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1984—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2
1
作者 杨再学 金星 +5 位作者 刘晋 郑元利 雷邦海 潘世昌 周朝霞 龙贵兴 《农学学报》 2011年第7期11-17,共7页
为研究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1984—2010年贵州省30个县(市、区)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1... 为研究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1984—2010年贵州省30个县(市、区)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18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77.78%,在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褐家鼠、黄胸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51.26%、29.16%,小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6.80%;黑线姬鼠为农田区(稻田、旱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2.57%,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2.29%、14.73%,在部分地区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农田区,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时期、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贵州省多年来的农区鼠害测报及防治实践,明确了农区鼠害监测及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区鼠害监测技术和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种类 鼠种组成 种群动态 农区鼠害 配套技术 贵州省
下载PDF
2019年全国鼠类监测报告 被引量:44
2
作者 李贵昌 王玉姣 +7 位作者 鲁亮 吴海霞 郭玉红 刘小波 孟凤霞 任东升 岳玉娟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2019年全国鼠类监测数据,为提高全国鼠类监测工作质量和制定科学的鼠类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设置89个地市作为监测点,采用夹夜法、笼夜法和粘鼠板法,选择3种生境,每2个月... 目的分析我国2019年全国鼠类监测数据,为提高全国鼠类监测工作质量和制定科学的鼠类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设置89个地市作为监测点,采用夹夜法、笼夜法和粘鼠板法,选择3种生境,每2个月1次连续监测鼠类。收集和整理监测数据,分析鼠种构成、分布和密度季节消长。结果 2019年共捕获鼠类4 317只,总鼠密度为0.78只/100夹(笼/板)。笼夜法捕获鼠密度最高,其次是粘鼠板法。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分别占捕鼠总数的47.30%、27.89%和12.55%。3种监测生境以农村居民区鼠密度最高。全年各月份鼠密度呈先升后降,5月密度最高。结论 2019年全国监测点鼠密度、鼠种构成及季节消长与2005-2016年监测结果相比均差别不大。各地应根据本地历年监测结果评估风险,制定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密度 监测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原文传递
2006-2015年我国鼠类监测报告 被引量:30
3
作者 吴海霞 鲁亮 +2 位作者 孟凤霞 郭玉红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17-522,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鼠种构成、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鼠传疾病的风险评估和科学有效的防控鼠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5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鼠类监测数据,分析鼠种构成比,比较不同种类、不同环境和不同省... 目的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鼠种构成、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鼠传疾病的风险评估和科学有效的防控鼠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5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鼠类监测数据,分析鼠种构成比,比较不同种类、不同环境和不同省份鼠密度差异及其季节消长规律。结果 2006-2015年捕获鼠类中褐家鼠和小家鼠两者构成比达77.91%;以褐家鼠密度最高,达0.59只/100夹,其次是小家鼠,为0.23只/100夹;鼠类总密度呈下降趋势;鼠密度以农村自然村最高,其次为特殊行业,各鼠种密度均以农村自然村最高,特别是农村自然村小家鼠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环境;海南省鼠密度最高,达3.00只/100夹,其次为吉林省,湖北省居第3位;各监测点捕获鼠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不明显的单峰曲线,3-10月密度一直较高,黄胸鼠密度呈双峰曲线,在3、8-9月有2个峰值,不同年份各鼠种季节消长趋势不同。结论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鼠密度呈下降趋势,应注意监测;农村自然村鼠密度较高,应重视该类环境鼠类的防制;鼠密度无明显高峰,但不同种类、不同年份鼠密度消长趋势不同,应基于监测采取不同的鼠类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监测 构成比 环境类型 季节消长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鼠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任清明 刘国平 +1 位作者 杨国平 王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鼠的种类组成和生态习性。方法采用笼日法和夹日法捕鼠。结果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5个市(县)共捕鼠3461只,计3科8属11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58.3%),室内优势种为小家鼠(75.9%),野外优势种为黑线姬鼠(43.4%)。...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鼠的种类组成和生态习性。方法采用笼日法和夹日法捕鼠。结果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5个市(县)共捕鼠3461只,计3科8属11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58.3%),室内优势种为小家鼠(75.9%),野外优势种为黑线姬鼠(43.4%)。不同生境、场所和月份的主要鼠种组成有所不同。灌丛和阔叶林生境的鼠类均出现2次高峰。野外的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均出现2次高峰;室内的小家鼠和褐家鼠均出现1次高峰。结论为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深入开展鼠类的生态和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种类组成 生态研究
原文传递
贵州省2011—2016年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再学 谈孝凤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34,共4页
2011—2016年,在贵州省设置17个鼠情监测点,采用夹夜法进行鼠情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住宅区和农田区共置夹418 941个,捕获鼠类8 613只,鼠种种类隶属啮齿目和食虫目14种。住宅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分别占总鼠数的52.83%、26.0... 2011—2016年,在贵州省设置17个鼠情监测点,采用夹夜法进行鼠情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住宅区和农田区共置夹418 941个,捕获鼠类8 613只,鼠种种类隶属啮齿目和食虫目14种。住宅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分别占总鼠数的52.83%、26.04%,农田区(稻田、旱地)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占总鼠数的57.43%。住宅区鼠类平均捕获率为2.04%,农田区鼠类平均捕获率为2.10%。鼠类种群数量与历年相比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住宅区和农田区鼠类种群数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种类 鼠种组成 种群数量 贵州省
原文传递
川西平原农田啮齿动物群落动态:年间变动和季节变动 被引量:14
6
作者 戴应贵 杨跃敏 +4 位作者 蔡红霞 曾宗永 罗明澍 梁俊书 宋志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34,共12页
为了研究农田啮齿动物群落的动态规律 ,用标志重捕的方法给出了川西平原农田的啮齿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与Simpson指数等 5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资料 ,并分析了这些时间序列的年间变动和季节变... 为了研究农田啮齿动物群落的动态规律 ,用标志重捕的方法给出了川西平原农田的啮齿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与Simpson指数等 5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资料 ,并分析了这些时间序列的年间变动和季节变动的特点。结果表明 :( 1) 5个变量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特别是年间交替升降十分明显 ;( 2 )群落的全部 8个物种从未同时出现过 ,同一个月最多有 5个物种 ,最少只有 1个物种 ;( 3) 5个变量季节变动的幅度均较大并各具有 1至 3个不等的明显的峰值 ,而年间变动的幅度则相对较小 ;( 4 ) 5个变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 ,最小值则出现在春季、夏季或冬季 ;( 5) 5个变量的季节性均不强 ;( 6)优势种大足鼠 (Rattusnitidus)的种群密度分别与群落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的年间变动和季节变动均具有相似的变动规律 ;此外 ,优势种大足鼠的种群密度、生物量分别占群落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的比例均较高 ,而且这两个比例季节变动的幅度都较大而年间变动则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平原 啮齿动物 群落动态 物种数 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大方县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预测 被引量:20
7
作者 龙贵兴 罗文忠 刘琼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为了探讨农区鼠害防治对策,对贵州省大方县1996-2008年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的鼠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方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7种,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四川短尾鼩、锡金小家鼠。其中,褐家... 为了探讨农区鼠害防治对策,对贵州省大方县1996-2008年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的鼠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方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7种,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四川短尾鼩、锡金小家鼠。其中,褐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73.33%;高山姬鼠、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62.32%、19.56%;锡金小家鼠为稀有种;褐家鼠、高山姬鼠、黑线姬鼠是大方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每年4-5月为防治的关键时期。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混合鼠种每年均在6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建立了住宅区、农田区混合鼠种数量峰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方程分别为:y1=1.3535x1+0.7009,y2=1.3043x2+1.0540,可以提前2个月预报混合鼠种高峰期种群数量变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种类 种群组成 种群动态 数量预测
下载PDF
东灵山辽东栎林啮齿动物群落组成及优势种大林姬鼠的繁殖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杰 李庆芬 +1 位作者 孙儒泳 刘定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2-265,共4页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odent community and the reproductive characte ristics of the large field mouse Apodemus peninsulae were studied in the Quercus liaotungensis forest of the Dongling Mountains from May to Octo b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odent community and the reproductive characte ristics of the large field mouse Apodemus peninsulae were studied in the Quercus liaotungensis forest of the Dongling Mountains from May to Octo ber 2000. 1 297 traps were set and 107 rodents were captured. The capture ra te was 0 0 82. The rodent community in this area was comprised of 5 species:89 Apodemu s peninsulae, 11 Rattus niviventer, 5 Apodemus agrarius, 1 Clethrionomys ru focanus and Eutamias sibiricus respectively. The community belongs to the warm forest forest grassland farm animal group. Apodemus peninsulae was the dominant specie s and breeds from April to October. The female may reproduce 1-3 times per yea r. The sex ratio (F M) of Apodemus peninsulae was 0 935. Adult group Ⅱ fe males ha d the highest pregnancy rate (76 92%) with the senile group second (70%). The t o tal index of reproduction was 3 36, and the mean litter size was 5 88±1 03. Th e senile group had both the highest index of reproduction (4 50) and mean litte r size (6 43±0 98) among all age groups. The average testicular weight was 1 0 6±0 45 g.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esticular weight, leng t h and width between the two adult groups ( P <0 05).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 t Apodemus peninsulae has a high reproductive ability, and might have a sig 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generation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灵山地区 辽东栎林 啮齿动物 群落组成 优势种 大林姬鼠 繁殖特性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在农区鼠害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初报 被引量:10
9
作者 曾娟 韩立亮 +1 位作者 郭永旺 赵心蕊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35,共8页
为切实解决农区鼠害监测问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清华-青岛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区害鼠智能监测网络建设。2018年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个监测点开展首批试点。结果... 为切实解决农区鼠害监测问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清华-青岛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区害鼠智能监测网络建设。2018年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个监测点开展首批试点。结果显示,2018年21个全国农区鼠害物联网智能监测站共监测到害鼠474只,隶属3科5属14种,总鼠密度为3.92%;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大仓鼠、黑线姬鼠为主要优势种群,占捕获总数的77.43%;优势鼠种在农田和农舍中均有分布,且随作物种植季节呈现出双峰波动节律。多点试验表明,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准确诊断害鼠种类、精确计算鼠种构成,密切跟踪其数量和密度动态,并能实时监测其昼夜节律,替代人工作业,对阐明农区鼠害群落演替规律和活动节律、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科学指导精准防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区鼠害 智能监测 捕获率 鼠密度 优势鼠种 活动节律
原文传递
1990—2005年贵州省三都县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朝霞 龙成 +2 位作者 白明琼 李立平 谭忠月 《地方病通报》 2006年第5期53-56,共4页
目的 摸清贵州省三都县鼠种种类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90—2005年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统计鼠密度和鼠种组成。结果 三都... 目的 摸清贵州省三都县鼠种种类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90—2005年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统计鼠密度和鼠种组成。结果 三都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3种,住宅区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0.1%,其次是小家鼠,占40.6%,黄胸鼠数量较少,仅占9.4%;稻田、旱地耕作区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6.8%,其次为褐家鼠,占25.7%,小家鼠数量较少,仅占17.5%。混合鼠种历年住宅区平均密度为5.2%,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密度为5.2%,不同月份混合种群鼠密度存在一定差异,住宅区和农田区均以夏季(6—7月)最高,平均密度分别为7.1%和7.8%。结论 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是三都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化学防治是农区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情监测 鼠种种类 变化规律 三都县 贵州
下载PDF
南昌市鼠类种群分布及主要鼠传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红梅 陈海婴 +1 位作者 柳小青 郭学俭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了解南昌市不同生境的鼠密度及主要鼠传疾病流行情况,并对鼠传疾病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鼠种调查采用夹夜法,主要鼠传疾病资料来自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风险评估采用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结果 2006-2008年南昌市平均鼠密度为1.0... 目的了解南昌市不同生境的鼠密度及主要鼠传疾病流行情况,并对鼠传疾病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鼠种调查采用夹夜法,主要鼠传疾病资料来自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风险评估采用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结果 2006-2008年南昌市平均鼠密度为1.03%,褐家鼠为优势种,占52.55%;其次为小家鼠和黄胸鼠,分别占18.88%和17.35%。3种生境中以农村自然村鼠密度最高,达1.83%;其次是特殊行业,为0.89%;居民区最低,为0.56%。2006-2008年南昌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年平均发病率为0.68/10万,3年未见人间鼠疫及鼠间疫情,未来HFRS在南昌市发生的风险为很有可能,鼠疫为有可能发生。结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有助于预测疾病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种群分布 鼠传疾病 风险
原文传递
中国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种类与地理分布回顾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晔 蓝玉清 +1 位作者 柳付明 潘孝猛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82-688,共7页
目的回顾了解中国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为蜱传疾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以"啮齿动物、蜱","鼠、蜱"和"獭、蜱"为主题词,在PubMe... 目的回顾了解中国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为蜱传疾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以"啮齿动物、蜱","鼠、蜱"和"獭、蜱"为主题词,在PubMed医学文献检索系统中以"China、tick","Taiwan、tick","Hongkong、tick",和"Macao、tick"主题词为检索策略搜集文献。结果目前中国有报道的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共2科10属67种。北社鼠体表的寄生蜱种类最多(18种),粒形硬蜱的啮齿目动物宿主种类最多(19种)。除天津、上海和重庆市及澳门地区未发现明确报道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分布。北方报道寄生蜱38种,种类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6种)。南方报道寄生蜱43种,种类最多的是福建省(19种)。全国分布最广泛的寄生蜱种是长角血蜱,在20个省份均有分布。结论我国啮齿动物体表寄生蜱种类繁多、宿主多样,分布广泛,有利于某些啮齿动物作为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的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寄生 种类 分布 名录 生态
原文传递
内蒙古自治区人居环境2017-2019年鼠类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司晓艳 白国辉 +7 位作者 宋利桃 师婷 南晓伟 陈继来 张忠兵 高雨龙 贺蕊霞 郭惠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2017-2019年人居环境鼠类监测结果分析,了解和掌握该地区人居环境鼠的种类构成、分布、季节消长和在不同环境的鼠密度等规律,为制定该地区鼠类预防和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和路径法进行...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2017-2019年人居环境鼠类监测结果分析,了解和掌握该地区人居环境鼠的种类构成、分布、季节消长和在不同环境的鼠密度等规律,为制定该地区鼠类预防和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和路径法进行鼠密度监测,每2个月(单月监测)监测1次,每监测月中旬开展监测,2次监测时间间隔≥30 d,监测点包括城市居民区、特殊行业和农村自然村3种环境类型,单月监测时每个监测点布放有效夹>200夹。所得数据使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整理,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7-2019年内蒙古地区鼠平均密度为0.53%,小家鼠为该地区的优势鼠种,其次为褐家鼠,构成比分别为67.57%和25.94%,其他鼠种占6.49%;鼠密度出现了2个高峰,即2018年春季和2019年冬季,夏、秋季密度一般较低;不同环境类型的鼠密度以农村自然村最高,为1.10%,不同环境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88,P<0.001)。结论内蒙古地区不同年份、不同生境的鼠密度与季节消长变化趋势均有差异,故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该地区人居环境鼠密度,从根本上控制鼠传疾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密度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监测
原文传递
遵义市农区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再学 杨光灿 +4 位作者 罗建平 郑元利 李大庆 杨高乾 张永治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3期209-213,共5页
为进一步摸清农区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给农区鼠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遵义市6个县1986~2012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农区鼠种种类隶属2目3科12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83.33%,以东洋界种... 为进一步摸清农区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给农区鼠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遵义市6个县1986~2012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农区鼠种种类隶属2目3科12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83.33%,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占总种数的66.67%。住宅区优势种为褐家鼠,占总鼠数的79.47%,小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4.15%、3.39%;农田区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占总鼠数的91.62%,褐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4.23%。农田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住宅区。住宅区和农田区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住宅区混合鼠种全年种群数量在11月出现1个数量高峰,农田区全年种群数量分别在6月和11月出现2个数量高峰。据此,遵义市农区灭鼠的重点是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黄胸鼠,每年春季3~4月和秋季8~9月是农区鼠类防治的最佳适期,农田区是防治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种类 鼠种组成 种群数量 变动规律 遵义市
下载PDF
宁夏啮齿动物DNA条形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涛 宁文艳 +7 位作者 吴建华 刘京利 乔富贵 李贵昌 鲁亮 刘起勇 李丽 赵建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促进宁夏不同地区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的准确分类和鉴定,提高形态分类的准确性,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分型的可行性。方法在宁夏不同地区及生境采集啮齿动物标本154份,扩增标本的COI基因部分序列,并进行测序和相关分析。结果... 目的促进宁夏不同地区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的准确分类和鉴定,提高形态分类的准确性,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分型的可行性。方法在宁夏不同地区及生境采集啮齿动物标本154份,扩增标本的COI基因部分序列,并进行测序和相关分析。结果捕获的19个形态种的啮齿类动物中,通过COI基因的分析发现20个分子种。形态上鉴定为黑线仓鼠的标本存在2个分子种;贺兰山鼠兔在分子上与褐斑鼠兔比较接近,遗传距离为3.6%;结论 DNA条形码可以用于啮齿动物标本的准确鉴定,纠正形态鉴定的错误;可以发现形态无法区分的隐含种,可以更好的研究啮齿类的分类及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自然疫源地 啮齿动物 隐含种 宁夏
下载PDF
武汉城区鼠类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风波 吴太平 +2 位作者 包继永 田俊华 徐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7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了解武汉城区居民住宅、一般单位、重点单位室内家栖鼠种群构成。方法室内布放鼠笼,以火腿肠或花生米为诱饵捕捉家栖鼠,捕获的家栖鼠送实验室统一编号、称重,记录鼠种、成幼及捕获地点。结果共捕鼠393只,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分别... 目的了解武汉城区居民住宅、一般单位、重点单位室内家栖鼠种群构成。方法室内布放鼠笼,以火腿肠或花生米为诱饵捕捉家栖鼠,捕获的家栖鼠送实验室统一编号、称重,记录鼠种、成幼及捕获地点。结果共捕鼠393只,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分别占50.64%,43.00%和6.36%。重点单位褐家鼠为优势种,占68.21%。居民住宅和一般单位的黄胸鼠较多,分别占55.49%和53.85%。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幼成鼠比例分别为1∶1.29,1∶0.58和1∶5.25。捕获25-125 g的褐家鼠,15-75 g的黄胸鼠及10-14 g的小家鼠较多。结论武汉城区重点单位以褐家鼠为主,而居民住宅和一般单位黄胸鼠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 家栖鼠 种类调查 体重频数分布
下载PDF
吕梁山中部丘陵农林生态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庭林 常文英 +4 位作者 宁振东 邹波 杨新根 侯玉 郭学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50-52,68,共4页
2009年6—11月,在吕梁山中部农林生态区进行了啮齿动物调查及分析,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和鼠类的栖息生境特征,把该区划分为3种不同生境。采用铗日法进行鼠类密度调查,共置放鼠铗8 117个,捕获啮齿动物714只,属4科8种,其中优势种为达乌尔... 2009年6—11月,在吕梁山中部农林生态区进行了啮齿动物调查及分析,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和鼠类的栖息生境特征,把该区划分为3种不同生境。采用铗日法进行鼠类密度调查,共置放鼠铗8 117个,捕获啮齿动物714只,属4科8种,其中优势种为达乌尔鼠兔、社鼠、长尾仓鼠、子午沙鼠。对3种不同生境中鼠类种群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分析发现,生境差异、植被覆盖度和人为干扰对鼠类群落多样性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啮齿动物 群落结构 种群多样性
下载PDF
长耳鸮冬季的捕鼠特点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健旭 曹玉萍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89-192,共4页
长耳号鸟越冬期食物的91.0%为鼠类。所捕食的农田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和棕色田鼠)占56.8%,居民区鼠类(大家鼠和小家鼠)占34.2%,体形较小的鼠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田鼠)占82.0%,其中... 长耳号鸟越冬期食物的91.0%为鼠类。所捕食的农田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和棕色田鼠)占56.8%,居民区鼠类(大家鼠和小家鼠)占34.2%,体形较小的鼠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田鼠)占82.0%,其中田鼠偶尔出现,较大型鼠类(大仓鼠和大家鼠)仅占9.0%;所捕食鼠的年龄多为亚成体(38.9%)和成体(39.2%);所捕食的主要3种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的年龄组成与野外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致。1只长耳号鸟平均1d吃1.79只或54.38g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耳XIAO 冬季 鼠类 天敌 捕鼠特征 鼠害控制
下载PDF
黑龙江省逊克口岸鼠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军 梁慧杰 刘国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2年第4期330-331,335,共3页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逊克口岸鼠类的种类组成和季节消长。方法采用夹日法在耕地、林缘草地和江堤生境中捕鼠。结果 2009年在黑龙江省逊克口岸3种生境中共捕鼠1 117只,计3科8鼠9种。逊克口岸地区的优势种为黑线姬鼠(43.42%)。黑线姬鼠是耕地...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逊克口岸鼠类的种类组成和季节消长。方法采用夹日法在耕地、林缘草地和江堤生境中捕鼠。结果 2009年在黑龙江省逊克口岸3种生境中共捕鼠1 117只,计3科8鼠9种。逊克口岸地区的优势种为黑线姬鼠(43.42%)。黑线姬鼠是耕地(68.63%)和江堤(37.66%)的优势种;红背鼠平是林缘草地(43.94%)的优势种。鼠的活动季节分别为:黑线姬鼠、朝鲜姬鼠和红背鼠平均为12个月,小家鼠为9个月,褐家鼠为8个月,黑线仓鼠为7个月,长尾黄鼠和花鼠均为5个月。在整个活动季节期间,黑线姬鼠月出现2次高峰;红背鼠平、朝鲜姬鼠、小家鼠、褐家鼠、黑线仓鼠和长尾黄鼠仅出现1次高峰。结论本次调查为黑龙江省逊克口岸鼠的种类组成、生态和防治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组成 季节消长 逊克口岸
下载PDF
东北地区9市县鼠的种群组成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邢安辉 刘国平 +2 位作者 任清明 王峰 王旭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东北地区9市县鼠的种类分布和种群组成。方法采用夹日法、笼日法和钢闸法捕鼠。结果在东北地区9市县捕获鼠类6 182只,计6科15属18种,不同市县的鼠种分布有所不同。鼠的种群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黑线姬鼠(48.6%)为优势种群。9... 目的调查研究东北地区9市县鼠的种类分布和种群组成。方法采用夹日法、笼日法和钢闸法捕鼠。结果在东北地区9市县捕获鼠类6 182只,计6科15属18种,不同市县的鼠种分布有所不同。鼠的种群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黑线姬鼠(48.6%)为优势种群。9市县鼠的优势种群分别为:黑河、萝北和密山为黑线姬鼠;绥芬河、东宁和珲春为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敦化为黑线姬鼠和大仓鼠;和龙为大林姬鼠和棕背鼠平;洮南为黑线仓鼠和达乌尔黄鼠。不同生境、场所和月份鼠的种群组成有所不同。结论为东北地区鼠的种群组成、鼠媒病和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分布 种群组成 中国东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