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阳官司河流域长江防护林的群落高度级结构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晓德 李旭光 王金锡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6-385,共10页
对绵阳市官司河流域11个长江防护林模式径流场植被类型作了高度级个体数、盖度、种数结构统计;并提出了以高度级(年龄级或相对年龄级)为参考坐标,衡量种群及群落结构动态的失稳率,群落垂直空间盖度分布的均匀度种类的分享度等指... 对绵阳市官司河流域11个长江防护林模式径流场植被类型作了高度级个体数、盖度、种数结构统计;并提出了以高度级(年龄级或相对年龄级)为参考坐标,衡量种群及群落结构动态的失稳率,群落垂直空间盖度分布的均匀度种类的分享度等指标和公式;应用这些指标和公式对系列模式径流场植被类型的高度级结构动态,作了定量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防护林 群落 高度级 结构分析
下载PDF
流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5
2
作者 谭颖 郑训皓 +5 位作者 陈慈 刘玥 王璐 官昭瑛 杨海军 韩博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7-760,共14页
流溪河位于我国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其底栖动物种类丰富,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掌握该地区的物种组成特征及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是建立生态监测与评估方法的基础。于2018年的枯水期(3月、12月)和丰水期(6月、9月),自流溪河... 流溪河位于我国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其底栖动物种类丰富,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掌握该地区的物种组成特征及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是建立生态监测与评估方法的基础。于2018年的枯水期(3月、12月)和丰水期(6月、9月),自流溪河上游至下游共计20个段面对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采样,同时测定了相应的环境因子,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流溪河水环境与群落结构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共检出底栖动物76个分类单元,隶属于7纲20目50科,其中水生昆虫相对丰度最高,占69.39%。在4个优势分类单元中,摇蚊族(Chironomini)相对丰度为20.19%,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短沟蜷属的一种(Semisulcospira sp.1)、双突细蜉(Caenis bicornis),相对丰度在7%—9%之间。底栖动物丰度和种类多样性均与浊度呈显著负相关;枯水期底栖动物丰度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丰水期则呈显著正相关。在丰水期,不同河流级别上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较强的分布格局,而在枯水期这种分布格局不明显。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在丰水期,影响或解释流溪河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为pH、溶解氧、水温、电导率和硅酸盐,而在枯水期则为pH和硝态氮。受电站与采沙的影响,部分河段发生非自然断流和底质的显著改变,导致底质与水深等数据的异常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该河流生境与环境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溪河 底栖动物 丰富度 季节动态 河流等级
下载PDF
广东鉴江水系底栖硅藻多样性与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邱礼城 韦桂峰 +3 位作者 李湘姣 史栾生 林叔忠 韩博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7,共11页
为了解广东省鉴江水系底栖硅藻多样性和时空分布特征,对全流域进行了底栖硅藻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从19个采样点4次采样中共检出底栖硅藻10科52属242种,其中舟形藻属(Navicula)、菱形藻属(Nitzschia)和异极藻属(Gomphonema)是优势类群,... 为了解广东省鉴江水系底栖硅藻多样性和时空分布特征,对全流域进行了底栖硅藻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从19个采样点4次采样中共检出底栖硅藻10科52属242种,其中舟形藻属(Navicula)、菱形藻属(Nitzschia)和异极藻属(Gomphonema)是优势类群,出现频次和相对丰度较高。硅藻多样性指数(丰富度、真香农多样性指数和真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河流等级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它们季节变化不明显。底栖硅藻群落相异性在上游和下游河段较高,从一级到三级河流递减,四级河流又增加。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空间变化明显,季节变化显著。群落丰富度的稀疏曲线表明,热带河流底栖硅藻群落以400个体计数,不能完整反映底栖硅藻多样性。这些为鉴江水系河流健康监测和水生态保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硅藻 多样性 时空分布 相异性 河流等级
下载PDF
贵州打邦河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特征
4
作者 邹泓光 孔维静 +2 位作者 杜彩丽 赵琛 殷旭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2-409,共8页
为阐明喀斯特地貌区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特征,于2022年8月对贵州省打邦河38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同时获取了各样点的河流生境以及水环境因子数据.基于获取的数据,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的组成... 为阐明喀斯特地貌区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特征,于2022年8月对贵州省打邦河38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同时获取了各样点的河流生境以及水环境因子数据.基于获取的数据,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的组成和空间分布,表征基于功能摄食类群的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数量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环境因子.自打邦河夏季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02种,直接收集者、刮食者、过滤集食者、捕食者、撕食者分别有38、30、10、17和7种,相对丰度分别为23.27%、47.88%、16.47%、10.71%、1.67%;空间上,各河流等级存在不同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优势功能摄食类群;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打邦河功能摄食类群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Ca2+、HCO3-、NH4+、Na+、TW和河道变化,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HCO3-、NH4+、NO3-、堤岸稳定性和植被多样性.本研究表明打邦河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以刮食者为主,水中HCO3-浓度是影响功能摄食类群数量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原因.(图3表5参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等级 河流生境因子 水环境因子 功能摄食类群 生态系统功能
原文传递
Love in a Changing Society of the Past Half a Century: Suzhou River as a Historical Allegory
5
作者 Xiaoping Wang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3年第4期690-705,共16页
Suzhou River, a 2000 film directed by Lou Ye, explores several tragic love stories set in Shanghai around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1980s and 1990s. Many critics have praised its technical excellence, yet generally t... Suzhou River, a 2000 film directed by Lou Ye, explores several tragic love stories set in Shanghai around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1980s and 1990s. Many critics have praised its technical excellence, yet generally they have not paid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its subject matter. This paper departs from previou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ilm, which have tended to be premised on superficial readings of the plotline, and contends that the work constitutes a poignant socio-political critique, which is convey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ing love stories set against a changing socio-cultural landscape.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incarnations of the cardinal female protagonist--who can be understood as a symbol for the average Chinese (woman)--suggest the fact that the society has transformed dramatically across the three disparate eras of the past half a century; accordingly, the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also shifts tremendously. In this way, Lou Ye in effect constructs a diachron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anging social mores and varied cultural ethos in a synchronic structure, which is subject to be read as an ingenious historical alleg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zhou river Humanity synchronic structur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historical allegory identity class differentiation
原文传递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韩国无产阶级文学“混杂性”问题研究——论赵明熙的《洛东江》
6
作者 邓美玲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年第3期80-85,共6页
赵明熙的短篇小说《洛东江》作为殖民地时期阶级文学运动的代表性作品,被视为向无产阶级文学(KAPF)"第一次转向"的象征性作品。主人公朴成运曾试图去模仿殖民者"日本"的文化,然而终究还是未找到归属感,在本土文化... 赵明熙的短篇小说《洛东江》作为殖民地时期阶级文学运动的代表性作品,被视为向无产阶级文学(KAPF)"第一次转向"的象征性作品。主人公朴成运曾试图去模仿殖民者"日本"的文化,然而终究还是未找到归属感,在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之间彷徨,最终决定通过拒绝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找回殖民地以前他们的过去来进行反抗。由此朴成运通过洛东江这一民族空间深化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并看到其中深层的阶级问题。从阶级论来看,可以通过对阶级矛盾的分析找出韩国当时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从这一层面上,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角度以霍米·巴巴关于混杂性的理论,结合阶级中心目的论社会主义叙事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混杂性是如何推动主人公意识到民族问题并最终看到其中深藏着的根本原因——阶级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明熙 《洛东江》 混杂性 后殖民主义思想 阶级意识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传播效果实证研究——基于头条信息标题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贾文龙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利用实证调查与访谈研究法对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头条信息标题文本进行多维度分析,探讨其实际传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微信头条信息标题对微信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重视头条信息标题的功能... 利用实证调查与访谈研究法对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头条信息标题文本进行多维度分析,探讨其实际传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微信头条信息标题对微信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重视头条信息标题的功能与价值;优化头条信息标题特征及推送规律;强化头条消息服务导向的核心作用;建构标题与内容的路径统一体;提升专业化与科学化运营水平等促进高校图书馆微信传播效果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高校图书馆 双一流 微信传播 头条
下载PDF
长三角“双一流”高校协同创新时空演进——基于合作授权专利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解志韬 孔繁翀 谢楠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9-160,共12页
深入挖掘长三角“双一流”高校协同创新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演进规律,对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和提升双一流高校创新策源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0年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的授权专利数据,探索高校协同创新在时空分布、主... 深入挖掘长三角“双一流”高校协同创新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演进规律,对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和提升双一流高校创新策源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0年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的授权专利数据,探索高校协同创新在时空分布、主体分布等方面的差异与时空演进。研究发现,合作授权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但占比仍然偏低,上海和安徽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整体网络密度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网络节点规模和强度显著提升;各高校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的演进规律,但高水平大学仍占据网络的中心位置;应用型合作(高校—企业)是长三角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受到地理距离约束,而基础型合作(高校—高校、高校—科研院所等)则不受地理距离约束。相关研究结论补充和丰富了已有成果,并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长三角 “双一流”高校 协同创新 合作授权专利
下载PDF
河谷型城市道路交通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广晓平 马昌喜 汪海龙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年第6期10-12,共3页
河谷型城市由于受到山脉的限制和河流的分割,地域空间狭窄,城市交通问题突出。该文在分析河谷型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有利于河谷型城市道路交通特性研究的河谷型城市分类方法,进而分析了河谷型城市的道路交通特性,在此基础上对... 河谷型城市由于受到山脉的限制和河流的分割,地域空间狭窄,城市交通问题突出。该文在分析河谷型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有利于河谷型城市道路交通特性研究的河谷型城市分类方法,进而分析了河谷型城市的道路交通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河谷型城市道路等级与功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城市道路 交通特征 道路等级
下载PDF
黑河流域日降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立杰 赵文智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1-747,共7页
利用10个气象站1950-2000年日降水资料,对黑河流域的降水及其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降水事件以≤5mm的降水为主,占全年降水事件的82%,0~10d间隔期占全年无降水期的40.7%,〉10d间隔期占59.3%;②年降水日数与降水... 利用10个气象站1950-2000年日降水资料,对黑河流域的降水及其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降水事件以≤5mm的降水为主,占全年降水事件的82%,0~10d间隔期占全年无降水期的40.7%,〉10d间隔期占59.3%;②年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78,P〈0.01),〉10mm降水总量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5mm降水总量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差;③〉10mm和≤5mm的降水总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262.6mm,20.3~172.7mm,变异系数分别为0.25~0.92,0.17~0.25;④近50d来,黑河流域近50d降水量的变化总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5mm的降水日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10mm的降水日呈小幅上升的趋势。0~10d的降水间隔期出现的频率总体保持不变,〉10d间隔期出现的频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年内总降水日数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雨量级 降水间隔期 降水日数 降水格局
下载PDF
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世界级滨水区建设探索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毅松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黄浦江与苏州河的变迁是上海这座城市发展历程的缩影,从老城厢到外滩再到陆家嘴",一江一河"始终与上海的发展紧密相连"。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总体目标愿景",一江一河&q... 黄浦江与苏州河的变迁是上海这座城市发展历程的缩影,从老城厢到外滩再到陆家嘴",一江一河"始终与上海的发展紧密相连"。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总体目标愿景",一江一河"如何打造与此相匹配的世界级滨水区成为亟待探索的议题。由此,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一江一河"沿岸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以最高标准、谋划长远、加强统筹、注重实效、尊重差异为工作原则,在现状评估、国际对标、专题研究等工作基础上,形成一系列"一江一河"建设规划成果,内容包含规划定位、规划原则、规划内容、五大行动、工作机制和支持政策,以期将"一江一河"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江一河 世界级滨水区 全球城市 上海2035
下载PDF
基于ESI数据的高校优势学科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衣春波 许鑫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20年第1期47-54,共8页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长三角的"双一流"高校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本研究在"双一流"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对长三角8所"双一流"高校从优势学科分布与潜力学科建设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ES...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长三角的"双一流"高校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本研究在"双一流"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对长三角8所"双一流"高校从优势学科分布与潜力学科建设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ESI数据为基础,对8所高校的优势学科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学科比重方法和学科潜力指标方法,并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求以及8所"双一流"高校学科发展需要,探讨各个高校应着力打造和重点培育的潜力学科;最后,结合8所高校已有的优势学科和需要重点发展的潜力学科提出形成系列学科集群、建立学科联盟、特色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双一流”高校 优势学科 潜力学科
下载PDF
图们江下游地区林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及持续利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三焕 金爱芬 +1 位作者 田允哲 玄莲玉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1-56,共6页
对图们江下游地区林地适宜性评价时 ,把土地类型确定为林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单元 ,并根据森林主要生态因子和生产力选取林地参评因子 ,其中包括了地位级 ,在评分方法上采用了具有客观性。
关键词 图们江下游 适宜性评价 林地资源 持续利用 加权指数和法 生态因子 参评因子
下载PDF
宁远河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彩虹 毛旭鹏 +2 位作者 佘济云 郭霞 胡焕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7期32-37,共6页
为了揭示宁远河流域森林景观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2010年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9.2和FRAGSTATS3.3软件,通过多种指数从景观组成结构与斑块分布状况、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和景观要素空间关系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 为了揭示宁远河流域森林景观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2010年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9.2和FRAGSTATS3.3软件,通过多种指数从景观组成结构与斑块分布状况、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和景观要素空间关系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远河流域森林景观的面积和斑块数分别占景观总面积和总斑块数的85.05%和83.39%,为主要的景观类型;景观要素斑块类型面积排序为:阔叶混(42949.05hm2)>橡胶(14678.66hm2)>非林地(14378.50hm2)>槟榔(4236.73hm2)>芒果(3857.55hm2)>松类(1872.70hm2)>桉树类(1713.98hm2)>相思类(1655.16hm2)>其他经济林(402.63hm2)>阔叶类(377.95hm2)>竹类(27.68hm2),阔叶混、橡胶、槟榔和芒果在森林景观中占绝对优势,各个类型斑块分布不均匀;整体景观的斑块彼此邻近,空间分布较均衡,破碎化程度低;竹类景观受人为干扰因素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宁远河流域 GIS 二类调查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游灰杨种群的径级结构与格局动态 被引量:9
15
作者 韩路 王海珍 +1 位作者 彭杰 马春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185,共4页
在新疆塔里木河中游轮台县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置0.5hm2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研究灰杨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灰杨种群幼苗、幼树极度缺乏,中、大龄个体较多,其径级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壶... 在新疆塔里木河中游轮台县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置0.5hm2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研究灰杨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灰杨种群幼苗、幼树极度缺乏,中、大龄个体较多,其径级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壶形,属衰退型种群,其生存发展前景堪忧。灰杨种群空间格局符合聚集分布,随发育进程其空间格局由随机向聚集型转变,大树阶段聚集强度逐渐减弱。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物种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中游 灰杨 种群 径级结构 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洙水河滩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设计 被引量:8
16
作者 满丽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6-69,共4页
为将洙水河由地表水Ⅴ类水质净化为Ⅲ类水质,实施了洙水河滩人工湿地工程,本项目处理规模为4×10~4m^3/d,采用多级串联生态技术,工艺流程为生态滞留塘+六级表面流湿地+二级生态稳定塘。当河水原水COD、BOD_5、氨氮、TN、TP浓度分别... 为将洙水河由地表水Ⅴ类水质净化为Ⅲ类水质,实施了洙水河滩人工湿地工程,本项目处理规模为4×10~4m^3/d,采用多级串联生态技术,工艺流程为生态滞留塘+六级表面流湿地+二级生态稳定塘。当河水原水COD、BOD_5、氨氮、TN、TP浓度分别为43、18、2.79、4.03、0.63mg/L时,净化后相应指标去除率分别为69.8%、77.8%、86.4%、81.4%、82.5%,最终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本项目水处理费用仅为0.036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洙水河 人工湿地 Ⅲ类水质标准
原文传递
开发大浦东,构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海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构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国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扩展受到长江、杭州湾的严重束缚。如同上海越过黄浦江、开发浦东一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需要兴建跨越长江、杭州湾的通道,开发"大浦东... 构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国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扩展受到长江、杭州湾的严重束缚。如同上海越过黄浦江、开发浦东一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需要兴建跨越长江、杭州湾的通道,开发"大浦东"———长江三角洲沿江、沿海地区,为"大上海"———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开拓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世界级城市群 “大浦东”开发 空间扩展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平 王理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9期37-38,共2页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由脂微球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酯组成,进入血液后被血中的酯酶迅速水解成活性的氟比洛芬,其镇痛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达到镇痛目的。脂微球对其所包裹的药物具有靶向性...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由脂微球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酯组成,进入血液后被血中的酯酶迅速水解成活性的氟比洛芬,其镇痛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达到镇痛目的。脂微球对其所包裹的药物具有靶向性,控制包裹药物的释放,易于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药物吸收,进一步缩短起效时间。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已用于围术期镇痛、癌痛治疗等。本文综述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镇痛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进展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与方法--长江经济带的束簇状城镇体系构想 被引量:7
19
作者 方创琳 王振波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18期35-45,共11页
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形成了"顶端小、底端大"的金字塔型格局;下游地区城市职能分工互补性强,中上游地区尚未形成体系;城镇体系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运行成本高;对流域资源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建议以流域一... 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形成了"顶端小、底端大"的金字塔型格局;下游地区城市职能分工互补性强,中上游地区尚未形成体系;城镇体系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运行成本高;对流域资源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建议以流域一体化为主线,构建"水轴串城"的串珠状城镇体系;以交通一体化为主轴,构建"陆轴连城"的轴辐式城镇体系;以产业布局一体化为主导,构建"产业链城"的产城融合式城镇体系;以生态环保一体化为先导,构建生态型城镇体系;以江海联动为主出口,构建江海联动的双向开放型城镇体系;形成束簇状城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新型城镇化 束簇状城镇体系 世界级城市群 产域融合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任辉 郤雨菲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3年第5期1-14,共14页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凝聚型空间分布状态;(2)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现“局部聚集,整体分散”的分布特征,且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3)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呈现明显的聚集特征,空间自相关性表现较为显著,且正相关为主要空间关联类型;(4)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受资源禀赋、道路交通、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以及人口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