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寻找丢失的人格——从罗马、德国、拉丁法族国家、前苏联、俄罗斯到中国 |
徐国栋
|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5
|
|
2
|
从“人可非人”到“非人可人”:民事主体制度与理念的历史变迁——对法律“人”的一种解析 |
李拥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2
|
|
3
|
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之法学辨析 |
常纪文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9
|
|
4
|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论:现在与未来 |
范进学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9
|
|
5
|
论中国农民成员权 |
童列春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9
|
|
6
|
民法典人格权编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评析 |
刘凯湘
|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8
|
|
7
|
新时期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的审思 |
熊文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7
|
|
8
|
公法意义上的知情权解读 |
王平正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9
|
传统知识及传统文化表达的法律保护问题 |
管育鹰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2
|
|
10
|
自然体权利:权利的发展抑或终结? |
徐祥民
巩固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11
|
论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兼谈对我国《海商法》第252~254条的修改 |
张贤伟
|
《中国海商法年刊》
|
2001 |
5
|
|
12
|
旅游权的法理释义 |
刘红婴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3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性及其体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缺陷为视角 |
高轩
伍玉娣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4
|
试论权利的逻辑构成 |
叶立周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5
|
智能机器人权利存在的由因及对策 |
陈全真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0
|
|
16
|
体育赛事节目的广播组织权保护研究 |
黄宗琪
林秀芹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7
|
权利视野中的学生评教 |
苏林琴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8
|
论环境权的主体——对主流学说的检视和修正 |
杨朝霞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9
|
法学视野下的“临终关怀权” |
李文康
|
《医学与社会》
|
2011 |
7
|
|
20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知识产权立法保护——以黔东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
甘明
刘光梓
|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