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初步研究——以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为例 被引量:51
1
作者 梅再美 王代懿 +4 位作者 熊康宁 兰安军 陈永毕 孙建昌 余金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分析了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中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所表现出的缺土、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特征,提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以及不同强度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 分析了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中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所表现出的缺土、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特征,提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以及不同强度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要造林植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不同强度等级 石漠化土地 植被恢复技术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梅再美 熊康宁 +1 位作者 孙建昌 陈永毕 《贵州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分析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类型和形成过程 ,并针对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所表现出的缺土、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特征 ,提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 ,以及不同强度石漠化土地的... 本文分析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类型和形成过程 ,并针对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所表现出的缺土、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特征 ,提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 ,以及不同强度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土地 植被恢复途径 造林技术
下载PDF
关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恢复重建目标的讨论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热带地理》 200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根据恢复生态学相关研究进展和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现状,探讨了石漠化土地生态恢复重建的不同空间尺度目标、阶段性目标、植被生态建设目标、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和效益目标。指出防治岩溶石漠化的实质绝不仅仅是岩溶山区的水土... 根据恢复生态学相关研究进展和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现状,探讨了石漠化土地生态恢复重建的不同空间尺度目标、阶段性目标、植被生态建设目标、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和效益目标。指出防治岩溶石漠化的实质绝不仅仅是岩溶山区的水土保持问题和恢复植被,只有实现环境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的协调发展,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石漠化等环境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解决。因此,近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目标必须结合市场重新认识资源环境优势,由扶贫型向提高生活质量型转变,由单一坡改梯向多途径特色农业转变,由防护型向开发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参与式转变,从而打破岩溶脆弱生态背景上土地退化的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石漠化土地 生态恢复重建 目标模式
下载PDF
近15年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但新球 吴照柏 +1 位作者 吴协保 李梦先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以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数据为基础,按省、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岩溶地貌剖析了石漠化土地及程度的三期变化状况,并总结了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关系、程度与面积状况、缩减率、工程试点县等方面的相应特点,为下阶段石... 以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数据为基础,按省、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岩溶地貌剖析了石漠化土地及程度的三期变化状况,并总结了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关系、程度与面积状况、缩减率、工程试点县等方面的相应特点,为下阶段石漠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土地 动态变化 程度 缩减率 特点
下载PDF
新时期广西石漠化土地治理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8
5
作者 莫剑锋 陆志星 +4 位作者 尹国平 许奇聪 许仕道 卢峰 莫奇京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介绍广西岩溶区石漠化现状。对治理投入不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没有突出生态恢复的主体地位,林业项目招投标操作难度大,人地矛盾突出等当前石漠化土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整合项目,关注民生,科技支撑... 介绍广西岩溶区石漠化现状。对治理投入不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没有突出生态恢复的主体地位,林业项目招投标操作难度大,人地矛盾突出等当前石漠化土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整合项目,关注民生,科技支撑,建立石漠化防治组织机构和防治基金,提高补偿和补助标准,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加快实施林业保险等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治理对策 生态恢复 生态移民 林业保险 广西
下载PDF
基于生态空间保护的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现状及生态修复策略 被引量:8
6
作者 孔德昌 瞿林 +1 位作者 任晓东 桂伟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4期160-165,共6页
良好的生态空间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阐述云南省土地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现状,对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退化状况及其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其成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和石漠化治理4方面因素。针对以往石漠化... 良好的生态空间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阐述云南省土地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现状,对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退化状况及其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其成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和石漠化治理4方面因素。针对以往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及生态空间退化状况,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的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原则、修复模式。并对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空间修复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生态修复 生态空间 修复模式 云南省
下载PDF
粤北石漠化土地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宝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5-251,共7页
为了比较粤北石漠化区域传统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了5个石漠化程度和7个传统治理措施;对B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发现,潜在石漠化土地和轻度石漠化土地具有轻度生态风险,中度石漠... 为了比较粤北石漠化区域传统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了5个石漠化程度和7个传统治理措施;对B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发现,潜在石漠化土地和轻度石漠化土地具有轻度生态风险,中度石漠化土地具有中度生态风险,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具有强度生态风险;对C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治理措施对不同石漠化土地的效应不同,石漠化程度越强,治理措施效应越低;治理措施组合权重分析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草+人工造林和禁止乱垦滥伐+农村能源建设2项措施对治理粤北石漠化土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治理措施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峰丛区石漠化土地调查与评价——以毕节老街村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莫世江 张鹏飞 +1 位作者 丁卫红 薛晓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760,共4页
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老街村进行实地踏勘和采样的基础上,调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坡度、... 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老街村进行实地踏勘和采样的基础上,调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程度是引起该区土地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1.224%。在此基础上,以地貌面、土壤类型、裸石景观特点为主导标志,并结合灌草分布,以GPS为定位手段,借助GIS平台,完成老街村土地类型单元调查和制图;并利用多因子得分的几何平均数综合评价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为土地生态设计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区 石漠化土地 调查与评价 贵州省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及原因探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协保 黄俊威 +4 位作者 宁小斌 肖金顶 刘庭威 卢立 王建军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2期59-64,共6页
以2005—2016年石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分2005—2011年和2011—2016年两个阶段,从石漠化土地面积、程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综合盖度、石漠化土地演变状况、石漠化敏感性与发生率等指标,论述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状况与主要特点... 以2005—2016年石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分2005—2011年和2011—2016年两个阶段,从石漠化土地面积、程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综合盖度、石漠化土地演变状况、石漠化敏感性与发生率等指标,论述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状况与主要特点,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石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工程持续推进、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下降、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然气候条件平稳等是石漠化土地朝良性向好演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石漠化土地 动态 变化 原因 良性
下载PDF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研究
10
作者 安科 邓军 +5 位作者 彭正武 吴宁 任晓东 张如松 余正才 毛凯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因素,将全省88个岩溶监测县划分为6个治理区,并就各分区地理区位、地质地貌、成土母岩、水文、气候类型、森林植被类型分布以及各石漠化区不同类型岩溶土地面积占比等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土地 治理分区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阮方佑 吴宁 +3 位作者 安科 任晓东 彭正武 余正才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3期13-18,共6页
将云南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与第一次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1年16年间,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6.86万hm^(2),减少40.56%,年均减少7.30万hm^(2),年均减少率为2.53%;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石... 将云南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与第一次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1年16年间,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6.86万hm^(2),减少40.56%,年均减少7.30万hm^(2),年均减少率为2.53%;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石漠化程度减轻趋势明显。国家和地方实施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抚育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等生态修复类工程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及程度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土地 动态变化 生态修复 云南省
下载PDF
我国岩溶地区2016—2021年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亚威 刘庭威 +5 位作者 黄俊威 吴协保 彭玺 宁小斌 张晓晨 刘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3期67-72,共6页
为提升石漠化调查成果数据共享应用水平,通过挖掘整理与分析最近两期石漠化调查数据,从石漠化土地状况、程度、分省、流域及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分析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并从林草植被保护、石漠化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农村... 为提升石漠化调查成果数据共享应用水平,通过挖掘整理与分析最近两期石漠化调查数据,从石漠化土地状况、程度、分省、流域及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分析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并从林草植被保护、石漠化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农村能源、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及自然气候条件等方面归纳总结石漠化变化原因。得出如下结论:2016—202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净减少333.1万hm^(2),年均缩减率为7.7%,且各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均减少;2016—2021年,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减少面积分别为118.8万hm^(2)、149.2万hm^(2)、54.2万hm^(2)和10.9万hm^(2),石漠化程度减轻。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程度减轻”首先归结于持续实施石漠化土地一体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生态工程,治理成效日趋显现;其次是人为活动压力减轻与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相结合,促进了岩溶地区林草植被的自然修复。通过掌握我国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我国石漠化防治政策调整与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工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土地 石漠化程度 动态变化 变化原因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分布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协保 宁小斌 +3 位作者 黄俊威 吴照柏 刘伟 刘庭威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我国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为基础,分省(市)、石漠化程度、土地利用状况、二级流域、植被类型、岩溶地貌、植被盖度级等分析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现状,总结石漠化在生态区位、分布范围及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及人... 以我国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为基础,分省(市)、石漠化程度、土地利用状况、二级流域、植被类型、岩溶地貌、植被盖度级等分析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现状,总结石漠化在生态区位、分布范围及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及人地矛盾等方面的分布特点,表明长江上中游地区石漠化问题仍是制约着长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须持续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以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石漠化土地 现状 分布特点
下载PDF
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总体形势与策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玺 吴协保 +4 位作者 黄俊威 张亚威 宁小斌 张晓晨 刘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70-74,共5页
为科学把握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防治形势,通过挖掘与剖析四次石漠化调查数据,得出如下结论:2005—2021年,可比口径内,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22.3万hm^(2),年均缩减幅度加大,石漠化程度减轻,区域林草植被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岩溶生... 为科学把握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防治形势,通过挖掘与剖析四次石漠化调查数据,得出如下结论:2005—2021年,可比口径内,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22.3万hm^(2),年均缩减幅度加大,石漠化程度减轻,区域林草植被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岩溶生态系统具有先天脆弱性,且我国仍有石漠化土地面积722.3万hm^(2),下阶段治理的石漠化土地具有难治理、成本高等特征;石漠化坡耕地面积达176.0万hm^(2),加之高强度耕作,是石漠化扩展与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区;2016—2021年间,因自然灾害形成新的石漠化土地面积仍达6.1万hm^(2),石漠化土地局部扩展难以消除。针对当前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成效与防治制约因素,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实施“预防、治理、增效和监管”总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岩溶地区 石漠化土地 防治 总体形势
下载PDF
玉溪市石漠化土地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桂芬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4期107-110,124,共5页
玉溪市分别于2005年、2011年及2016年对6县区进行了3次石漠化监测。对3次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通过实施以石漠化综合治理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玉溪市石漠化土地面积从首次监测的78655.9hm^2减少到2016年第三次监测的59428hm^2,取得... 玉溪市分别于2005年、2011年及2016年对6县区进行了3次石漠化监测。对3次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通过实施以石漠化综合治理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玉溪市石漠化土地面积从首次监测的78655.9hm^2减少到2016年第三次监测的59428hm^2,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明显,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显著提高,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部分造林模式效益显著。提出加强对现有植被的抚育管护,创新治理模式,坚持治贫与治石相结合等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监测结果 治理成效 防治模式 玉溪市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岩溶地区河流水沙特征与石漠化土地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协保 宁小斌 +3 位作者 肖金顶 黄俊威 刘伟 卢立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71-76,共6页
以长江经济带岩溶地区主要水文站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水沙监测数据,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期石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水沙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要水文站的河流年输沙量、年平均含沙量及输沙模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与河流年... 以长江经济带岩溶地区主要水文站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水沙监测数据,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期石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水沙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要水文站的河流年输沙量、年平均含沙量及输沙模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与河流年径流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而河流年均输沙量与流域石漠化土地面积存在指数正相关;除长江流域水利水电设施起到调蓄洪水、阻滞泥沙外,与21世纪以来国家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减少陡坡耕种、优化林草植被结构,使得水土流失范围减少、强度下降、河流输沙量亦同步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石漠化土地 特征 输沙量 含沙量 输沙模数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毓先 黄义忠 尹红梅 《软件》 2018年第12期210-214,共5页
由于石漠化致使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壤严重侵蚀,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因此,对石漠化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很有必要。基于RS和GIS技术,结合土地石漠化原因,选取石漠化发育区域土地整治适宜评价因子进行划分等级,构建关于石漠化... 由于石漠化致使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壤严重侵蚀,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因此,对石漠化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很有必要。基于RS和GIS技术,结合土地石漠化原因,选取石漠化发育区域土地整治适宜评价因子进行划分等级,构建关于石漠化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并以土地石漠化土地整治项目区西畴县三个村为实例,运用TM遥感影像技术和GIS技术进行整理分析。对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为石漠化土地整治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石漠化土地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四川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立地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立达 陈勇 +2 位作者 蔡凡隆 李德文 张军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32-37,共6页
本文从植被恢复角度出发,针对四川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的特殊性,依据主导因子的不同,逐级控制、逐级分类,将四川岩溶区石漠化土地划分为4个立地区、26个立地类型组和127个立地类型。
关键词 四川 石漠化土地 立地分类
下载PDF
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57
19
作者 李森 董玉祥 王金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9-284,共6页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是在湿润、半湿润气候环境和岩溶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和/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作用,造成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地表水流失、基岩裸露,形成类似石质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并对其内涵作出释义。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基准面的理论,以坡面形态、溶蚀岩溶地貌形态、基岩出露率、土壤厚度和土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群、土地利用类型等为景观指征,将石漠化土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等级,并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拟定了区域性石漠化土地分级及其综合景观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石漠化概念 石漠化土地分级 石漠化景观指征 南方岩溶区 粤北
下载PDF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屠志方 李梦先 但新球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13,共5页
以国家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基础,介绍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阐述了石漠化动态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了石漠化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石漠化 现状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