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平顺性建模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连明 宋宝玉 +1 位作者 周岩 郑胜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0-84,共5页
通过分析汽车振动源和人体对振动的反应,用模态综合技术,建立了十三自由度人-椅-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用随机振动理论,给出了振动形态、传递函数、悬架动挠度、车轮动载荷、座椅加速度等参量的计算方法,开发了一套“汽车平顺性... 通过分析汽车振动源和人体对振动的反应,用模态综合技术,建立了十三自由度人-椅-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用随机振动理论,给出了振动形态、传递函数、悬架动挠度、车轮动载荷、座椅加速度等参量的计算方法,开发了一套“汽车平顺性仿真软件”并利用已有的汽车数据,对汽车行驶时的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得到了重要结论:发动机与轮胎刚度、阻尼,后桥阻尼对驾驶员座椅处的振动影响不大;驾驶员座椅的垂直刚度增加很大时,对垂直方向振动响应比较大;前桥刚度、阻尼对驾驶员座椅处的振动影响较大;前轮胎刚度对前桥振动影响较大,前轮胎刚度增加,则振动加强;后桥刚度对汽车平顺性有一定影响,后桥刚度减小,则座椅处垂直加速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平顺性 建模 仿真
下载PDF
蛇行运动对铁道车辆平稳性的影响 被引量:58
2
作者 池茂儒 张卫华 +2 位作者 曾京 金学松 朱旻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9-643,共5页
为了研究转向架蛇行运动对铁道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首先从频域内仿真计算了转向架蛇行运动模态和车体固有振动模态的模态参数。由于转向架蛇行运动频率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车体的固有频率是不随速度而变化的,这样,在某一速度下,... 为了研究转向架蛇行运动对铁道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首先从频域内仿真计算了转向架蛇行运动模态和车体固有振动模态的模态参数。由于转向架蛇行运动频率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车体的固有频率是不随速度而变化的,这样,在某一速度下,转向架的蛇行运动频率将和车体相关振动的固有频率接近而发生共振。然后从时域内分析了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平稳性,通过仿真计算发现,车辆横向平稳性指标不是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而是出现了两个局部峰值,而这两个峰值对应的速度正好和蛇行共振速度是一致的,这说明蛇行共振对车辆的横向平稳性是有较大影响的。所以为了改善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应采取适当措施使蛇行共振速度区远离车辆的常用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转向架 蛇行运动 模态 平稳性
下载PDF
铁道车辆弹性车体动力吸振器减振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周劲松 张伟 +1 位作者 孙文静 任利惠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6-90,共5页
为了抑制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提出在车体底架下安装动力吸振器的方案。将车体视为均质欧拉梁,建立包括结构阻尼和动力吸振器的刚柔耦合垂向动力学模型。采用平稳性快速算法,研究动力吸振器对抑制车体弹性振动的作用。以高速客车为例... 为了抑制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提出在车体底架下安装动力吸振器的方案。将车体视为均质欧拉梁,建立包括结构阻尼和动力吸振器的刚柔耦合垂向动力学模型。采用平稳性快速算法,研究动力吸振器对抑制车体弹性振动的作用。以高速客车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动力吸振器可以有效控制车体弹性振动,而且动力吸振器的质量越大,减振性能越好;当动力吸振器的质量为1 000 kg、车体垂向一阶弯曲频率低至6.5 Hz时,对于时速达250 km.h-1的高速客车仍可实现优良的运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客车 车体弹性 动力吸振器 平稳性 模态参数
下载PDF
汽车平顺性的建模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高红华 陈学东 钱文军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321-325,共5页
通过分析汽车振动源和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利用模拟技术,建立了十三自由度人—椅—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用随机振动理论给出了振动形态、传递函数、车轮的动载荷、座椅加速度等参量,并利用已有的汽车数据,对汽车行驶时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模... 通过分析汽车振动源和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利用模拟技术,建立了十三自由度人—椅—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用随机振动理论给出了振动形态、传递函数、车轮的动载荷、座椅加速度等参量,并利用已有的汽车数据,对汽车行驶时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如下结论:发动机与轮胎刚度、减振器阻尼对后排座椅处的振动影响不大;后排座椅的垂直刚度增加很大时,对垂直方向振动影响比较大;后桥刚度、阻尼对后排座椅处的振动影响较大,后轮胎刚度增加,则振动加强;后桥刚度对汽车平顺性有一定影响,后桥的刚度减小,则后排座椅处垂直加速度相应减小.使用该模型可对汽车行驶平顺性进行预测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平顺性 建模分析 振动
下载PDF
铁道客车车体垂向弹性对运行平稳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周劲松 宫岛 +1 位作者 孙文静 任利惠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7,共6页
建立了包含结构阻尼的铁道车辆垂向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运用该模型,采用基于虚拟激励法的快速平稳性算法,研究铁道客车车体弹性对运行平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车体弹性低至一定数值时,将导致车体强烈振动。运行速度越高,对车体的刚... 建立了包含结构阻尼的铁道车辆垂向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运用该模型,采用基于虚拟激励法的快速平稳性算法,研究铁道客车车体弹性对运行平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车体弹性低至一定数值时,将导致车体强烈振动。运行速度越高,对车体的刚性要求越高。运用本文方法,可以获得运行平稳性对车体垂向一阶弯曲频率的要求。在算例中,当车体的垂向一阶弯曲频率达到10 Hz以上时,车体弹性对平稳性的影响不大。研究还表明,当车体弹性较低时,提高车体结构阻尼和一系垂向阻尼系数,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车体的弹性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客车 车体弹性 平稳性 模态参数
下载PDF
列车系统建模及运行平稳性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罗仁 曾京 戴焕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7,共6页
根据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拖车和动车的横—垂—纵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拖车和动车采用相同的结构参数。考虑到车辆系统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轮轨蠕滑、钩缓装置作用力和车辆二系悬挂的非线性特性,对动车和拖车进行组合形成6种... 根据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拖车和动车的横—垂—纵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拖车和动车采用相同的结构参数。考虑到车辆系统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轮轨蠕滑、钩缓装置作用力和车辆二系悬挂的非线性特性,对动车和拖车进行组合形成6种列车编组方案,并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计算结果表明:列车编组对平稳性影响不大,车间横向连接阻尼和刚度对列车横向平稳性影响显著;列车的头尾车运行平稳性最差,中间车较好;适当的车间横向连接阻尼和改变头尾车车间横向减震器的阻尼值和安装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列车的运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列车建模 平稳性 列车编组
下载PDF
铁道车辆几何滤波现象及弹性车体共振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周劲松 孙文静 宫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53-1657,共5页
运用简化铁道车辆模型,对几何滤波现象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刚柔耦合弹性车体模型,分析了几何滤波现象对车体响应功率谱的影响,以及几何滤波与弹性车体共振频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几何滤波分为轴距滤波和定距滤波.在某些特定轨道不平顺波长下... 运用简化铁道车辆模型,对几何滤波现象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刚柔耦合弹性车体模型,分析了几何滤波现象对车体响应功率谱的影响,以及几何滤波与弹性车体共振频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几何滤波分为轴距滤波和定距滤波.在某些特定轨道不平顺波长下,车体的点头和浮沉响应均为零,该现象称为轴距滤波;定距滤波是指在某些波长下,车体的浮沉或者点头响应为零.在车体空点头响应频率附近,轨道对车体浮沉振动的加速度传递率达到局部最大,当车体的垂向1阶弯曲频率与这些峰值频率吻合时,将产生车体弹性共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几何滤波 弹性车体 平稳性
下载PDF
基于乘用车型平顺性分析的新指标——汽车综合振动舒适度C_(gv) 被引量:22
8
作者 杜子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2-154,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可用于乘用车开发的平顺性预测分析指标Cgv,并以长安车为例 ,给出了在获取Cgv指标时 ,所遇到的有关速度、位置、路面比例和人机因素等诸项加权系数的确定方法 ,从而使概念车平顺性预测更加合理。
关键词 汽车 舒适性 平顺性 汽车振动
下载PDF
国内外高速列车动力学评价标准综述 被引量:24
9
作者 石怀龙 罗仁 曾京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58,共23页
针对高速列车的动力学性能评价标准中所涉及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限值展开综述,围绕蛇行运动稳定性、脱轨安全性和运行平稳性展开标准分析和对比,包括ISO系列、UIC系列、EN系列、TSI系列、FRA系列、APTA系列和中国国标等法... 针对高速列车的动力学性能评价标准中所涉及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限值展开综述,围绕蛇行运动稳定性、脱轨安全性和运行平稳性展开标准分析和对比,包括ISO系列、UIC系列、EN系列、TSI系列、FRA系列、APTA系列和中国国标等法律规范、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指出不足或改进建议;对具有代表性的动力学标准进行详细对比,包括新旧版本国标《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GB/T 5599)、国际铁路联盟Testing and Approval of RailwayVehicl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ir Dynamic Behaviour—Safety—Track Fatigue—Running Behaviour(UIC 518)、俄罗斯Railway Multiple Units—Durability and Dynamics Requirements(GOST/R 55495)等;对北美FRA和APTA系列标准规定的理想轨道激励下动态响应、准静态性能评价方法等进行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蛇行运动稳定性均通过构架横向加速度、构架力或轮轨力进行评判,而数值仿真、台架和线路试验需选择对应适用的方法;结合现阶段中国高速列车的长期服役动力学性能,若列车以400 km·h^(-1)及以上速度运行时,建议加速度滤波带宽仍采用0.5~10.0 Hz,幅值限值建议7 Hz以内为8 m·s^(-2),而7~9 Hz放宽至10 m·s^(-2),并持续10次、2 s或100 m;针对爬轨脱轨安全性评估,现有标准均基于轮轨力和车轮抬升量进行动态和静态评判,但在指标限值、持续作用时间或运行距离上存在差异,建议采用车轮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的联合评判方法;新版GB/T 5599删除了倾覆系数和轮轨横向力指标,放宽了轮重减载率限值,轮轴横向力限值维持不变;GOST/R 55495评价方法不区分车辆类型,采用构架力而非轮轨力对运行安全性进行评价,横垂向平稳性指标计算时采用相同的频域加权,且低频段加权带宽及幅值显著比GB/T 5599大,不对平稳性指标进行分级评价;复兴号CR400BF动车组的运行安全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辆动力学 评价标准 蛇行稳定性 脱轨安全性 运行平稳性
原文传递
高速列车运行平稳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劲松 任利惠 沈钢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0-903,共4页
以列车为研究对象 ,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 ,建立了带车辆间悬挂系统的三辆车编组以及单车的垂向及横向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分别对单车和三辆车编组的列车模型进行了频域研究 ,研究表明车辆间加入悬挂系统增加了车辆间的耦合 ,能有效地... 以列车为研究对象 ,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 ,建立了带车辆间悬挂系统的三辆车编组以及单车的垂向及横向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分别对单车和三辆车编组的列车模型进行了频域研究 ,研究表明车辆间加入悬挂系统增加了车辆间的耦合 ,能有效地提高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平稳性 车间悬挂系统
下载PDF
高速履带车辆履带预紧张力对平顺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肖永开 李晓雷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6年第7期253-255,259,共4页
高速履带车辆的机动性、平顺性和可靠性研究是高速履带车辆机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在理论分析中,通常不考虑履带预张紧力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在工程实际中履带预张紧力常根据使用经验来确定,也不考虑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因此,履带... 高速履带车辆的机动性、平顺性和可靠性研究是高速履带车辆机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在理论分析中,通常不考虑履带预张紧力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在工程实际中履带预张紧力常根据使用经验来确定,也不考虑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因此,履带预张紧力对高速履带车辆的平顺性的影响不得而知。该文应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建立了某高速履带车辆的非线性实体模型、路面模型和履带模型。在同一车速、相同路面下,分别以6%、8%、10%、12%和14%的履带预张紧力进行了车辆行驶仿真计算。履带预紧力太小,履带容易脱带,履带预张紧力太大,履带和主动轮磨损剧烈,通过对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该高速履带车履带预张紧力取8%左右较为合适,而且随着履带预张紧力的增加,高速履带车辆振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履带 仿真 动态张紧力 平顺性
下载PDF
随机悬挂参数下轨道车辆平稳性的全局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双 余衍然 +1 位作者 陈玲 李成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5,共7页
考虑悬挂阻尼器两端橡胶节点的刚度,建立基于广义Ruzicka隔振系统的轨道车辆垂向多刚体系统模型。基于虚拟激励法求解车辆垂向随机振动响应及Sperling平稳性指标,并建立悬挂参数与Sperling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Latin超立方抽样法模拟随... 考虑悬挂阻尼器两端橡胶节点的刚度,建立基于广义Ruzicka隔振系统的轨道车辆垂向多刚体系统模型。基于虚拟激励法求解车辆垂向随机振动响应及Sperling平稳性指标,并建立悬挂参数与Sperling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Latin超立方抽样法模拟随机悬挂参数作用下的Sperling指标样本,利用全局灵敏度分析法探讨阻尼器节点刚度比对Sperling指标关于随机悬挂参数的一阶灵敏度和总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参数变异系数相同时,多个悬挂参数变异引起的平稳性指标不确定性比单一悬挂参数大;平稳性指标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二系悬挂刚度和阻尼的变异,且随机悬挂参数间存在着一定的耦合作用;阻尼器节点刚度比的变化对随机悬挂参数灵敏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随机参数 虚拟激励法 平稳性 全局灵敏度
下载PDF
铁道车辆弹性车体被动减振仿真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劲松 宫岛 任利惠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85-1089,共5页
为了抑制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提出在车体底架下方纵向安装液压减振器的方案.将车体视为均质欧拉梁,包括结构阻尼和车体液压减振器阻尼在内,建立刚柔耦合垂向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虚拟激励法的平稳性快速算法,研究车体液压减振器对车体... 为了抑制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提出在车体底架下方纵向安装液压减振器的方案.将车体视为均质欧拉梁,包括结构阻尼和车体液压减振器阻尼在内,建立刚柔耦合垂向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虚拟激励法的平稳性快速算法,研究车体液压减振器对车体弹性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车体减振器可以有效控制车体弹性振动,减振器阻尼系数越高,对车体刚性的要求就越低.对液压减振器的安装位置分析表明,减振器越靠近车体中部,减振性能越好.本算例中,当车体减振器阻尼系数为5.0×109N.s.m-1、垂向1阶频率在6.5 Hz以上时,即可满足200 km.h-1的平稳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客车 车体弹性 平稳性 模态参数
下载PDF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for stabilizing grid integrated with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被引量:13
14
作者 Poulomi MUKHERJEE V. V. RAO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CSCD 2019年第2期400-411,共12页
Due to the interconnection of various renewable energies and adaptive technologies, voltage quality and frequency stability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re becoming erratic.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SMES),f... Due to the interconnection of various renewable energies and adaptive technologies, voltage quality and frequency stability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re becoming erratic.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SMES),for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 is very efficient for rapid exchange of electrical power with grid during small and large disturbances to address those instabilities.In addition,SM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grating renewable sources such as wind generators to power grid by controlling output power of wind plant and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Efficient application of SMES in various power system operations depends on the proper location in the power system, exact energy and power ratings and appropriate controllers. In this paper, an effort is given to explain SMES device and its controllability to mitigate the stability of power grid integrated with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FLUCTUATION POWER quality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SUPERCONDUCTORS Wind ENERGY
原文传递
单轴轮胎走行部APM车辆的动力学性能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任利惠 季元进 薛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0-285,共6页
考虑走行轮胎的侧偏效应和滤波效应,使用线性轮胎模型建立了中央导向的单轴轮胎走行部自动导向捷运系统(APM)车辆的动力学方程和Simulink仿真模型,并仿真分析了导向轮与导向轨不同接触状态对APM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和运行平稳性的影响... 考虑走行轮胎的侧偏效应和滤波效应,使用线性轮胎模型建立了中央导向的单轴轮胎走行部自动导向捷运系统(APM)车辆的动力学方程和Simulink仿真模型,并仿真分析了导向轮与导向轨不同接触状态对APM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和运行平稳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导向轮设置初始预压力不会明显改善曲线通过性能,但会显著恶化APM车辆的横向平稳性;导向轮与导向轨的间隙增加了通过曲线时走行轮的侧偏力和导向轮的导向力.综合考虑曲线通过性能和横向平稳性,导向轮与导向轨之间应留间隙,但需要控制在0~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向捷运系统(APM) 轮胎 走行部 动力学 曲线通过性能 平稳性
下载PDF
模态参数在铁道车辆运行平稳性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劲松 张洪 任利惠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研究了运用车体模态参数来评估与分析运行平稳性的方法.设计了轨道成型滤波器和感觉滤波器,与车辆动力学方程一起,建立了铁道车辆的路—车—人统一的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运用协方差法计算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分析车体的点头及浮沉振型、... 研究了运用车体模态参数来评估与分析运行平稳性的方法.设计了轨道成型滤波器和感觉滤波器,与车辆动力学方程一起,建立了铁道车辆的路—车—人统一的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运用协方差法计算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分析车体的点头及浮沉振型、上心滚摆及摇头振型的模态参数对车辆垂向及横向运行平稳性的作用及影响,同时分析二系悬挂元件的刚度及阻尼系数对车体点头、浮沉、摇头及上心滚摆振型模态参数的影响.所得结论为运用模态参数来评估和改进车辆的运行平稳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模态参数 运行平稳性
下载PDF
履带车辆的履带模型与分析(英文)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宝坤 李晓雷 王昌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774-1777,共4页
由于履带的存在,使得履带车辆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动力学系统。目前对履带车辆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运用仿真的方法。履带模型是履带车辆建模与仿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履带—地面—负重轮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两种履带模型的建模原理... 由于履带的存在,使得履带车辆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动力学系统。目前对履带车辆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运用仿真的方法。履带模型是履带车辆建模与仿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履带—地面—负重轮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两种履带模型的建模原理,并将其分别用于基于DADS的履带车辆平稳性模型当中。比较了履带车辆行驶过程中履带对平稳性能的影响,并对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本文的结论有助于运用仿真方法研究履带车辆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履带 平稳性能 建模
下载PDF
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的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8
18
作者 翁迪望 王维锐 潘双夏 《机电工程》 CAS 2006年第11期44-46,53,共4页
在基于阻尼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基础上,设计了悬架系统模糊逻辑控制器。并从频域和时域两个角度对悬架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车辆行驶平顺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可有效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描述函数 模糊控制 平顺性
下载PDF
基于旅客乘坐舒适性需求的高速动车组车内环境技术条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施红生 徐晓梅 +6 位作者 郭红梅 钱俊雄 黄慧隆 王东黎 邵连军 甘玉宝 梅敏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12,共13页
选择京沪、武广客运专线上运营的5种车型14个车次列车,在冬夏季节高峰客流时段测试车内的热环境、空气品质、空气瞬变压力、噪声、振动、照明等指标,并对6 210名旅客进行乘车舒适度问卷调查,研究高速动车组的车内环境技术条件。结果表... 选择京沪、武广客运专线上运营的5种车型14个车次列车,在冬夏季节高峰客流时段测试车内的热环境、空气品质、空气瞬变压力、噪声、振动、照明等指标,并对6 210名旅客进行乘车舒适度问卷调查,研究高速动车组的车内环境技术条件。结果表明:高速动车组旅客对有关乘车舒适度各影响因素的关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噪声、空气瞬变压力、异臭味、厕所设施、温度、振动、座椅宽度、空气清新度、座位脚部空间和车内清洁度。建议适宜的高速动车组车内环境技术条件是:车内温度在冬季时北方为22~24℃、南方为19~22℃,夏季时北方为25~27℃、南方为26~28℃;车内空气品质为CO2≤0.15%,TVOC 0.8~1mg·m-3,HCHO≤0.1mg·m-3,NH3≤0.2 mg·m-3,PM10≤0.15 mg·m-3,CO≤5 mg·m-3,细菌总数≤2 500cfu·m-3,O2≥20%,负离子≥300N·cm-3,对于车厢内的新风量一等座、二等座车厢分别取30和25m3·(h·人)-1,由此可使车内的空气品质综合评价指数达到2级;最大车内空气瞬变压力变化速率在平原线路条件下分别取0.3kPa·s-1和0.8kPa·(3s)-1,在山区线路条件下分别取0.2kPa·s-1和0.5kPa·(3s)-1;车内噪声在车速≤250km·h-1时一等座车厢≤65dB(A)、二等座车厢≤68dB(A),车速〉250km·h-1时一等座车厢≤68dB(A)、二等座车厢≤70dB(A);车内垂向振动加速度≤0.50m·s-2,纵向、横向振动加速度均≤0.38m·s-2,振动加速度矢量和≤0.9m·s-2;车内照度取一等座、软席车厢≥200lx,二等座车厢≥150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乘车舒适度 环境品质 技术条件
下载PDF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control of railway vehicles based on ahigh static low dynamic stiffness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被引量:8
20
作者 SUN Yu GONG Dao +2 位作者 ZHOU JinSong SUN WenJing XIA ZhangHu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60-69,共10页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of railway vehicles, a vertical two degrees of freedom(2DOF) low frequency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DVA) based on acceleration is proposed. Parameters of the dynamic v...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of railway vehicles, a vertical two degrees of freedom(2DOF) low frequency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DVA) based on acceleration is proposed. Parameters of the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are put forth to control the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of car body bouncing and pitching. Next, the acceleration power spectrum density(PSD)and ride quality of the car body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pseudo excitation method(PEM) and covariance algorithm,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2DOF low frequency DVA, the isolators with high static low dynamic stiffness(HSLDS) are designed. A high-speed train dynamic model containing HSLDS isolators is established to validate the effects on the car body vibration.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2D low frequency DVA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car body bouncing and pitching. Thus, the ride quality of the vehicle is increased, and passenger comfort is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vehicle dynamics ride quality LOW frequency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high STATIC LOW DYNAMIC stiffn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