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体液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李建军 刘作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 (RV)肠炎体液免疫状况。方法 测定 44例婴幼儿RV肠炎大便分泌型IgA(sIg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 ,与同期 45例正常婴幼儿作对照。结果  1.RV肠炎患儿恢复期较急性期sI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明显增加 ;重度RV肠炎患...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 (RV)肠炎体液免疫状况。方法 测定 44例婴幼儿RV肠炎大便分泌型IgA(sIg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 ,与同期 45例正常婴幼儿作对照。结果  1.RV肠炎患儿恢复期较急性期sI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明显增加 ;重度RV肠炎患儿较轻、中度患儿sIgA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2 .血清IgG在RV肠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均 >0 .5) ;IgA、IgM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分别 <0 .0 0 5、 <0 .0 5) ;但病情轻重患儿间无差异。结论 婴幼儿RV肠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从而使全身和局部B细胞增殖及抗体的分泌减少 ,降低对RV感染的保护中和作用 ,提示在治疗RV肠炎时可合理应用免疫球蛋白 ,以达到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 婴幼儿 免疫球蛋白 体液免疫功能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IL-1β、IL-6、IL-12、TNF-α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4
2
作者 布月青 董胜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859-861,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大便上清液IL-1β、IL-6、IL-12以及T...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大便上清液IL-1β、IL-6、IL-12以及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血清和大便IL-1β、IL-6、IL-12以及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症组急性期血清和大便IL-1β、IL-6、IL-12以及TNF-α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恢复期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后周围血循环和肠粘膜局部产生IL-1β、IL-6、IL-12以及TNF-α。IL-1β、IL-6、IL-12以及TNF-α在RV感染的免疫防御保护和免疫损伤机理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IL-1Β IL-6 IL-12 TNF-Α 婴幼儿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多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婷婷 陈磊 +2 位作者 周瑞 董淮富 陈兰举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期9-9,52,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变化。方法将52例大便轮状病毒(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空腹抽血查心肌酶谱并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选择同期住院RV抗原检测阴性的40例肠炎患儿...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变化。方法将52例大便轮状病毒(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空腹抽血查心肌酶谱并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选择同期住院RV抗原检测阴性的40例肠炎患儿作对照组,做相同的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RV抗原阳性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RV抗原阳性患儿心电图的异常表现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声心动图各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害可引起心肌酶谱、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多指标的变化,动态观察其变化,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婴幼儿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27例血锌水平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谭忠友 李波 +1 位作者 何扬帆 幸贵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9-621,共3页
目的:以本地区不同年龄健康儿童血锌水平为正常对照标准,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发病急性期患儿血清锌水平并提出防治办法。方法:收集1 183例健康儿童及127例患儿静脉空腹血清,测定血清锌元素,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RV肠炎患儿... 目的:以本地区不同年龄健康儿童血锌水平为正常对照标准,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发病急性期患儿血清锌水平并提出防治办法。方法:收集1 183例健康儿童及127例患儿静脉空腹血清,测定血清锌元素,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RV肠炎患儿血锌明显低于本地区同龄健康儿童血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患RV肠炎时血清锌的水平降低,提示RV肠炎时存在低锌血症。补锌可能是治疗和预防轮状病毒肠炎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健波 卢金花 赵果邡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81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消旋卡多曲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观察各组发热、呕吐、腹泻、脱水等临床表现消失和腹泻总病...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81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消旋卡多曲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观察各组发热、呕吐、腹泻、脱水等临床表现消失和腹泻总病程时间,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72h后,对照组、消旋卡多曲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8%、96.67%,消旋卡多曲治疗组高于对照组(χ2=4.202,P<0.05)。在止吐、止泻、脱水纠正时间及总病程,消旋卡多曲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较快缓解病情,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消旋卡多曲颗粒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获得较佳疗效,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更昔洛韦 西咪替丁 婴幼儿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旭松 张秀萍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7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儿均予调整饮食、抗病毒、补液及预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7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儿均予调整饮食、抗病毒、补液及预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温水冲服,连用72 h。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h后,两组患儿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未见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可能与明显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控制肠黏膜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婴幼儿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辉 石凤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7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3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3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5-10μg/次,1次/d,连续5d。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止泻时间[(3.84±1.12)d]显著短于对照组[(6.53±1.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发热持续时间[(9.06±2.44)h]显著短于对照组[(16.47±5.1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显著提高疗效,且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轮状病毒肠炎 婴幼儿
下载PDF
辨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肠道微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治珍 梁丹丹 +4 位作者 罗菲 陈晓刚 刘华 许华 李宏贵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5期46-49,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肠道微生态学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6~36个月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18例,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证10例,伤食证8例。采用16S rDNA Amplicom...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肠道微生态学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6~36个月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18例,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证10例,伤食证8例。采用16S rDNA Amplicom测序法检测,分析治疗前后大便菌群的多样性及结构变化。结果:通过香农指数与辛普森指数估算,轮状病毒肠炎在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分类单元(OTU)水平的差异分析,入选患儿治疗前,沃氏嗜胆菌属、柔嫩梭菌属明显增多,乳酸菌属减少,治疗后,乳酸菌属增多,沃氏嗜胆菌属及柔嫩梭菌属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水平上,治疗后的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比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弧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脱硫弧菌目(desulfovibrionales)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组治疗前轮状病毒基因浓度为(72.24±29.82)ng·μL^(-1),治疗后为(72.08±22.90)ng·μL^(-1),伤食证组治疗前病毒基因浓度为(80.78±23.19)ng·μL^(-1),治疗后(78.53±15.48)ng·μL^(-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菌群紊乱,双向性的菌群如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韦荣球菌明显增多,经过治疗后,条件致病菌如梭菌属、弧菌类菌明显减少,乳酸菌属明显增多。中医辨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人体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平衡菌群来发挥作用。但调节肠道菌群丰度及种类与轮状病毒肠炎的关系,需做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中医辨证 肠道微生态 16S RDNA 婴幼儿
下载PDF
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丽芸 刘洁 《云南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观察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Anti-RV IgY,百贝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组进行观察,其中,治疗组57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静脉点滴,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口服,补液支持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Anti-RV IgY,百贝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组进行观察,其中,治疗组57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静脉点滴,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口服,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Anti-RVIgY口服,1g/次,3次/d,共3~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4.39%和30.61%(χ2=6.06,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5.97%和57.14%(χ2=11.01 P<0.01)。结论 Anti-RVIgY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且服用方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 轮状病毒肠炎 婴幼儿
下载PDF
泄泻合剂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湿热型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竺青华 杜丽 姚伟光 《中医儿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泄泻合剂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轮状病毒性腹泻湿热型诊断标准的患儿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基础治疗加泄泻合剂灌肠治疗,对照组41例予基础治疗加思密达治疗。治疗3 d后... 目的观察泄泻合剂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轮状病毒性腹泻湿热型诊断标准的患儿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基础治疗加泄泻合剂灌肠治疗,对照组41例予基础治疗加思密达治疗。治疗3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大便分泌型IgA(sIg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止泻时间为(2.41±0.37)d,对照组为(3.55±0.43)d,2组平均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大便sIgA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患儿患轮状病毒肠炎时,大便sIgA水平下降,泄泻合剂灌肠能激发肠道组织产生更多的s Ig A,加快清除病毒,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病情加重、皮疹等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腹泻 湿热型 小儿 泄泻合剂 灌肠 SIGA
原文传递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佩芳 肖满田 +1 位作者 钱兴国 游炳源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7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患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疗,治疗组采用病毒唑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患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疗,治疗组采用病毒唑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1%。两组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可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减少住院d数、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轮状病毒性肠炎 婴幼儿
下载PDF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3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龙胜敏 张晶晶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86例秋季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33)。治疗组加用喜炎平5mg/kg·d,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10mg/kg·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2%,与对照组(65.2%)...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86例秋季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33)。治疗组加用喜炎平5mg/kg·d,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10mg/kg·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2%,与对照组(65.2%)相比明显增高(X^2=6.28,P<0.01);两组显效率分别为33.9%与18.2%,有效率60.3%与45.4%,无效率5.8%与36.4%,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止泻时间明显缩短(2.15±0.98天vs 3.69±1.23天,P<0.05)。结论:喜炎平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 秋季腹泻 小儿
下载PDF
秋泻合剂贴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秀娟 洪策 祁波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秋泻合剂贴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均予去乳糖饮食,口服培菲康及思密达,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及时给予止吐、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秋泻合剂贴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均予去乳糖饮食,口服培菲康及思密达,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及时给予止吐、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秋泻合剂)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为(4.18±1.42)d,对照组为(5.16±1.82)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秋泻合剂贴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可缩短疗程,且安全性高,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秋泻合剂 穴位贴敷 婴幼儿
下载PDF
蒙脱石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岑月媚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79例,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参照组单独服用蒙脱石散治疗,试验组服用蒙脱石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79例,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参照组单独服用蒙脱石散治疗,试验组服用蒙脱石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呕吐与腹泻改善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能尽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其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散 复方胃蛋白酶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下载PDF
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黄应希 张娜 +4 位作者 陈小丽 刘祎 邓添 熊敏 雷恒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9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号奇偶数分为两组,就诊号奇数为观察组,就诊号偶数为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 目的观察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号奇偶数分为两组,就诊号奇数为观察组,就诊号偶数为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呕吐、腹泻、发热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呕吐恢复时间(1.88±0.46)d,对照组呕吐恢复时间(2.15±0.36)d;观察组腹泻恢复时间(4.33±1.38)d,对照组腹泻恢复时间(5.13±1.44)d。观察组呕吐、腹泻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较常规治疗效果更佳,呕吐、腹泻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 腹泻 婴幼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