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反讽 被引量:9
1
作者 肖莉 《怀化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9-92,共4页
反讽在西方历史上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流变概念,可以从三个层面去把握: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格;反讽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和美学取向;反讽作为一种文化批判手段和哲学立场。站在反讽主体的角度上,本文作者认为:反讽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方式,一种... 反讽在西方历史上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流变概念,可以从三个层面去把握: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格;反讽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和美学取向;反讽作为一种文化批判手段和哲学立场。站在反讽主体的角度上,本文作者认为:反讽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方式,一种思维原则和一种生存策略。反讽应该体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 修辞反讽 浪漫反讽 价值
下载PDF
施莱格尔浪漫主义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久 姜维端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81,共13页
施莱格尔早期哲学—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早期浪漫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深刻性与复杂性。首先,他批评现代文化坚持分析性和反思性的理性原则,导致自然的祛魅和人与自然的疏离。其后,他又对现代的理性形式进行了重新评估,通过将理性... 施莱格尔早期哲学—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早期浪漫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深刻性与复杂性。首先,他批评现代文化坚持分析性和反思性的理性原则,导致自然的祛魅和人与自然的疏离。其后,他又对现代的理性形式进行了重新评估,通过将理性反思转化为浪漫诗的反讽,既保持了理性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又将这种否定的力量转化为一种让本真的自然得以不断显现的积极的力量。在以反讽为原则的浪漫诗中,自然不再是一个由量化的、分析性的理性建构出来的僵死的物质集合,而是恢复为一个活生生的、创造性的实在。施莱格尔的“浪漫诗”观念突破了古代与现代的截然对立,既批判现代世界的分裂和异化,高扬古希腊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同时又意识到,人类必须通过与这种原始的和谐状态的分离,才能最终在人的理性和所有其他自然禀赋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达到一种更高的和谐统一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莱格尔 早期浪漫主义 现代性 自然 浪漫诗 反讽
原文传递
音乐中的“反讽”:修辞策略与意涵诠释
3
作者 李格格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90,168,共15页
“反讽”作为一种语言修辞,在文学、戏剧作品中常用来加强语气和表达语义对话中的深层含义。然而反讽也存在于许多非语言领域,作为一种打破常规并具有隐喻功能的修辞方式,反讽在音乐创作中是作曲家常用的一种修辞技巧,其核心在于“否定... “反讽”作为一种语言修辞,在文学、戏剧作品中常用来加强语气和表达语义对话中的深层含义。然而反讽也存在于许多非语言领域,作为一种打破常规并具有隐喻功能的修辞方式,反讽在音乐创作中是作曲家常用的一种修辞技巧,其核心在于“否定性”的特质,通常表现为违背听众预期和打破叙事惯例。反讽的使用,不仅可以加强表达语气,强化戏剧张力的效果,还暗含了创作者对反讽对象进行讽刺或致敬的某种态度。由于反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互文性”的意义解读为反讽的诠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文章将通过阐释反讽的概念、类型,以及反讽技巧的使用,论述反讽的修辞策略与反讽意涵阐释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 修辞 情景反讽 浪漫反讽 戏仿
下载PDF
施勒格尔浪漫主义反讽理论的形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世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家施勒格尔起初在断片中对反讽进行探讨,然后在哲学中为反讽找到依据——反思,最后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各种实例依托,进而将浪漫主义反讽定义为"自我创造和自我毁灭的经常交替"。本文拟依循施勒格尔理...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家施勒格尔起初在断片中对反讽进行探讨,然后在哲学中为反讽找到依据——反思,最后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各种实例依托,进而将浪漫主义反讽定义为"自我创造和自我毁灭的经常交替"。本文拟依循施勒格尔理论思想形成的轨迹,尝试论述"浪漫主义反讽"概念的美学内涵,从而展现德国浪漫主义反讽理论形成的曲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反讽 “自我创造和自我毁灭” 文学反思 先验文学
原文传递
悲剧的形而上学:作为德国浪漫派后裔的青年卢卡奇
5
作者 乔泓凯 《理论界》 2023年第5期51-57,共7页
作为青年卢卡奇的基本命题之一,心灵-形式的二元生活哲学与浪漫派的诗化哲学之间具有密切的理论联系,该问题在《悲剧的形而上学》中得到了集中反映。卢卡奇对悲剧进行了浪漫化、神秘化的处理,通过悲剧的“伟大瞬间”及“内在上帝”的纯... 作为青年卢卡奇的基本命题之一,心灵-形式的二元生活哲学与浪漫派的诗化哲学之间具有密切的理论联系,该问题在《悲剧的形而上学》中得到了集中反映。卢卡奇对悲剧进行了浪漫化、神秘化的处理,通过悲剧的“伟大瞬间”及“内在上帝”的纯粹自性体验,重提现代主体的悖谬性生存困境。悲剧体裁被赋予了浪漫化的伦理指涉,这使得散文时期的卢卡奇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谢林、施莱尔马赫等浪漫主义者的忠实后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悲剧 浪漫哲学 反讽 伟大瞬间 内在上帝
原文传递
论霍夫曼艺术童话《金罐》的复调叙事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颖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8-79,共2页
《金罐》是德国作家E.T.A.霍夫曼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其复调的叙事艺术忠实地体现了创作者的生存哲学和美学理念。人物的立场和情节的延展在双重复调的结构中交叉对立,通过运用浪漫主义反讽的手段,给予读者最大的参与空间。
关键词 霍夫曼 复调 浪漫主义反讽
下载PDF
论《二马》中的反讽叙事
7
作者 王建雄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老舍的早期小说《二马》是一部旨在表现中西文化差异,批判国民劣根性的长篇小说。该文认为老舍的《二马》中存在着言语上的字面反讽、构思上的结构反讽和哲学人生观上的浪漫反讽,而这些反讽分别体现了老舍对民族屈辱的反思、对国民劣根... 老舍的早期小说《二马》是一部旨在表现中西文化差异,批判国民劣根性的长篇小说。该文认为老舍的《二马》中存在着言语上的字面反讽、构思上的结构反讽和哲学人生观上的浪漫反讽,而这些反讽分别体现了老舍对民族屈辱的反思、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对国难当头下的个人伦理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马》 字面反讽 结构反讽 浪漫反讽
原文传递
浪漫主义的反讽概念:实质、类型和限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金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反讽概念可以分为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类型。浪漫主义的反讽强调无穷的否定,通过这种否定以表现无限的绝对运动,遵循"否定的辩证法"。它不是以肯定和同一性为目的,而是以否定自身为目的。它强调反讽自身的独立性,使反讽作... 反讽概念可以分为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类型。浪漫主义的反讽强调无穷的否定,通过这种否定以表现无限的绝对运动,遵循"否定的辩证法"。它不是以肯定和同一性为目的,而是以否定自身为目的。它强调反讽自身的独立性,使反讽作为反讽而存在。这本质上是一种艺术美学意义上的反讽,它蕴含一种反理性的或非理性的"泛情感主义"。这种反讽蕴含着一种关于存在理解的虚无化趋势,它可能导致形而上学的消解和道德价值的真空,使人类陷入虚无主义的无意义的生存困境。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主张一种不同类型的反讽:即哲学伦理学意义的反讽。理性主义者认为,浪漫主义的美学反讽必须伴有对道德原则和形而上学意义的重建,主张必须重建浪漫主义美学的哲学伦理学维度,完成浪漫主义美学的创造性转换。因此,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感性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表现为一种体现人类自由意志的哲学伦理学的浪漫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反讽 艺术美学 哲学伦理学 情感 理性
下载PDF
主体向生存世界的回归--《论反讽概念》中的存在论启示
9
作者 李佳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4,共10页
"反讽"(Irony)一直是西方思想界的重要概念。丹麦思想家、诗人克尔凯郭尔在其博士论文《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中,对浪漫派反讽、苏格拉底反讽展开了讨论。克尔凯郭尔从反讽的中心环节——主观性问题出发,考察了... "反讽"(Irony)一直是西方思想界的重要概念。丹麦思想家、诗人克尔凯郭尔在其博士论文《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中,对浪漫派反讽、苏格拉底反讽展开了讨论。克尔凯郭尔从反讽的中心环节——主观性问题出发,考察了反讽理论中主体与现实世界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并进一步提出要用"被掌握的反讽"作为直观世界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克氏原先与黑格尔一脉相承的主观性批判发生了"存在主义式"的转向,并触及到了生存与思辨的关系、主体如何认识并融入世界等核心问题。本文试图追踪这一系列过程,以揭示克尔凯郭尔反讽批评背后的真正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尔凯郭尔 《论反讽概念》 浪漫派反讽 主观性
原文传递
“浪漫主义反讽”的现代审美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赛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92-95,共4页
德国早期浪漫派所提出的"浪漫主义反讽",受当时哲学思想的直接影响,其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修辞学和文学的范畴而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它所特有的审美原理赋予时代难题以诗意的解答,因而显示出重要的现代审美意义。本文拟以"... 德国早期浪漫派所提出的"浪漫主义反讽",受当时哲学思想的直接影响,其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修辞学和文学的范畴而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它所特有的审美原理赋予时代难题以诗意的解答,因而显示出重要的现代审美意义。本文拟以"浪漫主义反讽"的文化背景和基本特征为着眼点,着重探讨这一思想的审美内涵对于现代道德盲点、现代生存分裂现象以及现代"神话"复兴的批判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反讽 现代 审美意义
下载PDF
爱的自我之狱——《爱达或爱欲》对浪漫之爱的反讽书写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武锋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在《爱达或爱欲》对浪漫之爱的书写中,纳博科夫揭示了凡与爱达的浪漫之爱蕴涵着对纯粹欲望的追求,其中既充溢着极度喜乐的感官体验,也夹杂着爱的狭隘和残酷。这种内在的残酷来自于凡与爱达优越的自我意识,并促使他们的浪漫之爱成为一种... 在《爱达或爱欲》对浪漫之爱的书写中,纳博科夫揭示了凡与爱达的浪漫之爱蕴涵着对纯粹欲望的追求,其中既充溢着极度喜乐的感官体验,也夹杂着爱的狭隘和残酷。这种内在的残酷来自于凡与爱达优越的自我意识,并促使他们的浪漫之爱成为一种投射性的自我认同,体现的是自我的循环与暴力,最终使他们陷入自我的偏执和局限之中。通过凡与爱达的回忆和重述,纳博科夫旨在说明:要走出爱的自我之狱,必须走出浪漫之爱的普遍幻觉,恢复想象原初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力量,以好奇与责任照料外部世界,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美感喜乐与温柔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爱达或爱欲》 浪漫之爱 反讽
原文传递
浪漫反讽的本体论基础
12
作者 张继云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56-59,共4页
浪漫反讽理论来源于哲学,起源于本体论,其主旨是要解决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使分裂的人与自然重新统一。其理论的出发点是以一个全一的本体、一个普遍的一为终极根据的。反讽是浪漫主义者一种认识世界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其试图把经验... 浪漫反讽理论来源于哲学,起源于本体论,其主旨是要解决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使分裂的人与自然重新统一。其理论的出发点是以一个全一的本体、一个普遍的一为终极根据的。反讽是浪漫主义者一种认识世界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其试图把经验的世界转变为具有主体性意义世界的媒介,是消除主客体间矛盾的诗意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反讽 本体论 转换
下载PDF
试论E.T.A.霍夫曼《骑士格鲁克》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
13
作者 史敏岳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0-66,共7页
作为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E.T.A.霍夫曼早期的文学作品几乎都围绕着音乐主题,其书写方式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诗学原则。《骑士格鲁克》是霍夫曼的第一篇文学作品,是从纯粹的乐评写作到将音乐观念融入文学创作的一次转向... 作为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E.T.A.霍夫曼早期的文学作品几乎都围绕着音乐主题,其书写方式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诗学原则。《骑士格鲁克》是霍夫曼的第一篇文学作品,是从纯粹的乐评写作到将音乐观念融入文学创作的一次转向,也是以叙事手法来阐述艺术问题的一次尝试。在形式和内容上将各艺术种类融为一体,这本身就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纲领之一。霍夫曼在《骑士格鲁克》当中虽然融入了现实元素,但仍然继承了这一诗学纲领,从互文、通感、浪漫反讽三个维度实践了浪漫主义诗学,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创作原则 E.T.A.霍夫曼 互文 通感 浪漫反讽
下载PDF
《高克尔、辛克尔与嘉佳莱亚》中的浪漫主义反讽表达
14
作者 杨雪 李晨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24-28,共5页
运用两可图的分析方法,对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布伦塔诺的代表艺术童话《高克尔、辛克尔与嘉佳莱亚》中三对独具辩证性交互关系的概念进行解析,阐述浪漫主义反讽在该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方法,从而展现《高克尔、辛克尔与嘉佳莱亚》中德... 运用两可图的分析方法,对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布伦塔诺的代表艺术童话《高克尔、辛克尔与嘉佳莱亚》中三对独具辩证性交互关系的概念进行解析,阐述浪漫主义反讽在该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方法,从而展现《高克尔、辛克尔与嘉佳莱亚》中德国浪漫主义反讽辩证对立及转化的哲学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伦塔诺 《高克尔、辛克尔与嘉佳莱亚》 两可图 浪漫主义反讽
下载PDF
论蒂克喜剧《王子策尔比诺》中的反讽诗学
15
作者 冀玥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浪漫反讽”以诗艺的反思为媒介,持续展现无限和有限、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德国著名浪漫派作家蒂克在喜剧《王子策尔比诺或曰寻求优雅趣味之旅》中采用随处可见的打破幻觉手法,使全剧充满反思的特征,从而独到地演绎了浪漫反讽。蒂... “浪漫反讽”以诗艺的反思为媒介,持续展现无限和有限、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德国著名浪漫派作家蒂克在喜剧《王子策尔比诺或曰寻求优雅趣味之旅》中采用随处可见的打破幻觉手法,使全剧充满反思的特征,从而独到地演绎了浪漫反讽。蒂克通过“猎人”这个沟通媒介,打破读者和观众对作品的心理预期,建立二者之间的直接对话,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剧中的“戏中戏”不仅呈现多层次、界限模糊的特点,而且运用“木偶剧场”以及人物“走出角色”和“情节回置”的戏剧设置,赋予“戏中戏”的传统剧模式以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克 浪漫反讽 寻求优雅趣味之旅
下载PDF
弗·施勒格尔的反讽方法论
16
作者 王铜静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71-74,共4页
弗·施勒格尔对浪漫主义有重要影响,反讽是他的重要概念之一。修辞学上的反讽与浪漫反讽是截然不同的,浪漫反讽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地位,它虽与形式逻辑相对,但却不是完全的非理性。对弗·施勒格尔来说,反讽是解决二元对立,达... 弗·施勒格尔对浪漫主义有重要影响,反讽是他的重要概念之一。修辞学上的反讽与浪漫反讽是截然不同的,浪漫反讽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地位,它虽与形式逻辑相对,但却不是完全的非理性。对弗·施勒格尔来说,反讽是解决二元对立,达致统一哲学的唯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反讽 方法论 弗·施勒格尔
下载PDF
施勒格尔与耶拿浪漫派
17
作者 赵立坤 危双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1,共5页
针对法国理性主义,施勒格尔创建了一种诗化哲学。他强调人的感性价值,并将之与理性价值等同起来,其用审美艺术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作为一种认识方式的"反讽"被用来弥合普遍分裂的世界,将对艺术的推崇提升为一种审美宗教,调... 针对法国理性主义,施勒格尔创建了一种诗化哲学。他强调人的感性价值,并将之与理性价值等同起来,其用审美艺术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作为一种认识方式的"反讽"被用来弥合普遍分裂的世界,将对艺术的推崇提升为一种审美宗教,调节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试图实现人的完整性和世界的统一性。这些思想促成了耶拿浪漫派的创建并为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施勒格尔 耶拿浪漫派 浪漫 反讽 诗化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