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岩溶地区岩性与土地石漠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86
1
作者 李瑞玲 王世杰 +4 位作者 周德全 张殿发 李凤全 周忠发 熊康宁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4-320,共7页
在构筑1:50万贵州岩溶地区岩石组合类型分布图的基础上,以GIS为分析手段,对贵州省石漠化分布图和地层岩性图进行了空间分析,探讨了各类岩性与不同级别石漠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石漠化与岩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强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纯质碳... 在构筑1:50万贵州岩溶地区岩石组合类型分布图的基础上,以GIS为分析手段,对贵州省石漠化分布图和地层岩性图进行了空间分析,探讨了各类岩性与不同级别石漠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石漠化与岩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强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纯质碳酸盐岩地区,尤其是纯质灰岩地区;中度石漠化在白云岩组合中的比例较灰岩组合中高;轻度石漠化在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夹层和互层中分布较广;石漠化与纯碳酸盐岩相关关系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岩性 空间相关 岩溶 贵州 灰岩 碳酸盐岩
下载PDF
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科学目标和执行计划 被引量:135
2
作者 袁道先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由我国提出的新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IGCP 4 4 8)已于 2 0 0 0年初由IGCP科学委员会批准 ,在 2 0 0 0— 2 0 0 4的 5年中执行。该项目的科学目标是 :对比全球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宏观岩溶生态系统 ,揭示其形成机理 ... 由我国提出的新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IGCP 4 4 8)已于 2 0 0 0年初由IGCP科学委员会批准 ,在 2 0 0 0— 2 0 0 4的 5年中执行。该项目的科学目标是 :对比全球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宏观岩溶生态系统 ,揭示其形成机理 ;对比不同地质条件下微观岩溶生态系统 ,揭示其对物种选择的影响 ,为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重建良性生态系统探索新思路 ,从地理、地质角度对比地下岩溶生态系统 ;研究岩溶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5年中除 4 0余个参与国将作好本国岩溶生态系统研究作为全球对比的基础外 ,还将重点联合考察罗马尼亚、巴西、中国、西班牙、法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典型岩溶区 ,并作深入对比研究 ,IGCP4 4 8的核心科学问题是岩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对如何利用我国地域优势和组织该多边国际合作计划的有利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 岩溶生态系统 石漠化 人类活动 运行规律
下载PDF
黔西南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117
3
作者 兰安军 张百平 +1 位作者 熊康宁 安裕伦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3-741,共9页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之一。黔西南具有典型的喀斯特生态环境 ,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的重点治理区。长期以来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喀斯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土壤侵蚀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之一。黔西南具有典型的喀斯特生态环境 ,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的重点治理区。长期以来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喀斯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土壤侵蚀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 ,制约着地区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 ,分析了研究区内主要生态退化问题的现状和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功能 ,构建了生态脆弱度指标 ,并将研究区分为四个亚区 ,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土壤侵蚀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关于喀斯特石漠和石漠化概念的讨论 被引量:113
4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容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9-695,共7页
喀斯特石漠化是近年来所认识到的一种地质生态灾害,所造成的经济、环境乃至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但却存在生态建设超前、基础研究落后的严峻现实。本文总结了当前石漠化的类型划分和存在问题,从喀斯特生态系统运行的地... 喀斯特石漠化是近年来所认识到的一种地质生态灾害,所造成的经济、环境乃至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但却存在生态建设超前、基础研究落后的严峻现实。本文总结了当前石漠化的类型划分和存在问题,从喀斯特生态系统运行的地学过程、生物学过程和人为过程出发,提出石漠化过程存在地质石漠化过程、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和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对不同类型的石漠化宜分别采取保护、恢复、重建、维持措施。石漠和石漠化表达的时空范畴不同,是石漠化这一土地退化过程的最后或顶极结果,自然条件下其形成多与地表坡度较大有关,而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中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坡度、地貌部位并无直接联系。建议以"干扰方式+植被+土壤+地貌"对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导致的石漠化土地进行类型划分,评价的土地应分为非石漠化土地、石漠化土地和逆转优化的"基准化"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过程 石漠化土地 喀斯特石漠化 土壤 生态系统 自然条件 土地退化 地貌 地质 地学
下载PDF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特征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 被引量:87
5
作者 曹建华 袁道先 童立强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40-50,共11页
以贵州省为核心的中国西南岩溶区面临双重危机:生态恶劣,石漠化严重;人口贫困,全国1/3强的贫困县分布在该地区。针对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石漠化分布和《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的指导思想,提出岩溶石漠化综... 以贵州省为核心的中国西南岩溶区面临双重危机:生态恶劣,石漠化严重;人口贫困,全国1/3强的贫困县分布在该地区。针对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石漠化分布和《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的指导思想,提出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水是龙头,土是关键,植被(经济植物)是根本,区域生态经济双赢、农民脱贫致富是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生态系统 石漠化 综合治理 分区 中国西南
下载PDF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石漠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74
6
作者 李阳兵 谢德体 魏朝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202,共7页
岩溶山地石漠化是一种与脆弱生态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土地退化过程。本文以重庆市典型岩溶山地为例 ,探讨了岩溶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质、土壤种子库、植被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 岩溶山地石漠化是一种与脆弱生态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土地退化过程。本文以重庆市典型岩溶山地为例 ,探讨了岩溶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质、土壤种子库、植被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开垦利用后 ,岩溶环境土壤表层砂化现象更加明显。土地利用强度越大 ,对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也越大 ,林地、灌草坡对水分的保持能力强 ,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的土壤保水能力相对较弱 ,土壤有机质受土地利用强度的明显影响。土地利用强度越大 ,木本植物种子越少 ,草本植物种子越多 ,且以农田杂草为主。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如陡坡开垦 )是对次生植被及其种子库的主要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生态系统 土壤 表生植被 石漠化 土地退化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种子库
下载PDF
碳酸盐岩差异性风化成土特征及其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8
7
作者 孙承兴 王世杰 +2 位作者 周德全 李瑞玲 李艳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8-314,共7页
碳酸盐岩极低的酸不溶物含量使岩石风化产生的残积土壤物质数量极少 ,并产生巨大的体积缩小 ,促使早期形成的残积土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下塌陷。显著的差异性风化使基岩面强烈起伏 ,甚至形成大量的岩溶洼地、裂隙、地下管道、洞穴系统等... 碳酸盐岩极低的酸不溶物含量使岩石风化产生的残积土壤物质数量极少 ,并产生巨大的体积缩小 ,促使早期形成的残积土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下塌陷。显著的差异性风化使基岩面强烈起伏 ,甚至形成大量的岩溶洼地、裂隙、地下管道、洞穴系统等。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 ,土粒沿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经微距离或短距离搬运到上述低洼或地下空间中 ,甚至由地下河带到更远的地方 ,这是碳酸盐岩地区土壤丢失的重要方式 ,也是形成石漠化最主要的地质因素。土壤在地表分布高度不均匀 ,是碳酸盐岩地区地表少土的重要原因。对于酸不溶物含量相当的石灰岩和白云岩而言 ,由于白云岩的差异性风化明显弱于石灰岩 ,以及受各种应力作用后 ,白云岩形成的节理及裂隙密集而均匀 ,从而提高了近地表白云岩的含水能力 ,延长了风化过程中的水 岩反应时间 ,使风化作用可以相对集中于地表或近地表进行 ,有利于岩石的整体风化作用的进行 ,同时使白云岩风化壳基岩面起伏相对较小 ,风化残积形成的土壤分布也相对均匀。因此 ,白云岩区地表土层较厚 ,石漠化程度也稍弱于灰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差异性风化 非等体积风化 土壤分布 石漠化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我国岩溶资源环境领域的创新问题 被引量:67
8
作者 袁道先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中国岩溶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解决和应对岩溶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将推动岩溶科学的发展,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今后的岩溶... 中国岩溶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解决和应对岩溶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将推动岩溶科学的发展,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今后的岩溶研究应当落实地球系统科学在岩溶学中的应用,发挥我国岩溶研究的地域优势,探索我国岩溶关键带的特征和重要过程;加强岩溶作用应对全球变化、岩溶碳汇速率和稳定性的研究,建立应对极端气候的长效机制;考虑古纬度和古气候对古岩溶形成的影响;深入探索微生物对深部碳酸盐岩岩溶形成的作用;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第一期石漠化治理工程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治理工作;思考从南北方岩溶分界线的角度开展岩溶自然遗产地的申报工作;将现代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到岩溶资源环境、水文地质研究中,做好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研究,服务国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关键带 全球变化 石漠化 古岩溶和深部岩溶 世界岩溶自然遗产地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被引量:49
9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容丽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8,共5页
本文总结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西南岩溶山地脆弱生态理论研究和生态重建实践方面的进展 ,从科学研究动态和生态环境退化以及恢复研究的现实需要两方面论述了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的若干核心 :植被过程研究、生态水文过程... 本文总结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西南岩溶山地脆弱生态理论研究和生态重建实践方面的进展 ,从科学研究动态和生态环境退化以及恢复研究的现实需要两方面论述了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的若干核心 :植被过程研究、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景观过程研究、西南岩溶山地区域环境评估、预测与生态恢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恢复 岩溶山地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0
作者 覃小群 朱明秋 蒋忠诚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石漠化是目前岩溶学领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我国近年来不但系统调查研究了西南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和趋势,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对石漠化环境质量从生态、水资源、土壤、土地生产力和灾害情况等方面进行了... 石漠化是目前岩溶学领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我国近年来不但系统调查研究了西南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和趋势,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对石漠化环境质量从生态、水资源、土壤、土地生产力和灾害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评价,还探索了不同环境下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和方法。今后一段时期内石漠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石漠化的形成过程研究,揭示石漠化与水土资源的相关性,探索石漠化区生态恢复技术及水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途径,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效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岩溶 研究进展 中国西南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与示范典型研究——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为例 被引量:46
11
作者 熊康宁 梅再美 +1 位作者 彭贤伟 蓝安军 《贵州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根据人地矛盾系统协调理论,以喀斯特流域为单元,以参与型农村社区发展为依托,以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以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因地制宜治理石漠化生态环境与改变传统的落后农业生产模式及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针... 本文根据人地矛盾系统协调理论,以喀斯特流域为单元,以参与型农村社区发展为依托,以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以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因地制宜治理石漠化生态环境与改变传统的落后农业生产模式及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针对石漠化环境人地系统缺水、缺土、缺林与贫困的核心问题,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社区发展在内的多种技术措施加以捆绑、组装和科学配置,开发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并在贵州花江峡谷区进行示范。建立了以沼气为纽带,以经济林草种植和庭院养殖为主要链环结构的农村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即“椒(庭园种植)-猪(庭院养殖)-沼(家庭能源开发)”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得出石漠化环境是能够治理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综合治理 模式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 被引量:40
12
作者 规划编写组 张菁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93-102,共10页
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分布区域生态地位重要的特点。经过30年的治理,已形成各种成功的治理模式。石漠化治理要实现分类指导,分类确定治理模式、和技术管理措施,提高综合治理成效,以县级行政... 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分布区域生态地位重要的特点。经过30年的治理,已形成各种成功的治理模式。石漠化治理要实现分类指导,分类确定治理模式、和技术管理措施,提高综合治理成效,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分区,将岩溶地区划分为桂东北山地丘陵治理区、桂中桂南岩溶盆地治理区、桂西北岩溶山地治理区、桂西南岩溶丘陵治理区4个治理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为主线,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工程及农业耕作三大措施,使有限的水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开发与利用,采取"养殖—沼气—种植"、"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植树种草—养殖"生态治理模式,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和人工育草,发展畜牧业,不仅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还要促进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石漠化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地层岩性关系分析——以贵州高原清镇市为例 被引量:22
13
作者 周忠发 黄路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喀斯特地区土地的石漠化与地层岩性、河流切割、土壤侵蚀、坡度及人类活动等有关。主要从岩性方面来分析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并以贵州高原的清镇市为例,结合石漠化的相关数据,运用GIS工作平台及计算机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分析各岩层... 喀斯特地区土地的石漠化与地层岩性、河流切割、土壤侵蚀、坡度及人类活动等有关。主要从岩性方面来分析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并以贵州高原的清镇市为例,结合石漠化的相关数据,运用GIS工作平台及计算机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分析各岩层组中各岩性石漠化的分布及等级,从而得出石灰岩地区的石漠化面积最大,石漠化程度最高,而泥灰岩地区的石漠化面积最少。因此,喀斯特地区的地层岩性与石漠化的级别和分布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石漠化 地层岩性 贵州高原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水土流失与石漠化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尹辉 蒋忠诚 +2 位作者 罗为群 喻崎雯 覃小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0,共5页
以西南滇黔桂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遥感数据为例,并分别以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和国家林业局关于石漠化程度的界定标准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建立基于面积和权重的水土流失综合指数(WSL-CI)和石漠化综合指数(KDI),对... 以西南滇黔桂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遥感数据为例,并分别以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和国家林业局关于石漠化程度的界定标准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建立基于面积和权重的水土流失综合指数(WSL-CI)和石漠化综合指数(KDI),对西南滇黔桂水土流失强度与石漠化程度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各区的水土流失强度在总体上有减弱的趋势,而石漠化程度均有上升的趋势,这主要与水土流失强度和石漠化程度关系的复杂性、阶段性,岩溶区水土流失的隐蔽性和岩溶区水土流失解译结果存在误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石漠化 动态评价 西南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地形坡度的关系分析——以贵州省清镇市为例 被引量:25
15
作者 周忠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喀斯特地区土地的石漠化与地层岩性、河流切割、土壤侵蚀、坡度及人类活动等有关。主要从地形坡度方面来分析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并以贵州高原的清镇市为例,结合石漠化的相关数据,采用GIS技术,对地形坡度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进行空... 喀斯特地区土地的石漠化与地层岩性、河流切割、土壤侵蚀、坡度及人类活动等有关。主要从地形坡度方面来分析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并以贵州高原的清镇市为例,结合石漠化的相关数据,采用GIS技术,对地形坡度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进行空间相关分析,最终得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地形坡度的相关关系。研究得出,地形坡度陡、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石漠化面积最大,石漠化程度高;地形坡度小,人类活动少的地区石漠化面积最小。因此地形坡度与石漠化的级别和分布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喀斯特 石漠化 地形坡度
下载PDF
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兮之 李森 王金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8-764,共7页
利用1988年和2004年的2期TM遥感数据,在GIS和FRAGSTA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定量地分析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及其4县(市)的土地石漠化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6a来各种类型石漠化土地无论是在数量、面积和空间分布... 利用1988年和2004年的2期TM遥感数据,在GIS和FRAGSTA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定量地分析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及其4县(市)的土地石漠化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6a来各种类型石漠化土地无论是在数量、面积和空间分布特征方面都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总面积减少721.67km2,斑块数减少了1 900块;2004年粤北4县(市)石漠化土地的面积占各区的比例分别是:连州为3.33%、阳山为7.28%、英德为1.54%、乳源为5.11%;粤北及其4县(市)石漠化土地的总体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程度上有所差异,均表现为景观异质性减弱,破碎度降低,而景观优势度增加;随着相关石漠化治理措施地开展,中度与重度石漠化土地成为研究区内重点关注区域,尤其在阳山与乳源,这种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 石漠化土地 遥感数据 景观格局
下载PDF
石漠化干旱环境中石生藓类水分吸收特征及其结构适应性 被引量:28
17
作者 张显强 曾建军 +2 位作者 谌金吾 罗正伟 孙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02-3911,共10页
苔藓是荒漠植被演替过程中常见的先锋植物,同时也是极端恶劣环境的开拓者。比较石漠化地区常见的穗枝赤齿藓(Erythrodontium julaceum(Schwaegr.)Par.)、反叶扭口藓(Barbula fallax Hedw.)和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对干旱环境的适... 苔藓是荒漠植被演替过程中常见的先锋植物,同时也是极端恶劣环境的开拓者。比较石漠化地区常见的穗枝赤齿藓(Erythrodontium julaceum(Schwaegr.)Par.)、反叶扭口藓(Barbula fallax Hedw.)和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为石漠化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最大持水能力和保水率穗枝赤齿藓和反叶扭口藓均大于真藓。3种苔藓的吸水过程包括外吸水和内吸水,吸水动力学曲线均表现为S型饱和曲线,但吸水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穗枝赤齿藓和反叶扭口藓的饱和吸水量相差甚微,但远大于真藓,前两者约为后者的2.5倍;最大总、内、外吸水速度穗枝赤齿藓分别为真藓的3.41、2.52倍和3.02倍,反叶扭口藓分别是真藓的2.79、2.52倍和3.55倍。茎的解剖学结构显示真藓和反叶扭口藓有明显的中轴,属内导水型藓类,而穗枝赤齿藓无中轴,属外导水型;但严格的内导水型植物是不存在的,不少植物属于混合导水型,这与环境水分高低有关。因此,中轴的有无并不是导致吸水能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还与苔藓所处的环境状况、生长型、毛细管系统类型和茎叶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生境异质性 岩溶苔藓 吸水特征 形态结构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27
18
作者 凡非得 王克林 +1 位作者 宣勇 岳跃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94-1399,共6页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识别易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在ArcGIS支持下,选取影响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的4个敏...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识别易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在ArcGIS支持下,选取影响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的4个敏感性因子(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及生境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敏感性很高,前二者的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均占西南喀斯特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酸雨中度敏感以上区域达50%以上;生境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相对较低,不敏感区占西南喀斯特区总面积的40%。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综合敏感度极高,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鄂东南、广西中部喀斯特峰林平原区及云南、贵州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区。地质背景、地形及气候是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水土流失 石漠化 酸雨 生境 敏感性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广西石漠化的成因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24
19
作者 胡衡生 吴欢 黄励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广西石山区石漠化的成因复杂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石山裸露 ,悬崖陡壁 ,石多土少 ,土层很薄 ,石山多裂缝漏水和地下河在暴雨季节倒灌 ,造成石山区旱涝灾害频繁。二是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 ,面积达 4 .3×1 0 4 km2 ,占广西水土流... 广西石山区石漠化的成因复杂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石山裸露 ,悬崖陡壁 ,石多土少 ,土层很薄 ,石山多裂缝漏水和地下河在暴雨季节倒灌 ,造成石山区旱涝灾害频繁。二是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 ,面积达 4 .3×1 0 4 km2 ,占广西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73.3%。三是人为破坏 ,过度开垦、采伐。针对广西石漠化情况 ,本文提出了治理和改善对策 :( 1 )加强法制管理 :封山育林 ,退耕还林 ;( 2 )生物治理 :封山育林 ,退耕还林 ;( 3)工程治理 :砌墙保土 ,坡地改梯地 ,应用生态农业技术改良土壤 ;建集雨水柜 ,发展水柜生态农业 ;建节柴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石漠化 形成原因 可持续发展 发展对策 水土流失 生态农业 治理对策
下载PDF
人工草地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馨 熊康宁 +1 位作者 龚进宏 陈永毕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9-286,共8页
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灾害。草地是保护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最后屏障,在石漠化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全面论述了喀斯特的分布,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草地建设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喀斯特... 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灾害。草地是保护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最后屏障,在石漠化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全面论述了喀斯特的分布,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草地建设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喀斯特地区草地建设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指出喀斯特地区草地建设存在草畜配套不合理、草地使用不合理、产业化程度比较低、缺乏草地配水等主要问题,并提出耐旱耐瘠草种选择、草地配水措施、草地畜牧业的产业化、低成本建植人工草地、灾害预报与控制等研究,是喀斯特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石漠化 喀斯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