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精胺对水分胁迫下稻茬小麦幼苗抗氧化特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冀保毅 李杰 +2 位作者 信龙飞 王付娟 李丙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3,共5页
为探讨亚精胺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的影响,以信麦9号小麦品种为材料,在Hoagland营养液培养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CK)、水分胁迫(WL)和水分胁迫+1 mmol/L亚精胺(WL+Spd)3个处理,分析了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系活力、叶片抗氧... 为探讨亚精胺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的影响,以信麦9号小麦品种为材料,在Hoagland营养液培养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CK)、水分胁迫(WL)和水分胁迫+1 mmol/L亚精胺(WL+Spd)3个处理,分析了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系活力、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相对干质量增长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下降,而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解质渗透率(RELR)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显著上升。喷施Spd后小麦幼苗的相对干质量增长速率、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有明显提高,MDA含量和RELR下降,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Pro的增幅不显著;与水分胁迫处理相比,WL+Spd处理的小麦幼苗相对干质量增长速率、SOD活性、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17.4%、24.8%、12.3%、45.1%,MDA含量和RELR分别下降了34.8%、11.8%。试验表明,Spd通过提高小麦叶片中抗氧化代谢酶活性来降低MDA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和Pro的积累量,从而缓解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亚精胺 水分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根系活力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稻茬小麦氮素利用及土壤容重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科 李浩 +4 位作者 邓劲松 张成 钟文挺 孙加威 任哓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4-660,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稻茬小麦氮素利用、产量及土壤容重的影响。【方法】以"川麦104"为材料,研究了"免耕-表施肥-稻草盖种(T1)""、免耕-浅施肥-浅旋盖种(T2)""、深翻-深施肥-浅旋盖种(T3... 【目的】探明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稻茬小麦氮素利用、产量及土壤容重的影响。【方法】以"川麦104"为材料,研究了"免耕-表施肥-稻草盖种(T1)""、免耕-浅施肥-浅旋盖种(T2)""、深翻-深施肥-浅旋盖种(T3)"3种耕作施肥方式对小麦干物质量、氮素积累转运量、土壤容重、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与T1、T2相比,T3处理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7.5%和7.3%,植株氮积累量分别提高22.3%和11.5%,小麦开花后营养器官向籽粒的氮转运量分别提高17.5%和11.9%,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6.2%和10.4%,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升8.4和6.9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及生理利用率均明显提高;T3处理下,亚表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总孔隙度明显提高,硝态氮供应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在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氮素利用、产量和土壤条件",深翻-深施肥-浅旋盖种"模式为最佳耕作施肥方式,可供生产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耕作施肥方式 氮素利用 土壤容重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顾大路 杜小凤 +7 位作者 杨文飞 文廷刚 贾艳艳 钱新民 孙爱侠 施洪泉 高怀中 王伟中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6-22,共7页
为了研究在阴雨天气影响下,稻茬晚播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罗麦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稻茬小麦晚播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小麦在播种期提前19 d情况下,全生育期增加17~19 d,... 为了研究在阴雨天气影响下,稻茬晚播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罗麦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稻茬小麦晚播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小麦在播种期提前19 d情况下,全生育期增加17~19 d,成熟期提前1~2 d,有效穗数增加2.1%~4.6%,穗实粒数增加1.8~7.2粒,千粒重增加1.4~1.9 g,产量增加7.2~27.1 kg/667 m 2,同时对稻茬晚播小麦的茎秆性状也有显著的影响。在水稻迟收又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选择零共生套播种方式可以使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方式 稻茬小麦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外源6-BA对不同时期遮光下江汉平原稻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刘龙 卫茗梅 +1 位作者 李秀 王小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53-3761,共9页
针对江汉平原小麦生长季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光照辐射少而形成的弱光环境,本试验以江汉平原大面积推广品种‘郑麦9023’和‘扬麦23’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遮光处理(S1)和开花期遮光处理(S2)对两品种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并设置... 针对江汉平原小麦生长季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光照辐射少而形成的弱光环境,本试验以江汉平原大面积推广品种‘郑麦9023’和‘扬麦23’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遮光处理(S1)和开花期遮光处理(S2)对两品种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并设置遮光前喷施6-BA处理(S1+6-BA、S2+6-BA),探究喷施6-BA对弱光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孕穗期与开花期遮去自然光强的45%均显著降低了各处理籽粒产量,且开花期遮光处理籽粒产量下降幅度大于孕穗期遮光处理,遮光处理开花后14~21 d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导致的粒重降低是造成籽粒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两时期遮光均降低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改变了营养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使籽粒产量更多地依赖于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从而导致遮光处理籽粒产量下降.开花期遮光前喷施6-BA处理的籽粒产量显著大于开花期遮光处理,主要是由于喷施6-BA能够延缓遮光处理下旗叶的衰老进程,其灌浆速率和粒重亦显著大于遮光处理,同时提高了开花期遮光处理植株在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且S2+6-BA花后同化物的转运量及对籽粒的贡献量较S2增大,最终提高了遮光处理的籽粒产量.总之,开花期遮光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大于孕穗期,开花期遮光前喷施外源6-BA对遮光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定的缓解效应,降低了开花期遮光造成的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遮光 外源6-BA 产量
原文传递
基于PLC的稻茬湿地小麦播控系统开发
5
作者 孙一杰 杨海乐 +1 位作者 王晴晴 李同杰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2-109,共8页
目的:针对长江中下游稻茬田小麦播种过程中由于地轮打滑导致的播种量不均及效率低等问题,基于PLC技术开发一套精量播种控制系统,以提升播种效果。方法:通过采集稻茬湿地小麦播种机作业速度,结合预设播种量和实时播种量数据,计算并调整... 目的:针对长江中下游稻茬田小麦播种过程中由于地轮打滑导致的播种量不均及效率低等问题,基于PLC技术开发一套精量播种控制系统,以提升播种效果。方法:通过采集稻茬湿地小麦播种机作业速度,结合预设播种量和实时播种量数据,计算并调整外槽轮转速,实现精准播种控制。结果:在预设播种量参数下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试验,播量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验证了控制系统的可行性。结论:基于PLC的精量播种控制系统通过建立排种器转速的数学模型,为稻茬田小麦的智能播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智能播种 播种量控制
下载PDF
安徽稻茬小麦产量差异性与生产限制因子构成解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何贤芳 赵莉 +1 位作者 刘泽 汪建来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不同地区稻茬小麦产量水平差异与生产限制因子。【方法】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调研安徽省沿淮、江淮、沿江3个稻茬麦区小麦产量现状和限制因素构成。【结果】安徽省稻茬麦区当前从事小麦生产的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41... 【目的】了解安徽省不同地区稻茬小麦产量水平差异与生产限制因子。【方法】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调研安徽省沿淮、江淮、沿江3个稻茬麦区小麦产量现状和限制因素构成。【结果】安徽省稻茬麦区当前从事小麦生产的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占总人数的79.52%;稻茬麦产量从北往南递减,变幅为3048.60~5685.60 kg/hm^2,平均产量为4978.5 kg/hm^2,总体平均产量呈现沿淮地区>江淮地区>沿江地区,降水、病害和光照时长是导致南北区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全省尺度稻茬小麦平均产量差异达2637.00 kg/hm^2,区域内产量极差分别为2778.00、2502.00、1575.00 kg/hm^2,品种选择、耕作方式和田间管理水平的不同是区域内产量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稻茬小麦生产的非人为可控限制因素主要有赤霉病和穗发芽;人为可控限制因素主要有品种选择不合理,播种质量差、出苗质量低和农机农艺不配套;社会限制因素主要有投入大、成本高、市场粮价低、效益差和化肥农资价格高且不稳定;生态限制因素主要有土壤质地差、土壤耕层浅和土壤不够肥沃以及干旱、涝渍、光照不足和有效积温不足。【结论】提升中、低产田块的产量潜力是缩小区域内稻茬麦产量差异的有效途径;适宜的小麦品种与布局,建设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体系,完善农机与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机手的科技培训是缩小稻茬麦区产量差异的技术核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稻茬麦 产量差 限制因素 途径
下载PDF
“秸秆还田”还是“秸秆留田”?——一则农业术语的英译与含义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谷春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3期60-62,共3页
随着我国对外科学技术交流的日趋活跃,中文论文附英文摘要已趋于常态,本刊所登论文也不例外,这无疑有助于本刊的对外交流,提升作者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但不少英文摘要尚存在明显的中式英语问题,部分术语的英译不够准确地道,这会使国外读... 随着我国对外科学技术交流的日趋活跃,中文论文附英文摘要已趋于常态,本刊所登论文也不例外,这无疑有助于本刊的对外交流,提升作者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但不少英文摘要尚存在明显的中式英语问题,部分术语的英译不够准确地道,这会使国外读者不解其意,从而严重影响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成效。基于此,本刊新设农科文苑栏目,编发系列文章剖析英文摘要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飨作者与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英文摘要 稻茬麦 稻麦轮作 水稻秸秆
下载PDF
六安市裕安区稻茬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8
作者 姜家道 刘礼明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7期80-82,共3页
[目的]筛选适合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稻茬麦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春性小麦新品种。[方法]于2021—2022年以11种小麦品种为试材,开展了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综合比较品种间产量、生育期、抗性等农艺性状。[结果]参试品种产量变幅为5105.0~... [目的]筛选适合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稻茬麦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春性小麦新品种。[方法]于2021—2022年以11种小麦品种为试材,开展了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综合比较品种间产量、生育期、抗性等农艺性状。[结果]参试品种产量变幅为5105.0~6000.0 kg/hm^(2),有6个品种比对照增产,扬麦33增幅最大。参试品种生育期变幅202~206 d,扬麦33、扬麦29、皖农505、凯麦1138、乐麦0858生育期202~203 d,与对照品种扬麦20(203 d)相当。[结论]初步筛选出扬麦33、扬麦25、镇麦10号、宁麦24、镇麦168、皖农505适合在六安市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扩大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新品种 对比
下载PDF
鄂北地区中弱筋稻茬小麦品种筛选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鹏 张刚 +3 位作者 陈斌 赵永平 邹娟 高春保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20-23,共4页
开展长江中下游稻茬麦中弱筋小麦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该区光温水条件及稻麦两熟协调高产的品种,明确其适宜种植范围,提出湖北省小麦主产区优质弱、中筋小麦品种布局体系。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稻茬麦 品种 筛选
下载PDF
宜城市稻茬麦抗涝播种方式试验示范
10
作者 杨泽富 项德华 +2 位作者 段保权 张俊华 聂强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7-19,24,共4页
为研究涝灾年份稻茬麦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产量情况,对湖北省宜城市遭受涝灾后4种不同状况的稻茬麦田块采取了4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结果表明,遭受涝灾后,只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播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稻茬麦抗涝播种仍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稻... 为研究涝灾年份稻茬麦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产量情况,对湖北省宜城市遭受涝灾后4种不同状况的稻茬麦田块采取了4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结果表明,遭受涝灾后,只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播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稻茬麦抗涝播种仍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稻茬麦免耕直播具有省工、节本和增产效应,在涝灾年份应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涝灾 播种方式 产量 宜城市
下载PDF
麦稻轮作小麦化肥减量与有机替减对比增效试验
11
作者 王鹏 刘东海 +3 位作者 张刚 张学江 何敏 赵以勤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1期70-72,90,共4页
在麦稻轮作区开展化肥减量和有机替减对比增效试验,设置不施肥、习惯施肥、化肥减量、有机替减4个处理,研究小麦的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土壤养分变化及对比增效情况。结果表明,化肥减量20.93%增效明显,每公顷节约成本355.5元... 在麦稻轮作区开展化肥减量和有机替减对比增效试验,设置不施肥、习惯施肥、化肥减量、有机替减4个处理,研究小麦的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土壤养分变化及对比增效情况。结果表明,化肥减量20.93%增效明显,每公顷节约成本355.5元、增效163.5元,每公顷纯收益10581.0元,与农民习惯施肥收益持平。化肥减量20.93%与有机替代氮素50%和全部磷、钾组合,由于肥料成本升高,每公顷纯收益仅1810.5元,比化肥减量低8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化肥减量 有机替减 对比增效
下载PDF
拌种剂对不同播种方式下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杜小凤 顾大路 +6 位作者 杨文飞 文廷刚 贾艳艳 徐建明 刘廷武 李正鹏 王伟中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8-13,共6页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处理小麦种子,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下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情况,以期为不同播种方式下选用合适配方的拌种剂,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处理小麦种子,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下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情况,以期为不同播种方式下选用合适配方的拌种剂,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较旋耕条播小麦分别提前了11、4、3、3、2 d,生育期比旋耕条播长8 d;在零共生套播模式下,配方1、配方2、配方3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08%、5.47%、3.95%,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0.45%、0.45%、0.42%,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21%、6.83%、6.21%,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69%、4.31%、4.31%,分别增产10.11%、10.76%、10.53%;而在旋耕条播模式下,3种拌种剂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36%、11.99%、10.96%,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2.06%、12.06%、9.93%,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03%、4.52%、1.49%,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4%、1.67%、1.34%,分别增产11.17%、15.75%、11.06%。因此,拌种剂配方2在零共生套种小麦和旋耕条播小麦生产上都有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播种方式 拌种剂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稻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稻茬麦田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季诗域 王旭东 +5 位作者 石思博 陈文博 叶正钱 任泽涛 刘璋 于振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1188,共8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设置化肥水平(C)0、70%、100%,秸秆还田水平(S)0、50%、100%,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与化肥配施对不同时期土壤养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秸秆还田与化肥...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设置化肥水平(C)0、70%、100%,秸秆还田水平(S)0、50%、100%,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与化肥配施对不同时期土壤养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不大。其中处理S 100 C 70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效果最佳,处理S 100 C 100对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的能力最强,处理S 50 C 70对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作用最大。在相同施肥水平下,秸秆还田会提高产量,但秸秆还田量并不是越大越好。在C 70和C 100水平下,冬小麦的穗长、株高、穗粒数、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要素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速效钾含量对提高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出3个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第1、第2的处理分别为处理S 50 C 100与处理S 100 C 100,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S 50 C 100与处理S 100 C 100可维持较高的土壤肥力且促进小麦增产,实现废弃秸秆还田资源化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稻茬麦地 土壤肥力 小麦产量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江汉平原稻茬小麦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薛轲尹 杨蕊 +1 位作者 张程翔 王小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6-817,共12页
为给江汉平原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中氮肥的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郑麦9023为材料,在中肥力和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开展氮肥运筹田间试验(设0、135、180和225kg·hm^-2四个施氮量,分别用N0、N1、N2、N3代表;氮肥基追比设10∶0∶0、7∶... 为给江汉平原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中氮肥的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郑麦9023为材料,在中肥力和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开展氮肥运筹田间试验(设0、135、180和225kg·hm^-2四个施氮量,分别用N0、N1、N2、N3代表;氮肥基追比设10∶0∶0、7∶3∶0、1∶1∶1三个水平,分别用M1、M2、M3代表),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江汉平原稻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与运转及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到成熟期小麦旗叶SPAD值和LAI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氮肥基追比的降低而提高。施氮量相同时,干物质积累量在苗期以M1处理最高,拔节期到开花期M2处理最高,成熟期为M3处理最高;氮肥基追比相同时,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上指标在中、高肥力点变化趋势表现一致,高肥力点小麦的SPAD值、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整体上高于中肥力点。在相同施氮量下,小麦产量、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表现为M1<M2<M3,千粒重与穗粒数呈负相关;当氮肥基追比相同,不同施氮量间产量表现为N1<N2<N3,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千粒重呈下降趋势。土壤肥力对小麦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大于施氮量。高肥力点小麦的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素生产力均高于中肥力点。在135~225 kg·hm^-2施氮量范围内,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植株氮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追肥时期的后移显著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中肥力点小麦在施氮量为225kg·hm^-2、基追比例为1∶1∶1处理下获得最高产量和氮利用效率。高肥力点小麦在施氮量为180kg·hm^-2、基追比例为1∶1∶1处理下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这两种氮肥运筹模式可作为江汉平原小麦在中肥力和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兼顾高产和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氮肥运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氮肥运筹 产量 氮素积累与运转 氮效率
下载PDF
甲磺隆防除稻茬麦田杂草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金锁 曾显光 +3 位作者 宋万高 张苏红 周金铎 赵更云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2-44,共3页
本文报道了1990~1995年甲磺隆防除稻茬麦田杂草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结果。试验表明在小麦播后苗前和三叶一心期,667平方米用甲磺隆25~10克,对多种杂草均有明显防效,其最适用量为5~75克/667米2。用甲... 本文报道了1990~1995年甲磺隆防除稻茬麦田杂草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结果。试验表明在小麦播后苗前和三叶一心期,667平方米用甲磺隆25~10克,对多种杂草均有明显防效,其最适用量为5~75克/667米2。用甲磺隆5克/667米2,对看麦娘、牛繁缕防效达931和976%,对婆婆纳、播娘蒿、蓼、夏至草、大巢菜等防效为796~959%。其综合防效优于口恶唑禾草灵、绿磺隆、苄嘧磺隆和绿麦隆;小麦播种至返青拔节期使用甲磺隆,药效随施药时期推迟而降低,以播后苗前至三叶一心期除草效果最好;1993~1995年累计推广应用436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隆 杂草 麦田杂草 除草剂 稻茬
下载PDF
稻茬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新胜 贾昕远 +2 位作者 王炽 袁志勇 李军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0-76,共7页
稻茬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量试验于2008—2009年度在江苏省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宿迁点)进行,试验共设计4种播种方式和3个播种量水平,研究分析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量及气象条件对稻茬冬小麦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茬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量试验于2008—2009年度在江苏省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宿迁点)进行,试验共设计4种播种方式和3个播种量水平,研究分析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量及气象条件对稻茬冬小麦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方式和播种量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生产实际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播种方式,播种量水平以每亩20万株左右基本苗较理想。在粳稻收获较晚,冬小麦无法适期播种时,可以采取稻田套播方式,播种量要适当增加;籼稻腾茬早的,可以选择收获后7 d左右人工撒播或条播;在茬口和气候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水稻收获后2 d左右进行冬小麦播种。条播能更充分的利用光温水等气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播种 气象条件 籽粒产量 影响分析
下载PDF
不同时期单次施药对江苏丘陵地区稻茬麦田杂草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居龙 董红刚 +6 位作者 张国 张新凤 朱阿秀 吴佳文 缪康 王沧海 束兆林 《杂草学报》 2022年第4期36-42,共7页
为明确不同时期单次施药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以江苏丘陵地区稻茬麦田杂草为研究对象,选用7种常见除草剂,按不同用量及组合分别在小麦播后苗前、冬前及春季3个时期进行单次施用。结果表明,在江苏丘陵地区稻茬麦田播后苗前选择48%吡酰&#... 为明确不同时期单次施药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以江苏丘陵地区稻茬麦田杂草为研究对象,选用7种常见除草剂,按不同用量及组合分别在小麦播后苗前、冬前及春季3个时期进行单次施用。结果表明,在江苏丘陵地区稻茬麦田播后苗前选择48%吡酰·异丙隆悬浮剂(SC)150~200 mL/667 m^(2)、33%氟噻·吡酰·呋SC 80 mL/667 m^(2)或55%吡酰·异丙隆SC 170 mL/667 m^(2)进行单次土壤封闭处理,冬前选择48%吡酰·异丙隆SC 175 mL/667 m^(2)+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OD)25 mL/667 m^(2)或48%吡酰·异丙隆SC 175 mL/667 m^(2)+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30 mL/667 m^(2),无论土壤封闭或者冬前茎叶处理,单次施药均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而相同药剂组合春季用药对杂草防除效果低于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及冬前茎叶处理。因此江苏丘陵地区稻茬麦田选用上述药剂配方或组合,进行封闭处理或冬前茎叶单次施药,能较好控制杂草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期 单次施药 稻茬麦田杂草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几种新型除草剂对晚粳稻茬麦田杂草防效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卫宇 王光 +4 位作者 王海波 金振鹏 郑大伟 叶发林 谷涛 《生物灾害科学》 2019年第2期100-103,共4页
麦田杂草防除是目前小麦生产中的难点,通过试验对比出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几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对晚粳稻茬麦田杂草的防除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对6种除草剂及其复配防治小麦田杂草进行药效试验对比,以筛选出较为理想的防治药剂。试验结果表明,... 麦田杂草防除是目前小麦生产中的难点,通过试验对比出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几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对晚粳稻茬麦田杂草的防除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对6种除草剂及其复配防治小麦田杂草进行药效试验对比,以筛选出较为理想的防治药剂。试验结果表明,3个封闭处理药剂的防效总体高于3个茎叶处理药剂的防效,能够在春前有效降低麦田杂草基数,达到防除麦田杂草的目的,可以很好地解决晚粳稻茬麦田杂草的防除难点问题,减少后期用药风险和成本,适合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稻茬麦田 杂草防除 封闭处理 药效筛选
下载PDF
稻茬免(少)耕小麦田除草技术试验研究
19
作者 赵敏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29,共3页
1995~1996年在稻茬免耕小麦田,进行了播前和播后药剂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播前用41%草甘膦75ml/667m^2或20%百草枯100ml/667m^2防除杂草效果分别为96、94.1%.播后4天用10%甲黄隆4g/667m^2、10%甲黄隆4g/667m^2+25%异丙隆100g/667m^2.对... 1995~1996年在稻茬免耕小麦田,进行了播前和播后药剂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播前用41%草甘膦75ml/667m^2或20%百草枯100ml/667m^2防除杂草效果分别为96、94.1%.播后4天用10%甲黄隆4g/667m^2、10%甲黄隆4g/667m^2+25%异丙隆100g/667m^2.对总草株防效分别61.4、80.3%,明显优于50%丁草胺100ml/667m^2防效(44.2%).而在小麦苗2叶1心期用10%甲黄隆4g/667m^2、10%甲黄隆4g/667m^2+25%异丙隆100g/667m^2、10%甲·绿5g/667m^2、25%异丙隆250g/667m^2,对总草株防效分别达82.6、97.3、90.0、88.3%.且比播后土壤处理防效好,并对小麦较安全.示范推广应用中,将播前和播后药剂除草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控制稻茬免(少)耕小麦田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 小麦田 除草剂 安全性
下载PDF
来安县稻茬麦田恶性杂草危害与防除策略
20
作者 周学峰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6期1-2,共2页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逐年增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麦田杂草种类和种群演变加速,小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危害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产安全。本文分析稻茬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的发生种类、危害...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逐年增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麦田杂草种类和种群演变加速,小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危害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产安全。本文分析稻茬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的发生种类、危害特点及原因,并提出有效防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田 恶性杂草 防除策略 来安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