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7—2019年昆明市主城区大气PM_(2.5)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皓
李旭
苏晓梅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17期2382-2387,共6页
目的探讨昆明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方法收集2017—2019年昆明市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每日死亡人数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_(2.5)与非...
目的探讨昆明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方法收集2017—2019年昆明市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每日死亡人数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_(2.5)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按性别、年龄分层分析。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估算大气PM_(2.5)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结果2017—2019年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多为优良,PM_(2.5)日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7.5μg/m^(3),中位数为24.5μg/m^(3),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M_(2.5)均值、中位数、24 h平均第95百分位数均逐年下降。2017—2019年每日PM_(2.5)浓度与昆明市非意外死亡人数显著相关,并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单日效应Lag0及Lag2 ER(95%CI)为1.37%(0.27%~2.50%)、1.23%(0.14%~2.33%),累积滞后效应先升高后下降,从Lag01逐渐升高Lag03达到最大,其后下降;Lag03 ER(95%CI)为1.93%(0.46%~3.42%)。≤65岁人群在滞后第2天和累积滞后Lag02~Lag05均有显著死亡风险增加,Lag05效应最强,Lag2和Lag05 ER(95%CI)为2.51%(0.56%~4.51%)和3.23%(0.26%~6.29%);>65岁人群在Lag0 ER(95%CI)为1.29%(0.04%~2.54%)。男性Lag0、Lag1 ER(95%CI)为1.72%(0.37%~3.08%)和1.33%(0.00%~2.67%),累积滞后效应从Lag01~Lag03逐渐升高,到Lag03达到最大,其后开始下降,Lag03 ER(95%CI)为2.16%(0.37%~3.98%);女性人群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超额死亡人数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合计为178人,按照WHO空气质量准则合计为845人。结论昆明市大气PM_(2.5)对人群存在一定急性超额死亡风险,PM_(2.5)浓度升高可能导致昆明市居民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超额死亡人数增加;男性可能为敏感人群,≤65岁人群滞后效应明显。2017—2019年随着PM_(2.5)超标情况逐年改善,由PM_(2.5)污染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逐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时间序列
非意外死亡
超额死亡风险
原文传递
2014-2018年武汉市大气颗粒物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传刚
何思怡
+3 位作者
王婧
崔秀青
代娟
谢曙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武汉市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年均超额死亡人数。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武汉市城区每日死亡人数、PM_(2.5)和PM_(10)日均浓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_(2.5...
目的探讨武汉市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年均超额死亡人数。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武汉市城区每日死亡人数、PM_(2.5)和PM_(10)日均浓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_(2.5)、PM_(10)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表征武汉市PM_(2.5)和PM_(10)对暴露人群短期超额死亡的影响。结果5年间,PM_(2.5)和PM_(10)年均浓度从2014年的88.7μg/m^(3)和115.4μg/m^(3)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51.6μg/m^(3)和75.0μg/m^(3);每日PM_(2.5)、PM_(10)浓度与非意外死亡人数均显著相关,并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在lag 0 d,PM_(2.5)和PM_(10)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升高1.03%(95%CI:0.82%~1.23%)和0.67%(95%CI:0.51%~0.82%);5年间,PM_(2.5)和PM_(10)污染所致武汉城区当日暴露人群平均每年超额死亡338人和104人。结论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显著升高,显著增加居民的短期超额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PM_(10)
PM_(2.5)
非意外死亡
超额死亡风险
原文传递
题名
2017—2019年昆明市主城区大气PM_(2.5)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皓
李旭
苏晓梅
机构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科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17期2382-2387,共6页
基金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昆科计字2019-1-S-25318000001720号)。
文摘
目的探讨昆明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方法收集2017—2019年昆明市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每日死亡人数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_(2.5)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按性别、年龄分层分析。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估算大气PM_(2.5)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结果2017—2019年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多为优良,PM_(2.5)日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7.5μg/m^(3),中位数为24.5μg/m^(3),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M_(2.5)均值、中位数、24 h平均第95百分位数均逐年下降。2017—2019年每日PM_(2.5)浓度与昆明市非意外死亡人数显著相关,并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单日效应Lag0及Lag2 ER(95%CI)为1.37%(0.27%~2.50%)、1.23%(0.14%~2.33%),累积滞后效应先升高后下降,从Lag01逐渐升高Lag03达到最大,其后下降;Lag03 ER(95%CI)为1.93%(0.46%~3.42%)。≤65岁人群在滞后第2天和累积滞后Lag02~Lag05均有显著死亡风险增加,Lag05效应最强,Lag2和Lag05 ER(95%CI)为2.51%(0.56%~4.51%)和3.23%(0.26%~6.29%);>65岁人群在Lag0 ER(95%CI)为1.29%(0.04%~2.54%)。男性Lag0、Lag1 ER(95%CI)为1.72%(0.37%~3.08%)和1.33%(0.00%~2.67%),累积滞后效应从Lag01~Lag03逐渐升高,到Lag03达到最大,其后开始下降,Lag03 ER(95%CI)为2.16%(0.37%~3.98%);女性人群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超额死亡人数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合计为178人,按照WHO空气质量准则合计为845人。结论昆明市大气PM_(2.5)对人群存在一定急性超额死亡风险,PM_(2.5)浓度升高可能导致昆明市居民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超额死亡人数增加;男性可能为敏感人群,≤65岁人群滞后效应明显。2017—2019年随着PM_(2.5)超标情况逐年改善,由PM_(2.5)污染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逐年减少。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时间序列
非意外死亡
超额死亡风险
Keywords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
matter
Time
series
Non-accidental
death
risk
of
excess
death
分类号
R181.34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014-2018年武汉市大气颗粒物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传刚
何思怡
王婧
崔秀青
代娟
谢曙光
机构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与检验防护所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所
出处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695-698,共4页
基金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面上项目(WJ2021M205)。
文摘
目的探讨武汉市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年均超额死亡人数。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武汉市城区每日死亡人数、PM_(2.5)和PM_(10)日均浓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_(2.5)、PM_(10)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表征武汉市PM_(2.5)和PM_(10)对暴露人群短期超额死亡的影响。结果5年间,PM_(2.5)和PM_(10)年均浓度从2014年的88.7μg/m^(3)和115.4μg/m^(3)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51.6μg/m^(3)和75.0μg/m^(3);每日PM_(2.5)、PM_(10)浓度与非意外死亡人数均显著相关,并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在lag 0 d,PM_(2.5)和PM_(10)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升高1.03%(95%CI:0.82%~1.23%)和0.67%(95%CI:0.51%~0.82%);5年间,PM_(2.5)和PM_(10)污染所致武汉城区当日暴露人群平均每年超额死亡338人和104人。结论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显著升高,显著增加居民的短期超额死亡风险。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PM_(10)
PM_(2.5)
非意外死亡
超额死亡风险
Keywords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_(10)
PM_(2.5)
non-accidental
death
risk
of
excess
death
分类号
R122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7—2019年昆明市主城区大气PM_(2.5)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
陈皓
李旭
苏晓梅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
4
原文传递
2
2014-2018年武汉市大气颗粒物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研究
范传刚
何思怡
王婧
崔秀青
代娟
谢曙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