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条城镇化之路:“城乡两栖” 被引量:70
1
作者 王春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6,共8页
现有有关农村流动人口的城镇化、市民化以及回乡等方面研究,基本上囿于非城镇化即回乡这样的二元对立视角。事实上,在过去40多年,城乡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过去的城乡二元分割到乡城单向流动,又从乡城单向流动到回乡,目前则出... 现有有关农村流动人口的城镇化、市民化以及回乡等方面研究,基本上囿于非城镇化即回乡这样的二元对立视角。事实上,在过去40多年,城乡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过去的城乡二元分割到乡城单向流动,又从乡城单向流动到回乡,目前则出现一种新的城乡关系即“非城非乡”或者说“又城又乡”。这里将这种新关系概括为“城乡两栖”,它具体表现在城乡两栖者的生活、就业、交往和文化观念上,亦正契合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关于“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之理念。调研表明,城乡两栖者担有融合城乡、振兴乡村的重要角色。因此,国家在乡村振兴政策措施乃至体制机制上应将城乡两栖者作为聚焦对象,以缓解目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缺人、缺资本、缺技术、缺市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乡村振兴 城乡两栖 城镇化 市民化 循环式迁移
下载PDF
城镇与农村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于潇 孙悦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7,共14页
文章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取分位数回归与分位数分解分析方法,探究城镇流动人口与农村流动人口之间收入差异问题。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显著;除特征差异外,户籍歧视对收入差异的影响比重高达36.8%;同时... 文章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取分位数回归与分位数分解分析方法,探究城镇流动人口与农村流动人口之间收入差异问题。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显著;除特征差异外,户籍歧视对收入差异的影响比重高达36.8%;同时,影响收入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在城镇与农村流动人口不同分位点具有较大差异;在反事实状态下,随着收入分位数即工资收入等级的不断提高,两类群体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且户籍歧视对其影响程度逐渐加深,在90%分位点的该比重高达75.1%。总之,受户籍制度影响,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明显,社会分层现象严重。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将会缩小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政府应为降低户籍歧视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流动人口 农村流动人口 户籍 收入差异 分位数分解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对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彭丽娜 徐家鹏 +1 位作者 姜志德 闫振宇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6,共16页
农村流动人口高质量就业是中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达成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所在。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微观数据与滞后一期的中国城市宏观数据进行匹配,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 农村流动人口高质量就业是中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达成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所在。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微观数据与滞后一期的中国城市宏观数据进行匹配,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总体上,数字经济将促进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提升;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单位福利、签订劳动合同,但对本地工作年限、职业预期稳定性产生消极影响;同乡聚集、密集劳动力市场是数字经济提升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考察特定的就业人群,发现数字经济对女性、高技能水平、市内跨县人群的“促就业”效果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中国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稳就业”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就业 农村流动人口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严征 彭安辉 张丽荣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3563-3566,共4页
[目的]了解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为构建贵阳市相应的社会支持健康促进模式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随机抽取522名农村流动人口进行测试。[结果]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总分15~61(35.69±6.87... [目的]了解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为构建贵阳市相应的社会支持健康促进模式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随机抽取522名农村流动人口进行测试。[结果]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总分15~61(35.69±6.87),3个维度得分分别是客观支持分3~20(7.08±2.76),主观支持分8~32(21.76±4.82),支持利用度分3~12(6.85±1.9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来源地等人口社会学因素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其维度上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结论]贵阳市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对社会支持的影响上女性较男性、已婚人群较未婚人群、外省来源地较本省有一定的优势,但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趋势尚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支持 人口社会学
下载PDF
农地流转何以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龙飞 陈传波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103,共8页
本文根据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78个城市数据的匹配数据,考察农地流转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和流转租金有助于提升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 本文根据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78个城市数据的匹配数据,考察农地流转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和流转租金有助于提升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农地流转通过"非农就业层次效应"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即农地流转提升了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高层次非农就业的概率,进而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未来要高度重视农地流转对人口城镇化的助推作用,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农地交易市场,推动流转交易规范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流转租金 农村流动人口 城市融入
原文传递
跨越户籍界限的“绿卡”:居住证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林龙飞 陈传波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9,共11页
居住证作为户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流动人口进城、融城的过程中被寄予诸多厚望。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考察了居住证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证持有会显著提升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在加入主... 居住证作为户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流动人口进城、融城的过程中被寄予诸多厚望。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考察了居住证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证持有会显著提升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在加入主要控制变量、地区虚拟变量后,结论仍然成立。为克服实证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和选择性偏误,运用CMP方法进行回归,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构造反事实框架纠正可能的选择性偏误,所得结果依然支持居住证持有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正向效应。分样本估计还显示,不同城市等级中持有居住证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存在异质性,随着城市规模等级的逐次上升,居住证的城市融入效应亦在上升。研究补充了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居住证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解释效力,所得结论对完善居住证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证 户籍 农村流动人口 城市融入
下载PDF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困境——以川东B村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翠霞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4-47,共4页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对于将束缚在土地上的众多人口解放出来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出现了乡村发展资源匮乏、传统乡村结构的延续和乡村秩序失衡的困境,为乡村治理带来新的问题。要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实现由人...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对于将束缚在土地上的众多人口解放出来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出现了乡村发展资源匮乏、传统乡村结构的延续和乡村秩序失衡的困境,为乡村治理带来新的问题。要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实现由人口流动到土地流转的体制创新,从人口流动到人口迁移的跳跃,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本位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治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流动 乡村治理 困境
下载PDF
居住空间阶层化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艳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0-157,共8页
市民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对于农村转移人口而言,除职业选择外居住选择也是市民化的主要路径之一。然而在现代商品化逻辑下,居住空间呈现出阶层化发展趋势并影响了农村转移人口的自我定位,阻碍社会交往与社会互动,降低社会... 市民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对于农村转移人口而言,除职业选择外居住选择也是市民化的主要路径之一。然而在现代商品化逻辑下,居住空间呈现出阶层化发展趋势并影响了农村转移人口的自我定位,阻碍社会交往与社会互动,降低社会参与度。因此,应以居住作为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路径,努力消除由居住阶层化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实质性地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转移人口 居住空间阶层化 市民化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研究——基于典型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考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伟 陈杰 《城乡规划》 2017年第5期29-36,共8页
促进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定居是我国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房价收入比和"首付—月供压力"指标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在典型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住房支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在三... 促进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定居是我国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房价收入比和"首付—月供压力"指标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在典型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住房支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普遍存在住房支付问题,并与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分析结果,我们提出针对该群体适度地降低首付比例、提供优惠贷款政策以及扩大公积金缴存范围等以提高农村流动人口住房自有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三、四线城市 住房支付能力
下载PDF
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志来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6期25-30,共6页
共享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发展理念,我国社会政策已由倒逼转向托底、托底转向共享,共享社会将在社会理念、社会政策、社会资源、经济发展四个方面重新构建,并对共享社会认同感内涵和四大体系进行了阐述。基于农村流动人口现... 共享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发展理念,我国社会政策已由倒逼转向托底、托底转向共享,共享社会将在社会理念、社会政策、社会资源、经济发展四个方面重新构建,并对共享社会认同感内涵和四大体系进行了阐述。基于农村流动人口现实数据,从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内在吸引力和外在吸引力两条路径进行论述:一方面加大对农村流动人口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及加大对中西部和中小城市的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等外在吸引力增加;另一方面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消化内在吸引力,在满足农村流动人口帕累托改进基础上,实现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目标。最后根据前面分析结论,从中央和地方关系提出了三方面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社会 农村流动人口 市民化 社会政策
下载PDF
区域粮食安全视角下的粮食产量与农村流动人口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准 章思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对上海市18 a的粮食产量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区域粮食产量增加,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入地两个角度,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前... 对上海市18 a的粮食产量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区域粮食产量增加,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入地两个角度,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前、后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引导农村流动人口和实现区域粮食增产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农村流动人口 区域粮食安全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医疗服务的使用与医疗消费分析——基于北京市丰台区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慧丽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72,共5页
农村流动人口群体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入到城市中的农村流动人口,收入成为影响其医疗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因素,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与其对城市医疗服务使用和消费支出的相关关系都不显著,年龄和家庭的特殊结构... 农村流动人口群体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入到城市中的农村流动人口,收入成为影响其医疗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因素,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与其对城市医疗服务使用和消费支出的相关关系都不显著,年龄和家庭的特殊结构以及广泛地缺乏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保护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反映出农村流动人口在医疗资源分配与社会权利享有上的不平等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医疗服务使用 医疗消费
下载PDF
健康的现代诠释:基于农村流动人口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国华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28,共2页
现代语境里的健康不仅指涉生理与心理健康,社会与文化健康亦为不可或缺的维度,以农村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结合健康这一研究主体,既对健康予以现代诠释,又对农村流动人口给以高度人文关注,力使他们在健康的现代话语中逐步向新市民转型。
关键词 健康 农村流动人口 文化健康
下载PDF
教育公平下的农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成因及其改善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军 黄秋霞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年第10期55-59,共5页
推进教育公平成为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和流动的加速,农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城市中的教育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伴生性问题。农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质是教育公平问题,主要是... 推进教育公平成为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和流动的加速,农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城市中的教育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伴生性问题。农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质是教育公平问题,主要是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等原因造成的。为此,以教育公平理念的树立为出发点,探索通过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完善社会帮扶体系等措施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农村流动人口 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下载PDF
区域粮食安全视角下的流出地、流入地农村流动人口与粮食产量的实证分析——以安徽和上海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蕾 张帅 韩兴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4期65-69,共5页
为了了解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维护区域粮食安全,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安徽省和上海市的粮食年产量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流出的增加不会导致区域粮食产量的减少,农村流动人口流入的增加则不... 为了了解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维护区域粮食安全,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安徽省和上海市的粮食年产量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流出的增加不会导致区域粮食产量的减少,农村流动人口流入的增加则不会导致区域粮食产量的增加,即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从总体来说,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能够促进区域粮食增产。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入地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引导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和实现区域粮食增产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农村流动人口 区域粮食安全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与代际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小红 李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文章将农村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研究置于代际差异视角下,以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为数据源,使用SPSS 26.0统计工具探讨分析中国439个地区中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问题,考查影响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主要因素,并对比分析... 文章将农村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研究置于代际差异视角下,以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为数据源,使用SPSS 26.0统计工具探讨分析中国439个地区中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问题,考查影响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主要因素,并对比分析四类因素对两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影响。由研究结果可知:(1)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存在代际差异。整体而言,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与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相比,前者的回流意愿更强。(2)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受个体因素、家庭因素、流动因素和社会融入因素影响。其中,本次流动范围、累计流动城市数、社区管理参与、主观融入、文化适应会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而是否具有宅基地、职业类型、随迁家庭成员数、现住房性质和流动时长则对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回流意愿 影响因素 代际差异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价值、困境与对策
17
作者 陈啸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社会工作是推动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具有反贫困、增强心理健康、加强子女教育、维权、社区融合等价值,但面临诸多困境。为使社会工作介入更加科学合理,必须加强社会工作人员专业化、实务... 社会工作是推动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具有反贫困、增强心理健康、加强子女教育、维权、社区融合等价值,但面临诸多困境。为使社会工作介入更加科学合理,必须加强社会工作人员专业化、实务内容全面化和工作流程系统化,以及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完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农村流动人口 市民化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与沿海地区渔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18
作者 汪蕾 韩兴勇 《海洋经济》 2014年第2期20-24,共5页
农村流动人口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贡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专门阐述农村流动人口与沿海地区渔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相关性分析,结合上海市农村流动人口和渔业GDP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上海市农村流动人口与... 农村流动人口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贡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专门阐述农村流动人口与沿海地区渔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相关性分析,结合上海市农村流动人口和渔业GDP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上海市农村流动人口与渔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入会促进渔业经济增长,但是这种促进作用正在逐年减弱。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提高渔业资源承载力的对策以及引导农村人口流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渔业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农民流动的现实图景与前景展望——以M村农民流动为例
19
作者 刘亚平 刘琳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7-12,共6页
农民流动现象是三农问题的重要观测点,通过对个案的调查研究,探寻农民流动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描绘倒陀螺式流动模式及其冲蚀作用下的农村变迁,指出改变当前低质量的农民流动亟待制度改革突破传统利益格局,实现理想状态的农民流动。
关键词 农民流动 倒陀螺式 空心村 稳态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对农业经济影响初探——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20
作者 张帅 王颖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2期96-101,共6页
为了了解农村流动人口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以上海市为例,依据1992—2012年上海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总产值和农村流动人口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改良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对农村流动人口与种植业、林业、畜牧... 为了了解农村流动人口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以上海市为例,依据1992—2012年上海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总产值和农村流动人口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改良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对农村流动人口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关系以及农村流动人口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与4个子行业的关联度都非常高,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贡献值为正,对林业和渔业贡献值为负。在此基础上,建议引导农村流动人口向种植业和畜牧业流动将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农业 灰色关联度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