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诅咒”抑或“制度失灵”?——基于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制度的分析 被引量:56
1
作者 杨博文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70,共20页
林业碳汇交易是在经济"绿色复苏"背景下,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一种创新模式。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政策导向性较强,市场机制的稳定运行有赖于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不同组织化形态下农户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 林业碳汇交易是在经济"绿色复苏"背景下,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一种创新模式。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政策导向性较强,市场机制的稳定运行有赖于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不同组织化形态下农户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典型案例,找出提升林业碳汇交易制度供给有效性的规范路径。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制度体系应当涵盖林业碳汇交易的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激励政策等多个方面,研究表明:(1)在实体法律制度的制定方面,碳汇权利客体是法律拟制的产物,立法机构应当明晰林业碳汇交易产权制度,并与林权制度进行耦合,充分发挥林木自然资源资产权能的经济价值。(2)在程序法律制度的制定方面,立法机构应当完善林业碳汇认定和计量标准、交易规则,以此减少农户交易成本,促进碳汇林权利益纠纷的解决。(3)在政策激励及农户权益保障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制定有效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与金融扶持政策,促进企业与林权主体之间的有效交易。非司法性申诉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弥合现有农户权益保障制度的供给不足,对农户因碳汇价格争议问题而产生的损失进行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交易 碳中和 制度供给 自然资源资产权能 乡村生态振兴
原文传递
乡村生态振兴: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35
2
作者 曹立 徐晓婧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2,共9页
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逻辑出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生态经济学为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逻辑出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生态经济学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从实践来看,现阶段乡村生态振兴在主体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产方式转换、生态文化传承等方面陷入现实困境。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从主体、生态、产业和文化这四个维度来探索乡村生态振兴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产业 生态文化 生态产品价值
下载PDF
乡村生态振兴及其法治保障 被引量:32
3
作者 落志筠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4,共6页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天更蓝、水更绿、生态宜居"的顶层设计,其法律内涵包括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发展三方面内容;其核心是平衡多元价值。乡村生态振兴面临多重现实...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天更蓝、水更绿、生态宜居"的顶层设计,其法律内涵包括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发展三方面内容;其核心是平衡多元价值。乡村生态振兴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污染源头多样、治理难度大,制度供给乏力以及治理方式单一。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可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以国家立法为基础,突出地方环境立法的补强功能,形成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其次,推动政府主导的单轨环境治理机制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双向互动治理机制转变;再次,发挥法治与德治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利益衡平 法治保障
原文传递
乡村生态振兴的价值逻辑与践行路径——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思考 被引量:25
4
作者 赵金科 李娜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24,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乡村生态振兴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依托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举措。生态安全是顺利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乡村生态振兴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依托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举措。生态安全是顺利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需要,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内容,是关涉美丽中国建设与人类永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生态安全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逻辑起点与目标指向,乡村生态振兴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有力举措,二者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需要在秉承生态安全理念、树立全面生态安全观的基础上,围绕乡村生态安全问题探析深入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践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安全 乡村生态振兴 美丽乡村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引导下的乡村生态振兴理路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杨美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3-190,共8页
"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立论根基,对当前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一理念具有两个基本层次,即"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从整体性与系统性角... "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立论根基,对当前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一理念具有两个基本层次,即"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从整体性与系统性角度重塑了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生态振兴中人的观念和行动,其引导下的乡村生态振兴理路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安身立命为核心实现对整体观念的塑造;二是以农民参与为重点强化对主体能力的激发;三是以整体有序为目的推进生态治理体系优化;四是以共同行动为取向强化生态治理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乡村生态振兴 山水林田湖草
原文传递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困境、路径与机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包晓斌 朱小云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53,共7页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新时代我国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和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要求。建立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路径的关键环节。文章...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新时代我国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和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要求。建立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路径的关键环节。文章在解析农业生态产品内涵属性与价值特征基础上,总结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历史沿革和政策演变,辨识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困境,包括产权制度不明晰、核算体系不健全、资金支持力度较弱、供需对接能力较低、利益导向机制缺失等。探索政府、市场、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三种主要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并从深化落实农业生态产品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推进农业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完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加强农业生态产品全过程监管等方面,提出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产品 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产品价值 乡村生态振兴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内涵、意义与路径——以苏南地区乡村生态振兴实践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志勇 《云梦学刊》 2021年第3期112-118,共7页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南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通过整体推进乡村自然环境、人文和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优化保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南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通过整体推进乡村自然环境、人文和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优化保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生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内涵 价值 路径 苏南地区
下载PDF
生态安全视域下乡村生态振兴论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娜 赵金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24-31,共8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扎实推进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实践方案,是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重大举措,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之一。生态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扎实推进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实践方案,是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重大举措,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之一。生态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底线支撑,有效维护生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生态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内容,而且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内在支撑点。全面厘清生态安全与乡村生态振兴的逻辑关系,精准剖析乡村生态振兴过程中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积极探索乡村生态振兴的可行路径和践行方略,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生态振兴
下载PDF
整体性视域下的习近平关于乡村生态振兴重要论述探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曦晨 张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从整体性视角探析习近平关于乡村生态振兴重要论述,悟透这一重要论述历史发展、内涵体系、实践方法的整体性,有助于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发展,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乡村。把握这一重要论述在理论基础、实践反思、文化基... 从整体性视角探析习近平关于乡村生态振兴重要论述,悟透这一重要论述历史发展、内涵体系、实践方法的整体性,有助于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发展,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乡村。把握这一重要论述在理论基础、实践反思、文化基因和个人阅历方面的生成整体性,领悟其在本体重释、价值形塑、实践指向三个层面的内涵整体性,坚持以整体性视野、思维和原则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实践,是阐释习近平关于乡村生态振兴重要论述整体性的基本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文明 整体性
下载PDF
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指引、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志浩 白雪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乡村生态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乡村生态治理体系尚不健全、乡村生态法治保障不够充分、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因此,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乡村生态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乡村生态治理体系尚不健全、乡村生态法治保障不够充分、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因此,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三个方面探寻我国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第一,践行生态民生观,推进生态多元共治;第二,践行生态法治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第三,践行生态文明观,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民生观 生态法治观 生态文明观
下载PDF
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华启和 张月昕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38-543,共6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基础,没有生态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振兴,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关键,这就必须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通过对农民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提升农民对乡村生态振兴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参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基础,没有生态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振兴,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关键,这就必须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通过对农民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提升农民对乡村生态振兴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参与到乡村生态振兴中来。农民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与发展乡村产业、实现农民致富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通过生态观念熏陶农民、生态致富助力农民、基层党建引领农民的举措,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助推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农民 生态文明教育
下载PDF
数字经济何以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莉 王伟婷 章燕玲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3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数字经济具有生态化的本质,是提高乡村生态演进韧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动力。在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对乡村生态振兴影响的直接机制、中介机制基础上,本文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 数字经济具有生态化的本质,是提高乡村生态演进韧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动力。在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对乡村生态振兴影响的直接机制、中介机制基础上,本文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乡村生态振兴,在运用分时间段检验、剔除特殊值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三生”环境的影响大小有所差异,对乡村生活绿色宜居化的影响最大,对乡村生产绿色低碳化的影响次之,对乡村生态本底品质化的影响最小。中介效应显示,农村经济增长、绿色科技创新和环境规制都是数字经济助力生态振兴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影响乡村生态振兴的效应大小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态势,总体上,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绿色赋能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强化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农村生态经济增长点培育、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及环境监管、宣教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因地制宜以差异化的数字化策略提升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生态振兴 影响机制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和时代契机。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蕴含严密的逻辑机理,从必要性来看,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坚持科技为民、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和时代契机。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蕴含严密的逻辑机理,从必要性来看,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坚持科技为民、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构成了人工智能“为什么要”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逻辑。从可能性来看,人工智能在助力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提升乡村生态治理水平和促进乡村生态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构成了人工智能“为什么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逻辑。因此,力求科技创新落到实处,开创乡村生态振兴新格局,可以从推动生态产业数字化、生态治理智能化、生态文化智慧化三大方面,筑牢乡村生态振兴产业基础、完善乡村生态振兴治理机制、构建乡村生态振兴文化格局,以此优化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乡村生态振兴 数字化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余贵忠 周折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4-231,共8页
2022年1月,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也为西南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上闯新路、开新局指明方向。改革创新,需立法先行。通过考察发现,目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法治建设面临多重... 2022年1月,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也为西南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上闯新路、开新局指明方向。改革创新,需立法先行。通过考察发现,目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法治建设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居民参与生态治理意愿不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供给不足、司法保障机制运行不畅、执法监督质效较难保障等。因此,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应立足于西南民族地区社情乡情与资源优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人才振兴和科技振兴为支撑,通过健全乡村绿色生态立法体系、完善乡村绿色生态司法保障机制、强化乡村绿色生态执法监管职能等路径寻求破局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生态文明法治思想 西南民族地区 法治保障 农业机械化
下载PDF
触媒理论下民宿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催化研究——以成都明月村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游贤雨 余正勇 +1 位作者 何昊 陈兴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100-106,共7页
民宿产业的兴起不仅有助于我国双循环经济格局形成,也有效带动了乡村宜居生态建设。研究以蒲江明月村作为典型案例,基于触媒理论视角下审视和分析了民宿实践对明月村生态振兴的触媒效应。研究发现,以民宿作为生态触媒能够激活乡村内源... 民宿产业的兴起不仅有助于我国双循环经济格局形成,也有效带动了乡村宜居生态建设。研究以蒲江明月村作为典型案例,基于触媒理论视角下审视和分析了民宿实践对明月村生态振兴的触媒效应。研究发现,以民宿作为生态触媒能够激活乡村内源性发展动力,融合带动地方产业生态发展,并主要围绕民宿改造选择、民宿生态理念、民宿生态实践和民宿宜居家园模范4个方面修复和营造乡村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从而构建宜居乡村、共享社区、和谐家园。该研究结果可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媒理论 民宿 乡村生态振兴
下载PDF
乡村生态韧性治理的水平测度与融合发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5-50,共6页
文章基于韧性治理理论,从乡村生产韧性治理、生活韧性治理和环境韧性治理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测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乡村生态韧性治理的演化特征、融合发展程度... 文章基于韧性治理理论,从乡村生产韧性治理、生活韧性治理和环境韧性治理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测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乡村生态韧性治理的演化特征、融合发展程度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乡村生态韧性治理水平整体呈攀升趋势,但节点演进和区域异质性明显;多数省份的耦合协调度由“失调为主”向“协调为主”转型,距离整体“优质协调”尚存在差距。为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韧性治理水平,需要发展绿色农业,推进乡村生产韧性治理;分类分区域逐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生活韧性治理;协同乡村多元治理主体,强化乡村环境韧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治理 乡村生态振兴 水平测度 融合程度
下载PDF
基于生态强省视域的农业绿色振兴与高质量发展对策思考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朋虎 赖瑞联 +1 位作者 陈华 翁伯琦 《农业科技管理》 2021年第1期16-20,共5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内涵基础上,结合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实践,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绿色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阐述了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取得的成效及获得的深刻启示,并从坚持生态文... 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内涵基础上,结合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实践,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绿色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阐述了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取得的成效及获得的深刻启示,并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乡村绿色振兴、坚持严格依法治理、坚持发展循环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农业绿色振兴 农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福建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转 赵伟 贾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6-1765,共10页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对农业生态产品及其多维价值的内涵解析,从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演变、实践推进及面临的困境方...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对农业生态产品及其多维价值的内涵解析,从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演变、实践推进及面临的困境方面,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需求,并运用产权理论、技术进步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制度变迁理论、需求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阐述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通过对现有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从贯彻生态优先理念、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协调多主体合作以及保证政策与金融支持方面总结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共同做法,并从农业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需求拉动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保障机制3方面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生态产品 多维价值 价值实现 乡村生态振兴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影响--基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伟婷 程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9-39,共11页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港澳台地区及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分维度回归、中介效应模型和异质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农村经济增长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正向影响乡村...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港澳台地区及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分维度回归、中介效应模型和异质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农村经济增长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正向影响乡村生态振兴;农村经济增长在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数字乡村建设均显著正向影响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乡村生态振兴,但东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生态振兴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据此,提出健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异化的数字乡村发展策略等措施,以强化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生态振兴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村经济增长 乡村生态振兴
下载PDF
生态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柳云 陈燕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2-47,共6页
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基于原始优势,特色创新不足;政府主导协调,整体效能有待提升;外力驱动生态建设明显,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地域局限性显著,内外联动发展不足;共享性显现... 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基于原始优势,特色创新不足;政府主导协调,整体效能有待提升;外力驱动生态建设明显,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地域局限性显著,内外联动发展不足;共享性显现,共建共治发展空间大的状况。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强化特色创新、统筹协调优化、深化绿色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等层面提出了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新发展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