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黄进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81例右半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n=41)对照组(n=40)。对照组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完整结肠系膜切... 目的探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81例右半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n=41)对照组(n=40)。对照组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法方法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肠梗阻、淋巴漏、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期与Ⅲ期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总数及阳性淋巴结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12.2%(5/41),对照组为7.5%(3/40),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更符合肿瘤学治疗原则,可整块、彻底切除癌灶和系膜组织,最大限度清扫淋巴结,防止肿瘤组织残留,具有较佳近期疗效,但随访时间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并发症 淋巴结
下载PDF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文斌 李翔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2期47-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开腹CME术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收治的76例行CME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与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收治的65例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右半结...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开腹CME术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收治的76例行CME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与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收治的65例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比较短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CME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稍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CME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切除肠管长度较传统手术组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2组的阳性淋巴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82,P=0.183,P=0.562)。规律随访后所有患者均存活,CME组局部复发率为5.26%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13.84%(P=0.036);CME组的远期转移率为6.58%,与传统开腹组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8)。结论对于右结肠癌根治术而言,CME术是一种短期疗效好而且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完整系膜切除 右半结肠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稳深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64例右半结肠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切除术,开腹组32例患者采用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64例右半结肠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切除术,开腹组32例患者采用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流质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都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 出血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整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相关解剖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永恒 黄湘俊 +2 位作者 张文兴 冷大跃 倪志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相关解剖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通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腹腔镜下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30例患者,对其解剖要点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完成腹腔镜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相关解剖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通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腹腔镜下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30例患者,对其解剖要点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完成腹腔镜手术,中转率为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平均手术时间(142.4±34.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0.5±25.2)mL,平均清扫淋巴结(15.8±6.6)枚,平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3±1.5)d,平均下床活动时间(2.1±1.2)d,平均住院时间(12.5±2.7)d;在血管解剖中,回结肠动脉位于回结肠静脉前方5例(17.9%)、前上方13例(46.4%)、前下3例(10.7%)、后方2例(7.1%)、后上3例(10.7%)、后下2例(7.1%)。右结肠动脉独立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者占43%(12/28),与中结肠动脉共干29%(8/28),与回结肠动脉共干者占18%(5/28),缺如者占10%(3/28)。胃结肠干出现率75.0%(21/28),其中包含右结肠静脉/上右结肠静脉的胃结肠干为89.3%(25/28)。结论: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安全可行的,正确的解剖间隙、解剖标志及血管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下载PDF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术后乌司他丁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及对血清中期因子、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明干 丁新德 +1 位作者 章波 朱松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4期446-449,452,共5页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术后乌司他丁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及对血清中期因子(MK)、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20...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术后乌司他丁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及对血清中期因子(MK)、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主要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及尿素氮(BUN)]、MK、TSGF、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和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患者ALT、AST、TBIL、肌酐和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K、TSGF、TNF-α、IL-6、IL-8、CD4+及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67%(16/60)、21.67%(1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术后乌司他丁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且对术后患者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肿瘤相关标志物水平,同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乌司他丁 右半结肠癌 中期因子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下载PDF
左、右半结肠癌骨转移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国耀 曹非 +3 位作者 史磊 张智慧 马天江 李玉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428-431,共4页
目的:比较左半结肠癌(LSCC)和右半结肠癌(RSCC)骨转移的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差异。方法:对漯河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3例结肠癌骨转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据解剖位置将64例纳入LSCC组,39例纳入RSCC组,对比分析其... 目的:比较左半结肠癌(LSCC)和右半结肠癌(RSCC)骨转移的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差异。方法:对漯河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3例结肠癌骨转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据解剖位置将64例纳入LSCC组,39例纳入RSCC组,对比分析其病理学特征,绘制并分析生存曲线,筛选预后因素。结果:RSCC骨转移相对LSCC表现为:CA199阳性率高、年龄大、分化程度更差、分期更晚、预后更差。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原发肿瘤位置、TNM分期、LDH水平、ALP水平是影响结肠癌骨转移3年生存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原发肿瘤位置、TNM分期、ALP水平是结肠癌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右半结肠癌在病理特点、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生存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为区分左、右半结肠癌骨转移的不同病理特征及预后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半结肠癌 骨转移 病理特征 预后因素
下载PDF
Oct4与EGFR在右半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程杰 史春桃 +2 位作者 陈超波 韩玮 王庆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Oct4与EGFR在右半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右半结肠癌组织中Oct4与EGFR的表达,并与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GEPIA数据库结果确认两者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Oct... 目的:探讨Oct4与EGFR在右半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右半结肠癌组织中Oct4与EGFR的表达,并与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GEPIA数据库结果确认两者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Oct4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EGFR与肿瘤直径大小、组织学分级以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根据免疫组化评分结果可见,Oct4阳性表达中,EGFR阳性表达率为50.0%(26/52),Oct4阴性表达中,EGFR阳性表达率仅为29.41%(20/68),结合GEPIA数据库分析确认Oct4与EGFR表达呈正相关。另外,Oct4与EGFR双阳性者26例,与肿瘤直径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Oct4和EGFR在右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能够弥补临床病理学诊断的缺陷,为探索右半结肠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EGFR 右半结肠癌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部位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对比
8
作者 岳欣 胡均 王家仓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5期4720-472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结直肠癌的常见临床病理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科某治疗组153例于2015-01-01/2015-12-31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35例,左半结肠癌34例,直肠癌84例,对比3组病例之...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结直肠癌的常见临床病理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科某治疗组153例于2015-01-01/2015-12-31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35例,左半结肠癌34例,直肠癌84例,对比3组病例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MMR)表达、Ki-67标记指数等临床病例参数.结果对比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在发病平均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分期、MMR表达、Ki-67标记指数、CA19-9和CA724方面存在显著性统计差异,而性别、肿瘤TNM分期、CEA、CA242等指标则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部位的结直肠癌,在临床病理特征、流行病学、分子水平以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各自的特征,全面透彻的认识有助于治疗的个体化进而实现精准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左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 直肠癌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9
作者 李瑾 郑款恒 雷新键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0期22-24,共3页
目的对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由于右半结肠癌而在该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对这些患者进行划分,其中30例为对照组,30例为观察组... 目的对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由于右半结肠癌而在该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对这些患者进行划分,其中30例为对照组,30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癌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同时对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78.27±12.43)m L、术后引流量为(58.43±2.49)m L、淋巴结清扫总数目为(21.03±1.29)个,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为(231.42±13.61)m L、术后引流量为(84.21±1.74)m L、淋巴结清扫总数目为(12.97±1.58)个;观察组的残端肿瘤残余率为3.3%、术后吻合口漏率为0.0%、并发症发生率6.7%、死亡率0.0%、复发率为3.3%,对照组的残端肿瘤残余率为6.7%、术后吻合口漏率为3.3%、并发症发生率20.0%、死亡率10.0%、复发率为13.3%。在上述指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将患者的肿瘤有效清除,并且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右半结肠癌手术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