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盆地走滑断层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 被引量:77
1
作者 刘玉瑞 刘启东 杨小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3,293,共6页
苏北盆地石港、汊涧、吴堡断层体系 ,平面上主干断层具有线性主位移带、马尾状撇裂和雁列入字型构造的组合特征 ;剖面上呈现锥形破裂、强制单斜层和破碎主位移带的构造特征 ;断旁岩石则可见到扭性、压性破裂面等地质现象。这些特征反映... 苏北盆地石港、汊涧、吴堡断层体系 ,平面上主干断层具有线性主位移带、马尾状撇裂和雁列入字型构造的组合特征 ;剖面上呈现锥形破裂、强制单斜层和破碎主位移带的构造特征 ;断旁岩石则可见到扭性、压性破裂面等地质现象。这些特征反映石港、汊涧、吴堡断层体系应属离散型右行走滑断层。经应力分析 ,苏北盆地受伸展作用和右行走滑双重营力的地质作用 ,而右行扭动是诱导形成走滑断层的主因 ,主要受郯庐断裂带活动的控制。正是这些断层体系所具有的离散型右行走滑特征控制了苏北盆地的油气圈闭形成、圈闭的平面分布、以及油气的运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离散型 右旋 成因机制 油气聚集 苏北盆地
下载PDF
新生代阿尔金断层中、东段右行走滑特征 被引量:33
2
作者 杨藩 叶素娟 +2 位作者 曹春潮 乔秦征 许同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6-354,共9页
从柴达木、准噶尔、塔里木3个地块近4个古地磁样品中得出的古纬度数据表明,新生代阿尔金断层中、东段的右行走滑特征明显。白垩纪以来,新疆板块相对柴达木地块向北移动了0.6°-5.4°。据此将断裂两侧各地块复原到白... 从柴达木、准噶尔、塔里木3个地块近4个古地磁样品中得出的古纬度数据表明,新生代阿尔金断层中、东段的右行走滑特征明显。白垩纪以来,新疆板块相对柴达木地块向北移动了0.6°-5.4°。据此将断裂两侧各地块复原到白垩纪末的位置,天山-北山地体与祁连山地体相联,柴达木地体成为塔里木地体的东延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古地磁 阿尔金断层 右行走滑
下载PDF
右侧卧位对左室下壁心肌衰减校正价值的初探
3
作者 石洪成 李文罡 +3 位作者 陈绍亮 姚之丰 朱玮珉 刘文官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3-376,共4页
为探讨右侧卧位对左室下壁心肌衰减校正和心梗诊断的价值 ,对 31名正常者和 2 2名冠心病病人同时进行了仰卧位和右侧卧位的99mTc -MIBI静息心肌显像 ,病人均作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观察正常者在不同体位时下壁形态并通过靶心图计算各区... 为探讨右侧卧位对左室下壁心肌衰减校正和心梗诊断的价值 ,对 31名正常者和 2 2名冠心病病人同时进行了仰卧位和右侧卧位的99mTc -MIBI静息心肌显像 ,病人均作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观察正常者在不同体位时下壁形态并通过靶心图计算各区象素计数。判定不同体位对各供血区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 ,右侧卧位时下壁形态显示较好而且计数明显增高 ,P <0 .0 5,同时对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10 0 %和 81.8% ,较仰卧位明显提高。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诊断 心肌灌注显像 右侧卧位 心肌梗塞 心肌衰减 校正
下载PDF
苏北盆地构造特征及箕状断陷形成机理 被引量:64
4
作者 陈安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苏北盆地是典型的箕状断陷,具"坳(K2t—E1f)-断(E2d—E2s)-坳(N1-2y)"3层结构,分"裂陷、断-坳、断-翘"3种类型,历经3次抬升改造,是古近纪晚期的"残留盆地"。苏北盆地发育不同类型的断裂组合,北东、北西... 苏北盆地是典型的箕状断陷,具"坳(K2t—E1f)-断(E2d—E2s)-坳(N1-2y)"3层结构,分"裂陷、断-坳、断-翘"3种类型,历经3次抬升改造,是古近纪晚期的"残留盆地"。苏北盆地发育不同类型的断裂组合,北东、北西方向构造。文章探讨了箕状断陷形成机理,指出地层掀斜不可能通过"旋转"产生,大量的张性断层主要产生于先期逆断的盆地基底和力偶反向,箕状盆地是凹陷在同一方向上遭受拉张、裂陷和挤压、基底拱升交替作用时接受沉积或抬升削蚀的结果。而拉张和挤压的动力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太平洋-菲律宾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两者的交替作用使中国东部在北西方向上形成张-压交替的"手风琴式"力学环境,从而造就了基底拱升式断-坳结合型箕状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盆动力学 右行剪切 左行剪切 复杂小断块 残留盆地 断陷盆地 箕状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右胸外侧小切口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793例体会 被引量:53
5
作者 刘迎龙 张宏家 +4 位作者 孙寒松 李守军 闫军 苏俊武 于存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介绍经右胸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  方法 :经右外侧第 4或第 3肋间入胸 ,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 793例。修补房间隔缺损 180例 ,室间隔缺损 45 2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32例 ,法乐四联... 目的 :介绍经右胸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  方法 :经右外侧第 4或第 3肋间入胸 ,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 793例。修补房间隔缺损 180例 ,室间隔缺损 45 2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32例 ,法乐四联症 95例 ,部分心内膜垫缺损 17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7例及其他畸形 10例 ;合并畸形包括 :动脉导管未闭 ,左上腔静脉 ,肺静脉畸形引流 ,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单冠状动脉畸形等。  结果 :本组患儿手术死亡 3例 (死亡率 0 .38% ) ,1例因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 ,1例因气管插管故障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其它患儿术后并发症少。  结论 :这种切口可安全有效地替代正中剖胸矫治某些小儿常见的心脏畸形 ,它具有损伤小 ,瘢痕隐蔽 ,不破坏胸廓完整性 ,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 ,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先天性心脏畸形 右胸外侧小切口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因(中):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 被引量:31
6
作者 许浚远 张凌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5-190,共6页
在平面应变等的一级近似假定下 ,恢复了边缘盆地拉分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对压缩量和南海、日本海盆地的拉分量。得出两板块碰撞时 ,其间缝合线在现今位置南约 2 6°(沿东经 85°方向 ) ,南海北岸在现今位置南约 14°,日... 在平面应变等的一级近似假定下 ,恢复了边缘盆地拉分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对压缩量和南海、日本海盆地的拉分量。得出两板块碰撞时 ,其间缝合线在现今位置南约 2 6°(沿东经 85°方向 ) ,南海北岸在现今位置南约 14°,日本海北岸相对西南日本在南约 4 5°位置 ,而西南日本岛本身在现今位置南约 8 5°位置。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 ,加速了后者向北退却 ,西北太平洋边缘发生右行剪切 ,在老第三纪 (或至早中新世末 )形成南海、日本海、菲律宾海、苏禄海及苏拉维西海等右行拉分裂谷 ,它们共同构成巨大的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 ,以保持运动学平衡。秦岭和贝加尔 -斯塔诺夫左行剪切带为该系统派生的R′断裂。在全球构造上 ,欧亚板块向北退却与美洲板块南移是和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边缘盆地 拉分盆地 断裂 右行剪切
下载PDF
山西大同盆地口泉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 被引量:31
7
作者 谢新生 江娃利 +2 位作者 王瑞 王焕贞 冯西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9-374,共16页
野外调查表明 ,口泉断裂断错了断面附近的 3级地貌面 ,包括大同盆地西侧全新世形成的洪积扇后缘及位于洪积扇冲沟内的Ⅰ ,Ⅱ级阶地。其中冲沟内Ⅱ级阶地为剥蚀阶地 ,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 ,Ⅰ级阶地面的地层时代距今 2 52ka。在该断裂的... 野外调查表明 ,口泉断裂断错了断面附近的 3级地貌面 ,包括大同盆地西侧全新世形成的洪积扇后缘及位于洪积扇冲沟内的Ⅰ ,Ⅱ级阶地。其中冲沟内Ⅱ级阶地为剥蚀阶地 ,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 ,Ⅰ级阶地面的地层时代距今 2 52ka。在该断裂的悟道及上黄庄 2个地点开挖的大探槽表明 ,在距今 1 2 3万年以来该断裂曾发生 4次古地震事件 ,其中 3次分别发生在接近距今 2 52 ,5 6 8,13 73ka。另一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 6 76~ 10 82ka。这些数据有可能反映了口泉断裂具备准周期的强震活动。这 4次古地震事件的平均间隔约为 3 74ka ,最新一次古地震与上一次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 3 16ka。 2个大探槽各次事件的平均最小同震垂直位移为 1 8m。这些资料对重新评价口泉断裂未来的地震潜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大探槽 古地震 全新世 口泉断裂
下载PDF
1976年唐山地震发震断裂的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建华 郝书俭 +2 位作者 胡玉台 于之水 褚宝贵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3,共7页
震后野外考察及航空摄影发现的地裂缝带,说明唐山断裂与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有密切关系。用卫星遥感信息和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对唐山断裂的活动性做了新的研究。卫星图像解释结果表明:震前一年多时间内,NE向的唐... 震后野外考察及航空摄影发现的地裂缝带,说明唐山断裂与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有密切关系。用卫星遥感信息和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对唐山断裂的活动性做了新的研究。卫星图像解释结果表明:震前一年多时间内,NE向的唐山断裂被NNW向断裂截切而NWW向断裂受到牵引,因而显示出右旋走滑的活动形迹。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则证明,唐山断裂是倾向NW,高倾角的右旋走滑正断层,它断错了全新统(Q4)、晚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和早更新统(Q1)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发震断裂 卫星图像 浅层地震勘探 断层
下载PDF
华南武夷山区桃溪旋卷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顺金 黄昌旗 +2 位作者 陈泽霖 陈金良 曹明志 《福建地质》 2000年第4期188-196,共9页
桃溪变质核杂岩构造位于华南的武夷山脉南段。该变质核杂岩构造由顺层塑性流变的内核、分划性右行斜落韧性变形的中间层、脆韧性右行滑落剪切变形的具薄皮构造特征的盖层组成“三层结构”。其间均为不同构造层次的剥离断层 (带 )分划 ,... 桃溪变质核杂岩构造位于华南的武夷山脉南段。该变质核杂岩构造由顺层塑性流变的内核、分划性右行斜落韧性变形的中间层、脆韧性右行滑落剪切变形的具薄皮构造特征的盖层组成“三层结构”。其间均为不同构造层次的剥离断层 (带 )分划 ,各剥离断层的上盘在下滑的同时右行走滑的特征也很明显 ,是一个具右行旋卷特征的变质核杂岩构造。该变质核杂岩构造于加里东期发育雏形 ,强烈隆升并定位于印支期 ,对燕山期及其以后的构造发展仍有一定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成矿作用 形成机制 内核 中间流变层
下载PDF
实时监视下右侧卧位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浩 李红灵 +1 位作者 刘杰民 刘哲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监视下右侧卧位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取右侧卧位,对照组取直立位、站立或坐位均可,吞入胶囊内镜后实时监控胃内通过情况,通过幽门后患者可自由活动,统计分析两组间胃转运时... 目的探讨实时监视下右侧卧位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取右侧卧位,对照组取直立位、站立或坐位均可,吞入胶囊内镜后实时监控胃内通过情况,通过幽门后患者可自由活动,统计分析两组间胃转运时间、小肠转运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阳性发现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胃转运时间为(31.7±29.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2.6±55.9)min(U=559.000,P=0.020);平均小肠转运时间为(221.3±78.8)min,与对照组的(211.1±86.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1,P=0.611);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X2=5.165,P=0.023);阳性发现率为75.0%(30/40),与对照组的65.O%(26/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2,P=0.329)。结论实时监视下右侧卧位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窥镜检查 实时监视 右侧卧位
原文传递
右胸外侧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士忠 刘立群 +3 位作者 隽兆东 刘效波 赵晓华 张勇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右胸外侧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9年3月期间,常见先心病患者行经右胸外侧小切口手术97例,与同期行正中切口进行同类先心病手术129例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对比研究两组主动脉阻断... 目的探讨右胸外侧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9年3月期间,常见先心病患者行经右胸外侧小切口手术97例,与同期行正中切口进行同类先心病手术129例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对比研究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胸液量、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鸡胸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均无住院死亡;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右胸组与正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与正中组比较:平均总胸腔引流量分别为(223.9±127.1)ml,(379.4±203.9)ml;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248.5±74.4)min,(293.1±122.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7±1.2)d,(9.4±0.86)d;鸡胸发生率分别为0%,2.3%(3/129);右胸组均低于正中组(P<0.05)。结论右胸外侧小切口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部分心内直视手术,与正中切口手术相比,明显缩短术后气管插管及住院时间,切口隐蔽,美观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右胸外侧小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先天性心脏病 住院时间 对比研究 体外循环时间 胸腔引流 主动脉阻断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近期改变的比较
12
作者 郑楠 管涛 曲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近期改变。方法选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0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左房微小切口组、右外侧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比较各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近期改变。方法选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0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左房微小切口组、右外侧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比较各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重症监护时间、心脏结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左房微小切口组和右外侧切口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切口长度缩短,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各组右房左右径和上下径、右室前后径缩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增大(P<0.05),且术后3个月较术后3天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术后3天左房微小切口组和右外侧切口组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术后3个月各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房微小切口、右外侧切口较正中切口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近期矫正效果较好,但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微小切口入路 右外侧切口入路 正中切口入路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心脏结构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德良 车艳波 +1 位作者 罗忠丽 张青杰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二维(2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W)检测38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观测仰卧位及右侧卧位其管腔内径、CDFI、PW频谱变化。结果38例患者左...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二维(2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W)检测38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观测仰卧位及右侧卧位其管腔内径、CDFI、PW频谱变化。结果38例患者左肾静脉均见不同程度受压变窄,内径(0.21±0.09)cm;压迫前扩张,内径(0.99±0.41)cm,与前者之比≥3,CDFI示血流色彩暗淡,PW呈低速连续性频谱;压迫后血流色彩明亮或混叠,呈高速湍流脉动频谱,右侧卧位压迫解除,压迫前管径回缩,血流速度增快,呈下腔静脉样脉动频谱,各测值与仰卧位比较P<0.01,有极显著差异。1例老年患者狭窄前扩张处见附壁絮状物回声。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有效、可靠的首选方法,右侧卧位对改善左肾血流动力学状态,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右侧卧位
下载PDF
父母年龄和先天性唇(腭)裂患儿之间的关系
14
作者 焦建军 柴丛娜 +2 位作者 靳书滨 石光 马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7-962,共6页
为分析出唇(腭)裂疾病的发生概率和其父母年龄的关系,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675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包括404例唇(腭)裂(cleft lip with/without cleft palate,CL±P),271例腭裂(isolated cleft palate,CP),并记录父母生育... 为分析出唇(腭)裂疾病的发生概率和其父母年龄的关系,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675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包括404例唇(腭)裂(cleft lip with/without cleft palate,CL±P),271例腭裂(isolated cleft palate,CP),并记录父母生育年龄。根据裂隙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唇(腭)裂(CL±P)及腭裂(CP)。单侧裂分为左侧裂及右侧裂。研究发现在唇(腭)裂(CL±P)中,父母双方年龄都大时,后代患唇(腭)裂(CL±P)的风险要比父母双方都年轻的高很多。在腭裂(CP)中,父母年龄大比父母年轻的后代更易患腭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分析父母年龄和左右侧裂之间的关系,发现父母年龄和左右侧裂统计学无意义。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后代患唇(腭)裂的风险越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只有当父母双方的年龄都很高时,这种风险才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唇(腭)裂 左右侧裂 父母年龄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右侧壁房室旁道再次射频消融成功的体会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树龙 杨延宗 +4 位作者 林治湖 高连君 杨东辉 刘少稳 郑晓群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6年第4期193-194,共2页
右侧壁是右侧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RFCA)较困难区域。对6例RFCA失败和(或)复发的右侧壁房室旁道再次消融成功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消融的方法学。选用8F加硬大头或温控导管,部分病例使用Swartz鞘辅助操作,均经静... 右侧壁是右侧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RFCA)较困难区域。对6例RFCA失败和(或)复发的右侧壁房室旁道再次消融成功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消融的方法学。选用8F加硬大头或温控导管,部分病例使用Swartz鞘辅助操作,均经静脉途径于三尖瓣环上进行消融。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阻断旁道,有效放电11次、射频电流功率平均43±6(30~50)W、放电时间平均379±81(270~480)s,与50例右侧其它部位旁道消融功率(平均36±4W)和时间(平均240±23s)分别相比,P均<0.05。5例患者随访期间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动过速发作;1例术后16h再次复发。体会:采用高功率、长时间放电可取得一定疗效;常规选用加硬导管,部分使用温控导管,辅以适当的Swartz鞘管和提高导管操作技巧等有助于提高右侧壁旁道RFCA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侧壁 房室旁道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右侧卧位对胶囊内镜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莫慧琴 杨志敏 +3 位作者 杨雨 周子琴 古丽芳 卜荣 《西部医学》 2013年第8期1242-1243,共2页
目的观察患者在适当时机取右侧卧位对胶囊内镜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时间的影响。方法将50例被检者(其中健康体检者3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进行消化道检查。常规对照组不进行体位干预,右侧体位组进行适时右侧卧位干预,观... 目的观察患者在适当时机取右侧卧位对胶囊内镜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时间的影响。方法将50例被检者(其中健康体检者3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进行消化道检查。常规对照组不进行体位干预,右侧体位组进行适时右侧卧位干预,观察两组胶囊在胃内运行时间和进入小肠后的运行时间。结果 50例受检者中,49例顺利完成检查,1例经胃镜拨动胶囊进入十二指肠,成功率98%。11例发现阳性病变,检出率为22%。无一例患者发生胶囊在胃内滞留。右侧体位组患者胶囊在胃内的停留时间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而右侧体位组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时指导患者取右侧卧位,可以促进胶囊借助本身的重力,顺利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缩短胶囊在胃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全小肠检查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卧位 胶囊内镜 幽门 十二指肠 时间
下载PDF
112例经右外侧小切口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体会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永涛 李磊 +6 位作者 范祥明 朱耀斌 陈哲 李志强 苏俊武 程沛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40-541,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右外侧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病例,探讨右外侧小切口在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应用与推广。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1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在右外侧小切口下完成。其中男性44例,女性68例。年龄平均58.7个月(6~489个... 目的:通过分析右外侧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病例,探讨右外侧小切口在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应用与推广。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1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在右外侧小切口下完成。其中男性44例,女性68例。年龄平均58.7个月(6~489个月),体质量平均16.6kg(4.8~69kg)。20例合并心脏畸形如三尖瓣关闭不全,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永存左上腔静脉。结果:术后2例出现早期血痰,1例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引流偏多。均获得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无死亡,超声心动图示无残余分流,无胸廓畸形。结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可以在右外侧小切口下完成,该入路安全可靠,创伤小,暴露好,恢复快及美观效果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右外侧小切口
下载PDF
头胸导联和常规Wilson导联对右侧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的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庄国强 宋治远 +3 位作者 舒茂琴 孙渝锦 杨柳 柴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54-655,共2页
目的 提高体表心电图对显性旁道定位的准确性 ,缩短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时间。方法 对 5 0例右侧显性旁道在射频消融术前采集了头胸导联与常规Wilson右胸导联体表心电图 ,结合射频消融术的靶点进行分析 ,比较其两两的符合率。结果 右前... 目的 提高体表心电图对显性旁道定位的准确性 ,缩短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时间。方法 对 5 0例右侧显性旁道在射频消融术前采集了头胸导联与常规Wilson右胸导联体表心电图 ,结合射频消融术的靶点进行分析 ,比较其两两的符合率。结果 右前间隔、右前游离壁、右后游离壁及右后间隔的符合率分别为 10 0 %、10 0 %、95 45 %和 90 91% ,常规导联的符合率为 5 8 3 3 % ,68 75 % ,61 90 % ,81 81%。头胸导联对右后间隔显性旁道的定位与常规Wilson导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对右侧游离壁及右前间隔显性旁道的定位诊断明显优于常规Wilson导联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胸导联 WILSON导联 右侧显性旁道
下载PDF
不同干预方式对胶囊内镜消化道转运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春华 李慧 +1 位作者 宋云峰 姚银珍 《胃肠病学》 2014年第12期736-738,共3页
背景:胶囊内镜目前广泛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近年如何提高胶囊内镜全小肠检查完成率(CER)日益受到关注。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式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对胃转运时间(GTT)和小肠转运时间(SBT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上海长海医... 背景:胶囊内镜目前广泛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近年如何提高胶囊内镜全小肠检查完成率(CER)日益受到关注。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式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对胃转运时间(GTT)和小肠转运时间(SBT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上海长海医院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右侧卧位组和运动组,吞服胶囊内镜后分别给予安静休息、右侧卧位和快步走,直至胶囊内镜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比较三组GTT、SBTT、CER和疾病诊断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右侧卧位组GTT明显缩短(P<0.05),而SBTT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组GTT、SBTT均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右侧卧位组和运动组的CER和疾病诊断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侧卧位能缩短胶囊内镜GTT,快步走能缩短胶囊内镜GTT和SBTT,两者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检查 右侧卧位 运动 诊断 转运时间
下载PDF
彰武盆地九佛堂组—沙海组沉积充填特征及盆地演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贝 程日辉 +2 位作者 王腾飞 曲前中 沈艳杰 《世界地质》 CAS 2015年第3期615-623,共9页
通过ZW3井和ZW10井沉积层序对比和I1地震剖面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对彰武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和盆地演化进行综合研究。九佛堂组与沙海组在地层叠置关系上存在3种不同叠置样式:萎缩式、一致式和超越式,是由盆地发育过程中右旋扭动造成的。... 通过ZW3井和ZW10井沉积层序对比和I1地震剖面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对彰武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和盆地演化进行综合研究。九佛堂组与沙海组在地层叠置关系上存在3种不同叠置样式:萎缩式、一致式和超越式,是由盆地发育过程中右旋扭动造成的。九佛堂下段为盆地伸展拉张背景下的充填,发育大段泥岩和油页岩,反映可容纳空间增大和沉积物供给不足;该段具有较好生油气能力。九佛堂组上段为转换伸展背景下的充填,ZW10井代表的东部区发育大套泥岩,而ZW3井代表的西部区发育一套粗碎屑沉积,反映盆地走滑或者扭动作用的发生;走滑扭动断裂作用使得断陷中形成凸起,分隔了生烃凹陷,而且开始形成下部成藏组合。九佛堂组末期为盆地构造反转期,发生了较大规模构造反转,致使盆地东部边缘区域的九佛堂组上段遭受严重剥蚀。沙海组下段为断陷由伸展到构造扭动背景下的充填,其下部暗色泥岩发育,具有较好生油气能力;上部ZW3井和ZW10井砂岩含量明显增加,反映伴随着沉积物的足量供给与快速进积;构造扭动使盆内凸起再次发育,形成了上部成藏组合。沙海组上段为盆地萎缩背景下的充填,砂体强烈进积,盆地萎缩。沙海组末期盆地再次发生大规模构造反转,沙海组上段地层遭受强烈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特征 盆地演化 右旋扭动 九佛堂组 沙海组 彰武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