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信贷与保险互联影响农户风险配给实证研究——基于江苏、湖北两省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建军 张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84,共8页
改善农户信贷配给、提高农户信贷获得性是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首先阐述农业信贷与保险互联这种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经验,其次构建了抵押品替代与个体声誉信号传递博弈分析框架,采用江苏、湖北两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信贷... 改善农户信贷配给、提高农户信贷获得性是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首先阐述农业信贷与保险互联这种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经验,其次构建了抵押品替代与个体声誉信号传递博弈分析框架,采用江苏、湖北两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信贷+人身意外险+政策性再保险+财政保费补贴"的信贷与保险互联模式,结果表明:其能够有效改善农户风险配给,提高农户获得信贷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与保险互联 抵押品替代 风险配给
下载PDF
“信贷联结型”银保互动能否缓解农户信贷配给——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晓林 吕沙 汤颖梅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80,共10页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信贷联结型银保互动对农户信贷配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江苏和黑龙江两省的305名农户为田野调查对象进行了选择实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信贷联结型银保互动对农户的风险配给存在负向的干预效应,且这一效应对小农...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信贷联结型银保互动对农户信贷配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江苏和黑龙江两省的305名农户为田野调查对象进行了选择实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信贷联结型银保互动对农户的风险配给存在负向的干预效应,且这一效应对小农户来说程度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信贷联结型银保互动对规模农户的数量配给具有缓解作用。根据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应继续加强银保互动的合作深度,并针对不同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开展银保互动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保互动 风险配给 数量配给 抵押替代 田野实验
原文传递
资本流动、信贷配给与产业信贷政策匹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军 许承明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6,共7页
本文研究如何引导资本流动流入农业产业、改善信贷配给及与之匹配的产业信贷政策,首先构建风险配给、数量配给分析框架,采用苏鄂两省调研数据,区别于以往采用直接询问方法分析信贷配给类型,本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本文研究如何引导资本流动流入农业产业、改善信贷配给及与之匹配的产业信贷政策,首先构建风险配给、数量配给分析框架,采用苏鄂两省调研数据,区别于以往采用直接询问方法分析信贷配给类型,本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克服问卷存在的次可加性问题,研究表明:数量配给占比较低,非价格配给中交易成本配给与风险配给占主要地位,因此实施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相匹配的产业信贷政策为降低信贷交易成本、创新抵押品,改善信贷配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配给 因子分析 风险配给 聚类分析 抵押品
下载PDF
铁路工程风险包干对索赔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安生理 《山西建筑》 2008年第4期261-262,共2页
介绍了铁路建设施工总承包风险包干模式,结合施工实践,分析了风险包干对工程索赔的制约,提出了投标报价及施工实践中应注意规避的风险,以帮助施工企业解决好风险包干的问题,从而帮助施工企业控制工程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铁路 施工 风险包干 索赔
下载PDF
期望值分析与效用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伟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04-106,共3页
从效用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入手 ,利用效用曲线将决策者分为三类 ,即风险规避者、风险偏好者和风险中性者 (即风险理性人 ) ;进而分析了期望值分析决策与效用分析决策的内在关系 ,即期望值分析实际上是风险中性者决策的依据 ,而效用分析... 从效用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入手 ,利用效用曲线将决策者分为三类 ,即风险规避者、风险偏好者和风险中性者 (即风险理性人 ) ;进而分析了期望值分析决策与效用分析决策的内在关系 ,即期望值分析实际上是风险中性者决策的依据 ,而效用分析是不同类型决策者的决策依据 ,对风险中性者来说 ,效用分析就转化为期望值分析 (因此效用分析涵盖了期望值分析 ) ;最后 ,从预测的价值角度得出了效用分析优于期望值分析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用分析 期望值分析 风险规避者 风险偏好者 风险中性者
下载PDF
道德风险防范制度在新农合中的移植——以番禺新农合按人头定额支付制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晓华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1-77,124,共7页
按人头定额支付制作为防范医生道德风险的一种制度设置,2010年被引入番禺新农合门诊报销中。这一制度的运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医生道德风险问题仍然泛滥,把制度的相关环节,主要是药品购销调整理顺之后,开始进... 按人头定额支付制作为防范医生道德风险的一种制度设置,2010年被引入番禺新农合门诊报销中。这一制度的运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医生道德风险问题仍然泛滥,把制度的相关环节,主要是药品购销调整理顺之后,开始进入平稳运转阶段,并较为有效地抑制了医生的道德风险。两个阶段的差异,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利益均衡是制度稳定运转的关键。这一制度在番禺的运作过程,还呈现出了一个显著特征,即依托于行政权力,以行政权力为基础与后盾,构建了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道德风险 第三方付费制 制度移植与创新 利益均衡 按人头定额支付制
下载PDF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财政改革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成威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3,共8页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基于风险理性的财政改革要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为指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财政改革要从"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唯有通过实践...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基于风险理性的财政改革要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为指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财政改革要从"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唯有通过实践来实现,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路径有一个很重要的做法是先试点后推广。渐进式改革是要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步释放改革措施,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量变和质变原理的改革路径,增值税改革就是渐进式改革的典型案例。"否定之否定"原理说明适时变与不变应基于事物变化的情况特别是风险的变化来考虑。这一点在我国收费制度的改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说明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这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非常明显。"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调动两个积极性的重要哲学基础。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引,根据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做出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财政改革 风险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