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粗糙集的保险风险规则挖掘模型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沛 李剑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9,共6页
加入 WTO后 ,中国的保险行业将全面与国际保险体系接轨 ,这意味保险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已成为我国财产保险业务的龙头险种。由于机动车经常处于运动状态 ,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如何对车险保单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出风险... 加入 WTO后 ,中国的保险行业将全面与国际保险体系接轨 ,这意味保险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已成为我国财产保险业务的龙头险种。由于机动车经常处于运动状态 ,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如何对车险保单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出风险规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介绍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运用 VPRS模型对车险保单数据进行分析 ,借助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挖掘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保险风险规则 保险行业 决策信息系统 数据挖掘模型 中国
下载PDF
考虑强化粗糙集属性的快递运输风险快速挖掘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青云 刘海鸥 刘鑫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快递运输过程中受自然天气变化以及交通情况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快递配送出现延迟。由于随机干扰因素较多,风险主次序列难以划分,提出基于强化粗糙集属性的快递运输风险挖掘方法。获取快递运输突发事件历史数据,剔除数据的噪声与冗余... 快递运输过程中受自然天气变化以及交通情况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快递配送出现延迟。由于随机干扰因素较多,风险主次序列难以划分,提出基于强化粗糙集属性的快递运输风险挖掘方法。获取快递运输突发事件历史数据,剔除数据的噪声与冗余。构建风险相似度矩阵,提取突发事件历史数据的类别和特征。结合评价指标和其它行业运输风险评价特征,划分风险的主次序列。通过强化粗糙集方法,挖掘快递运输中不同决策属性间依赖关系,多层次挖掘快递运输风险。通过实验证明提出方法能够快速挖掘出快递运输中风险,明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粗糙集属性 快递运输风险挖掘 冗余数据 风险挖掘模型
下载PDF
跨境邮寄物风险源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3
作者 罗琴涛 张宗平 +3 位作者 罗宇平 胡琳子 梁军峰 梁志明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2年第3期60-63,共4页
针对我国跨境邮寄新业态呈现爆发式发展,为实现业务“管得住、通得快”,为实现对进出境邮件风险源的检测和智能预警,构建风险监控、风险预警、查验处置的一体化体系,降低风险邮寄包裹中动植物、有害生物、生化风险物等高风险源的漏检问... 针对我国跨境邮寄新业态呈现爆发式发展,为实现业务“管得住、通得快”,为实现对进出境邮件风险源的检测和智能预警,构建风险监控、风险预警、查验处置的一体化体系,降低风险邮寄包裹中动植物、有害生物、生化风险物等高风险源的漏检问题,提升跨境进出境邮件监管效能。本文参考大数据模型的构建方法,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对跨境邮寄物的申报数据、历史查验数据、各类检测监管设备产生的过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对潜在风险包裹进行风险预警。建立的逻辑回归模型能对风险包裹数据进行分类,比对预警结果和真实结果能达到较高的准确率。建立的邮件风险源监测和智能预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适用于应对进出口跨境邮寄件的快速预警,达到高效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警 风险挖掘模型 逻辑回归 邻近模型
下载PDF
底层网络潜在危险数据的未激活状态挖掘模型
4
作者 李俊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4-227,共4页
底层网络潜在的危险未激活状态数据属性具有较高的模糊性,传统的数据挖掘方法依据攻击行为特征,完成潜在危险数据未激活状态的挖掘,容易产生挖掘多中心问题,具有较高的误警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映射的潜在危险数据未激活状态挖掘方法,面... 底层网络潜在的危险未激活状态数据属性具有较高的模糊性,传统的数据挖掘方法依据攻击行为特征,完成潜在危险数据未激活状态的挖掘,容易产生挖掘多中心问题,具有较高的误警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映射的潜在危险数据未激活状态挖掘方法,面向底层高维度潜在危险数据属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底层网络潜在危险数据进行降维操作,构建潜在危险数据的映射网络,搜索优秀的显示邻域保留的网络,从该网络中生成映射图,对其参数进行分析,获取异常数据,也就是未激活状态数据。实验结果说明,采用所提方法可增强底层网络潜在危险数据未激活状态挖掘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网络 潜在危险数据 未激活状态 挖掘模型
下载PDF
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在某大型设备制造企业噪声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梁志明 曾庆民 +5 位作者 邓永愈 李丽泉 余建文 梁晓燕 苏世标 张美辨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49,共6页
[背景]职业性噪声聋已成为发病率仅次于职业性尘肺病的第二大类职业病。2017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但还未制定关于噪声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目的]探索不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某大... [背景]职业性噪声聋已成为发病率仅次于职业性尘肺病的第二大类职业病。2017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但还未制定关于噪声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目的]探索不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某大型设备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使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模型和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对某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中噪声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不同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收集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工人听力异常率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该企业噪声作业岗位均未设置工程降噪设施,现场调查发现很少工人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噪声作业岗位工人的听力异常率为16.67%~50.00%,非噪声作业岗位工人无听力异常。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所有噪声作业岗位的风险比值均为3级,非噪声作业岗位均为2级。ICMM模型评估结果显示,所有噪声作业岗位的风险比值均为5级,非噪声作业岗位均为2级。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评估结果显示,各噪声作业岗位的风险比值为1~4级。[结论]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均能用于噪声风险评估。ICMM模型较为保守;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相对简单;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能综合考虑噪声影响健康风险的各项要素,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职业健康 风险评估 设备制造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 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模型 有害作业分级法
原文传递
基于四种风险评估模型的正己烷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6
作者 李飞 孔璐 +3 位作者 王博深 徐凡伟 蔡纳 朱宝立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5-660,共6页
[背景]正己烷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溶剂,但其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同时具有蓄积性,企业工人长期接触会导致严重的慢性疾病。[目的]本文使用四种风险评估模型评价正己烷暴露工人的健康风险水平,探讨四种模型在正己烷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的... [背景]正己烷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溶剂,但其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同时具有蓄积性,企业工人长期接触会导致严重的慢性疾病。[目的]本文使用四种风险评估模型评价正己烷暴露工人的健康风险水平,探讨四种模型在正己烷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的适用性,对国内正己烷健康风险评估进行重要补充。[方法]2022年选取江苏省内85个制造业企业中167个接触正己烷的工作岗位,对1724个接触正己烷的工人做横断面研究,包括问卷调查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浓度监测。随后基于大样本、多企业、多岗位数据,采用我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模型、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简称ICMM模型)进行定量、半定量和定性风险评估,进而分析正己烷暴露工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结果]各个岗位正己烷暴露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OELs)。我国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结果显示各个岗位被评价为相对无害作业岗位。随后使用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除2个粘胶岗监测点被评估为中等风险,其他岗位均为低风险。ICMM模型定量法评估认为所有岗位的正己烷空气中暴露浓度都为不可容忍,而矩阵法认为所有岗位都为低风险级别。美国EPA模型评价结果显示除喷漆、印刷、粘胶岗位的五个监测点被评为高风险,其他岗位均被评价为低风险。[结论]根据我国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判各个岗位正己烷暴露均为无危害等级,而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和美国EPA模型均出现中等及高风险等级。因此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并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仍需要结合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和美国EPA模型,综合考虑实际的接触浓度对工人的职业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风险评估 职业危害 职业暴露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 美国环境保护署模型 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 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