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槽嵴保存术对不同牙槽骨缺损患者延迟种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直 王亚玲 刘志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0-833,836,共5页
目的:探讨牙槽嵴保存术对不同牙槽嵴骨缺损患者延迟种植效果的影响。方法:94例行下颌单颗后牙拔除术患者,根据牙拔除术前牙槽嵴骨缺损量不同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53)和中重度组(n=41),行拔牙术后再将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分别随机分为保存术... 目的:探讨牙槽嵴保存术对不同牙槽嵴骨缺损患者延迟种植效果的影响。方法:94例行下颌单颗后牙拔除术患者,根据牙拔除术前牙槽嵴骨缺损量不同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53)和中重度组(n=41),行拔牙术后再将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分别随机分为保存术组和对照组,保存术组对牙槽窝采取牙槽嵴保存术,对照组对牙槽窝不做处理。结果: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术后6个月保存术组患者宽度减少量和高度减少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和中重度组中保存术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月时GRL较拔牙前增加,而PD和AL则较拔牙前减少;轻度组种植体直径4.1mm和4.8mm分别占26.4%和73.6%,而中重度组则分别为46.3%和53.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轻度组种植体长度分布与中重度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207,P=0.000)。结论:牙槽嵴保存术可有效减少拔牙术后植骨区牙槽嵴骨量损失,有利于延迟种植操作的开展,尤其对患牙拔除前牙槽嵴骨缺损量>5mm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术 牙槽嵴 骨缺损 牙槽嵴保存术 延迟种植
下载PDF
微创拔牙联合位点保存技术在后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刘晓静 侯艳华 +1 位作者 李彦 马辉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5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拔牙联合位点保存技术在后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后牙种植修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微创拔牙,研究组在对... 目的研究微创拔牙联合位点保存技术在后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后牙种植修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微创拔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位点保存技术。比较两组牙槽骨变化情况、种植体相关指标、整体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拔牙半年后,两组牙槽骨高、宽及骨密度均下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种植体修复1年后,研究组菌斑指数小于对照组,探诊深度低于对照组(P<0.05);种植体修复1年后,研究组咀嚼能力、软组织色泽、软组织附着高度、美观度及整体满意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牙周感染、牙根吸收及种植体松动发生率(7.50%,3/40;7.50%,3/40;5.00%,2/40)低于对照组(27.50%,11/40;25.00%,10/40;20.00%,8/40),P<0.05。结论微创拔牙联合位点保存技术可提高后牙种植修复效果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微创拔牙 位点保存技术
原文传递
后牙牙槽嵴顶保存手术中异种移植材料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生梅 常群安 雷延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异种移植材料应用于后牙牙槽嵴顶保存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口腔科治疗拔除后牙并要求种植修复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微创拔牙后,于牙槽窝内植入Bio-O... 目的分析异种移植材料应用于后牙牙槽嵴顶保存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口腔科治疗拔除后牙并要求种植修复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微创拔牙后,于牙槽窝内植入Bio-Oss Collagen骨胶原,并采用Bio-Gide生物膜覆盖于牙槽窝表面;对照组微创拔牙后直接给予缝合,待自然愈合。在拔牙术后即刻及6个月后测量并计算牙槽嵴宽度与高度的变化量、牙间乳突高度变化量及唇舌向宽度变化量。记录两组患者6个月后植入种植体直径及长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牙槽嵴高度变化量为(0.37±0.96)mm,大于对照组[(-0.65±1.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2,P=0.000)。治疗组患者的牙槽嵴宽度变化量为(-0.84±0.91)mm,低于对照组患者[(-2.13±1.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4,P=0.000)。治疗组患者的牙间乳突高度变化量为(-0.11±0.23)mm,低于对照组患者[(-1.32±0.7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24,P=0.000)。治疗组患者的唇舌向宽度变化量为(-0.04±0.23)mm,低于对照组患者[(-1.02±0.7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2,P=0.000)。治疗组16(40.0%)例患者种植体直径为4.1 mm,24(60.0%)例患者种植体直径为4.8 mm;对照组27(67.5%)例患者种植体直径为4.1mm,13(32.5%)例患者种植体直径为4.8 mm,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4,P=0.014)。治疗组4(10.0%)例患者种植体长度为8 mm,25(62.5%)例患者种植体长度为10 mm,11(27.5%)例患者种植体长度为12 mm;对照组18(45.0%)例患者种植体长度为8 mm,17(42.5%)例患者种植体长度为10 mm,5(12.5%)例患者种植体长度为12 mm,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83,P=0.002)。结论 Bio-Oss Collagen骨胶原和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作为拔牙后牙槽窝的骨代材料能够更好地维持牙槽嵴顶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保存术 移植材料 牙种植
下载PDF
位点保存术在关闭拔牙间隙预防牙龈折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庚池 韩耀辉 +1 位作者 牟兰 葛振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8-900,共3页
目的:研究位点保存术对正畸拔牙间隙关闭过程中出现牙龈折痕的影响,以评价该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对称性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的正畸病例3例,6对牙齿,采用自身左右对照。随机选取一侧进行位点保存,另一侧拔牙后进行常规处理... 目的:研究位点保存术对正畸拔牙间隙关闭过程中出现牙龈折痕的影响,以评价该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对称性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的正畸病例3例,6对牙齿,采用自身左右对照。随机选取一侧进行位点保存,另一侧拔牙后进行常规处理,作为对照,术后6周开始正畸治疗。选用牙周探针进行测量,对比两组牙龈折痕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上颌1例患者,下颌所有患者中均出现牙龈折痕,实验组观察到牙龈折痕的出现。结论:位点保存术能够对抗拔牙窝的萎缩,有效的预防牙龈折痕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折痕 位点保存术 拔牙窝 牙槽骨 间隙关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