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腺癌组织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余祥 王冬梅 崔秀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背景与目的: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inhibitor,RI)是一种多功能的酸性糖蛋白,人胎盘中富含RI。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从人胎盘中提纯的RI能明显抑制小鼠某些实体瘤(S180肉瘤、Ca761乳腺癌和H22肝癌)的生长。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 背景与目的: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inhibitor,RI)是一种多功能的酸性糖蛋白,人胎盘中富含RI。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从人胎盘中提纯的RI能明显抑制小鼠某些实体瘤(S180肉瘤、Ca761乳腺癌和H22肝癌)的生长。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人乳腺癌组织中RI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RT-PCR及毛细管电泳(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RI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RI的含量。结果:与对照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RT-PCR产物的电泳条带较窄;乳腺癌组织Westernblot的斑点较小。乳腺癌组织RT-PCR产物毛细管电泳吸收曲线峰高及峰宽明显小于对照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和对照乳腺组织RT-PCR产物毛细管电泳吸收峰面积积分值分别是(3.320±0.365)×106和(4.385±0.880)×10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人乳腺癌组织中RI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I蛋白含量也明显减少,表明人乳腺癌组织中RI基因表达明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乳腺癌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基因表达 ri 治疗
下载PDF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被引量:7
2
作者 崔秀云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96年第5期17-20,共4页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崔秀云(大连医科大学)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orRNasin)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胞浆中的一种酸性蛋白质。分子量为50KD。在正常细胞中,RI与R...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崔秀云(大连医科大学)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orRNasin)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胞浆中的一种酸性蛋白质。分子量为50KD。在正常细胞中,RI与RNaseA以1:1比例结合成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 抑制因子 结构 病理
下载PDF
DNA对抗衰老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崔秀云 魏菱菲 +1 位作者 杨康成 陈新刚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研究了正常健康青年人、中老年人和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内RI和血清中酸性、碱性RNase的变化。给予正常健康的中老年人口服DNA,观察DNA对老龄状态RI及RNase的影响。结果显示RI活性随年龄增加而显著降低,酸性及碱性RNase活性随年龄增加... 本文研究了正常健康青年人、中老年人和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内RI和血清中酸性、碱性RNase的变化。给予正常健康的中老年人口服DNA,观察DNA对老龄状态RI及RNase的影响。结果显示RI活性随年龄增加而显著降低,酸性及碱性RNase活性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肿瘤病人较同年龄组正常人RI活性显著下降,RNas6活性较同龄组人显著增加。老年人口服DNA后红细胞内RI活性升高,但对血清中酸性、碱性RNase活性未见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ri RNASE 脱氧核糖核酸
原文传递
间接ELISA法测定转基因小鼠血清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宇 刘基巍 +1 位作者 崔秀云 燕秋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建立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含量的方法,并测定在转RI基因小鼠血清中RI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血清样品包被酶标板,兔抗人RI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为二抗,建立血... [目的]建立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含量的方法,并测定在转RI基因小鼠血清中RI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血清样品包被酶标板,兔抗人RI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为二抗,建立血清RI定量检测的间接ELISA法;取转染了RI基因的小鼠的血清,用上述建立的间接ELISA法测定不同时相小鼠血清中RI的表达水平。[结果]定量检测血清RI的间接ELISA法最适反应条件为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4000,二抗的最佳稀释浓度为1∶2000。转基因小鼠第2、3周血清中RI含量较低(0.556±0.080),1个月左右达到最高值(0.836±0.113),3个月时明显下降(0.640±0.100)。[结论]间接ELISA法可以用于测定血清中的RI抗原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管生长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褚颖豪 欧阳溪 +3 位作者 何晓燕 陈俊霞 高娟 朱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834-838,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全长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并在膀胱癌细胞T24中表达。方法 Trizol法提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总RNA,经RT-PCR扩增RI基因,克隆至pUCm-T质粒中,再亚克隆至pAAV-IRES-hrGFP... 目的构建携带全长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并在膀胱癌细胞T24中表达。方法 Trizol法提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总RNA,经RT-PCR扩增RI基因,克隆至pUCm-T质粒中,再亚克隆至pAAV-IRES-hrGFP载体,构建pAAV-IRES-hrGFP-RI重组质粒,与pAAV-RC和pAAV-Helper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并扩增腺相关病毒RI-AAV,检测其感染性滴度,并转染T24细胞,采用RT-PCR检测RI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blot检测RI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pAAV-IRES-hrGFP-RI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重组腺相关病毒RI-AAV的感染性滴度为1.1×1010U/ml;RI-AAV转染的T24细胞RI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及空病毒转染组均显著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已成功构建人RI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进一步研究RI对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腺相关病毒 膀胱肿瘤
原文传递
间接ELISA测定血清中RI含量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宇 刘基巍 +1 位作者 燕秋 崔秀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2期1774-1776,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含量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用血清样品包被酶标板,兔抗人RI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抗体为二抗,建立血清R...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含量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用血清样品包被酶标板,兔抗人RI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抗体为二抗,建立血清RI定量检测的间接ELISA法。结果:所建立的用于血清中RI含量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论:间接ELISA法可以用于测定血清中的RI抗原含量,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的反映出人血清中的RI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肿瘤病人与正常人血中核糖核酸酶及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活性的比较
7
作者 崔秀云 陈新刚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5-8,共4页
核糖核酸酶(RNase)是降解 RNA 的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能抑制 RNase 的活力,使 RNA 降解速度减慢,延长其半衰期,故使蛋白质合成增加。核糖核酸酶及其抑制因子的活性与衰老密切相关。本研究比较了肿瘤病人血中与正常人血中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酶(RNase)是降解 RNA 的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能抑制 RNase 的活力,使 RNA 降解速度减慢,延长其半衰期,故使蛋白质合成增加。核糖核酸酶及其抑制因子的活性与衰老密切相关。本研究比较了肿瘤病人血中与正常人血中核糖核酸酶及 RI 的活性。结果发现,肿瘤病人的 RI 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同年龄组,而 RNase 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 抑制因子 肿瘤
原文传递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制备及其对BALB/c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林琳 崔秀云 +1 位作者 王昊人 林芄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0-83,共4页
本研究报导了以人胎盘为原料提取 RI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 RI对 BALB/ c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证明 RI对 BALB/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 抑制因子 肿瘤生长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人核糖核苷酸酶抑制因子表达下调对膀胱癌T24细胞在体内外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9
作者 熊冬梅 姚雪 +2 位作者 李林 舒静 陈俊霞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088-1093,共6页
目的探讨人核糖核苷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hRI)表达下调对膀胱癌T24细胞在体内外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干涉质粒pGensil-1-RI稳定转染T24细胞,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 目的探讨人核糖核苷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hRI)表达下调对膀胱癌T24细胞在体内外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干涉质粒pGensil-1-RI稳定转染T24细胞,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设实验组、空质粒对照组及未转染对照组,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RI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RI蛋白的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Twist、Slug和Vimentin等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将3组细胞注入BALB/c裸鼠皮下,35 d后取瘤并称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中RI、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干涉质粒pGensil-1-RI转染成功;实验组RI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两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3.31%和64.11%、49.6%和49.5%(P<0.001);实验组细胞呈梭形,核质比增大;与实验相比,两对照组E-cadhe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52.76%和46.93%(P<0.001),而Twist、Slug和Vimentin蛋白分别降低了50.49%和54.63%、43.74%和51.55%、60.35%和53.77%(P<0.001);两对照组的瘤重明显低于实验组,分别低84.91%和80.89%(P<0.01),其RI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则增加。结论沉默RI基因能明显增加T24细胞的转移、侵袭及EMT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苷酸抑制因子 膀胱癌 T24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