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轭亚油酸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郭诤 张根旺 孙彦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2-597,共6页
依据反应机理和原料对具有生理活性的共轭亚油酸的制备与纯化方法进行了综述。详细讨论了共轭多烯酸 (尤其是共轭亚油酸 )的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依据目标产物的收率。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蓖麻酸 异构化 十八碳二烯酸 催化
原文传递
以蓖麻油酸合成的低酸值加氢裂化柴油抗磨添加剂润滑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宝华 沈本贤 赵基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39,共4页
以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评价柴油润滑性能,考察了碳数为18的不同羧酸对加氢裂化柴油润滑性的影响。合成了蓖麻油酸单酯类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的酸值,并考察其对加氢裂化柴油润滑性改进的效果。通过优化蓖麻油酸丙三醇单酯与蓖麻油酸复配... 以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评价柴油润滑性能,考察了碳数为18的不同羧酸对加氢裂化柴油润滑性的影响。合成了蓖麻油酸单酯类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的酸值,并考察其对加氢裂化柴油润滑性改进的效果。通过优化蓖麻油酸丙三醇单酯与蓖麻油酸复配的比例,制备了加氢裂化柴油的抗磨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添加量条件下,制备的抗磨添加剂对加氢裂化柴油的润滑性改进效果略优于国外抗磨剂,而制备的抗磨添加剂酸值约为国外抗磨剂的一半,在加剂量为200~500μg/g的条件下,不影响加氢裂化柴油的基本物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酸 加氢裂化 柴油 润滑性 磨痕直径 抗磨添加剂
下载PDF
海南蓖麻籽中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曾娟 郭佩佩 +2 位作者 欧阳勇 胡超 梁振益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用乙醚萃取蓖麻籽油,油脂皂化后的脂肪酸采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出8种脂肪酸,其主要脂肪酸为蓖麻油酸66.03%、油酸8.54%、棕榈酸7.77%和亚油酸6.64%.结果表明,蓖麻籽油不饱和脂肪... 用乙醚萃取蓖麻籽油,油脂皂化后的脂肪酸采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出8种脂肪酸,其主要脂肪酸为蓖麻油酸66.03%、油酸8.54%、棕榈酸7.77%和亚油酸6.64%.结果表明,蓖麻籽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8.5%,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脂肪酸 蓖麻油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N-烷基化聚羟基羧酰胺类超分散剂的合成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淑珍 孙波 《染料与染色》 CAS 2004年第2期120-121,共2页
以蓖麻油酸、12-羟基硬脂酸等为原料,在催化剂和保护气体存在下,合成聚羟基羧酸酯,再用N,N-二甲基丙胺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反应温度对产品的聚合度影响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度增加,适合的聚合度为n=6,适合的反应时间为16-18小时。实... 以蓖麻油酸、12-羟基硬脂酸等为原料,在催化剂和保护气体存在下,合成聚羟基羧酸酯,再用N,N-二甲基丙胺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反应温度对产品的聚合度影响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度增加,适合的聚合度为n=6,适合的反应时间为16-18小时。实验结果表明SnCI2·H2O在摩尔比为0.0006时,就显示了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散剂 聚羟基羧酸酯 胺烷基化 蓖麻油酸
下载PDF
蓖麻油快速甲酯化方法及其脂肪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凤娟 王昌禄 +1 位作者 王玉荣 毕韬韬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5,共4页
对40份蓖麻品种蓖麻籽的百粒重、出仁率、含油率、不同脂肪酸含量及蓖麻油快速甲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蓖麻籽的百粒重、含油率及主要脂肪酸蓖麻油酸的含量差别较大。百粒重变化范围为:21.42—86.77g,出仁率较为... 对40份蓖麻品种蓖麻籽的百粒重、出仁率、含油率、不同脂肪酸含量及蓖麻油快速甲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蓖麻籽的百粒重、含油率及主要脂肪酸蓖麻油酸的含量差别较大。百粒重变化范围为:21.42—86.77g,出仁率较为集中,均在72.61%-79.48%之间,含油率变化范围为:45.72%。57.48%;蓖麻油主要合有蓖麻油酸、油酸、亚油酸及少量的棕榈酸、硬脂酸,蓖麻油酸、油酸、亚油酸的变化范围依次为:81.46%-90.24%、2.83%~6.13%、4.29%-7.82%,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均为1%左右;蓖麻油快速甲酯化条件为:蓖麻油用量(〈70mg),KOH—CH3OH浓度0.5mol/L,用量0.2mL,室温下甲酯化2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 脂肪酸 蓖麻油酸 蓖麻油
下载PDF
蓖麻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润哲 王云昆 +2 位作者 张华 彭桦 龚丽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1年第6期14-16,共3页
对一级蓖麻油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蓖麻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
关键词 蓖麻油 蓖麻酸 理化特性 脂肪酸组成 GC—MS分析
下载PDF
新型加氢柴油抗磨剂的合成 被引量:7
7
作者 黄玮 刘芷君 +2 位作者 丛玉凤 张春雪 徐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95,97,共3页
采用蓖麻油酸和多烯多胺为原料,以甲苯为携水剂,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制备一种酰胺型加氢柴油抗磨剂。实验考察了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品胺值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n(蓖麻油酸)∶n(四乙烯五胺)=2... 采用蓖麻油酸和多烯多胺为原料,以甲苯为携水剂,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制备一种酰胺型加氢柴油抗磨剂。实验考察了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品胺值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n(蓖麻油酸)∶n(四乙烯五胺)=2∶1.4,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温度为130℃时,产品的转化率最大,即胺值最小。红外光谱证明合成了目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酸 四乙烯五胺 加氢柴油 抗磨剂
下载PDF
蓖麻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与种子表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代梦媛 崔长胜 +1 位作者 高梅 李文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探讨蓖麻种子表型与品质性状含油量、脂肪酸成分的关系。【方法】文章应用DPS统计软件对35份蓖麻种质资源的种子表型和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种子长、种子宽、百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依次分别为23.... 【目的】探讨蓖麻种子表型与品质性状含油量、脂肪酸成分的关系。【方法】文章应用DPS统计软件对35份蓖麻种质资源的种子表型和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种子长、种子宽、百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依次分别为23. 19%、29. 46%、61. 73%;种子长、种子宽、百粒重与种子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蓖麻油酸含量无显著正相关,蓖麻油酸含量与种子含油量无显著正相关,与其他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种皮颜色与种子百粒重、含油量和蓖麻油酸含量无显著负相关,种子形状越趋于圆形百粒会越重; 35个蓖麻品系的7个种子相关性状的聚类在D2=7. 58水平下分为4个大类群,其中第四类群的6个品系种子品质良好,可作为育种亲本。【结论】种子籽粒大、种皮颜色浅的蓖麻种子品质性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种子表型 含油量 蓖麻油酸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微生物合成共轭亚油酸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倩 刘佩 +2 位作者 李海霞 阮晖 何国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8-471,474,共5页
相比于共轭亚油酸(CLA)的化学合成,微生物合成CLA与化学法具有培养灵活、对设备要求低、产物分离简单等优势。主要讨论了微生物合成CLA的研究进展,亚油酸(LA)能被微生物转化的原因,以及微生物合成CLA的机理。CLA的合成机理从微生物在动... 相比于共轭亚油酸(CLA)的化学合成,微生物合成CLA与化学法具有培养灵活、对设备要求低、产物分离简单等优势。主要讨论了微生物合成CLA的研究进展,亚油酸(LA)能被微生物转化的原因,以及微生物合成CLA的机理。CLA的合成机理从微生物在动物瘤胃内混合发酵代谢LA和单一微生物在体外合成CLA两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亚油酸 蓖麻油酸 微生物合成机理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CuO-SiO_2催化制备蓖麻酸正丁酯 被引量:6
10
作者 靳福全 李晓红 李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TiO2-CuO-SiO2催化剂,并用XRD技术、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对固体超强酸SO24-/TiO2-CuO-SiO2催化蓖麻酸正丁醇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催化剂/油质量比)及... 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TiO2-CuO-SiO2催化剂,并用XRD技术、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对固体超强酸SO24-/TiO2-CuO-SiO2催化蓖麻酸正丁醇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催化剂/油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蓖麻酸转化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118℃(油浴温度为140℃)、醇酸摩尔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7%、反应时间为12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蓖麻酸转化率平均可达95%。用气相色谱法对产品进行了分析,正丁酯总含量为96.7%。产品后处理简单,对环境无污染且催化剂可活化再生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酸 正丁醇 固体超强酸 酯化 蓖麻酸正丁酯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安产乳剂中亚油酸和蓖麻酸的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纯洁 蒲旭峰 张朝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6-458,共3页
目的 :建立安产乳剂中亚油酸、蓖麻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气相色谱法 ,以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 (DEGS)为固定液柱温 180°C ,FID检测器。结果 :本品含游离亚油酸及亚油酸酯以亚油酸 (C12 H2 4O2 )计 ,不得少于 2 0 .0 % ;含游离蓖... 目的 :建立安产乳剂中亚油酸、蓖麻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气相色谱法 ,以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 (DEGS)为固定液柱温 180°C ,FID检测器。结果 :本品含游离亚油酸及亚油酸酯以亚油酸 (C12 H2 4O2 )计 ,不得少于 2 0 .0 % ;含游离蓖麻酸及蓖麻酸酯以蓖麻酸 (C18H3 2 O2 )计 ,不得少于 2 0 .0 %。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 ,重复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测定 含量 安定乳剂 亚油酸 蓖麻酸
下载PDF
不同大小蓖麻籽中脂肪酸组分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凤兰 包春光 +5 位作者 赵永 彭木 朱国立 何智彪 陈晓凤 李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以32个品种不同大小的蓖麻籽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氏提取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籽中粗脂肪含量、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籽的大小与含油量之间的关系,为蓖麻高油品质育种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2个品种的籽在长、体积、容重、百粒... 以32个品种不同大小的蓖麻籽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氏提取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籽中粗脂肪含量、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籽的大小与含油量之间的关系,为蓖麻高油品质育种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2个品种的籽在长、体积、容重、百粒质量方面差异均极显著;籽中的粗脂肪、蓖麻油酸含量差异极显著。籽中粗脂肪含量和大小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y_1=(-5.156x_1-8.747x_2+1.977x_3+0.324x_4+44.462)×100%;籽中蓖麻油酸含量和大小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_2=(2.282x_1-19.553x_2+2.448x_3+0.286x_4+32.147)×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粗脂肪 脂肪酸 蓖麻油酸
下载PDF
9个杂交蓖麻品种蓖麻籽中不同脂肪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凤娟 王昌禄 +3 位作者 王玉荣 陈志强 陈勉华 高利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对9个杂交蓖麻品种蓖麻籽的百粒重、出仁率、含油率及主要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蓖麻籽的百粒重、含油率及主要脂肪酸蓖麻油酸的含量差别较大。百粒重变化范围为21.1—52.1g;含油率变化范围为46.0%-57.6%... 对9个杂交蓖麻品种蓖麻籽的百粒重、出仁率、含油率及主要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蓖麻籽的百粒重、含油率及主要脂肪酸蓖麻油酸的含量差别较大。百粒重变化范围为21.1—52.1g;含油率变化范围为46.0%-57.6%,1号蓖麻籽含油率最高,高达57.6%;9种蓖麻籽中蓖麻油酸含量变化范围为81.44%-90.25%,2号品种的蓖麻油酸含量最高,高达90.25%;油酸、亚油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83%-6.03%和4.27%-7.80%,蓖麻油中还含有少量的棕榈酸、硬脂酸和极少量的二十烷酸、二十烷一烯酸,其中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81%-1.74%和0.88%-1.91%,二十烷酸和二十烷一烯酸的含量均低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蓖麻油 脂肪酸 蓖麻油酸
下载PDF
以酯基为连接基的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5
14
作者 巴红亮 陈永杰 +2 位作者 李月 吴胜男 关瑾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8-30,34,共4页
以蓖麻油酸(RA)、聚乙二醇(600)为原料,马来酸酐为连接基,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MARAPEG-15,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及温度对酸酐与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酯化的影响,并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和... 以蓖麻油酸(RA)、聚乙二醇(600)为原料,马来酸酐为连接基,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MARAPEG-15,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及温度对酸酐与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酯化的影响,并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马来酸酐与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酯化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的3%,n(酸酐)∶n(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为3.1∶2,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4 h;硼酸酯键水解时间为1.5 h。产物的表面张力及其临界胶束浓度为γCMC=35.73 mN/m,CMC=1.96×10-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蓖麻油酸 马来酸酐 聚乙二醇
下载PDF
癸二酸与工业制取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学敬 《粮食流通技术》 2014年第5期38-41,共4页
由蓖麻油酸生产癸二酸,属于蓖麻油的第三代衍生产品,工业用途广而重要,文章对其物化性质、制取方法作了系统介绍,意在推动蓖麻种植、蓖麻油产业发展,为化学工业提供再生原料,并与油脂工作者同瞻蓖麻油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蓖麻油 蓖麻油酸 癸二酸 制取技术 工业用途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a Particle Extraction Process at the Interface of Two Liquids in a Drop Column—Consideration of the Process Behavior and Kinetic Approach
16
作者 Jacqueline V. Erler Tom Leistner Urs A. Peuker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14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a new type of particle extraction process for the transfer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from an aqueous to an immiscible organic phase, directly through the liquid-liquid phase boundary in ...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a new type of particle extraction process for the transfer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from an aqueous to an immiscible organic phase, directly through the liquid-liquid phase boundary in a drop column. The particle extraction process comprises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a minimum amount of stabilizing surfactant, no exposure of the particles to a gas atmosphere and with it the avoidance of sintering by capillary forces and a high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 the receiving phase as well. The study prese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ocess environment and the transfer behavior in a drop column. The solution of surfactant in the continuous phase has been investigated during a particle-free phase transfer experiment 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ontent and analysis of the size of the stabilized droplets using the laser diffraction spectroscop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ransfer fluxes, the mass flows as well as the yield of transferred magnetite by ICP-OES measurements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impact of interaction of the elementary processes at the phase boundary. Furthermore, the transfer kinetics of the process is described and compared with calculated theoretical values resulting from a kinetic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PARTICLE Extraction DROP COLUMN ricinoleic acid Oleic acid
下载PDF
蓖麻油酸与3种制取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学敬 《粮食流通技术》 2014年第3期38-41,共4页
蓖麻油酸由蓖麻油制取,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本文介绍了它的理化性质、化工用途、规格标准、三种制取方法,其中对三种制取方法作了详尽论述,包括制取原理、工艺与设备、操作程序等。
关键词 蓖麻油 蓖麻油酸 常压法 加压法 皂化法 产品规格
下载PDF
蓖麻酸正丁酯的催化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靳福泉 《化学工程师》 CAS 2007年第11期42-45,共4页
用NaHSO4.H2O作催化剂,对蓖麻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回流温度(油浴温度145-150℃)下,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01%(催化剂与蓖麻酸的质量比)、... 用NaHSO4.H2O作催化剂,对蓖麻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回流温度(油浴温度145-150℃)下,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01%(催化剂与蓖麻酸的质量比)、醇酸摩尔比2.5(蓖麻酸0.2mol)、反应时间2h。在该工艺条件下,蓖麻酸的平均酯化率可达95%。红外光谱表明:反应过程蓖麻酸中的羟基和双键保存完好,催化剂表现出了很好的活性和很高的选择性。该方法的产物后处理工艺简单且不污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酸 正丁醇 一水合硫酸氢钠 酯化
下载PDF
新型苯并噻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催化蓖麻油酸酯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海飞 刘冬梅 +3 位作者 康婷婷 王也 张小祥 朱新宝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4-1110,共7页
以价格低廉的苯并噻唑为原料,合成了4种新型功能化布朗斯特酸性离子液体:苯并噻唑硫酸氢盐([HBth]-HSO_4)、苯并噻唑磷酸二氢盐([HBth]H_2PO_4)、苯并噻唑高氯酸盐([HBth]ClO_4)、苯并噻唑硝酸盐([HBth]NO_3),其结构经FT-IR、HRMS、NMR... 以价格低廉的苯并噻唑为原料,合成了4种新型功能化布朗斯特酸性离子液体:苯并噻唑硫酸氢盐([HBth]-HSO_4)、苯并噻唑磷酸二氢盐([HBth]H_2PO_4)、苯并噻唑高氯酸盐([HBth]ClO_4)、苯并噻唑硝酸盐([HBth]NO_3),其结构经FT-IR、HRMS、NMR表征得到确认.考察了4种酸性离子液体在蓖麻油酸和乙二醇丁醚(EGBE)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与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的催化体系相对照.结果表明:当n(蓖麻油酸)∶n(乙二醇丁醚)=1∶1.15,离子液体催化剂用量为蓖麻油酸重量的2%,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 h,酯化率可达98.8%,离子液体催化剂经真空干燥重复使用10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还考察了以苯并噻唑硫酸氢盐为催化剂催化合成系列蓖麻油酸二元醇醚酯和短链脂肪酸酯,也获得了较高的酯化率,且离子液体均能与酯产物自动分相.与传统硫酸催化酯化相比,此类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具有生产成本低、过程清洁、使用周期长等优点,完全可以替代传统浓硫酸催化蓖麻油酸酯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 离子液体 蓖麻油酸 酯化反应 催化活性
原文传递
全生物基脂肪/芳香族不饱和共聚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静娇 东为富 +2 位作者 施冬健 倪忠斌 陈明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0-334,共5页
以生物基3,4-二羟基肉桂酸(DHCA)和蓖麻油酸(RA)为单体,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二者的共聚物PDH及DHCA的均聚物PD。采用FTIR、DSC、1H NMR、GPC和荧光分析等方法对PDH和PD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DH中DHCA与RA结构单元的比例与聚合反... 以生物基3,4-二羟基肉桂酸(DHCA)和蓖麻油酸(RA)为单体,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二者的共聚物PDH及DHCA的均聚物PD。采用FTIR、DSC、1H NMR、GPC和荧光分析等方法对PDH和PD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DH中DHCA与RA结构单元的比例与聚合反应时单体加入量(n(DHCA)∶n(RA))基本一致;反应体系中RA的加入有利于提高PDH的相对分子质量,且大于PD的相对分子质量,当n(DHCA)∶n(RA)=4∶3时聚合产物PDH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78×104;随PDH中柔性链段RA含量的增加,PDH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大,降解速率变慢,PDH中DHCA含量的降低使得分子结构的共轭性整体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羟基肉桂酸 蓖麻油酸 生物基脂肪/芳香族不饱和共聚酯 生物基可降解高分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