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维生素D、钙营养与骨健康 儿童维生素D、钙营养与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判定与评价现状 被引量:53
1
作者 邵洁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Ddeficiency,Rickets)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可预防性疾病,与维生素D和钙营养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非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包括癌症、代谢综合征、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维生素D水平不足密切相... 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Ddeficiency,Rickets)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可预防性疾病,与维生素D和钙营养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非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包括癌症、代谢综合征、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维生素D水平不足密切相关[1-3]。由于许多观察性研究证实维生素D不足在世界许多地区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佝偻病
原文传递
维生素D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2
作者 陈超 刘志超 +6 位作者 祝永刚 肖辉灯 郭菲宇 张万祥 卢通 齐磊 柳根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90-1395,共6页
维生素D(Vitamin D,VD)是调节骨代谢的重要维生素,婴幼儿及儿童缺乏VD会导致佝偻病,成人及老人缺乏VD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近期研究表明,VD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代谢综合征、过敏性疾病及哮喘、免疫调节和抗炎、抗纤维化、心... 维生素D(Vitamin D,VD)是调节骨代谢的重要维生素,婴幼儿及儿童缺乏VD会导致佝偻病,成人及老人缺乏VD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近期研究表明,VD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代谢综合征、过敏性疾病及哮喘、免疫调节和抗炎、抗纤维化、心血管疾病、结核病、慢性肾脏病、各种癌症、感染、甚至死亡等方面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VD的缺乏越来越重视,因此VD缺乏的患者越来越少。相反,因过量服用VD后中毒的病例却时有发生。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在中毒剂量范围内补充人体需要的VD,应做好VD摄入水平及VD中毒的健康宣教。外源性途径摄入VD的同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进行日光照射产生内源性维生素。在VD缺乏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掌握VD摄入量和用药周期,密切观察,定期随访,避免VD中毒事件的发生,以期达到降低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佝偻病 骨质疏松 维生素D缺乏
下载PDF
儿童维生素D、钙营养合理补充 被引量:35
3
作者 吴康敏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5-169,共5页
1维生素D(vitaminD)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群。因此,合理补充维生素D具有重要意义[1]。1.1来源人体维生素D来源有3条途径:一是同源性,由日光中波长296~310nm的紫外线,... 1维生素D(vitaminD)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群。因此,合理补充维生素D具有重要意义[1]。1.1来源人体维生素D来源有3条途径:一是同源性,由日光中波长296~310nm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基底层内贮存的7-脱氢胆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转化为胆骨化醇即维生素D3。但目前尚无法确定获得足量维生素D所需要的阳光照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补充 佝偻病
原文传递
锌、维生素D、钙联用对婴幼儿佝偻病疗效及对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居星耀 盛红斌 沈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锌、维生素D、钙联用对婴幼儿佝偻病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婴幼儿佝偻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维生素D、钙剂联合治疗,维生素D3肌肉注... 目的:观察锌、维生素D、钙联用对婴幼儿佝偻病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婴幼儿佝偻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维生素D、钙剂联合治疗,维生素D3肌肉注射30万IU,4周后改为口服维生素AD滴剂1粒/次,qd,维持用药8周,氨基酸螫合钙每次半粒,每日1次,1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每天10~20 m L口服,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X线检查及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锌、血钙、骨碱性磷酸酶(NBAP)、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采用单光子吸收计测定桡骨、尺骨的骨密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和好转率、体征好转率、左手X线片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12.75、11.67、11.67,P均〈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钙、25-(OH)D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分别为6.73、25.66和5.81、20.43,P均〈0.01),NBA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分别为8.61、6.24,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血锌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13.76,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锌、血钙、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6.22、3.63、9.71,P均〈0.05),NB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7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分别为3.76、3.84和3.34、3.26,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3.36、3.62,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9,P〈0.01)。结论:锌、维生素D、钙联用是治疗婴幼儿佝偻病安全、可靠的方法,能相互协同促进儿童佝偻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佝偻病 骨碱性磷酸酶 25-羟基维生素D3 骨密度
下载PDF
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学梅 郭素梅 +3 位作者 杨薇 王秋月 蔡菊英 张秋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284-3286,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210例有可疑VitD摄入不足病史和佝偻病的任何一个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的儿童进行佝偻病相关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电化学... 目的:了解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210例有可疑VitD摄入不足病史和佝偻病的任何一个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的儿童进行佝偻病相关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竞争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血清25-(OH)D3平均水平(25.463±7.772)ng/ml,不同年龄段血清25-(OH)D3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率24.8%,新生儿、早期婴儿及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高。结论: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如南方地区,应重点加强孕母、早期婴儿及学龄前儿童的维生素D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OH)D3水平 维生素D营养状况 儿童 佝偻病
原文传递
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佝偻病的关系 被引量:25
6
作者 马兰 辛德莉 +3 位作者 田悦 李靖 吕芳 侯安存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473-1474,共2页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进行佝偻病指标调查、检测与分析,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中需注意问题。方法对北京地区2004年2月-2005年8月收治72例年龄为2-24个月的体检和就诊婴幼儿,进行临床症状询问,进...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进行佝偻病指标调查、检测与分析,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中需注意问题。方法对北京地区2004年2月-2005年8月收治72例年龄为2-24个月的体检和就诊婴幼儿,进行临床症状询问,进行体格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初步作出有无佝偻病诊断。取血查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和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水平。部分小儿行左腕X线片检查。结果单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为无佝偻病正常组婴幼儿30例,年龄(10.75±6.27)个月;判断为佝偻病者42例,年龄(9.05±5.55)个月。二组血清25-(OH)D、ALP及NBAP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25-(OH)D水平降低者二组各有1例;较正常值增高者21例。佝偻病组无1例血清钙、磷水平降低,其平均值反而较正常组为高。二组分别有23例及31例行左腕X线摄片检查,无1例异常发现。结论北京地区大多数婴幼儿血清25-(OH)D及钙、磷水平正常。单纯以临床表现判断有无佝偻病时,既存在过度诊断问题,也有漏诊可能;应尽可能对疑诊患儿进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避免维生素D应用不足或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佝偻病 婴幼儿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应该重视孕妇和儿童的骨骼健康 被引量:26
7
作者 廖祥鹏 颜崇淮 +1 位作者 刘忠厚 张伟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99-303,共5页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骨质疏松症人群占中国总人口数的7.01%。骨质疏松症被称为“具有老年期影响的儿科疾病”。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骨状况,从而影响人体一生的骨骼生长发育。佝偻病和骨软化症是儿童时期...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骨质疏松症人群占中国总人口数的7.01%。骨质疏松症被称为“具有老年期影响的儿科疾病”。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骨状况,从而影响人体一生的骨骼生长发育。佝偻病和骨软化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骨骼疾病。维生素D、钙、磷供给不足都可以导致佝偻病,影响骨量、骨强度,甚至导致骨骼畸形。一些慢性疾病和药物也可导致儿童骨质疏松症,如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等。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也可发生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人体骨量从胎儿期、婴儿期到成年期前一直在聚集,此过程与人体的线性生长基本平行。胎儿期、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最重要时期。骨量峰值在成年早期获得,它是成年人骨强度的重要决定因素,称为“成人期骨银行”。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未达到合理骨量的个体,即使成年后无加速骨量流失现象发生,仍有可能患骨质疏松症。孕妇和儿童骨状况评估的物理方法包括X光片法、双能X线吸收法(DXA)、定量超声法(QUS)等。由于考虑到射线辐射、技术和价格等因素影响,X光片法和DXA的应用目前受到限制。定量超声设备测量宽波衰减值(BUA)和声波速度值(SOS)等参数来反映骨强度,显示出广泛的前景。常见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钙调激素等。测量血液中1,25(OH)2D3水平可以反应人体维生素D状况,将在临床上不断普及应用。为了强壮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症,应该设法创造理想的骨骼发育环境,最大限度的达到骨量或骨强度峰值,并定期进行骨状况评估,及时发现异常和早期干预,尽可能地减少骨折发生。营养和体力活动对骨骼发育有重要影响。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和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预防 妊娠 儿童 骨量 骨强度 维生素D 佝偻病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卢华君 李海林 +2 位作者 郝萍 李继梅 周丽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3-496,T001,共5页
目的 通过研究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 ,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FokⅠ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基因测序等技术测... 目的 通过研究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 ,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FokⅠ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基因测序等技术测定 4 8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 (病例组 )和 92名正常儿童 (对照组 )的VDR基因多态性 ,比较两组VD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 ,并计算基因型优势比 (OR)。结果 在 4 8例佝偻病患儿中FF、Ff和ff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 6 %、33%和 2 1% ;而在 92名正常儿童中FF、Ff和ff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 2 2 %、5 2 %和 2 6 %。两组VDR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8 912 ,P =0 0 12 ) ,病例组中FF基因型占明显优势 (OR =3 0 4 6 )。两组VDR基因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也有显著性 (χ2 =5 4 5 1,P =0 0 2 0 ) ,病例组中F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缺乏 佝偻病 易感性 研究 多态现象遗传学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席卫平 杨建平 +2 位作者 李连青 朱庆义 周向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4-516,共3页
目的研究山西汉族儿童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探讨个体遗传因素在佝偻病发病中的意义,为临床防治探索一条新途径。方法以血清25(OH)D3水平、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分... 目的研究山西汉族儿童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探讨个体遗传因素在佝偻病发病中的意义,为临床防治探索一条新途径。方法以血清25(OH)D3水平、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分组指标,确定佝偻病组(40例)、对照组(6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和放射免疫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方法进行基因分布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结果佝偻病组AA、A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0%、52.5%和42.5%。对照组AA、A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4%、55.9%、39.7%。佝偻病组等位基因A、a分布频率分别为31.3%、68.7%,对照组等位基因A、a分布频率分别为32.3%、67.7%。VDR基因型分布频率、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05;χ2=0.028,P>0.05)。两组间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9,P<0.01)。结论(1)本组汉族儿童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分布相对较均衡,a等位基因频率为67.7%,是优势基因。(2)本组人群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高加索人种相比明显不同,存在种族差异。(3)提示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在个体是否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方面可能没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位点多态性 维生素D受体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25(OH)D3 Apa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基因多态性分布 aa基因型 放射免疫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VDR基因型 基因分布频率 P〉0.05 等位基因频率 汉族儿童
原文传递
苍术及其有效成分对心血管和代谢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2期244-249,共6页
苍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低高血糖、高血尿酸、高血压以及保护心肌的作用;其降低心房收缩频率的作用被临床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速。苍术及其有效成分能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下调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抑制Na^+/K^+-ATP酶的活性,产生利... 苍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低高血糖、高血尿酸、高血压以及保护心肌的作用;其降低心房收缩频率的作用被临床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速。苍术及其有效成分能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下调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抑制Na^+/K^+-ATP酶的活性,产生利尿作用。苍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发挥抗佝偻病和抗骨质疏松的效应。综述苍术及其有效成分对心血管和代谢系统药理作用的文献资料,并对其研究进展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高血糖 高血尿酸 窦性心动过速 利尿 佝偻病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维生素D与佝偻病/骨软化症 被引量:24
11
作者 姜艳 夏维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5,共5页
佝偻病与骨软化症是骨骼矿化障碍疾病。佝偻病/骨软化症的发病常与维生素D缺乏、代谢和作用异常相关。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是儿童佝偻病最主要的病因,维生素D代谢异常及受体异常也可导致其他类型佝偻病和骨软化症。治疗需根据不同病因,选... 佝偻病与骨软化症是骨骼矿化障碍疾病。佝偻病/骨软化症的发病常与维生素D缺乏、代谢和作用异常相关。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是儿童佝偻病最主要的病因,维生素D代谢异常及受体异常也可导致其他类型佝偻病和骨软化症。治疗需根据不同病因,选择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治疗中应注意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条件允许可酌情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素水平等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佝偻病 骨软化症
下载PDF
维生素D补充剂在山东省婴幼儿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2
作者 衣明纪 毕晓娜 +2 位作者 冉霓 傅芃 冯雪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806-1809,共4页
目的调查山东省3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月来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计划免疫与健康保健的儿童945人,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家长愿意配合者903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 目的调查山东省3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月来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计划免疫与健康保健的儿童945人,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家长愿意配合者903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儿童抚养人进行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山东省婴幼儿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率为79.6%(719/903例),开始添加时间与停用时间分别是生后30.0(30.0)d、9.0(7.0)个月,应用剂量为60.0~700.0 IU.d-1,出生1周内、≥1~2周与>2~4周开始添加维生素D补充剂的儿童分别占1.9%(12/639例)、3.1%(20/639例)与54.0%(345/639例);76.2%(369/484例)的婴儿1岁以内停用维生素D补充剂,≥1~2岁停用者占17.4%(84/484例),>2~3岁停用者占6.4%(31/484例);不同地区、年龄、喂养方式、居住环境、出生体质量、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婴幼儿,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喂养方式、出生体质量、家庭收入水平和母亲文化程度等是影响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的因素(OR=0.745、1.482、0.614、0.658、1.913,Pa<0.05)。结论维生素D补充剂在山东省婴幼儿中应用普遍,但不规范,不符合近年来国内外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指南的要求。年龄、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佝偻病 母乳喂养 现况调查 儿童
原文传递
2008年《婴幼儿及少年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佝偻病的预防》解读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赵亚茹 马学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异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而致骨骼病变为特征。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和日照不足所导致的佝偻病患儿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报道,尤其是纯...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异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而致骨骼病变为特征。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和日照不足所导致的佝偻病患儿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报道,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和深色皮肤的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 佝偻病 预防
原文传递
维生素K对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钙素羧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康丽娟 李宝强 徐传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K对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钙素羧化率的影响,探讨维生素K对佝偻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佝偻病激期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儿服用维生素D 400 IU,每天... 目的:观察维生素K对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钙素羧化率的影响,探讨维生素K对佝偻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佝偻病激期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儿服用维生素D 400 IU,每天1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44 mg/d,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前后血清骨钙素、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及骨钙素羧化率的变化。结果:因家长不配合以及抽血困难、溶血等因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部分患儿退出研究,最终纳入分析的治疗组33例,对照组29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母乳喂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骨钙素、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及骨钙素羧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骨钙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骨钙素羧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骨钙素羧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前后骨钙素水平、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羧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可以提高佝偻病患儿骨钙素的羧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羧化不全骨钙素 维生素D 佝偻病 维生素K
下载PDF
1998~2007年北京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闫淑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o~6岁儿童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纵向比较法分析北京市1998-2007年儿童保健年报资料。[结果]北京市o~4岁儿童营养不良、0~6岁儿童贫血和0~2岁儿童佝偻病患病率分别由1998年的0.78%、3.04%和1.01%下... [目的]了解北京市o~6岁儿童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纵向比较法分析北京市1998-2007年儿童保健年报资料。[结果]北京市o~4岁儿童营养不良、0~6岁儿童贫血和0~2岁儿童佝偻病患病率分别由1998年的0.78%、3.04%和1.01%下降到2007年的0.25%、2.40%和0.14%;3~6岁儿童肥胖率和龋患率则由1998年的3.06%、28.56%升高到2007年的4.59%、34.61%,农村儿童增幅更大。同期贫血患病率比较,农村高于城市,0~2岁儿童高于3~6岁儿童。[结论]肥胖和龋齿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新问题,婴幼儿和农村儿童是预防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肥胖 贫血 佝偻病 龋齿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郑樱 郑明慈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46-547,550,共3页
研究表明全球50%的人口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误认为靠日照或通过膳食就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而忽略了在特殊年龄或特殊季节添加维生素D的重要性。儿童是维生素D缺乏的潜在高危人群,维生素D缺乏可使... 研究表明全球50%的人口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误认为靠日照或通过膳食就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而忽略了在特殊年龄或特殊季节添加维生素D的重要性。儿童是维生素D缺乏的潜在高危人群,维生素D缺乏可使儿童易患佝偻病,引起生长迟缓和骨骼变形,并可能增加成人后骨质疏松及老年髋部骨折的危险性。维生素D缺乏还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及传染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缺乏症 佝偻病 儿童
原文传递
定量检测婴幼儿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对佝偻病诊断能力的比较评价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非 容晓兰 +3 位作者 邱先桃 高飞 蔡敏敏 陈小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43-445,448,共4页
目的改善骨碱性磷酸酶(BAP)检测方法,早期诊断和防控佝偻病,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方法,对佝偻病、疑似佝偻病及正常保健婴幼儿血清标本进行BAP定量检测,建立参考区间,利用ROC曲线分析找到诊断临界点,评价其诊断价值... 目的改善骨碱性磷酸酶(BAP)检测方法,早期诊断和防控佝偻病,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方法,对佝偻病、疑似佝偻病及正常保健婴幼儿血清标本进行BAP定量检测,建立参考区间,利用ROC曲线分析找到诊断临界点,评价其诊断价值,并与ALP定量和BAP定性的诊断性能比较。结果 ELISA定量检测婴幼儿BAP的参考区间为68~246U/L,以〉280U/L作为佝偻病诊断界限,则诊断特异性达到99.6%,敏感性91.2%,正确百分率98.2%,阳性似然比为227.9。与之相比,ALP定量以〉236U/L作为佝偻症诊断界限,则诊断特异性72.0%,敏感性79.4%,正确百分率72.9%,阳性似然比为2.8;BAP定性诊断佝偻病的特异性为84.8%,敏感性为35.3%,正确百分率78.9%,阳性似然比为2.3。对23例佝偻病早期的病例,BAP ELISA定量提示佝偻病的有16例(69.6%),BAP定性提示佝偻病的有6例(26.1%),ALP定量提示佝偻病的有11例(47.8%)。结论与ALP定量和BAP定性相比,BAP ELISA定量对婴幼儿佝偻病具有更好的诊断能力。BAP ELISA定量能更早地发现佝偻病早期血清标志物的改变,便于及时进行干预。因此,推荐采用ELISA定量方法进行BAP检测,减少佝偻病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佝偻病 骨碱性磷酸酶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诊断性能 ROC分析
原文传递
2005-2012年我国27省市3岁以内儿童佝偻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曹艳梅 刘华清 +4 位作者 冯亚红 沈芳荣 虞晴 李冰燕 张增利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8-1010,1049,共4页
【目的】分析2005-2012年我国3岁以内儿童佝偻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中国知网、重庆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佝偻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根据设立的筛选标准进一步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提取性别、年龄、喂养方式、佝偻... 【目的】分析2005-2012年我国3岁以内儿童佝偻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中国知网、重庆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佝偻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根据设立的筛选标准进一步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提取性别、年龄、喂养方式、佝偻病检出率等相关数据,并与1977-1983年普查资料进行比较,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2年我国27省市3岁以内儿童佝偻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我国佝偻病的平均检出率由1977-1983年的40.3%下降为本次分析的20.3%。佝偻病的检出率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明显下降,但江西、河南和新疆3省则明显上升。佝偻病的发病与年龄和婴幼儿喂养方式有关,1岁以内婴幼儿佝偻病的检出率最高,各种喂养方式检出率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结论】我国佝偻病的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幼儿特别是低龄幼儿中仍广泛流行。佝偻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加强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佝偻病 流行病学特征 合理喂养 儿童
原文传递
Level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serum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in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osteomalacia 被引量:14
19
作者 XIA Wei-bo JIANG Yan LI Mei XING Xiao-ping WANG Ou HU Ying-ying ZHANG Hua-bing LIU Huai-cheng MENG Xun-wu ZHOU Xue-y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158-1162,共5页
Background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osteomalacia is a group of diseases characterised by defective mineralization of bone due to hypophosphatemia and low 1,25-dihydroxy vitamin 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fibroblast gro... Background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osteomalacia is a group of diseases characterised by defective mineralization of bone due to hypophosphatemia and low 1,25-dihydroxy vitamin 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FGF-23) in the regulation of phosphate homeostasis, we measured the circulating concentrations of this growth factor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in patients with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osteomalacia. Methods Nineteen patients with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osteomalacia were included in hypophosphatemic group (HP, 12 female and 7 male, mean age was 30 years), and 19 healthy age-matched individuals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Full length FGF-23 fragments were measured by two-sit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Results Mean FGF-23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HP group ((87.4±43.6) pg/m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19.2±6.16) pg/ml; P 〈0.001). In 1 patient with tumour-induced osteomalacia, serum FGF-23 concentrations were 84.1 pg/ml;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normalized 2 hours after a hemangiopericytoma resection (7.8 pg/ml). Subsequently, serum 1,25(OH)2 vitamin D3 concentration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21.3 pg/ml to 89.3 pg/ml, and serum phosphorus levels were normalized. Conclusions Serum FGF-23 concentrations were markedly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FGF-23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osteomalac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HYPOPHOSPHATEMIA rickets OSTEOMALACIA
原文传递
锌、维生素D联合钙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的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旭 刘小芳 《临床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锌、维生素D联合钙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儿童保健门诊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110例婴幼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法将所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 目的探讨锌、维生素D联合钙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儿童保健门诊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110例婴幼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法将所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维生素D3结合碳酸钙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25-OHD3、钙(Ca2+)、脱氧吡啶啉(DP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骨钙素(BGP)含量的变化情况用以评价预防用药的效果。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儿血清25-OHD3、DPD含量、佝偻病复发率及骨密度用以评价用药后的远期治疗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Ca2+、DPD、25-OHD3、BGP及BAL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a2+、DPD、25-OHD3、BGP及BALP含量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儿的骨密度、25-OHD3及B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佝偻病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儿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且在停药后均自行消失,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锌、维生素D联合钙在治疗婴幼儿佝偻病方面的近、远期疗效均较理想,安全性高,对临床预防婴幼儿佝偻病及促进婴幼儿骨质形成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婴幼儿 佝偻病 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