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嵌入: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95
1
作者 唐兴军 李定国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6,112,共12页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保障,乡村振兴的多元融合、嵌入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着高度的价值契合,文化嵌入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和有力抓手。激活社会网络结构中的文化要素,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保障,乡村振兴的多元融合、嵌入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着高度的价值契合,文化嵌入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和有力抓手。激活社会网络结构中的文化要素,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西方文化的精华嵌入乡风文明之中,促进多种文化在互嵌过程中有机耦合,在文化嵌入与融合过程中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是新时代振兴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文化建设 乡风文明 文化嵌入 嵌入性自主
下载PDF
自治到共治:中国乡村治理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9
2
作者 袁金辉 乔彦斌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5,共7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从自治到共治的变迁轨迹,即,经过村民自治—乡政村治—乡村共治过程。目前,乡村治理改革仍面临多元主体参与不够,内容亟待进一步明确规范,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创新等现实困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从自治到共治的变迁轨迹,即,经过村民自治—乡政村治—乡村共治过程。目前,乡村治理改革仍面临多元主体参与不够,内容亟待进一步明确规范,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创新等现实困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治理改革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展望未来,乡村共治需要重构乡村多元共治新格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宏图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乡政村治 乡村共治
原文传递
德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乔惠波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97,共10页
我国的乡村治理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许多难题。解决这些难题需要把德治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使德治与自治、法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从而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发挥乡村治理中德治的作用,需要吸收传... 我国的乡村治理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许多难题。解决这些难题需要把德治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使德治与自治、法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从而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发挥乡村治理中德治的作用,需要吸收传统乡村德治的历史经验,重视乡村精英、家族、乡规民约等要素的作用,把传统和现代融合在一起,提升乡村治理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德治 自治 法治 乡村治理体系
下载PDF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理论逻辑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44
4
作者 于健慧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7,共8页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应从政治引领、价值引领、组织引领、法治引领等四个方面着手:将坚持正确的方向贯彻到乡村治理中,确保乡村治理坚定地走中国...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应从政治引领、价值引领、组织引领、法治引领等四个方面着手:将坚持正确的方向贯彻到乡村治理中,确保乡村治理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实践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治理德治化;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激活和凝聚多元主体力量,促进乡村治理自治化;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法领导乡村治理的水平,带动法治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治理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 党的领导 自治 法治 德治
下载PDF
错位分配:当前农村低保的实践状况 被引量:44
5
作者 耿羽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3,共6页
农村低保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出现了错位分配的问题,低保的对象和性质常有悖于政策初衷。遴选标准模糊、基层治理资源匮乏、"小私"逻辑充斥村庄是造成农村低保错位分配的几个主要原因。以村民自治来健全基层组织,能促进低保资... 农村低保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出现了错位分配的问题,低保的对象和性质常有悖于政策初衷。遴选标准模糊、基层治理资源匮乏、"小私"逻辑充斥村庄是造成农村低保错位分配的几个主要原因。以村民自治来健全基层组织,能促进低保资源在村庄中的正常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保 错位分配 治理资源 小私 村民自治
下载PDF
“任务型乡贤”与乡村振兴中的精英再造 被引量:37
6
作者 许汉泽 徐明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43,共12页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之中,地方政府面临着治理任务加重与治理主体缺失的双重难题,H县打造了以“任务型乡贤”为主体的“321治理模式”,吸纳农村党员、人大代表以及中心户长多元主体参与到国家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并采用精细化、...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之中,地方政府面临着治理任务加重与治理主体缺失的双重难题,H县打造了以“任务型乡贤”为主体的“321治理模式”,吸纳农村党员、人大代表以及中心户长多元主体参与到国家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并采用精细化、网格化、任务化以及平台化的运作机制与技术治理策略,实现了对于农村精英的整合与再造。不同于传统乡贤与新乡贤,“任务型乡贤”的运作是一种半正式化的吸纳性治理模式,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之中不仅有助于上级治理任务的完成,而且还从某种程度上激活了乡村社会中的村民自治,提高了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这种将先进治理方法技术与传统治理经验相结合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促进了“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相结合,有助于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贤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农村精英 吸纳性治理 村民自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春光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3期44-55,共12页
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庄自治空间在逐渐扩大,政府在村庄事务中的干预在减少,那么进入新世纪,政府借助于向村庄投入公共财政、开展公共服务而越来越将村自治组织视为政府的办事机构,村庄自治空间在不断缩小。由于村庄自治更多地让... 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庄自治空间在逐渐扩大,政府在村庄事务中的干预在减少,那么进入新世纪,政府借助于向村庄投入公共财政、开展公共服务而越来越将村自治组织视为政府的办事机构,村庄自治空间在不断缩小。由于村庄自治更多地让位于政府行政需求,使得村委会"行政化"。"行政化"确实弥补了政府在村庄行动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未来乡村社会治理可做如下创新:第一,政府在乡村要建构自己的治理机制;第二,改进村治结构,建立村委会、村党组织与村民代表组织三者合作又监督的关系;第三,乡村社会在运用自治规则、经验和文化上应有自己的空间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议行分离 政社互动 村社合作
下载PDF
村民小组:乡村治理的最小单元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永萍 慈勤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8,共7页
村民小组是乡村治理体系中最基层的治理单元,对乡村社会的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川西平原的村民小组呈现出有效治理的特征,并回应了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公益性需求",体现了村民小组的组织动员能力、秩序维持能力和利益平衡能... 村民小组是乡村治理体系中最基层的治理单元,对乡村社会的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川西平原的村民小组呈现出有效治理的特征,并回应了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公益性需求",体现了村民小组的组织动员能力、秩序维持能力和利益平衡能力。村民小组的治理能力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有赖于治理过程中治理主体、治理资源、治理动力和治理的合法性这四个维度的共同作用。作为农民与村级组织和国家之间的媒介,村民小组既能为小组内部提供基本的公共品服务,同时有利于国家政策在基层的顺利执行。因此,随着后税费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型,需要积极培育村民小组的治理能力,拓展村民自治的实践形态,实现村民自治单位的下沉,从而提高乡村治理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小组治理 小组公共性 村民自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村规民约:现代转型与发展进路——基于“2019年全国优秀村规民约”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荣卓 李梦兰 马豪豪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6,共14页
从治理逻辑来看,村规民约的生产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治理自上而下推进和下沉的过程。新时代村规民约是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形式。在国家的指导和推动下,村规民约建设不断向规范化、... 从治理逻辑来看,村规民约的生产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治理自上而下推进和下沉的过程。新时代村规民约是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形式。在国家的指导和推动下,村规民约建设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广大基层群众围绕村规民约的内容、形式、程序、实施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但目前村规民约仍普遍存在宗旨的合法性与方法的欠妥性、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薄弱性、程序的正当性与村民的脱嵌性、效力的强制性与实施的低效性之间的适应性矛盾。针对上述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村规民约建设,通过提升村规民约规范性、增强协同性、注重参与性、加强引导性,积极推动村规民约的现代转型和创新性发展,使村规民约更加符合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要义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民约 国家治理 国家化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单元有效与自治有效:历史变迁与当代选择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华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2,157,共9页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实现治理有效的基础在于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有效。自治有效与单元有效高度相关,在有效的自治单元下容易形成有效的自治。实现自治有效需要考虑有效的单元。单元具有地理、社会二重属性。在地理属性上,单元...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实现治理有效的基础在于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有效。自治有效与单元有效高度相关,在有效的自治单元下容易形成有效的自治。实现自治有效需要考虑有效的单元。单元具有地理、社会二重属性。在地理属性上,单元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有一定的规模;在社会属性上,单元是指作为治理主体的人在特定的地域空间里形成稳定社会关系网络的联结形态。规模、联结是单元有效性的两个变量,共同影响自治单元的有效性,并影响自治的有效性。单元规模越适度,单元联结越紧密,单元有效性越高,在这样的单元下,越容易产生有效性较高的自治。在实践上探索有效的自治单元,要考虑规模、联结两个因素,但有效的自治单元并不是单一的,要注意结合农村实际,创新探索多样、多层的自治单元,实现自治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自治单元 单元有效 自治有效 单元规模 单元联结
下载PDF
村级治理行政化的运作机制、成因及其困境——基于黔北米村的经验调查 被引量:29
11
作者 朱战辉 《地方治理研究》 2019年第1期43-56,79,共15页
村级治理行政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中的明显趋势,服务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村级治理行政化包含乡村关系行政科层化、村级事务行政化、村级规范化行政与技术治理等表现形式和运作机制。村级治理行... 村级治理行政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中的明显趋势,服务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村级治理行政化包含乡村关系行政科层化、村级事务行政化、村级规范化行政与技术治理等表现形式和运作机制。村级治理行政化是建立在治理资源和乡村权力配置结构性变化基础上的,村庄社会转型和治理转型是推动村级治理行政化的内在动力。乡村治理行政化在促进乡村治理规范化、提高乡村行政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也造成了村级组织膨胀、自立性增强以及村庄治理缺位和基层信任危机,带来了行政消解自治的基层治理转型困境。因此,乡村治理转型要重塑行政与自治的均衡路径,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转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村级治理 行政化 村民自治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一体两翼式”治理下的“三治”融合——以秦巴山区汉阴县T村为例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乡村善治和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以秦巴山区汉阴县T村的乡村治理为例,结合相应的案例对“三治合一”在基层的运作逻辑和形成... 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乡村善治和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以秦巴山区汉阴县T村的乡村治理为例,结合相应的案例对“三治合一”在基层的运作逻辑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探析。发现在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底线、德治为辅助的一体两翼式的乡村治理实践中,三者的有效结合促进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善治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自治 法治 德治 “三治合一” “一体两翼式”
下载PDF
乡村公共事务和乡村治理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晓毅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60,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的方向是,一方面通过组织创新不断强化村民自治,另一方面下派干部推动国家对乡村的行政干预。但是治理的效果欠佳,其原因在于公共事务治理缺少有效的组织载体,在两种机制并存的格局下,现有村级组织既不能...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的方向是,一方面通过组织创新不断强化村民自治,另一方面下派干部推动国家对乡村的行政干预。但是治理的效果欠佳,其原因在于公共事务治理缺少有效的组织载体,在两种机制并存的格局下,现有村级组织既不能有效地完成行政工作,也不能有效地承担公共事务治理的职能。公共事务不仅涉及公共资源、公共物品和公共空间,更要强调农村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公共事务治理是村庄社会存在的基础,目前,完善村庄公共事务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剥离村级组织的行政职能,恢复村级组织公共事务治理的职能,凸显公共事务治理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务 乡村治理 农村发展 村民自治
原文传递
乡村网格化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冲突与融合——基于成都Q村网格化治理实践“离土性”的思考 被引量:22
14
作者 石伟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52,共9页
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各地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其中网格化治理是将现代治理技术应用于城乡社区治理的典型模式之一。然而,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治理资源和治理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将适用于城市社区的网格化治理直接植入式地... 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各地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其中网格化治理是将现代治理技术应用于城乡社区治理的典型模式之一。然而,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治理资源和治理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将适用于城市社区的网格化治理直接植入式地运用于乡村治理体系中,将带来治理技术与治理基础的冲突。成都市Q村在推进网格化治理的实践中存在形式化和冗余性等问题,表明网格化治理难以在乡村社会落地(即具有“离土性”)。邻里相知的熟人社会、守望相助的生活逻辑、均衡稳定的社会结构以及内生自治的村庄公共性等决定了村民自治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最为适宜的治理方式,要使网格化等现代治理技术在乡村落地,必须坚持乡村治理的自治属性,提升治理技术的内生性,实现治理技术与村民自治的融合,协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社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治理 乡村社会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治理技术 城乡二元结构
下载PDF
论乡村振兴的县域自主性 被引量:23
15
作者 田先红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99,2,共12页
县域自主性是指县域政府为了实现特定治理目标而拥有的行动空间及所采取的相应行为,包括县域政府的自主决策权、政策转化权、资源整合权和能动性四个要素。从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核心内容、治理主体、资源配置和政策落地等方面看,完全... 县域自主性是指县域政府为了实现特定治理目标而拥有的行动空间及所采取的相应行为,包括县域政府的自主决策权、政策转化权、资源整合权和能动性四个要素。从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核心内容、治理主体、资源配置和政策落地等方面看,完全需要以充分发挥县域自主性为保障。在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上级党委政府和"条条管理"部门干预过多,导致县域政府自主性不足,体现为县域政府自主决策权、政策转化权、资源整合权和能动性等方面的弱化。县域政府自主性弱化,使其难以根据县域社会实际开展乡村振兴。如何赋予县域政府充分的自主性,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未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该赋予县域政府更为充分的自主决策权、政策转化权、资源整合权,充分激发其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县域治理 治理单元 县域自主性
下载PDF
超越“二元博弈”:行政与自治均衡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朱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5-173,共9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应局限于治理主体的价值二元博弈结构关系,而要立足行政与自治均衡的治理统合关系。调研发现,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行政统合与自治缺位弱化了村庄内生性资源嵌入村庄生活治理的活力,也无法回...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应局限于治理主体的价值二元博弈结构关系,而要立足行政与自治均衡的治理统合关系。调研发现,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行政统合与自治缺位弱化了村庄内生性资源嵌入村庄生活治理的活力,也无法回应国家现代化治理规则主导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行政与自治均衡状态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以行政资源输出强化了地方规则的共同体意识,并且激活群众参与的主体性,达成了均衡性的双轨治理结构和机制,实现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的低成本和高效益治理。从行政与自治均衡关系视角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与弹性村庄社会结构的张力之间寻找行政与自治的均衡秩序,外引基层治理现代化规则嵌入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内以整合内生性资源激活乡村社会活力,提升治理效能,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居环境整治 二元博弈 行政 自治
下载PDF
社会治理法治化视阈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 被引量:22
17
作者 宋才发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9,共9页
传统乡村治理是"因俗而治",当代乡村治理是依法治理。乡村治理法治化具有特定的内在规定性,乡村社会共治秩序有其自治规则,乡村社会治理要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精准扶贫陷入结构性治理困境... 传统乡村治理是"因俗而治",当代乡村治理是依法治理。乡村治理法治化具有特定的内在规定性,乡村社会共治秩序有其自治规则,乡村社会治理要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精准扶贫陷入结构性治理困境,乡村自组织体系涣散,民生保障法治体系不健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法治化抉择的路径是:探寻走出精准扶贫结构性治理困境的路径,重视乡村自组织建设和功能的发挥,完善乡村治理民生保障法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自治规则 乡规民约 法律规范 民生保障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双重转型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勇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6-81 75 157,75+157,共8页
我国"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体制,在城乡发展日益一体化新场域下,越来越显示出其不适应性。它割裂了乡以上社会与村庄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统一,形成了分割分治封闭运作的治理格局,带来了乡村治理的低绩效。城乡发展... 我国"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体制,在城乡发展日益一体化新场域下,越来越显示出其不适应性。它割裂了乡以上社会与村庄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统一,形成了分割分治封闭运作的治理格局,带来了乡村治理的低绩效。城乡发展一体化,内涵着城乡治理一体化或者说城乡融合治理,必然要求破除乡-村分割治理的格局,通过"整体性治理"提升管理效益与效率。为此,必须重塑乡-村体制,其重要路径是对"乡政村治"作些调整、实现村民自治的转型,即转变村民自治纯粹"群众自治"的性质,成为一个带有"准"基层政权性质的"类"地方自治的自治体,解除日益凸显的"乡政村治"体制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转型
下载PDF
人民调解制度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之契合 被引量:19
19
作者 崔玲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各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生成的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既有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时陷入了传统自治能力衰弱、现代法治方式无力和传统道德治理式微的困境,鉴于此,中国在新时期提... 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各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生成的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既有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时陷入了传统自治能力衰弱、现代法治方式无力和传统道德治理式微的困境,鉴于此,中国在新时期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从社会矛盾纠纷解决角度来看,人民调解制度的特质契合了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三维要求,成为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关键点。目前,人民调解制度遭遇了社会转型期的发展瓶颈,其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时的天然优势变得不再明显,需要从唤回“出走”的乡村精英和乡贤、促使“村规民约”的现代嬗变、树立人民调解协议的内在权威和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等方面重塑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自治 法治 德治 人民调解制度
下载PDF
论“乡政村治”中乡村关系的两种极端走向及调适 被引量:14
20
作者 胡振亚 任中平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10-212,共3页
“乡政村治”模式在实践中异化村民自治的性质,形成了乡村关系中的诸多复杂矛盾,并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即“附属行政化”和“过度自治化”。据此对这两个极端的现实表现、形成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意见。
关键词 乡政村治 附属行政化 过度自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