7页
以硫脲为硫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低温煅烧法制备S掺杂二氧化钛(S-TiO_2),用XRD、TEM、XPS、FTIR和UV-vis DRS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水溶液中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评价了其在可见光(λ>400 nm)下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300℃条件下... 以硫脲为硫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低温煅烧法制备S掺杂二氧化钛(S-TiO_2),用XRD、TEM、XPS、FTIR和UV-vis DRS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水溶液中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评价了其在可见光(λ>400 nm)下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300℃条件下制备的S-TiO_2为无定型态,呈不规则表面粗糙的类片状结构;S-TiO^(4+)_2中Ti以Ti^(4+)和Ti^(3+)存在,S分别以S^(6+)和S的氧化态存在并取代TiO_2晶格中部分Ti,形成Ti-O-S结构,缩小了TiO_2的带隙,增强了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S掺杂量对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S掺杂量为3%的无定形S-TiO_2(300)催化剂对甲基橙有较好的催化降解效果,光生空穴在降解有机物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 S掺杂二氧化钛 甲基橙 可见光催化
下载PDF
超声-Cd^(2+)/N共掺杂TiO_2可见光催化降解苯酚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国枝 吴纯德 +1 位作者 张捷鑫 朱文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共3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d^(2+)/N共掺杂的二氧化钛,采用X光衍射仪对其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进而研究此合成掺杂光催化剂在US(超声波)/Vis(可见光)下降解水中苯酚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Cd^(2+)、N共掺杂的二氧化钛作为...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d^(2+)/N共掺杂的二氧化钛,采用X光衍射仪对其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进而研究此合成掺杂光催化剂在US(超声波)/Vis(可见光)下降解水中苯酚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Cd^(2+)、N共掺杂的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的情况下,可见光光催化降解苯酚有一定的效果;超声波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可见光光催化降解苯酚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可见光光催化 苯酚 掺杂二氧化钛
下载PDF
钇施主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对久效磷的降解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昭平 李思平 +1 位作者 陈建梨 胡景川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99-1402,共4页
介绍一种用氧化二钇对TiO2进行施主掺杂来改善TiO2的光作用范围的方法,并研究用该方法制备的掺杂二氧化钛对久效磷的降解情况。钇离子以草酸盐化合物形式按比例掺杂到草酸氧钛酸中,经过结晶析出针状钇掺杂草酸氧钛酸晶体,再经过热分... 介绍一种用氧化二钇对TiO2进行施主掺杂来改善TiO2的光作用范围的方法,并研究用该方法制备的掺杂二氧化钛对久效磷的降解情况。钇离子以草酸盐化合物形式按比例掺杂到草酸氧钛酸中,经过结晶析出针状钇掺杂草酸氧钛酸晶体,再经过热分解和焙烧获得钇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粉体。钇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粉体中金红石矿型TiO2和锐钛矿型TiO2都分别控制为质最百分数45%和55%左右,粒度分布在0.2-0.5um范围,颗粒接近球形,掺钇杂量为质量百分数0.2%时光催化效果较佳,日光灯降解6h后,久效磷的无机磷回收率达到质量百分数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降解 久效磷 掺杂二氧化钛
下载PDF
低温燃烧合成掺杂纳米TiO_2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中清 周艳平 葛昌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104-108,共5页
以TiCl4为前驱体,采用低温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同时掺杂Zn2+、Fe3+、Ce4+的纳米TiO2粉体,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表征粉体的光吸收特性,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粉体在可见光辐射下的光催化活性;详细研究了Fe/Ce(mol)、(Fe+Ce)/T... 以TiCl4为前驱体,采用低温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同时掺杂Zn2+、Fe3+、Ce4+的纳米TiO2粉体,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表征粉体的光吸收特性,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粉体在可见光辐射下的光催化活性;详细研究了Fe/Ce(mol)、(Fe+Ce)/Ti(mol)、柠檬酸/Ti(mol)、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对产物光吸收带隙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可实现对掺杂二氧化钛粉体光吸收带隙的有效调制,最大红移使光吸收波长拓展至494 nm;光吸收带隙与光催化活性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只有适当的带隙宽度和带隙结构才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燃烧合成 掺杂二氧化钛 光吸收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掺杂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去除溶液中的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敬红 王淑勤 +1 位作者 刘丽凤 高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41-1449,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对插层蒙脱石黏土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掺杂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吸附镍动力学,推测了掺杂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吸附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N-F-Al共掺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投加量为10g/L时,对初...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对插层蒙脱石黏土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掺杂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吸附镍动力学,推测了掺杂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吸附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N-F-Al共掺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投加量为10g/L时,对初始浓度为10mg/L的Ni2+去除效率达97.2%以上;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N-F-Al共掺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反应速率常数最大,为纯Ti O2插层蒙脱石黏土的4.3倍;掺杂TiO2插层蒙脱石黏土保持着层状结构和片状分布,钛离子进入层间形成均一的'柱子'状结构,层间结构均一。纯Ti O2有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2种晶型,由于掺杂元素的存在,掺杂后金红石相受到抑制生长,而锐钛矿晶面规则生长,晶型更加完整。与非插层蒙脱石黏土相比,插层蒙脱石黏土有更好的沉降性能和更多的连续使用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钛 插层蒙脱石黏土 吸附机理 镍离子
原文传递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Fe掺杂锐钛矿型TiO_2(001)表面光催化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贾晓伟 王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500-505,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不同掺杂方式和不同含Fe量的Fe/TiO_2(001)禁带宽度及C6H6分子在其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能进行了研究。Fe原子掺杂纳米TiO_2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计算表明,表面间隙掺杂比替位掺杂更利于减小TiO_2的禁带宽度...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不同掺杂方式和不同含Fe量的Fe/TiO_2(001)禁带宽度及C6H6分子在其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能进行了研究。Fe原子掺杂纳米TiO_2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计算表明,表面间隙掺杂比替位掺杂更利于减小TiO_2的禁带宽度,且当掺杂浓度为6.122%时,相比纯TiO_2的禁带宽度减小幅度最大可达59.3%。通过吸附能的比较得出了苯分子在TiO_2(001)表面以水平吸附为主,在研究浓度范围内,随Fe原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吸附能并不像带隙一样呈减小的趋势,而是当Fe原子掺杂浓度为4.167%时,吸附能的涨幅最大为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掺杂二氧化钛 苯吸附 禁带宽度
下载PDF
掺铁纳米二氧化钛的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均辉 刘斌 钟建莲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2年第4期11-14,共4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掺杂Fe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对Fe掺杂浓度、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纳米TiO2光学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掺杂Fe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对Fe掺杂浓度、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纳米TiO2光学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0.5%Fe,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2h改性的粉体其可见光范围的吸收明显增强,降解邻氨基苯酚的能力明显提高,5h后可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掺杂二氧化钛 光催化降解 邻氨基苯酚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BF_4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黄清奇 江栋 +3 位作者 陈红余 李晓冉 秦绪金 刘璐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17-321,共5页
采用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探索了合成N-甲基咪唑的实现条件,用微波法实现离子液体中间体及离子液体[bmim]BF4的合成,以合成的离子液体[bmim]BF4为模板制备纳米级光催化剂二氧化钛,研究该二... 采用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探索了合成N-甲基咪唑的实现条件,用微波法实现离子液体中间体及离子液体[bmim]BF4的合成,以合成的离子液体[bmim]BF4为模板制备纳米级光催化剂二氧化钛,研究该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在离子液体辅助下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钛粒径更小,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和降解性能,光催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钛 离子液体 微波合成 光催化性能
原文传递
Ce掺杂TiO2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吴玉程 宋林云 +3 位作者 李云 李勇 李广海 郑治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7-430,共4页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冰醋酸为螯合剂,以硝酸铈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铈掺杂TiO2纳米粉体。研究了铈掺杂对TiO2相组成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及不同掺杂量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Ce的最佳掺杂量。结果表明:Ce掺杂缩小了TiO2的...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冰醋酸为螯合剂,以硝酸铈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铈掺杂TiO2纳米粉体。研究了铈掺杂对TiO2相组成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及不同掺杂量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Ce的最佳掺杂量。结果表明:Ce掺杂缩小了TiO2的锐钛矿相→金红石相(A→R)的相变温区范围,抑制了TiO2的晶粒增长。热处理温度升高,二氧化钛的比表面积下降。掺杂适量的铈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Ce掺杂为0.05%摩尔分数时Ce-TiO2的光催化活性达到最佳,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性能 掺杂二氧化钛
下载PDF
C-N共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制氢活性 被引量:43
10
作者 张晓艳 崔晓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9-1834,共6页
采用TiCN粉末在空气气氛中不同温度下焙烧制得C-N共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XRD和XPS结果表明,TiCN中的C和N元素可以... 采用TiCN粉末在空气气氛中不同温度下焙烧制得C-N共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XRD和XPS结果表明,TiCN中的C和N元素可以被O取代得到C-N共掺杂的TiO2.DRS结果表明,所制得的C-N共掺杂的TiO2在可见光区域比P25表现出更强的光吸收性能.以Na2S-Na2SO3体系为牺牲剂,分别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焙烧得到的C-N共掺杂的TiO2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活性.结果表明,550℃焙烧得到的C-N共掺杂的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最高的光解水产氢活性,产氢速率为41.1μmol·h-1,大于P25的光解水产氢活性(26.2μmol·h-1).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光解水产氢速率仅为0.2μmol·h-1,这可能是由于C-N掺杂引起的可见光范围的吸收对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C—N共掺杂二氧化钛 TICN 产氢
下载PDF
铁酸锌掺杂对二氧化钛结构相变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袁志好 孙永昌 +3 位作者 王玉红 别利剑 段月琴 张立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75-1878,共4页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 -凝胶法制备铁酸锌和二氧化钛纳米粉体 ,较系统地研究了铁酸锌纳米掺杂对二氧化钛“锐钛矿→金红石”的结构相变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量铁酸锌的掺杂可促进二氧化钛的结构相变 ,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 -凝胶法制备铁酸锌和二氧化钛纳米粉体 ,较系统地研究了铁酸锌纳米掺杂对二氧化钛“锐钛矿→金红石”的结构相变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量铁酸锌的掺杂可促进二氧化钛的结构相变 ,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在最佳掺杂浓度时 ,其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效率可以提高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锌掺杂二氧化钛 纳米复合材料 结构相变 光催化剂 苯酚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Ni-TiO_2介孔材料的低热固相合成及其光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 被引量:26
12
作者 刘少友 吴林冬 +3 位作者 赵钟兴 冯庆革 王翔 杨朝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2-908,共7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钛酸丁酯与六水氯化镍的固相反应直接合成了镍掺杂的二氧化钛(Ni-TiO2)介孔材料.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N2脱附-吸附、红外、紫外以及拉曼光谱仪等分析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物相与表面织构表征;通...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钛酸丁酯与六水氯化镍的固相反应直接合成了镍掺杂的二氧化钛(Ni-TiO2)介孔材料.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N2脱附-吸附、红外、紫外以及拉曼光谱仪等分析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物相与表面织构表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材料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材料对甲基橙的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的介孔材料是锐钛矿型,金属镍已进入了二氧化钛骨架,镍的含量为3.62wt%;孔壁是由无定形的晶界与微晶组成,并伴有结构缺陷和痕量的金属镍氧化物;其BET比表面积为102.4m2/g,孔半径分布中心为2.4nm.在298K下,Ni-TiO2介孔材料对甲基橙溶液的紫外光降解行为遵循准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其反应速率常数比纯TiO粉体大二倍,且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钛 介孔材料 固相反应 甲基橙 光降解 动力学
下载PDF
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Gd^(3+)掺杂TiO_2光催化降解乙烯性能 被引量:17
13
作者 黄雅丽 李旦振 +1 位作者 付贤智 王绪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68-872,共5页
The Gd3+-doped TiO2 photo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the sol-gel and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effect of Gd3+ doping on crystalline size, BET surface area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studied by XRD, FTIR, BET, UV-Vis ... The Gd3+-doped TiO2 photo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the sol-gel and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effect of Gd3+ doping on crystalline size, BET surface area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studied by XRD, FTIR, BET, UV-Vis diffuse reflection spectroscopy,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oscopy (SPS). The activities of TiO2 and Gd3+-doped TiO2 catalysts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ethylen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in situ FTIR. The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rate constant of ethylene becomes larger through Gd3+ doping. The rate constant of TiO2 was k1=8.51×10-4 min-1, while that of Gd/TiO2 was k2=1.85×10-3 min-1. At the same time, the yield of CO2 increased with Gd3+ doping. The enhancement i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s probably due to the increase of light absorption, higher content of anatase, smaller crystal line size and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In addition, the highe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Gd3+-doped TiO2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降解 乙烯 原位红外光谱法
下载PDF
可见光活性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曹文斌 许军娜 +2 位作者 刘文秀 孙芃 张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90,共8页
氮掺杂可拓宽TiO2的光响应范围和实现可见光响应、增强其对太阳光能的利用和提高它的光催化效率而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氮掺杂对TiO2能带结构的影响及氮掺杂纳米TiO2薄膜和粉体的制备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该领域研... 氮掺杂可拓宽TiO2的光响应范围和实现可见光响应、增强其对太阳光能的利用和提高它的光催化效率而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氮掺杂对TiO2能带结构的影响及氮掺杂纳米TiO2薄膜和粉体的制备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该领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钛 能带结构 制备方法 可见光
下载PDF
氮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降解污水中四环素 被引量:18
15
作者 梁钊 李子富 +1 位作者 周晓琴 倪结文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97,共6页
以氮掺杂二氧化钛(N-TiO_2)作为催化剂,四环素作为目标污染物,以可见光作为光源,研究N-TiO_2在可见光源条件下,光催化氧化降解四环素的效果。当四环素初始浓度为50 mg/L时,在pH=8,催化剂投加量为1. 0 g/L较优的反应条件下,N-TiO_2光催... 以氮掺杂二氧化钛(N-TiO_2)作为催化剂,四环素作为目标污染物,以可见光作为光源,研究N-TiO_2在可见光源条件下,光催化氧化降解四环素的效果。当四环素初始浓度为50 mg/L时,在pH=8,催化剂投加量为1. 0 g/L较优的反应条件下,N-TiO_2光催化氧化降解四环素的效率可达到97%以上。研究表明:阴离子对降解过程有抑制作用,但对最终降解效果无显著影响。反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团为光生空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 四环素 降解效果
原文传递
溶胶凝胶法制备磷钨酸掺杂TiO_2薄膜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16
作者 盛雪 余足玲 +1 位作者 刘士荣 陈明清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6-1030,共5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磷钨酸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通过XRD、FT-TR对该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薄膜在对氯苯酚光降解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磷钨酸与二氧化钛摩尔比为0.01∶1、薄膜烧结温度600℃、对氯苯酚溶液浓...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磷钨酸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通过XRD、FT-TR对该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薄膜在对氯苯酚光降解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磷钨酸与二氧化钛摩尔比为0.01∶1、薄膜烧结温度600℃、对氯苯酚溶液浓度30 mg/L(pH=5)、光催化8 h的条件下,对氯苯酚的降解率超过90%,且薄膜可以重复使用。磷钨酸对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 掺杂二氧化钛薄膜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 对氯苯酚
下载PDF
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费贤翔 熊予莹 《山东陶瓷》 CAS 2004年第5期6-10,共5页
TiO2 在紫外光下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抗菌等环保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实现其可见光催化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之一 ,而氮掺杂TiO2 可以实现可见光催化 ,本文详细介绍了氮掺杂TiO2 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和可见光... TiO2 在紫外光下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抗菌等环保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实现其可见光催化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之一 ,而氮掺杂TiO2 可以实现可见光催化 ,本文详细介绍了氮掺杂TiO2 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和可见光催化的应用情况 ,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钛 制备 可见光催化 等离子体 光催化活性 溅射法 加热法 脉冲激光沉积 机械化学法 离子注入法 等离子体处理法 光自洁玻璃 LOW-E玻璃 可见光催化剂 半导体
下载PDF
钕掺杂二氧化钛/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Ⅲ:耐热、摩擦与介电性能测试 被引量:15
18
作者 祝保林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6,共8页
通过多步接枝工艺,对掺杂Ti O2粒子(M系列)表面改性,并制备了M系列粒子/氰酸酯树脂(CE)基复合材料。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M系列粒子对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摩擦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有机... 通过多步接枝工艺,对掺杂Ti O2粒子(M系列)表面改性,并制备了M系列粒子/氰酸酯树脂(CE)基复合材料。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M系列粒子对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摩擦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有机化的纳米Ti O2粒子的添加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温度增幅为60℃,质量保持率达到70.7%;摩擦系数降低了约37.5%,摩擦损耗降低了62%;介电常数增大66.2%,介电损耗减小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耐热性 摩擦系数 摩擦损耗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微观形貌
原文传递
Si掺杂TiO_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活性及其机理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韵芳 孙彦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4-209,共6页
采用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掺杂TiO2(Si:TiO2)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Si:TiO2粉体样品的晶相及表面结构,以甲基橙为目标物考察了Si掺杂TiO2的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Si:TiO2粉体在水中降解有机物... 采用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掺杂TiO2(Si:TiO2)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Si:TiO2粉体样品的晶相及表面结构,以甲基橙为目标物考察了Si掺杂TiO2的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Si:TiO2粉体在水中降解有机物时,比纯TiO2粉体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Si:TiO2粉体具有锐钛矿结构,少量Si的引入不仅会抑制TiO2粒径的增大及晶型的转变,而且在Ti原子和Si原子热扩散过程中将导致催化剂的近表面处产生Ti3+。催化剂外表面存在的Ti4+与近表面处的Ti3+形成的电场对电荷的分离作用及Ti3+和氧空位缺陷的联合作用是Si掺杂TiO2的催化活性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钛 甲基橙 表面结构 光催化机理
原文传递
阳极氧化TiN薄膜制备N掺杂纳米TiO_2薄膜及其可见光活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余志勇 张维 +1 位作者 马明 崔晓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40,共6页
室温下通过电泳沉积(EPD)的方法在Ti片表面制备TiN薄膜,然后对TiN薄膜进行阳极氧化得到N掺杂多孔纳米结构的TiO2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光电化学方法对得到的薄膜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 室温下通过电泳沉积(EPD)的方法在Ti片表面制备TiN薄膜,然后对TiN薄膜进行阳极氧化得到N掺杂多孔纳米结构的TiO2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光电化学方法对得到的薄膜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阳极氧化并在350℃空气气氛中退火1h的薄膜中存在锐钛矿晶型的TiO2.XPS的结果表明,样品中的N元素取代部分O,且N的摩尔分数为0.95%.SEM显示,经阳极氧化后薄膜表面出现多孔纳米结构.光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阳极氧化提高了N掺杂TiO2薄膜在可见光下的光电响应.经阳极氧化并热处理的薄膜在0V电位及可见光照射下光电流密度为2.325μA·cm-2,而单纯热处理的薄膜在相同条件下光电流密度仅为0.475μA·cm-2.阳极氧化得到纳米多孔结构提高了N掺杂纳米TiO2薄膜的表面积,从而对可见光的响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 氮化 阳极氧化 掺杂二氧化钛 光电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