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关系辨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长江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1-84,共4页
德治与法治本源于西周时期的礼治,至春秋战国时期,逐渐从礼治中分离出来,成为两种不同的治国手段。儒家虽重“德治”,但也承认“法治”的重要作用;而法家虽特重“法治”,然亦不排斥“德治”。
关键词
礼治
德治
法治
孔子
韩非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子》中“礼法并用”的再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侯磊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4期17-21,共5页
《管子》所代表的"齐法家",较之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晋法家",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中儒法结合的倾向。学界将这个特点称之为"礼法并用"。在本文中,从人性论基础、治理方式和"道统"观三个角度入...
《管子》所代表的"齐法家",较之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晋法家",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中儒法结合的倾向。学界将这个特点称之为"礼法并用"。在本文中,从人性论基础、治理方式和"道统"观三个角度入手,认为《管子》中言"礼",很大程度上是从综合手段的意思上来说的,以教为本的意思不强。在这一点上,与先秦儒家的"礼"是有着根本性差别的,因此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的对等起来。较为准确的认识,应该是"礼治"与"法治"并存于以法为本的政治体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礼治
礼法并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古代社会“礼治”与“法治”的合流及其利弊
3
作者
赵玲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3-15,共3页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所崇尚的"礼治"与法家所推崇的"法治"因其倡导的"亲疏"与"平等"理念的矛盾而始终处在互相抗衡的状态,秦朝推崇"苛法"而"焚书坑儒",汉代则废除&...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所崇尚的"礼治"与法家所推崇的"法治"因其倡导的"亲疏"与"平等"理念的矛盾而始终处在互相抗衡的状态,秦朝推崇"苛法"而"焚书坑儒",汉代则废除"苛法"而"独尊儒术",而从汉武帝时期,"礼"与"法"逐渐合流,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礼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中国历史上的"礼""法"合流,是以"礼"绝对控制"法",而此时的"法"与传统的法家之"法"已相去甚远。我们不愿再见秦时的"苛法",但后来的"礼法"亦非今人所欲。对儒家伦理的提倡需要慎而又慎地去粗取精,万不可盲目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
法治
儒家
法家
礼法合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诸子政治思想初探
4
作者
任小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先秦时期诸子的政治思想已相当杰出,而其中又以孔子为代表的“德治”,以荀子为代表的“礼治”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治”最具有代表性。“德治”、“礼治”、“法治”各有侧重,各有优劣。对当时的政治乃至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
先秦时期诸子的政治思想已相当杰出,而其中又以孔子为代表的“德治”,以荀子为代表的“礼治”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治”最具有代表性。“德治”、“礼治”、“法治”各有侧重,各有优劣。对当时的政治乃至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者相互独立、相互排斥,却又相互重叠、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
礼治
法治
政治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中华“礼治”的六大核心理念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耀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4,共7页
中华"治道"之核心,是"礼治"。而"礼治"并非一种单独"治道",它只是"天治"、"君治"、"民治"三种"治道"之循环。三种"治道"循环相济相生、相...
中华"治道"之核心,是"礼治"。而"礼治"并非一种单独"治道",它只是"天治"、"君治"、"民治"三种"治道"之循环。三种"治道"循环相济相生、相制相克,就是所谓"礼治"。三种"治道"之循环,由六大核心理念支撑:天下主义、和而不同、广土众民、兴灭断绝、执两用中、返本开新。其中"天下主义"与"和而不同"偏向"天治"一方面;"广土众民"与"兴灭断绝"偏向"君治"一方面;"执两用中"与"返本开新"偏向"民治"一方面。"天下主义"对治"民族-国家主义","和而不同"对治"同而不和","广土众民"对治"小国寡民","兴灭继绝"对治"殖民主义","执两用中"对治"单边主义","返本开新"对治"弱肉强食"。前六大理念,共同指向"王道";后六大理念,共同指向"霸道"。"民族文化"之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核心理念"之复兴、古老"王道"之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
天下主义
和而不同
广土众民
兴灭继绝
执两用中
返本开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礼治与德政的历史反思
6
作者
陈洪宜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30-35,共6页
不少文章将传统的“礼治”、“德治”归结为“人治”论,在批判“人治”的声浪中,否定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积极因素。其实,德治要求的是“以德政治国”;而“礼治”更涵盖着“礼制”、“礼法”、“礼仪”、“礼貌”、“礼器”、“礼教”等...
不少文章将传统的“礼治”、“德治”归结为“人治”论,在批判“人治”的声浪中,否定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积极因素。其实,德治要求的是“以德政治国”;而“礼治”更涵盖着“礼制”、“礼法”、“礼仪”、“礼貌”、“礼器”、“礼教”等不同层面的丰富内容,其“礼法”一层又包括刑名、法律、条例、禁令等。在这里,礼、法、刑、制等,原是统一的东西,都服务于“治”。论者离开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实际,片面解释德治、礼治问题,实在是一种人为的误解,应予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
德政
历史反思
德治
法制
法律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哲学视野中的法治与德治
7
作者
尉利工
陈风雷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9,共4页
法律需要强制,道德需要自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获得了新的涵义,并赋予二者新的关系。德治与法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力保障,我们既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法律需要强制,道德需要自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获得了新的涵义,并赋予二者新的关系。德治与法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力保障,我们既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
礼治
法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对“公法人”民事强制执行的限度
被引量:
11
8
作者
唐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51,共8页
对政府等公法人作为被执行人的民事执行案件中存在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如果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可能有碍公法人公共管理职能的实现,损及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如若不能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会导致私权无法实现,有损司法权威。因而,为...
对政府等公法人作为被执行人的民事执行案件中存在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如果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可能有碍公法人公共管理职能的实现,损及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如若不能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会导致私权无法实现,有损司法权威。因而,为平衡私权之实现与公益之维护,对政府等公法人的执行须遵循必要的限度,给予其"规则礼遇"。对公法人财产的执行,以不影响公务推行为限度;对公法人执行程序的适用,应以维护其良好的信用和权威为保障;对公法人执行措施的适用,应考虑其依法行政的特殊主体地位和有序、高效推行公务,履行公务的履职要求,应限制适用间接执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法人
民事执行
维护公益
规则礼遇
原文传递
传统家礼文化的功能、影响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
3
9
作者
朱莉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1,共7页
传统家礼文化传承数千载,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家礼文化具有以仪立范、教以效化、怀宗追远、整齐门内、辅佐国法等重要功能,对封建制度的巩固与延续、传统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了深远而持...
传统家礼文化传承数千载,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家礼文化具有以仪立范、教以效化、怀宗追远、整齐门内、辅佐国法等重要功能,对封建制度的巩固与延续、传统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当然,植根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家礼文化有其二重性,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应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家礼文化的现代转化绝不仅仅是对传统家礼文献典籍的梳理,而应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礼仪培育等方面所具有的当代价值,以真正实现对传统家礼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礼文化
以礼治家
公民道德建设
文明礼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军礼抉微——兼论与德刑观之关系
10
作者
张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关于刑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刑起于兵”,战争只是征伐的手段。考诸史料发现,先秦建军及治军皆以军礼为用,战前祭祀、授兵以证师出有名,战时有执律听声、观兵等作战仪式,战后则有献捷、献俘等赏罚之礼;至于刑则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即“...
关于刑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刑起于兵”,战争只是征伐的手段。考诸史料发现,先秦建军及治军皆以军礼为用,战前祭祀、授兵以证师出有名,战时有执律听声、观兵等作战仪式,战后则有献捷、献俘等赏罚之礼;至于刑则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即“出礼入刑”,礼与刑同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即便春秋战国时代战乱频繁,夏商周的军礼也还是被不同程度地继承,儒家有孔子慎战、荀子隆礼思想,法家则好战,突出战争的刑罚功能。由此也形成了儒法两家迥异的德刑观,并直接影响汉以后德刑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军礼
以礼治军
以礼赏罚
德主刑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关系辨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长江
机构
四川文理学院科研处
出处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1-84,共4页
文摘
德治与法治本源于西周时期的礼治,至春秋战国时期,逐渐从礼治中分离出来,成为两种不同的治国手段。儒家虽重“德治”,但也承认“法治”的重要作用;而法家虽特重“法治”,然亦不排斥“德治”。
关键词
礼治
德治
法治
孔子
韩非子
Keywords
rule
of
courtesy
rule
of
virtue
rule
of
law
Confucius
Han
Fei
Zi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子》中“礼法并用”的再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侯磊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4期17-21,共5页
文摘
《管子》所代表的"齐法家",较之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晋法家",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中儒法结合的倾向。学界将这个特点称之为"礼法并用"。在本文中,从人性论基础、治理方式和"道统"观三个角度入手,认为《管子》中言"礼",很大程度上是从综合手段的意思上来说的,以教为本的意思不强。在这一点上,与先秦儒家的"礼"是有着根本性差别的,因此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的对等起来。较为准确的认识,应该是"礼治"与"法治"并存于以法为本的政治体系当中。
关键词
《管子》
礼治
礼法并用
Keywords
Guan
Zi
rule
of
courtesy
Utilization
of
courtesy
and
Law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代社会“礼治”与“法治”的合流及其利弊
3
作者
赵玲
机构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3-15,共3页
文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所崇尚的"礼治"与法家所推崇的"法治"因其倡导的"亲疏"与"平等"理念的矛盾而始终处在互相抗衡的状态,秦朝推崇"苛法"而"焚书坑儒",汉代则废除"苛法"而"独尊儒术",而从汉武帝时期,"礼"与"法"逐渐合流,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礼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中国历史上的"礼""法"合流,是以"礼"绝对控制"法",而此时的"法"与传统的法家之"法"已相去甚远。我们不愿再见秦时的"苛法",但后来的"礼法"亦非今人所欲。对儒家伦理的提倡需要慎而又慎地去粗取精,万不可盲目推崇。
关键词
礼治
法治
儒家
法家
礼法合流
Keywords
rule
of
courtesy
rule
by
law
Confucianism
Legalism
the
mergence
of"
rule
of
courtesy
"and"
rule
by
law"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诸子政治思想初探
4
作者
任小琴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文摘
先秦时期诸子的政治思想已相当杰出,而其中又以孔子为代表的“德治”,以荀子为代表的“礼治”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治”最具有代表性。“德治”、“礼治”、“法治”各有侧重,各有优劣。对当时的政治乃至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者相互独立、相互排斥,却又相互重叠、殊途同归。
关键词
德治
礼治
法治
政治思想
Keywords
rule
of
virtue
rule
of
courtesy
rule
by
law
the
political
ideology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中华“礼治”的六大核心理念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耀南
机构
北京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4,共7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ZXA005)
文摘
中华"治道"之核心,是"礼治"。而"礼治"并非一种单独"治道",它只是"天治"、"君治"、"民治"三种"治道"之循环。三种"治道"循环相济相生、相制相克,就是所谓"礼治"。三种"治道"之循环,由六大核心理念支撑:天下主义、和而不同、广土众民、兴灭断绝、执两用中、返本开新。其中"天下主义"与"和而不同"偏向"天治"一方面;"广土众民"与"兴灭断绝"偏向"君治"一方面;"执两用中"与"返本开新"偏向"民治"一方面。"天下主义"对治"民族-国家主义","和而不同"对治"同而不和","广土众民"对治"小国寡民","兴灭继绝"对治"殖民主义","执两用中"对治"单边主义","返本开新"对治"弱肉强食"。前六大理念,共同指向"王道";后六大理念,共同指向"霸道"。"民族文化"之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核心理念"之复兴、古老"王道"之复兴。
关键词
礼治
天下主义
和而不同
广土众民
兴灭继绝
执两用中
返本开新
Keywords
rule
of
courtesy
cosmopolitanism
harmony
in
diversity
vast
land
and
numerous
people
restore
a
fallen
dynasty
holding
the
two
and
using
the
middle(have
a
sense
of
propriety
and
not
go
too
far
or
overdo)
innovating
by
returning
to
original
分类号
D69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礼治与德政的历史反思
6
作者
陈洪宜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处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30-35,共6页
文摘
不少文章将传统的“礼治”、“德治”归结为“人治”论,在批判“人治”的声浪中,否定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积极因素。其实,德治要求的是“以德政治国”;而“礼治”更涵盖着“礼制”、“礼法”、“礼仪”、“礼貌”、“礼器”、“礼教”等不同层面的丰富内容,其“礼法”一层又包括刑名、法律、条例、禁令等。在这里,礼、法、刑、制等,原是统一的东西,都服务于“治”。论者离开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实际,片面解释德治、礼治问题,实在是一种人为的误解,应予澄清。
关键词
礼治
德政
历史反思
德治
法制
法律文化
Keywords
rule
of
courtesy
rule
of
virtue
Legal
system
分类号
D909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哲学视野中的法治与德治
7
作者
尉利工
陈风雷
机构
青岛大学马列部
郯城县职业中专
出处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9,共4页
文摘
法律需要强制,道德需要自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获得了新的涵义,并赋予二者新的关系。德治与法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力保障,我们既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德治
礼治
法治
Keywords
rule
by
virtue
rule
by
law
rule
by
courtesy
分类号
B017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对“公法人”民事强制执行的限度
被引量:
11
8
作者
唐力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5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BFX035)“对公法人民事执行问题研究”
文摘
对政府等公法人作为被执行人的民事执行案件中存在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如果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可能有碍公法人公共管理职能的实现,损及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如若不能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会导致私权无法实现,有损司法权威。因而,为平衡私权之实现与公益之维护,对政府等公法人的执行须遵循必要的限度,给予其"规则礼遇"。对公法人财产的执行,以不影响公务推行为限度;对公法人执行程序的适用,应以维护其良好的信用和权威为保障;对公法人执行措施的适用,应考虑其依法行政的特殊主体地位和有序、高效推行公务,履行公务的履职要求,应限制适用间接执行措施。
关键词
公法人
民事执行
维护公益
规则礼遇
Keywords
public
corporation
civil
execution
maintenance
of
public
welfare
rule
courtesy
分类号
D91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传统家礼文化的功能、影响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
3
9
作者
朱莉涛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传统家礼文化涵育新时代礼仪文明研究”(21BZX107)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优秀传统家礼文化涵育公民家庭文明素养研究”(18JD020)。
文摘
传统家礼文化传承数千载,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家礼文化具有以仪立范、教以效化、怀宗追远、整齐门内、辅佐国法等重要功能,对封建制度的巩固与延续、传统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当然,植根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家礼文化有其二重性,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应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家礼文化的现代转化绝不仅仅是对传统家礼文献典籍的梳理,而应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礼仪培育等方面所具有的当代价值,以真正实现对传统家礼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关键词
传统家礼文化
以礼治家
公民道德建设
文明礼仪
Keywords
traditional
family
etiquette
culture
to
rule
the
family
with
courtesy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civilization
etiquette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军礼抉微——兼论与德刑观之关系
10
作者
张颖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出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基金
2020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宋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研究”(项目编号:2020YBFX33)
2021年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先秦军礼与德刑观发展研究”(项目号:2021XZXS-074)
2020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基地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民守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JD02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关于刑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刑起于兵”,战争只是征伐的手段。考诸史料发现,先秦建军及治军皆以军礼为用,战前祭祀、授兵以证师出有名,战时有执律听声、观兵等作战仪式,战后则有献捷、献俘等赏罚之礼;至于刑则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即“出礼入刑”,礼与刑同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即便春秋战国时代战乱频繁,夏商周的军礼也还是被不同程度地继承,儒家有孔子慎战、荀子隆礼思想,法家则好战,突出战争的刑罚功能。由此也形成了儒法两家迥异的德刑观,并直接影响汉以后德刑观的发展。
关键词
先秦军礼
以礼治军
以礼赏罚
德主刑辅
Keywords
pre-Qin
military
courtesy
rule
the
army
by
courtesy
reward
and
punish
by
courtesy
morality
given
priority
over
penalty
分类号
D929.2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关系辨析
刘长江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管子》中“礼法并用”的再探讨
侯磊
《管子学刊》
CSSCI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中国古代社会“礼治”与“法治”的合流及其利弊
赵玲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诸子政治思想初探
任小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简论中华“礼治”的六大核心理念
张耀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礼治与德政的历史反思
陈洪宜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哲学视野中的法治与德治
尉利工
陈风雷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对“公法人”民事强制执行的限度
唐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1
原文传递
9
传统家礼文化的功能、影响及当代价值
朱莉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先秦军礼抉微——兼论与德刑观之关系
张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