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94
1
作者 金学松 沈志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108,共17页
由于轮轨之间的剧烈作用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破坏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这是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难题 ,而且有些破坏机理尚不清楚。轮轨接触表面的疲劳破坏不仅使铁路运营成本增大 ,而且直接危害列车的行车安全。本文详细综述了轮轨滚... 由于轮轨之间的剧烈作用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破坏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这是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难题 ,而且有些破坏机理尚不清楚。轮轨接触表面的疲劳破坏不仅使铁路运营成本增大 ,而且直接危害列车的行车安全。本文详细综述了轮轨滚动接触疲劳问题在近 10年的研究进展情况 ,其中包括三维弹塑性滚动接触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破坏的各种因素数值分析方法和试验方法 ,以及轮轨新材料研究进展 ,涉及到近 1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 10 0多篇重要文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辆 轮轨 滚动接触 疲劳
下载PDF
轮轨滚动接触力学的发展 被引量:46
2
作者 金学松 沈志云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46,共14页
轮轨滚动接触力学主要研究轮轨滚动接触过程中的作用行为.由于其研究的复杂性,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已基本形成既独立又关联的六个分支,它们分别是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力理论、轮轨粘着、接触表面波浪形磨损、轮轨滚动疲劳、脱轨和轮... 轮轨滚动接触力学主要研究轮轨滚动接触过程中的作用行为.由于其研究的复杂性,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已基本形成既独立又关联的六个分支,它们分别是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力理论、轮轨粘着、接触表面波浪形磨损、轮轨滚动疲劳、脱轨和轮轨噪音.本文综述了这几个方面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由于轮轨滚动接触作用的研究又是以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力理论为基础的,故本文着重评述目前常用于车辆/轨道动力学和轮轨关系研究中几个经典滚动接触理论模型的优缺点根据实际工程中轮轨作用存在的严重问题,并提出轮轨滚动接触理论及其试验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所要考虑的有关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接触 轮轨作用 蠕滑率/力 赫兹接触 车辆动力学
下载PDF
轮轨关系研究中的力学问题 被引量:53
3
作者 金学松 张雪珊 +2 位作者 张剑 孙丽萍 王生武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8-418,共11页
简单论述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和铁路交通运输的优越性。详细论述轮轨关系的研究问题,其研究包含轮轨滚动接触作用和稳定性问题、轮轨粘着和强度、接触表面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破坏、轮轨噪声、轮轨蠕滑率力理论和轮轨三维弹塑性滚动接触问... 简单论述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和铁路交通运输的优越性。详细论述轮轨关系的研究问题,其研究包含轮轨滚动接触作用和稳定性问题、轮轨粘着和强度、接触表面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破坏、轮轨噪声、轮轨蠕滑率力理论和轮轨三维弹塑性滚动接触问题。在这些问题研究中,蕴涵十分复杂的力学和强度问题。文中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研究的难点进行讨论,并分析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系统 滚动接触 力学 脱轨 粘着 滚动接触疲劳 波浪形磨损 噪声
下载PDF
两种型面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和摩擦功 被引量:45
4
作者 温泽峰 金学松 刘兴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8-292,共5页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 2种型面轮对与轨道在滚动接触过程中的接触几何、蠕滑率和摩擦功 .在摩擦功分析计算中利用了 Kalker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 ,并考虑了轮轨的结构变形的影响 .分析计算表明 ,在轮对运动状态相同的情况...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 2种型面轮对与轨道在滚动接触过程中的接触几何、蠕滑率和摩擦功 .在摩擦功分析计算中利用了 Kalker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 ,并考虑了轮轨的结构变形的影响 .分析计算表明 ,在轮对运动状态相同的情况下 ,磨耗型轮对与轨道之间的蠕滑率和摩擦功与锥型轮对和轨道之间的蠕滑率和摩擦功相差甚大 .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现行铁路中正在推广使用的磨耗型轮对并不能减少轮轨接触表面之间的磨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 滚动接触 蠕滑率 摩擦功 磨损 铁路
下载PDF
轮对运动状态对轮轨滚动接触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金学松 温泽峰 张卫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5-173,共9页
分析计算了锥型踏面轮对沿轨道滚动接触时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和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轮轨之间的刚性蠕滑率。根据确定的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和轮轨接触界面之间的蠕滑率,利用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分析计算了锥型轮对和钢轨滚动接触斑作用力的分布... 分析计算了锥型踏面轮对沿轨道滚动接触时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和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轮轨之间的刚性蠕滑率。根据确定的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和轮轨接触界面之间的蠕滑率,利用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分析计算了锥型轮对和钢轨滚动接触斑作用力的分布。再利用弹性力学中Bossinesq-Cerruti力/位移计算公式并借助Gauss数值积分方法,确定了轮轨滚动接触时体内的弹性位移、应变和应力随轮对运动状态变化情况。数据结果为轮轨强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 滚动接触 蠕滑率 蠕滑力 接触斑 应力 应变 数值积分
下载PDF
接触应力对轮轨材料滚动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文健 郭俊 刘启跃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2-356,共5页
利用MMS-2A型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接触应力对轮轨材料的滚动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接触应力的增加,滚动摩擦系数呈增加趋势,车轮和钢轨试样磨损加剧;相同接触应力水平下,车轮试样磨损量大于钢轨试样,表面损伤严重;随接... 利用MMS-2A型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接触应力对轮轨材料的滚动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接触应力的增加,滚动摩擦系数呈增加趋势,车轮和钢轨试样磨损加剧;相同接触应力水平下,车轮试样磨损量大于钢轨试样,表面损伤严重;随接触应力的增加,车轮试样表面从犁沟且轻微剥落向严重剥落损伤转变,钢轨试样表面损伤主要表现为犁沟效应并伴随有剥落现象,但相比车轮试样的剥离损伤要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磨损 车轮 钢轨 磨损机制 接触应力
下载PDF
轮轨接触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沈志云 张卫华 +2 位作者 金学松 曾京 张立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共14页
本文论述了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来在轮轨接触力学及其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Kalker三维弹性体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的全尺寸模型试验验证、高速动态轮轨蠕滑力的试验研究、基于理论和数值方法的轮... 本文论述了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来在轮轨接触力学及其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Kalker三维弹性体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的全尺寸模型试验验证、高速动态轮轨蠕滑力的试验研究、基于理论和数值方法的轮轨接触表面粗糙度和污染影响的分析、高速粘着和脱轨试验研究及其机理分析 ,对钢轨的波磨现象也作了论述 ,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接触力学 研究进展 铁路 滚动接触 蠕滑率 粘着 脱轨 波浪型磨损
下载PDF
滚动轴承弹性接触问题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24
8
作者 马国华 胡桂兰 《轴承》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共4页
结合滚动轴承的弹性接触特点 ,重点论述了弹性接触理论的建模方法及理论数值解法 ,根据柔度法的理论思想编制了基于VC ++的弹性接触应力数值计算软件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以此作为开展轴承CAE分析工作的基础和尝试。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弹性接触 数值计算 有限元
下载PDF
滚动轴承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马士垚 张进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9,共2页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滚动轴承接触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了轴承滚动体的径向位移、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接触应力云图,并将接触应力结果与Hertz理论计算的结果对比,计算两者的接近度,进而说明该法分析的可行性,也为轴承...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滚动轴承接触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了轴承滚动体的径向位移、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接触应力云图,并将接触应力结果与Hertz理论计算的结果对比,计算两者的接近度,进而说明该法分析的可行性,也为轴承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滚动轴承 有限元 接触分析
下载PDF
接触力学及其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晓春 孔祥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0-233,共4页
关于接触问题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直到不久前,研究工作者还主要将精力集中在接触问题的基本概念之上。今天,由于计算机及计算方法的发展,人们已能相当精确相当有效地解决许多复杂的实际的接触问题。本文对接触力学及其相... 关于接触问题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直到不久前,研究工作者还主要将精力集中在接触问题的基本概念之上。今天,由于计算机及计算方法的发展,人们已能相当精确相当有效地解决许多复杂的实际的接触问题。本文对接触力学及其相关的计算方法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并对几个主要的方法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接触 接触力学 计算方法 接触问题
下载PDF
三种高速轮对型面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剑 肖新标 +1 位作者 王玉艳 金学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1,共9页
为分析我国轮轨技术条件下LMa、S1002和XP55高速轮对型面特性,进行了稳态轮轨非赫兹滚动接触计算和车辆-轨道系统耦合动力学计算。非赫兹滚动接触计算表明:LMa型面轮对接触斑面积大,压力平坦,接触应力、轮轨接触面滑动量和摩擦功较小;S1... 为分析我国轮轨技术条件下LMa、S1002和XP55高速轮对型面特性,进行了稳态轮轨非赫兹滚动接触计算和车辆-轨道系统耦合动力学计算。非赫兹滚动接触计算表明:LMa型面轮对接触斑面积大,压力平坦,接触应力、轮轨接触面滑动量和摩擦功较小;S1002型面在轮对小幅横移时接触斑面积最大,但随轮对横移量增大迅速减小,接触斑压力起伏较大,接触应力、滑动量和摩擦功最大;XP55型面接触斑面积小,接触斑压力、接触应力、接触斑滑动量和摩擦功高。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表明:LMa型面的车辆蛇形运动临界速度最高,S1002型面最低;LMa型面曲线通过性能最优;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下,S1002型面轮对横向晃动最大,S1002、XP55型面可出现轮缘接触现象;3种型面与钢轨形成的接触区域均很狭窄;XP55型面动态脱轨系数瞬态值较高。结果表明,S1002型面不适用于我国1 353 mm轮对内侧距,XP55型面性能欠佳,LMa型面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型面 轮轨接触几何 滚动接触 车辆-轨道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轨底坡下地铁车辆轮轨型面匹配的静态接触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陶功权 温泽峰 +1 位作者 陆文教 金学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89,共8页
为研究我国地铁车辆常用的LM、S1002和DIN5573型面与60kg/m(CHN60)钢轨在不同轨底坡下的轮轨匹配关系,利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轮轨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分析轨底坡对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和轮轨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从静力学分析的角度提出... 为研究我国地铁车辆常用的LM、S1002和DIN5573型面与60kg/m(CHN60)钢轨在不同轨底坡下的轮轨匹配关系,利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轮轨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分析轨底坡对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和轮轨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从静力学分析的角度提出地铁车轮型面的最优轨底坡匹配.计算结果表明:1/20轨底坡下LM型面最大接触压力、等效应力和剪切应力等参数远小于现行的1/40轨底坡,直线段最优轨底坡为1/20,曲线段采用1/40轨底坡利于车辆的曲线通过,降低轮轨磨耗;S1002型面最大接触压力、等效应力和剪切应力等参数随轨底坡的减小而减小,轨底坡为1/40时轮轨型面匹配较优;DIN5573型面在轨底坡小于1/25时轨底坡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较小,轨底坡在1/40-1/30范围内轮轨型面匹配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轮型面 轨底坡 滚动接触 接触应力 蠕滑力
下载PDF
滚动轴承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熊小晋 张晓鹍 熊晓燕 《测试技术学报》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利用MSC.Patran/Marc软件建立了滚动轴承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接触应力、应变随接触状态的变化情况.当不考虑摩擦接触时,压力与变形间呈现一定的非线性关系.当考虑摩擦接触时,下板面最大等效应力增加,... 利用MSC.Patran/Marc软件建立了滚动轴承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接触应力、应变随接触状态的变化情况.当不考虑摩擦接触时,压力与变形间呈现一定的非线性关系.当考虑摩擦接触时,下板面最大等效应力增加,应力分布形状发生改变,最大切向应力发生点向接触部位靠近,说明摩擦因素对接触表面切向应力大小与最大切向应力发生点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接触力学 摩擦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胎面与胎体间接触特性对轮胎滚动阻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国林 陈晨 +1 位作者 周海超 梁晨 《橡胶工业》 CAS 2020年第6期403-409,共7页
以205/55R16轿车子午线轮胎为例,建立轮胎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于同一胎体设计不同的胎面花纹,并采用主成分回归法建立轮胎滚动阻力和胎面与胎体间接触特性参数的线性回归方程,研究不同花纹胎面与胎体间接触特性参数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 以205/55R16轿车子午线轮胎为例,建立轮胎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于同一胎体设计不同的胎面花纹,并采用主成分回归法建立轮胎滚动阻力和胎面与胎体间接触特性参数的线性回归方程,研究不同花纹胎面与胎体间接触特性参数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长轴长度因数、第三长轴长度因数、接触因数和接触形状因数对轮胎滚动阻力影响较大,平均接触压力、第二长轴长度、第三长轴长度和接触长轴长度次之,最大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子午线轮胎 滚动阻力 接触特性 胎面 胎体 主成分回归法
下载PDF
两种型面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力的比较 被引量:14
15
作者 温泽峰 金学松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2-89,共8页
本文从数值方面详细分析了两种型面轮对和轨道在滚动接触过程的接触几何、蠕滑率和蠕滑力。在利用Kalker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进行轮轨蠕滑力分析时,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确定了因轮轨的弹性变形而引起轮轨接触点处的弹性位移差... 本文从数值方面详细分析了两种型面轮对和轨道在滚动接触过程的接触几何、蠕滑率和蠕滑力。在利用Kalker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进行轮轨蠕滑力分析时,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确定了因轮轨的弹性变形而引起轮轨接触点处的弹性位移差。并利用弹性位移差修正Kalker理论中由Boussinesq和Cerruti公式确定的力和位移的影响系数,使本文的数值过程能考虑到轮轨结构变形对轮轨接触斑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可知,在轮对运动状态相同的情况下,磨耗型轮对和轨道之间的力学行为与锥型轮对和轨道之间的力学行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数值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分析轮轨之间的磨耗、滚动接触疲劳和轮轨使用寿命,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发现目前我国铁路所采用的1/40轨底坡与目前正在全面推广使用的磨耗型轮对不是处于最佳匹配状态,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 轨道 滚动接触 蠕滑率 蠕滑力 列车安全
下载PDF
基于滚动蠕滑理论的球轴承摩擦力矩计算方法 被引量:19
16
作者 马子魁 陈文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19-224,共6页
基于滚动接触蠕滑理论将球轴承滚动体与滚道的接触问题分解为法向赫兹接触子问题和切向粘滑子问题,提出了基于滚动接触蠕滑理论的球轴承摩擦力矩计算方法,揭示了球轴承滚动体相对内外滚道的滚滑粘着运动特性,解决了球轴承滚动体运动姿... 基于滚动接触蠕滑理论将球轴承滚动体与滚道的接触问题分解为法向赫兹接触子问题和切向粘滑子问题,提出了基于滚动接触蠕滑理论的球轴承摩擦力矩计算方法,揭示了球轴承滚动体相对内外滚道的滚滑粘着运动特性,解决了球轴承滚动体运动姿态难以确定的问题,为固体润滑/干接触条件下球轴承摩擦力矩的准确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轴向载荷作用下对采用PTFE保持架全陶瓷Si3N4/GCr15/不锈钢球轴承进行摩擦力矩试验,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表明,球轴承蠕滑分析模型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摩擦力矩计算结果,比不考虑滚动接触区粘滑效应的切片离散化模型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接触 蠕滑理论 球轴承 摩擦力矩
下载PDF
轨底坡对轮轨滚动接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霞 温泽峰 +1 位作者 张剑 金学松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5-480,共6页
为了探讨轨底坡与轮轨滚动接触行为的内在联系,针对高速客运专线轮轨接触状况,即轮对踏面为LMA和钢轨为国产CN60,利用改进的三维接触几何程序、Kalker的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及其CONTACT数值程序,分析比较轨底坡对轮轨接触几何... 为了探讨轨底坡与轮轨滚动接触行为的内在联系,针对高速客运专线轮轨接触状况,即轮对踏面为LMA和钢轨为国产CN60,利用改进的三维接触几何程序、Kalker的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及其CONTACT数值程序,分析比较轨底坡对轮轨接触几何参数、接触斑形状、接触斑滑动量、摩擦功、接触应力等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可得,轨底坡对轮轨滚动接触行为有很大影响。尤其当轮对相对轨道横移在6mm~9mm范围内变化时,随着轨底坡从1/20到1/40的逐渐减小,轮对左右轮滚动半径差和等效锥度增大,这说明在1/40轨底坡下,轮对恢复对中的能力更好,更有利于曲线通过。1/40轨底坡对应的最大正压力、等效应力等较小,其对应的摩擦功较大。1/20轨底坡的情况刚好相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于LMA-CN60轮轨接触副,1/40轨底坡较1/20轨底坡的接触状态更好。数值结果为轨底坡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 钢轨 轨底坡 滚动接触 蠕滑力 接触应力 摩擦功
下载PDF
采用导电滚动触头的隔离开关过热故障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岳永刚 白志强 +6 位作者 赵墨林 王磊 王亚平 霍峰 王永军 赵贵勇 臧政宁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2-595,共4页
针对近几年蒙西500 kV电网中发生的多起由于使用导电滚动触头的隔离开关引起隔离开关局部过热事故,笔者进行了研究,发现风沙气候与隔离开关关节座的特殊结构是引起该结构隔离开关过热故障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金属导电带、更换隔离开关... 针对近几年蒙西500 kV电网中发生的多起由于使用导电滚动触头的隔离开关引起隔离开关局部过热事故,笔者进行了研究,发现风沙气候与隔离开关关节座的特殊结构是引起该结构隔离开关过热故障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金属导电带、更换隔离开关拐臂滚轮材质及更改滚动触头结构的解决方案,并对用于蒙西及西北等类似风沙自然环境地区的隔离开关设计及使用提出了建议。实际应用表明,改造后设备温度一直保持正常水平,该结构隔离开关过热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滚动触头 过热故障
下载PDF
钢轨横向不均匀支撑刚度对钢轨波磨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金学松 王开云 +1 位作者 温泽峰 李成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749,共13页
建立了钢轨波浪形磨损计算模型,模型中考虑车辆轨道垂向横向耦合动力学行为、轮轨三维滚动接触力学行为和轮轨材料摩擦磨损的循环相互作用关系.发展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用1:1试验装置验证了理论模型.详细分析了实际线路上由轨枕离散支... 建立了钢轨波浪形磨损计算模型,模型中考虑车辆轨道垂向横向耦合动力学行为、轮轨三维滚动接触力学行为和轮轨材料摩擦磨损的循环相互作用关系.发展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用1:1试验装置验证了理论模型.详细分析了实际线路上由轨枕离散支撑导致的钢轨横向不均匀刚度和不同行车速度对曲线钢轨接触表面不均匀磨损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可知: (1)列车通过曲线钢轨时,轨枕离散支撑导致的钢轨横向不均匀刚度易引发曲线钢轨波磨的形成和发展; (2)这类钢轨波磨具有与轨枕间距几乎相等的波长和28—35mm的短波长,这个短波长不均匀磨损主要是由轮轨高频接触振动引起; (3)同一个转向架4个车轮作用下形成的钢轨波磨最大深度波谷的分布是不同的; (4)改变过车速度不能有效地抑制轨枕离散支撑导致的钢轨波磨形成和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轨枕间距 滚动接触力学 接触振动 材料磨损 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钢轨廓形下高速铁路轮轨型面匹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钱瑶 王健 +3 位作者 王平 安博洋 苏谦 徐井芒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238,共7页
为了分析不同钢轨廓形对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型面匹配的影响,针对高速铁路线路上使用的CHN60、60N和60D钢轨廓形,基于经典迹线法、三维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及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分别研究了不同钢轨廓形与高速车轮LMA型面匹配时的轮轨接触... 为了分析不同钢轨廓形对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型面匹配的影响,针对高速铁路线路上使用的CHN60、60N和60D钢轨廓形,基于经典迹线法、三维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及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分别研究了不同钢轨廓形与高速车轮LMA型面匹配时的轮轨接触特性和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钢轨廓形下,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有较明显的差异;在不同轮对横移量下,CHN60钢轨的轮轨接触应力比另外两种钢轨廓形小;当轮对横移量为6 mm时,CHN60钢轨对应的轮轨接触状态最优,其接触斑面积最大,且接触应力分布较为均匀;不同钢轨廓形对车辆的临界速度及曲线通过能力影响较大,60D钢轨与LMA型面匹配时车辆的临界速度约为763 km/h,为三者中最高,但CHN60钢轨与LMa型面匹配时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最好,相应的轮轨横向力最大值3.584 k N,轮对横移量最大值3.35 mm,是三者中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性能 接触几何 滚动接触 型面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