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与马铃薯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0
1
作者 覃潇敏 郑毅 +1 位作者 汤利 龙光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928,共10页
设置3个种植处理(玉米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玉米马铃薯间作),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采用Biolog技术分析了玉米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使玉米和马铃薯根际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 设置3个种植处理(玉米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玉米马铃薯间作),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采用Biolog技术分析了玉米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使玉米和马铃薯根际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平均利用率(AWCD)分别增加17.36%、7.38%和3.76%、32.21%,其中间作马铃薯的AWCD值最高,单作玉米最低。间作玉米和间作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S)均高于单作,但在间作和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根际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强度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最高,并存在一定的差异。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玉米与马铃薯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区分单间作处理差异的敏感碳源。说明玉米马铃薯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马铃薯间作 根际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银北盐碱区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8
2
作者 田平雅 沈聪 +2 位作者 赵辉 张莹 代金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开展盐碱区耐盐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对于盐碱土壤的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宁夏银北盐碱区6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理化... 开展盐碱区耐盐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对于盐碱土壤的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宁夏银北盐碱区6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与裸地相比,6种植物能显著提高盐碱地土壤酶活性,苜蓿根际土壤三种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大小顺序依次为苜蓿(MX)、芨芨草(JJC)、柽柳(CL)、柳枝稷(LZJ)、苦豆子(KDZ)、枸杞(GQ)和裸地土壤(CK),根际土壤与盐碱裸地土壤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群落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和麦金塔指数均以苜蓿根际土壤最高,芨芨草次之,二者较其他土壤差异显著(P<0.05)。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存在差异,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土壤(P<0.05),碳水化合物类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和羧酸类,胺类的利用率最小。主成分分析显示,对PC1和PC2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为碳水化合物类和羧酸类。综合各项指标,均表现为植物根际土壤优于盐碱裸地,其中苜蓿和芨芨草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盐碱地根际微环境的养分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根际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群落多样性 Biolog法
下载PDF
不同落叶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组成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邵微 于会丽 +6 位作者 张培基 徐国益 乔宪生 高登涛 王志强 田鹏 司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1-1383,共13页
【目的】从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组成方面探讨不同落叶果树根际差异性。【方法】利用Biolog ECO板方法与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技术,以未种植果树区域土壤为对照,研究苹果、梨及葡萄等8种落叶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代谢与组成。【结... 【目的】从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组成方面探讨不同落叶果树根际差异性。【方法】利用Biolog ECO板方法与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技术,以未种植果树区域土壤为对照,研究苹果、梨及葡萄等8种落叶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代谢与组成。【结果】8种果树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与功能多样性指数(除Pielou均匀度指数E外)均显著高于对照。比较8种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特征情况发现,杏树根际微生物群落对酚酸类物质(PC,phenolic compounds)的利用比率显著下降,对碳水化合物(CH,carbohydrate)的利用比率显著上升,而对照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氨基酸类(AA,amino acids)碳源利用比率最高。细菌与真菌群落纲水平相对丰度表明,8种果树根际细菌与真菌群落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苹果与核桃γ-变形菌纲相对丰度较其他果树显著上升;而与细菌群落相比,8种果树根际真菌群落在纲水平上差异更为明显。基于纲水平优势菌与微生物群落代谢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代谢与Beta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及Sphingobacteriia呈显著正相关,而与Gemmatimonadetes、Sordariomycetes、Glomeromycetes及Chytridiomycetes均呈显著负相关。另外,RDA分析表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除E外)与细菌α多样性呈正相关,而与真菌α多样性呈负相关。【结论】8种果树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存在显著差异。8种果树根际细菌与真菌群落均存在显著差异,而真菌群落较细菌差异更为显著。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细菌群落呈正相关,而与真菌群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果树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 Biolog Eco-板 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技术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水稻条斑病抗感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俊 王星 +6 位作者 付丽娜 汪娅婷 刘棋 苗新利 王凡 魏兰芳 姬广海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1期17-25,共9页
通过抗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的品种的水根际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多样性分析,探讨其根际细菌多样性差异与水稻抗细条病的相关性。采集孕穗期水稻品种CG2和IR24的植株根际土壤,采用多种培养基进行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 通过抗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的品种的水根际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多样性分析,探讨其根际细菌多样性差异与水稻抗细条病的相关性。采集孕穗期水稻品种CG2和IR24的植株根际土壤,采用多种培养基进行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并通过16S rRNA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Biolo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根际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水稻品种的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分析发现抗病品种CG2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群,而感病品种IR24以节杆菌为优势种群;对条斑病菌有抑制的菌株,筛选后以芽孢杆菌为主,且抗病品种的比率达47%以上,而感病材料中只有2.3%;抗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 Shannon均匀度指数(SE), Simpson指数(D), McIntos指数(U)和McIntosh均匀度指数(ME)分别增加了8.80%, 48.49%, 11.76%,41.88%和0.52%;主成份分析表明抗病品种CG2的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感病品种IR24相比,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酯类、醇类、胺类和酸类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52%、66.53%、3.78%、7.49%、27.98%和40.67%。研究表明,从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和种类上看,抗病品种CG2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和种类与感病品种相比,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更为丰富,发挥生防作用的菌群更多,为水稻条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思路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斑病 根际微生物 群落结构 代谢功能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9
5
作者 钱秋平 杨统一 +3 位作者 程林润 李永春 戚金亮 杨永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分析法研究4个大豆品种(台湾75、中黄42、春丰早和六月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不同大豆品种在红壤(黄筋泥土)中的生物量和产量差别很大,但对根际土壤好氧菌、厌氧... 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分析法研究4个大豆品种(台湾75、中黄42、春丰早和六月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不同大豆品种在红壤(黄筋泥土)中的生物量和产量差别很大,但对根际土壤好氧菌、厌氧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的影响不大;六月半品种显著影响根际土壤真菌PLFA总量,改变了细菌/真菌的比值;与六月半相比,春丰早显著增加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群落的优势种群和均匀度;中黄42显著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优势种群的丰富度;中黄42和台湾75对根际土壤微生物Shannon均匀度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但是4种大豆品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McIn-tosh和Gini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六月半和中黄42品种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差异明显,而春丰早和台湾75变化相近,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际微生物 红壤 磷脂脂肪酸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对甜玉米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及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左明雪 孙杰 +5 位作者 徐如玉 袁银龙 顾文杰 卢钰升 徐培智 解开治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2-1025,共14页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配施有机肥对甜玉米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及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明晰AMF配施有机肥对甜玉米-土壤氮循环的微生物学过程,为氮肥利用率提高、化学氮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配施有机肥对甜玉米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及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明晰AMF配施有机肥对甜玉米-土壤氮循环的微生物学过程,为氮肥利用率提高、化学氮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大田区组试验,在磷(P2O5150 kg·hm^-2)、钾(K2O 225 kg·hm^-2)施肥水平一致的基础上设计7个施肥处理:(1)不施氮肥(CK);(2)优化施肥(OF);(3)有机氮肥替代10%化学氮肥(ORF10);(4)有机氮肥替代20%化学氮肥(ORF20);(5)有机氮肥替代10%化学氮肥+增施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ORF10+AMF);(6)有机氮肥替代20%化学氮肥+增施变形球囊霉(ORF20+AMF);(7)不施氮肥+增施变形球囊霉(CK+AMF);每个处理3次重复。应用土壤常规理化指标分析方法和微生物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 5.0)技术,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甜玉米氮素利用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氮循环功能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增施变形球囊霉能显著提高氮利用率。变形球囊霉配施有机肥对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偏生产力(PFP)、氮肥吸收利用率(NRE)、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酶(GOGAT)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具有极显著的正交互效应(P<0.001)。在所有处理中ORF20+AMF处理土壤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农学效率(NAE)、氮肥偏生产力(PFP)、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氮素生理利用率(NPE)较OF处理分别提高31.15%、28.08%、6.95%、10.41%。在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中,增施变形球囊霉处理组(ORF10+AMF、ORF20+AMF)NiR、narB、nasA、nirA、nirB、napA、nrfA、nifH、ureC基因相对强度显著高于对应未施菌处理组(ORF10、ORF20),ORF20+AMF处理的氨氧化基因hzo相对丰度比ORF20处理降低了20%,减少了氮素由N2释放途径损失的可能。【结论】增施变形球囊霉配施有机肥可显著调增同化氮还原基因(NiR、narB、nasA、nirA、nirB)、异化氮还原基因(napA、nrfA)、氮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循环 氮素转化 变形球囊霉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功能基因芯片
下载PDF
西瓜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晗玥 王东升 +7 位作者 阮杨 乔亦铸 张芸滔 李玲 黄启为 郭世伟 凌宁 沈其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4245-4258,共14页
【目的】研究连作对西瓜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群落构建和潜在功能的影响,明确根际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为西瓜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和农田土壤的健康保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未连作(对照)、连作2茬和连作6茬的西瓜根际土壤为研... 【目的】研究连作对西瓜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群落构建和潜在功能的影响,明确根际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为西瓜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治和农田土壤的健康保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未连作(对照)、连作2茬和连作6茬的西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16SrRNA和ITS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西瓜连作对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特征和演替的影响。【结果】随着连作茬次的增加,西瓜根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真菌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在细菌属水平,多茬次的连作降低了西瓜根际土壤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溶杆菌属(Lysobacter)的相对丰度;在真菌属水平,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随连作茬次增加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连作的网络复杂度更高,但网络结构稳定性低。此外,相比于对照,连作6茬显著减少有害物质的生物降解途径以及氨基酸的代谢途径的相对丰度,并且在连作6茬后真菌群落中病原真菌相对丰度显著增多。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机性过程主导连作下西瓜根际细菌群落构建,而确定性过程主导连作下西瓜根际真菌群落构建。【结论】连作引起根际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特征、功能组成和演替过程变化,细菌群落关键功能的减少、病原真菌相对丰度的增加以及微生物群落网络稳定性的减小可能是导致西瓜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连作土壤 根际微生物群落 功能预测 群落演替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绞股蓝药效成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8
作者 曹麟 王宇龙 +4 位作者 卜俊文 宋天骄 刘玉涛 韦小敏 林雁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23-2336,共14页
【目的】为缓解中药绞股蓝种植区由于连作导致的土壤微生态失衡,提高绞股蓝品质及产量,使用本课题组的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D74菌剂及新构建的复合菌剂T3,研究微生物菌剂的施加对绞股蓝产量、品质以及根际细菌群落组成的影... 【目的】为缓解中药绞股蓝种植区由于连作导致的土壤微生态失衡,提高绞股蓝品质及产量,使用本课题组的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D74菌剂及新构建的复合菌剂T3,研究微生物菌剂的施加对绞股蓝产量、品质以及根际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明确绞股蓝在连作和正茬不同种植条件下的适用菌剂。【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测定大田种植试验中各处理组绞股蓝单位面积的产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酮、多糖、皂苷等绞股蓝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利用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添加菌剂对绞股蓝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在正茬型Z区地块,T3菌剂处理组绞股蓝干重较对照组增加了63.44%,总黄酮含量提高12.50%,总多糖含量提高32.95%,增产提质效果均优于D74菌剂;而在连作型P区地块,D74菌剂处理组绞股蓝干重较对照组增加了77.41%,总黄酮含量提高112.50%,总多糖含量提高23.10%,效果优于T3菌剂。通过分析微生物群落组间差异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富集在T3菌剂组中的差异微生物为新鞘氨醇菌属(Novosphingobium)、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等有益微生物,富集在D74菌剂组中的差异微生物为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等有益微生物。【结论】研究表明T3复合菌剂及D74菌剂均能够通过招募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类群,优化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绞股蓝根际微生态环境,显著提高绞股蓝药效成分含量及产量。D74菌剂在连作型地块施用效果更佳,T3菌剂对正茬型地块施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根际促生细菌 根际微生物群落 绞股蓝
原文传递
负压灌溉提高紫叶生菜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7
9
作者 高翔 张淑香 龙怀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34-1440,共7页
【目的】针对目前设施农业中常用的灌溉方式容易造成土表水分蒸发和水肥流失,且不能按照作物所需自动供水供肥的现状,本研究探讨了负压灌溉提高紫叶生菜的产量和品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机理。【方法】在温室内... 【目的】针对目前设施农业中常用的灌溉方式容易造成土表水分蒸发和水肥流失,且不能按照作物所需自动供水供肥的现状,本研究探讨了负压灌溉提高紫叶生菜的产量和品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机理。【方法】在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以紫叶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灌溉处理:常规灌溉、滴灌和负压灌溉。收获后,测定了紫叶生菜的产量,分析了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花青素和硝酸盐含量),植株的养分(氮、磷和钾)浓度和吸收量,监测了土壤水分含量动态的变化,计算了水分消耗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细菌在门分类上的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负压灌溉下显著提高紫叶生菜的产量和品质,负压灌溉比常规和滴灌处理的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68.1%和29.0%,也提高了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花青素的含量,减少了硝酸盐含量。与常规灌溉相比负压灌溉显著提高了紫叶生菜氮、磷、钾的浓度和含量,分别提高13.0%、14.4%、38.4%和90.2%、92.6%、135.5%。紫叶生菜在负压灌溉下耗水量最少,为9900 cm3,比常规和滴灌处理分别减少了23.8%和23.8%;负压下水分利用效率比常规和滴灌分别显著提高了122.2%和70.5%。同时负压灌溉处理下动态的土壤含水量处于10.3%~11.3%之间,变异范围低于常规和滴灌处理9.2%~11.6%。通过高通量测序紫叶生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现,负压灌溉处理下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表现为OTU、Chao1和Shannon指标的数值显著高于常规和滴灌处理,其数值分别为1808、2437和8.48,分别比常规灌溉处理显著提高了15.2%、15.7%和3.16%。同时也改变了细菌在门分类水平上组成的相对丰度,在负压灌溉处理下比常规和滴灌处理分别提高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浮霉菌门(P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生菜 负压灌溉 产量和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根际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植被类型对煤矿区复垦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10
作者 李厚春 李君剑 +3 位作者 张红 张秀娟 宁岳伟 刘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5-1465,共11页
煤矿开采改变了矿区土壤条件、地表植被覆盖和微生物生存环境。植被由于生长条件和根际分泌物的不同,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以山西省晋华宫煤矿复垦区侧柏、云杉、樟子松、油松、桧柏5种复垦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理... 煤矿开采改变了矿区土壤条件、地表植被覆盖和微生物生存环境。植被由于生长条件和根际分泌物的不同,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以山西省晋华宫煤矿复垦区侧柏、云杉、樟子松、油松、桧柏5种复垦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并计算综合土壤肥力指数以反映不同复垦植被的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樟子松林具有最高的全碳、全氮含量,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碳氮等养分,导致其具有显著高的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不同植被类型间微生物群落差异性显著,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优势菌门,全硫、容重和碱性蛋白酶是影响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表明樟子松林和云杉林优于其他植被。综上,不同植被对矿区生态恢复的效果具有一定差异,樟子松林和云杉林有助于提高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研究可为半干旱区煤矿复垦区生态恢复的植被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复垦 复垦植被类型 土壤酶活性 根际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红树植物拟海桑及其亲本的根际细菌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锦成 陈毅青 +4 位作者 高琳 周鲜娇 钟才荣 张颖 王芸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89,共15页
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能够从亲本传递给子代,从而影响植物的表型。野外调查发现,海桑属(Sonneratia)红树植物自然杂交杂种拟海桑在野外通常比亲本生长更为强壮,表现出极强的生存优势。为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本研究从根际微生物角度出发,... 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能够从亲本传递给子代,从而影响植物的表型。野外调查发现,海桑属(Sonneratia)红树植物自然杂交杂种拟海桑在野外通常比亲本生长更为强壮,表现出极强的生存优势。为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本研究从根际微生物角度出发,利用细菌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海南省东寨港的三种红树植物拟海桑(S.×gulngai)及其亲本海桑(S. caseolaris)和杯萼海桑(S. alba)的根际土壤进行根际细菌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红树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高,种类丰富,分属于30门242科351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最优势门,在各个样本中丰度超过40%,子代拟海桑继承亲本的根际微生物多数都属于这一类群。研究发现,子代拟海桑与两亲本的根际细菌类群组成在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子代拟海桑中丰度分别为4.3%和6.5%,显著高于亲本1%~2%的含量;在亲本杯萼海桑中,丰度高达19.8%的栖热菌门(Thermi)在子代中丰度仅有1%,而热袍菌门(Thermotogae)(5%)甚至消失。总之,子代拟海桑与亲本杯萼海桑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相对于亲本海桑表现出更大的差异性。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发现,子代拟海桑的土壤全氮(total nitrogen, TN)含量显著低于亲本,含量相差3倍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TN浓度与菌群中的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丰度显著负相关。通过功能预测分析发现,子代拟海桑微生物群落中与基础代谢相关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能量以及脂质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丰度显著都高于亲本,表现出代谢能力的增强。本研究认为,子代拟海桑对亲本的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了选择性继承,菌群组成更为合理,在保持菌群高度多样性的同时,一些根际促生菌的含量增加,使菌群基础代谢能力增加,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 海桑 根际微生物 细菌群落 多样性
下载PDF
外源菌剂联合柠檬酸强化龙葵修复土壤镉污染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楷 王丽 +4 位作者 王一锟 游梦 梁婷 邹茸 范洪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024-7035,共12页
设置对照(CK)、摩西球囊霉菌(GM)、摩西球囊霉菌+柠檬酸(GM+CA)、摩西球囊霉菌+巨大芽孢杆菌(GM+BM)和摩西球囊霉菌+巨大芽孢杆菌+柠檬酸(GM+BM+CA)这5个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全Cd、有效Cd和植株Cd吸收量及微生物群落变化,分析了外源菌剂... 设置对照(CK)、摩西球囊霉菌(GM)、摩西球囊霉菌+柠檬酸(GM+CA)、摩西球囊霉菌+巨大芽孢杆菌(GM+BM)和摩西球囊霉菌+巨大芽孢杆菌+柠檬酸(GM+BM+CA)这5个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全Cd、有效Cd和植株Cd吸收量及微生物群落变化,分析了外源菌剂和柠檬酸添加对龙葵修复Cd污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GM处理龙葵根、茎和叶生物量显著增加35.67%、41.35%和65.38%,GM+BM+CA处理龙葵根和茎生物量显著增加73.38%和75.38%.GM处理提高了龙葵各部位Cd含量但差异不显著,GM+BM+CA处理龙葵叶部的Cd含量显著提高79.34%.GM处理龙葵茎和叶Cd累积量显著提高47.51%和89.58%.GM+BM+CA处理龙葵叶部Cd累积量显著提高226.84%.GM+BM+CA处理显著增加了Cd由龙葵茎向叶的转运系数,增幅为52.47%.GM+BM+CA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的富集系数,增幅为120.53%.此外,联合修复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产生了影响,特别体现在诱导某些关键微生物类群,如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球囊菌门和油壶菌门相对丰度增加2.00%~5.77%、0.76%~9.96%、2.11%~3.63%和0.54%~2.98%.RDA分析发现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土壤全Cd呈显著负相关,球囊菌门和油壶菌门与土壤全Cd呈负相关.关键微生物的变化增强了龙葵吸收根际养分和抗Cd胁迫的能力,提高龙葵Cd累积能力,有效降低土壤全Cd含量.综上,摩西球囊霉菌、柠檬酸与巨大芽孢杆菌通过共接种的方式活化了土壤中的难溶态Cd,有助于龙葵富集更多的Cd,同时也与摩西球囊霉菌产生联合修复的效果.富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Cd污染土壤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 龙葵 微生物菌剂 根际微生物群落 联合修复
原文传递
合成菌群促生抗逆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芳芳 李晓婷 汤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0-1175,共6页
根际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健康生长密切相关,但由于根际微生物群落成员庞大,结构复杂,不利于根际微生物群落成员间互作及群落互作对根际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合成菌群因其结构简单、互作方式可控等优势,在根际微生态领域研究中发挥重要功能... 根际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健康生长密切相关,但由于根际微生物群落成员庞大,结构复杂,不利于根际微生物群落成员间互作及群落互作对根际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合成菌群因其结构简单、互作方式可控等优势,在根际微生态领域研究中发挥重要功能,一方面为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植物互作功能及机制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合成菌群能够转化为农业知识,助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从合成菌群构建、合成菌群促生抗逆功能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研究进展,展望未来合成菌群的研究方向及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群落 合成菌群 促生长 抗逆性
下载PDF
根腐病对茅苍术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杰 林茂祥 +4 位作者 肖忠 李娟 张万超 韩如刚 韩凤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1期36-43,共8页
研究茅苍术根腐病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为茅苍术根腐病微生物调控防治技术提供依据。比较了未种植茅苍术土壤、茅苍术健康植株及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并结合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了茅苍术根... 研究茅苍术根腐病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为茅苍术根腐病微生物调控防治技术提供依据。比较了未种植茅苍术土壤、茅苍术健康植株及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并结合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了茅苍术根腐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变化。茅苍术感染根腐病后,植株根际土壤pH降低,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显著增加;蔗糖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均显著降低。病原菌如镰刀菌属(Fusarium)和阿太菌属(Athelia)的丰度显著增加,而被孢霉属(Mortierella)、青霉属(Penicillium)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病原微生物拮抗菌的丰度降低,这可能是诱发茅苍术根腐病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细菌、真菌多样性及群落构成变化,表明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和群落结构失衡的打破可能和土壤pH、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根腐病 酶活性 根际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下载PDF
异裂菊属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史艳财 邹蓉 +4 位作者 唐健民 熊忠臣 蒋运生 韦霄 邓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异裂菊属是广西喀斯特石山区典型的特有属,根际微生物是其能否有效吸收、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和适应石山恶劣土壤环境的最直接表征之一。该研究采用DGGE和Biolog两种方法对异裂菊属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异裂菊属是广西喀斯特石山区典型的特有属,根际微生物是其能否有效吸收、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和适应石山恶劣土壤环境的最直接表征之一。该研究采用DGGE和Biolog两种方法对异裂菊属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异裂菊属5个种根际pH、碱解氮等9个养分含量都高于非根际。(2)5个种的根际、非根际存在2个共有细菌类群,但在数量上存在差异,3个种的根际条带小于非根际;5个种的根际、非根际微生物群落较为相似,较易聚在一起。(3)绢叶异裂菊根际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凹脉异裂菊非根际最弱,其他对碳源的利用能力较接近;异裂菊属种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都高于非根际,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非根际,优势度指数与非根际基本相同或略高于非根际,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与优势度指数规律相似;异裂菊属根际、非根际微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是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化合物,4个种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高于非根际。(4)阳离子交换量、黏粒含量百分率和碱解氮是影响异裂菊属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的最重要因子。总体来说,土壤理化性质对异裂菊属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异裂菊属通过分泌羧酸、糖等多类化合物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根际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山区 特有属 根际微生物 PCR-DGGE Biolog微平板法
下载PDF
蒙东地区三种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性研究
16
作者 寇佩雯 刘长乐 +5 位作者 许祎珂 宋忠兴 李铂 张永生 黄文静 唐志书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3期58-67,共10页
通过分析蒙东地区3种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特征,旨在研究植物根系-土-微生物三者间的驱动关系。以生长年限和长势相近的甘草、北沙参和防风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植物间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差异和关系。研究发现,根际土壤和... 通过分析蒙东地区3种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特征,旨在研究植物根系-土-微生物三者间的驱动关系。以生长年限和长势相近的甘草、北沙参和防风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植物间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差异和关系。研究发现,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主要在全磷和过氧化氢酶两个因素。蒙东地区3种药用植物的优势细菌菌门是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占比分别在27.85%~52.69%和18.39%~44.59%之间。优势真菌科是赤壳科和微囊科,占比分别在3.70%~14.94%和4.66%~30.32%之间。豆科甘草与伞形科的防风和北沙参菌群结构分布差异较大。植物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脲酶、和蔗糖酶的差异导致了菌群群落结构差异。种植于蒙东地区的3种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鲜明。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土壤环境因子与植物的交互作用,而环境因子和植物类型均对真菌菌群有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群落 植物种类 土壤因子 药用植物
下载PDF
腐殖质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宋鸽 石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5期59-68,共10页
为研究天然异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HS)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的作用机制,总结归纳了以下主要作用机制,包括HS介导(PM)H^(+)-ATPase的调节、HS介导细胞信号分子的互作、HS吸附层的屏蔽、HS化学官能团的螯合作用,以及HS对植物次生... 为研究天然异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HS)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的作用机制,总结归纳了以下主要作用机制,包括HS介导(PM)H^(+)-ATPase的调节、HS介导细胞信号分子的互作、HS吸附层的屏蔽、HS化学官能团的螯合作用,以及HS对植物次生代谢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等,得出HS通过多种复杂的防御代谢机制参与调节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鉴于HS生物化学研究的复杂性,以及生理活性和防御代谢机制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未来的科学研究应主要集中在HS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解析,HS“胶体应激”如何参与新陈代谢调节,HS促生和防御代谢途径交叉串扰和反馈调节机制,以及HS和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 非生物胁迫 H+-ATPase 信号分子 吸附层 官能团 植物次生代谢 根际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不同土壤玉米根际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和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艳玲 宋阿琳 +4 位作者 卢玉秋 王恩召 唐治喜 刘雄舵 范分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33-1645,共13页
【目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显著影响玉米根际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产生和释放。对根际VOCs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充分挖掘根际生物学潜力和根际调控做出积极贡献。【方法】采集山东德州、河北涞水... 【目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显著影响玉米根际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产生和释放。对根际VOCs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充分挖掘根际生物学潜力和根际调控做出积极贡献。【方法】采集山东德州、河北涞水、河北保定、江西南昌、河南孟津、河南商丘等6个地区的旱地耕层土壤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玉米盆栽试验,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对根际土壤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根际细菌和真菌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细菌16S和真菌ITS进行了测序。【结果】从6个旱地土壤中共检测出44种VOCs,主要是烷烃、烯烃、酯类、胺类、有机酸和芳香类化合物,其中多种化合物与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密切相关。胺类化合物NBenzyl-N-ethyl-p-isopropylbenzamide和D-2-Bromo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在6个土壤中均被检出,占总量的54.2%;其次检出最多的是烷烃和烯烃,占总量的31.1%和7.6%。江西南昌土壤释放的VOCs在数量和丰富度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壤,且大部分为烷烃和烯烃类化合物;从河北保定土壤中检出了6种特有的有机酸和酯类化合物。供试6种土壤中,河南商丘和河北保定的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四个地方。南昌土壤真菌数量显著较高,但其细菌数量、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其他土壤。6种土壤中的主要细菌依次为Thaumarchaeota(奇古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Unclassified(未分类门),占总细菌群落的92.1%;主要真菌依次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和Chytridiomycota(壶菌门),占总真菌群落的98.3%。绿弯菌门仅在南昌土壤中占绝对优势,而南昌土壤中奇古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根际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不同磷形态对水稻根系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19
作者 王萌 范分良 +7 位作者 易可可 徐磊 徐壮 张佳音 孟莉 王赛 李旭 宋阿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181,共9页
为了探索不同磷形态处理下土壤、水稻根际和根内环境中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多样性,从而挖掘不同磷形态下水稻根际中介导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细菌群落特征。以籼稻(kasalath)为试验材料,采集南京的低磷土壤进行为期8周的水稻盆栽试验... 为了探索不同磷形态处理下土壤、水稻根际和根内环境中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多样性,从而挖掘不同磷形态下水稻根际中介导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细菌群落特征。以籼稻(kasalath)为试验材料,采集南京的低磷土壤进行为期8周的水稻盆栽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16S rDNA Illumina测序),并结合土壤有效磷浓度和水稻生物学指标,分别比较不同磷形态处理下水稻生长和根际土、根内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发现,有机磷和无机磷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其中与不加磷对照相比,无机磷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全磷含量,有机磷处理与无机磷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在根际土和根内细菌中,有机磷和对照处理植株细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无机磷处理;不同磷形态下水稻的根系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P<0.001)低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不同处理中主要细菌包括: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Ignavibacteriae、绿弯菌门(Chloroflexi)。无机磷处理与对照、有机磷处理相比较,在根际土壤和根内细菌中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相对丰度较低,高温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Ignavibacteriaceae显著高于对照和有机磷处理,其中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在根际、非根际土壤及根系相对丰度均低于对照和有机磷处理。根际土细菌多样性与植株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根系细菌多样性与地上部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有效磷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根系细菌丰富度与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磷酸酶活性和植株全磷呈显著负相关;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与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形态 根际微生物群落 水稻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对花生根际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20
作者 刘巍 王峥 +2 位作者 冷伟峰 李洪顺 王子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98-103,共6页
为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对花生障碍地块进行微生物肥料施肥处理,对试验地块施肥前与施肥后进行取样,将样品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去重复序列ASVs/OTU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次取样样品A(施肥前)与第二次取样样品B(施肥后)... 为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对花生障碍地块进行微生物肥料施肥处理,对试验地块施肥前与施肥后进行取样,将样品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去重复序列ASVs/OTU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次取样样品A(施肥前)与第二次取样样品B(施肥后)属一级相对丰度,在施肥后下降。其中Candidatus solibacter、Mucilaginibacter、Holophaga等几个属相对丰度下降,而Conexibacter、Brevundimonas和Thermus相对丰度表现为增加;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施肥前与施肥后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施肥后多样性指数下降;在属水平上,施肥前Mucilaginibacter、Haliangium占比较多,施肥后急剧减少,而Streptomyces、Brevundimonas则显著增加。在两组处理共有的属中Candidatus、Burkholderia、Bacillus和Granulicella占多数。综上所述,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对花生土壤有显著的影响,但微生物多样性施肥后有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微生物菌剂 花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