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治理70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 被引量:99
1
作者 吕德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9,156,共10页
70年来的乡村治理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形成了人民公社、乡政村治和“三治”结合三种乡村治理模式。这三种乡村治... 70年来的乡村治理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形成了人民公社、乡政村治和“三治”结合三种乡村治理模式。这三种乡村治理模式,都是国家在特定时期根据治理的目标、任务而建构的,它们因治理主体、内容和方式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治理特征。然而,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机制,如压力型体制、运动式治理机制得以延续下来。当前,乡村治理实践面临国家与农民关系失衡、乡村治理内卷化和去政治化等挑战,构建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乡村治理问题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 人民公社 乡政村治
下载PDF
依托农民主体性建设,切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被引量:68
2
作者 李卫朝 王维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80,共9页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民作为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其主体性力量的发挥,关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成败。农民主体性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受动性,在历史维度表现为农民逐步确立自...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民作为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其主体性力量的发挥,关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成败。农民主体性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受动性,在历史维度表现为农民逐步确立自身主体地位的历史生成过程,在现实维度集中体现为乡村振兴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应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农民主体性的提升,确保农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其主体性力量。同时应当谨记,农民主体性提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能仅仅流之于从思想观念上教育引导农民,也不能想当然地依靠一场运动就能解决,一定要走出近代以来“因乡村建设而致乡村破坏”的吊诡,在乡村振兴中切实发挥农民主体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乡村振兴 主体性 农民主体性
下载PDF
城乡文化拼接视域下的“快手”——基于青海土族青年移动互联网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43
3
作者 姬广绪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88,125,共9页
本文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五十村年轻村民日常生活中"快手"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为例,揭示出当今的移动互联网实践对于消解传统城乡二元对立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快手"呈现出都市和乡村线上空间和线下空间... 本文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五十村年轻村民日常生活中"快手"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为例,揭示出当今的移动互联网实践对于消解传统城乡二元对立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快手"呈现出都市和乡村线上空间和线下空间交叠的情景,展示出网络时代城乡文化并存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快手"成为城乡边界消解、城乡文化拼接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手” 都市 乡村 青年 土族
原文传递
乡村治理的百年探索:理念与体系 被引量:32
4
作者 赵树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8,共18页
在“治国理政”语境下使用“治理”概念,从理念分析出发,以乡村基本组织制度为主线展开历史考察。百年乡村治理经历了复杂的探索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集体化方向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追求,在此基础上的乡村治理体系经历了曲折式发展... 在“治国理政”语境下使用“治理”概念,从理念分析出发,以乡村基本组织制度为主线展开历史考察。百年乡村治理经历了复杂的探索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集体化方向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追求,在此基础上的乡村治理体系经历了曲折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建构了乡村治理的基础性制度,“阶级斗争”成为乡村治理核心理念,“政治运动”是乡村治理基本政策工具。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是对既有治理体制的颠覆性突破,是新中国历史上乡村社会最大变局。改革不仅促成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也造成基层乡村治理体系深刻转变,标志着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治理进入新阶段,呈现新特点,面临新挑战。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需要继续贯彻农村改革根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人民公社 农村改革 集体化
下载PDF
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华 张志元 郭威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有必要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制度,要正确处理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系。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剑桥学派的社会救助思想是我国...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有必要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制度,要正确处理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系。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剑桥学派的社会救助思想是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确立政府在医疗救助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范围,建立社会救助机构和基金,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贫困人口 医疗救助 社会救助
下载PDF
农村居民高血压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晓波 王立芹 +3 位作者 刘殿武 李建国 孙纪新 王本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居民关于高血压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藁城市梅花乡4个自然村,对35岁以上农村常住人口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居民关于高血压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藁城市梅花乡4个自然村,对35岁以上农村常住人口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知识得分及格率24.8%;态度得分及格率62.4%,行为得分及格率2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知识得分与调查对象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态度和行为得分与性别、知识得分相关。结论农村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水平不高,应在广大农村人群中开展以提高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群 高血压 知识 态度 行为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中国农村老人与子女同住的变动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萍 李树茁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8,共7页
利用“安徽省老人生活福利状况”的跟踪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老人状况、子女提供支持的可能性及双向代际支持的三个层面,考察老人与子女同住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人与子女同住的变动是... 利用“安徽省老人生活福利状况”的跟踪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老人状况、子女提供支持的可能性及双向代际支持的三个层面,考察老人与子女同住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人与子女同住的变动是以子女的发展需求为中心,其中暗含老人的养老需求;这种变动受传统养老观念及现代养老观念的共同影响;经济因素也对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人 同住 变动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反思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占坤 彭艳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131,共12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重,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比例增高,加强老年人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老人健康,增强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严重滞后。以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法等研...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重,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比例增高,加强老年人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老人健康,增强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严重滞后。以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基层政府、老人民众和体育社团三方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存在严重供需失衡现象;体育观念落后,体育知识匮乏是当今阻碍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体育场地设施等物质性公共体育服务基本遍及农村地区,但对体育观形成、价值观改变具有主导作用的非物质性公共体育服务严重缺失;农村体育社会团体建设能有效促进本区域体育健身活动开展,但农村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缓慢。提出:要加强建立"双向"交流沟通机制问需于民;加强非物质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引导农村老人形成正确体育观和锻炼习惯;大力扶持和培养农村老年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打造多元主体,实现多元共治,推进农村体育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老年人 非物质性 体育社会组织 问需于民 治理
原文传递
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五个维度 被引量:23
9
作者 罗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9,112,共13页
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的有效实现和持续运行需要相应的条件。利益关系、群众意愿、文化认知、组织规模和区域毗邻等五个因素,构成了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性的变量函数。每个因素对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的作用和功能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利益... 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的有效实现和持续运行需要相应的条件。利益关系、群众意愿、文化认知、组织规模和区域毗邻等五个因素,构成了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性的变量函数。每个因素对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的作用和功能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利益关系共生是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经济基础;群众意愿共生是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先决基础;组织规模共生是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内在基础;文化认知共生是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心理基础;区域毗邻共生是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空间基础。其中,利益关系和群众意愿是影响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实践证明,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需要以达成共识的文化认知作为纽带,通过共生单元彼此利益关系的交融,增强共生单元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形成一种互利共融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并以一种"包容式"价值理念来统筹新时代乡村治理格局,探寻一种以利益关系、群众意愿、文化认知、组织规模和区域毗邻为核心要素的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的未来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共生治理 利益关系 群众意愿 文化认知 组织规模 区域毗邻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马娇 卢文学 +2 位作者 阿幸 杨洋 马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7-800,共4页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四川省广元市农村地区老年人704名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生命质量综合平均...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四川省广元市农村地区老年人704名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生命质量综合平均得分为(59.66±22.08)分,其中躯体健康总评(PCS)为(54.36±25.09)分,心理健康总评(MCS)为(64.96±23.49)分;老年人生命质量男性优于女性(t=6.971,P<0.05),与家人居住者优于独居者(t=-1.974,P<0.05),生活能自理者优于不能完全自理者(t=8.093,P<0.05),未患慢性疾病者优于患慢性疾病者(t=-7.232,P<0.0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t=2.872,P<0.05)。不同年龄(F=1.568,P<0.05)、文化程度(F=17.01,P<0.05)、经济状况(F=52.07,P<0.05)的老年人生命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构方程模型各变量回归系数性别为-8.364,年龄为0.449,经济状况为-8.815,社会支持为5.907、体育锻炼为-25.287,慢性病患病情况为8.777,自理能力为-7.696,均会对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结论四川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社会支持、慢性病患病情况等因素均可影响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农村 老年人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创设计研究——以新晃侗族文创产品设计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立民 周友 《设计》 2020年第11期23-25,共3页
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广大乡村地域性文化,文章深入研究偏远少数民族乡村地区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分析了侗族相关文创产品设计与其特色文化的联系及其重要意义,综合国内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在文化传承分析、产品视觉要素... 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广大乡村地域性文化,文章深入研究偏远少数民族乡村地区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分析了侗族相关文创产品设计与其特色文化的联系及其重要意义,综合国内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在文化传承分析、产品视觉要素分析,探索和总结新晃侗族地域性精神内核。探索和分析总结出新晃侗族低调乐活的生活态度。文章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致力于传承地域性文化,协调城乡关系,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侗族 地域性 文创产品设计 活态传承
下载PDF
乡村治理的多元机制与司法路径之选择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7,共11页
诉讼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是一种良性共生关系,故乡村司法的功能定位应被置于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中加以考察。由于乡村人民法庭未能发挥其固有之司法功能,乡村司法与诉讼外其他纠纷解决方式之间无论是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实际运作层面均缺乏明确... 诉讼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是一种良性共生关系,故乡村司法的功能定位应被置于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中加以考察。由于乡村人民法庭未能发挥其固有之司法功能,乡村司法与诉讼外其他纠纷解决方式之间无论是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实际运作层面均缺乏明确的区分以及在区分前提下的有效制度衔接,我国乡村社会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于是呈现出一种权力的“平面结构”,多元纠纷解决的过程则异化为部门之间博弈和妥协的过程。因此,从乡村纠纷的有效化解以及维护法律规范所蕴含之主流价值和整个纠纷解决体系正当性的层面看,进一步的改革应侧重于推动乡村社会多元纠纷解决方式由“平面结构”转向“金字塔结构”,强化乡村人民法庭固有的司法属性及其于多元纠纷解决方式中的中枢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多元纠纷解决 乡村司法 人民法庭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崔向军 魏志霞 +3 位作者 李丽娜 孟祥博 陈晓美 王强庆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36-538,共3页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所属县区农村老年人240例采用流调抑郁自评量表(CES-D)、健康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在有无躯体疾病、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家庭关系和睦与否、是...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所属县区农村老年人240例采用流调抑郁自评量表(CES-D)、健康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在有无躯体疾病、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家庭关系和睦与否、是否受家人尊重、有无讲心里话的家人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总体状况处在中等水平(241.94±35.52);抑郁症状的出现较高。结论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家庭关系和睦与否、是否受家人尊重、有无讲心里话家人的影响,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减少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抑郁 心理健康 老年人
下载PDF
中国居民个体风险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城镇居民、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其进 陈华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8-89,共12页
基于2009年中国农村—城市移民调查数据(RUMIC2009),文章研究了不同类型居民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类型居民中,个体间风险态度均存在明显差异,非常厌恶风险的个体均最多,非常喜好风险的个体均最少;农民工风险厌恶度最... 基于2009年中国农村—城市移民调查数据(RUMIC2009),文章研究了不同类型居民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类型居民中,个体间风险态度均存在明显差异,非常厌恶风险的个体均最多,非常喜好风险的个体均最少;农民工风险厌恶度最低,农村居民居中,城镇居民最高。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资本、风险教育或经历、人力资本、财富资本和年龄都显著影响居民的风险态度。平均而言,越信任他人、拥有越多社会网络的居民冒险程度越高;男性、自雇者、抽烟越多的居民越喜好风险;教育水平更高、月收入更高、年龄更小的居民也更偏好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对农村居民的风险态度没有显著影响;房产价值与农民工的风险态度没有显著相关性;房产价值的提高,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冒险程度,但减少了农村居民的风险喜好程度。此外,自评健康水平、身高、体重和婚姻均对不同类型的居民的风险态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态度 影响因素 城镇居民 农民工 农村居民
原文传递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景睿 李向云 +2 位作者 刘晓冬 杨淑香 韩连堂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8-91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在本横断面研究中,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村内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无严重精神问题及听力障碍的老年人451人(年龄60~92岁)。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测量其生命质... 目的:探讨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在本横断面研究中,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村内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无严重精神问题及听力障碍的老年人451人(年龄60~92岁)。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测量其生命质量,用AMOS5.0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结果:451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分为78.5±15.4;男性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女性[(81.2±13.0)vs.(77.5±16.3),P=0.003];在年龄上,随着增龄生命质量评分降低[(82.2±13.3)vs.(77.0±16.0)vs.(71.4±16.4),P<0.001];家庭收入越高、家庭关系越和睦、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生活满意度越高其生命质量评分越高(如,生活满意度:低66.1±16.7,中79.2±12.9、高86.7±10.4,P<0.001)。路径分析显示: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满意度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283和0.252),慢性病和家庭关系既有直接影响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238和0.139),还通过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作用(作用大小为-0.090和0.105)。年龄和性别通过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产生间接作用(作用大小为-0.120和-0.038)。结论: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满意度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慢性病患病情况、家庭关系、年龄和性别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间接因素。提示有关部门应有重点、有层次地制定老年卫生保健政策,从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路径分析 农村 老年人 影响因素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气候变化感知的偏差及群体分异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田青 姚冬萍 +2 位作者 苏桂武 刘健 谢今范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3期217-223,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冷暖年的感知偏差及人群分异。发现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与科学事实比较符合,由于对变暖转折年代更敏感,因而对变暖的确认度在一些时段与科学事实在变化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冷暖年的感知偏差及人群分异。发现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与科学事实比较符合,由于对变暖转折年代更敏感,因而对变暖的确认度在一些时段与科学事实在变化程度或幅度上存在比较大的偏差。乡村人群对极端冷暖年不如对趋势感知的准确度高。经验积累影响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感知准确度,成长经历影响乡村人群对极端冷暖年感知的准确度。建议政府对气候变化教育有专门投入,在应对气候趋势的变化和极端冷暖年变化方面,总结关键人群在粮食种植行为上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以教育方式为关键人群提供分享这些案例的机会,服务于提高乡村人群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感知 乡村人群 人群分异 气候变化趋势 极端冷暖年 感知偏差
下载PDF
381例农村老年人积极老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蒋兴莉 王冬华 《护理学报》 2019年第15期41-45,共5页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积极老化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18年8—9月抽取湖南省武冈市龙田乡、头堂乡、安乐乡及大甸乡的381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积极老化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及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对...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积极老化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18年8—9月抽取湖南省武冈市龙田乡、头堂乡、安乐乡及大甸乡的381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积极老化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及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积极老化得分经对数转换符合正态分布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农村老年人积极老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农村老年人积极老化、生命意义感与健康自我管理总得分分别为80.00(73.00,86.00)、27.00(24.00,30.00)、(124.77±13.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月均收入水平、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生命意义感及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农村老年人积极老化变异的66.5%。结论农村老年人积极老化处于中等水平,受生命意义感、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个人月均收入、是否患慢性疾病的影响。应重点关注生命意义感差、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低、个人平均月收入低及患慢性病的农村老年人,建议农村医务人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采取多媒体录像、演讲及同伴教育等健康教育措施,加强农村老年人对健康自我管理的认知及行为;对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家庭-社区-医疗机构的网络化管理,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等;对生命意义感低的老年人,鼓励其表述自己内心的痛苦、对未来的担忧及对生命的态度并进行正向的引导,帮助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协助寻找生命意义感,以促进积极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积极老化 生命意义感 健康自我管理
下载PDF
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关系辨析与衔接路径 被引量:10
18
作者 席强敏 张颖 张可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5,共11页
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乡村产业振兴的平稳过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从政策视角来看,产业扶贫是重点聚焦人的政策,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乡村产业振兴则是重点聚焦地区的政策,可以巩固拓... 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乡村产业振兴的平稳过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从政策视角来看,产业扶贫是重点聚焦人的政策,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乡村产业振兴则是重点聚焦地区的政策,可以巩固拓展扶贫成果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仍面临乡村第二三产业就业占比下降明显、第一产业劳均产值有待提高、西部和东北地区乡村产业融合水平较低、县城对乡村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等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实现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路径,需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率、加快产业融合与优化产业空间四个维度寻求突破,在努力保障人民富裕的前提下实现地区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人民富裕 地区繁荣
原文传递
乡村司法的社会结构与诉讼构造——基于锦镇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7,共8页
乡村司法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特定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乡村司法的运作模式、形态。通过对社会结构的把握,可以有效地解释并预测人民法庭的运作行为。乡村司法的社会结构包括人民法庭所处的各种关系网络,案件本身的性质、类型,当事人... 乡村司法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特定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乡村司法的运作模式、形态。通过对社会结构的把握,可以有效地解释并预测人民法庭的运作行为。乡村司法的社会结构包括人民法庭所处的各种关系网络,案件本身的性质、类型,当事人双方的力量对比等。这些因素互相交织,使得法庭诉讼构造呈现出一个倒立的伞状结构。最大限度地限制该诉讼构造出现,则必须从乡村司法的社会结构中寻找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司法 人民法庭 社会结构 诉讼构造
下载PDF
新农合政策与农村居民的就医地点选择变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江金启 《南方经济》 CSSCI 2013年第2期56-66,共11页
为引导参合农民更多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新农合试点后曾多次降低村诊所和乡镇医院的起付线和提高报销比例。然而,政策的这种调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吗?它对农村居民的就医地点选择起到怎样的作用?利用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CHNS)2004和2006... 为引导参合农民更多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新农合试点后曾多次降低村诊所和乡镇医院的起付线和提高报销比例。然而,政策的这种调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吗?它对农村居民的就医地点选择起到怎样的作用?利用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CHNS)2004和2006年度的农户数据,研究通过一个多选项Logit模型对此进行了验证和回答。研究发现,在新农合开展较早的2004年,参合农民病后更可能选择到附近的诊所就医;到2006年,参合对农民病后是否选择去看医生已起不到显著影响作用,但提高了他们病后进行自我治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就医地点选择 农村居民 多选项Logit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