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
作者 任爽 张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1-83,共3页
总结近年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与相关研究进展。从穴位贴敷疗法应用的理论依据、治疗疾病种类、穴位选择、药物选择、效应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综述。穴位贴敷疗法疗效好,但在临床试验方法规范性、临床疗效确切性、效应机... 总结近年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与相关研究进展。从穴位贴敷疗法应用的理论依据、治疗疾病种类、穴位选择、药物选择、效应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综述。穴位贴敷疗法疗效好,但在临床试验方法规范性、临床疗效确切性、效应机理等方面尚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合并风湿免疫病免疫抑制剂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1
2
作者 吕良敬 +1 位作者 赵爱民 乔杰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27-534,共8页
风湿免疫病是导致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等妊娠并发症的最常见原因。免疫抑制剂在RSA合并风湿免疫病患者的防治方面疗效肯定,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过度治疗、超适应证使用等现象普遍存在。为了进一步规范免... 风湿免疫病是导致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等妊娠并发症的最常见原因。免疫抑制剂在RSA合并风湿免疫病患者的防治方面疗效肯定,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过度治疗、超适应证使用等现象普遍存在。为了进一步规范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风湿免疫学、妇产科学、生殖免疫学及生殖医学专家共同讨论,根据RSA合并常见风湿免疫病的防治现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证据和进展,制定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复发性流产 风湿免疫病 共识
原文传递
440例风湿病患者生活质量SF-36积分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健 万磊 +4 位作者 刘磊 冯云霞 程园园 黄传兵 汪元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2年第3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风湿病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440例风湿病患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240例,干燥综合征40例,强直性脊柱炎100例,膝骨性关节炎60例。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观察风湿病患者SF-36积分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风湿病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440例风湿病患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240例,干燥综合征40例,强直性脊柱炎100例,膝骨性关节炎60例。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观察风湿病患者SF-36积分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我国常模组比较,风湿病患者SF-36各维度中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积分降低(P<0.05或P<0.01)。SF-36各领域异常率最高的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其次为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组。2.风湿病患者SF-36总积分与年龄、病程、并发症呈相关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的增多、疾病活动性指标升高,患者SF-36总积分降低(P<0.05)。结论:风湿病患者存在生活质量的改变,表现为生活质量低下;影响生活质量低下的因素较多,主要跟病程、并发症和活动性指标有关。因此,应在疾病早期重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炎性指标,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生活质量 SF-36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甲氨蝶呤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 曾小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9-722,共4页
甲氨蝶呤是治疗风湿性疾病最常用的药物,已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一项欧美调查显示,甲氨蝶呤治疗RA的平均使用率达83%,而我国目前的平均使用率仅为55.9%。鉴于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经济现状,甲氨蝶呤治疗RA的核心地... 甲氨蝶呤是治疗风湿性疾病最常用的药物,已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一项欧美调查显示,甲氨蝶呤治疗RA的平均使用率达83%,而我国目前的平均使用率仅为55.9%。鉴于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经济现状,甲氨蝶呤治疗RA的核心地位应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甲氨蝶呤 专家 中国 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 卫生经济现状 使用率
原文传递
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淑英 王峰 +1 位作者 王贞美 张影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3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中12项抗体检测结果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line immuno assay LIA)检测86例SLE患者(SLE组)、81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疾病对照组)...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中12项抗体检测结果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line immuno assay LIA)检测86例SLE患者(SLE组)、81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疾病对照组)和9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ANAs中12项抗体,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中针对12项抗原的抗体未被检出,SLE组和疾病对照组中12项抗体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被检出,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小体抗体(Nucleosome)、抗核糖核蛋白粒子抗体(Sm)、抗PO抗体(P0)、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抗Ro/SS-A抗体(52 KD)等7项抗体在SLE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12%、53.49%、33.72%、43.02%、47.67%、37.21%、58.14%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所检测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单项抗体检测与多项抗体联检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单项抗体检测与多项抗体联检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s的12项抗体联检有助于提高SLE的阳性检出率,可为疾病的筛查、诊断、分类、病情观察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谱 线性免疫分析法 风湿性疾病
下载PDF
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及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0
6
作者 樊少磊 单岩 《全科护理》 2012年第35期3339-3341,共3页
介绍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及测量,综述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认为疾病不确定感理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地指导临床实践,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促进我国护理事业向更加系统... 介绍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及测量,综述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认为疾病不确定感理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地指导临床实践,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促进我国护理事业向更加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不确定感 癌症 风湿性疾病 糖尿病 护理实践
下载PDF
Effects of Tai Ji Quan training on gait kinematics in older Chinese women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16
7
作者 Qingguang Zhu Lingyan Huang +5 位作者 Xie Wu Lin Wang Yunya Zhang Min Fang Yu Liu JingXian Li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6年第3期297-303,383,共8页
Background: Although Tai Ji Quan has been shown to relieve pain and improve functional mobility in people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OA),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potential benefits on gait characteristics among older ... Background: Although Tai Ji Quan has been shown to relieve pain and improve functional mobility in people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OA),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potential benefits on gait characteristics among older Chinese women who have a high prevalence of both radiographic and symptomatic knee OA.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a tailored Tai Ji Quan intervention on gait kinematics for older Chinese women with knee OA.Method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volving 46 older women in Shanghai, China, with clinically diagnosed knee OA. Randomized(1:1)participants received either a 60 min Tai Ji Quan session(n = 23) 3 times weekly or a 60 min bi-weekly educational session(n = 23) for 24 weeks.Primary outcomes were changes in gait kinematic measures from baseline to 24 weeks.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changes in scores on 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 and 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Results: After 24 weeks the Tai Ji Quan group demonstrated better performance in gait velocity(mean difference, 8.40 cm/s, p = 0.01), step length(mean difference, 3.52 cm, p = 0.004), initial contact angle(mean difference, 2.19°, p = 0.01), and maximal angle(mean difference, 2.61°,p = 0.003) of flexed knees during stance phas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he Tai Ji Quan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WOMAC scores(p < 0.01)(mean difference,-4.22 points in pain, p = 0.002;-2.41 points in stiffness, p < 0.001;-11.04 points in physical function, p = 0.006) and SPPB scores(mean difference, 1.22 points, p < 0.001).Conclusion: Among older Chinese women with knee OA, a tailored Tai Ji Quan intervention improved gait outcomes. The intervention also improved overall function as indexed by the WOMAC and SPPB.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use of Tai Ji Quan for older Chinese adults with knee OA to both improve their functional mobility and reduce pain symptoma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T PAIN Physical function rheumatic diseases TAI Chi Quan
下载PDF
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实施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子由 唐志贤 +2 位作者 田承南 余俊键 章祖雄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7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实施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实施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对照组患者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呼吸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和随访截止时心房纤颤转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辅助呼吸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21例(77.8%)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随访截止时20例(74.1%)转复为窦性心律;对照组患者6例(22.2%)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随访截止时4例(14.8%)转复为窦性心律;观察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截止时心房纤颤转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实施双极射频消融术可明显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心房纤颤转复率,且不增加辅助呼吸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风湿性疾病 二尖瓣成形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缓解性血清阴性的对称性滑膜炎伴可凹陷性水肿综合征21例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郭惠芳 于庆海 +1 位作者 刘凤珍 邵福灵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缓解性血清阴性的对称性滑膜炎伴可凹陷性水肿(RS3PE)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RS3P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疗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18例... 目的进一步了解缓解性血清阴性的对称性滑膜炎伴可凹陷性水肿(RS3PE)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RS3P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疗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18例,年龄57~81岁,平均69.2岁,其中≥60岁19例.均表现为突发双手、足背凹陷性水肿及多关节炎,近端指间关节炎和掌指关节炎各17例(各81.0%),腕关节炎12例(57.0%),膝关节炎和踝关节炎各8例(各38%)、肘关节炎4例(19.0%).14例外周血白细胞(10.0~14.3)×109/L,血沉平均(90±38)mm/1 h,C反应蛋白平均(836±122)μg/L,1例抗核抗体1:40阳性,其余均阴性,类风湿因子、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B27均阴性.21例患者手足、骶髂关节X线均未见异常.8例合并恶性肿瘤,7例死于肿瘤转移.1例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和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小剂量泼尼松和慢反应药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但合并肿瘤者易复发,手术或化疗后缓解.合并感染者经抗感染治疗未再复发.结论RS3PE综合征是异质性临床症候群,小剂量泼尼松和慢反应药物治疗有效,但该病与风湿性、肿瘤性、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积极治疗合并症可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滑膜炎 血清阴性 水肿综合征 RS3PE综合征 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 抗双链DNA抗体 小剂量泼尼松 凹陷性水肿 外周血白细胞 急性肾盂肾炎 实验室特点 回顾性分析 实验室检查 C反应蛋白 类风湿因子
原文传递
风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高彤 吕厚山 +1 位作者 周殿阁 关振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 (TKR)患者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 方法 对 1988年 8月~ 1998年 10月收治的 36 3例 5 0 3个人工膝关节置换中不同年龄和原发病种类、不同伴发疾病等情况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类风湿性...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 (TKR)患者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 方法 对 1988年 8月~ 1998年 10月收治的 36 3例 5 0 3个人工膝关节置换中不同年龄和原发病种类、不同伴发疾病等情况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性关节炎患者TKR术后院内感染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返修术者、服用激素者及糖尿病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TKR患者 (P <0 0 1) ;双膝TKR术后院内感染率与一般TKR术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各种感染中 ,泌尿系感染 2 8例 (占 7 7% ) ,均为女性 ,明显高于其它系统感染 (P >0 0 5 )。 结论 风湿病患者TKR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 ,与患者是否服用激素、是否伴发糖尿病、既往是否有TKR手术史以及高龄女性患者术后留置尿管等多因素有关 ,对此类患者宜采取相应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风湿病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儿童风湿性疾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坚 李崇巍 +4 位作者 马继军 尹晶 王晓敏 黄文玉 张咏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8-823,共6页
目的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诊断和治疗尚未得到统一,总结分析我院6例MAS患儿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4年风湿性疾病合并MA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6例(女4例,男2例)患儿符合MAS的诊断条... 目的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诊断和治疗尚未得到统一,总结分析我院6例MAS患儿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4年风湿性疾病合并MA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6例(女4例,男2例)患儿符合MAS的诊断条件。发生MAS前,4例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OJIA),2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所有病例确诊MAS时疾病状态处于低活动期,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峰形热(5/6)或中高热(1/6),肝脾肿大(6/6),淋巴结病(6/6),外周血3系减少(6/6),明显的肝损伤(6/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象(2/6)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6)。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酶升高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均持续存在。3例骨髓涂片可见吞噬血细胞现象和浆细胞岛,其他3例未行此检查。3例患儿被证实存在感染,2例单纯疱疹病毒(HSV)和1例甲型肝炎病毒(HAV)。未发现药物相关因素。分别进行个体化治疗,重点在早期发现和联合抗病毒治疗,适度地联合免疫化疗(HLH-94或环孢素A)可以获得及时的缓解。1例SOJIA患儿严重肝损伤经连续性血液滤过/肾脏替代治疗联合免疫化疗获得迅速缓解。2例SOJIA患儿死于严重的内脏出血。结论MAS不仅见于SOJIA,还可以发生在儿科其他风湿性疾病的任何阶段,其发生率可能要高于以往的认识。感染可能是主要的触发因素。适时的免疫净化联合免疫化疗有益于严重肝损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巨噬细胞活化 综合征 儿童
原文传递
太原地区常见风湿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臧长海 曾庆馀 +2 位作者 李小峰 董海原 张爱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8期597-602,共6页
目的了解太原市常见风湿病的患病率,探讨膝骨关节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队伍由5名风湿科医生和10名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组成。调查表采用修订的中国-国际抗风湿联盟(ILAR)《风湿病调查表》,亚太地区风湿病学会联合会(APLAR)社区控制... 目的了解太原市常见风湿病的患病率,探讨膝骨关节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队伍由5名风湿科医生和10名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组成。调查表采用修订的中国-国际抗风湿联盟(ILAR)《风湿病调查表》,亚太地区风湿病学会联合会(APLAR)社区控制风湿病规划(COPCORD)委员会《膝骨关节炎危险因素调查表》(草案),在COPCORD第一阶段第Ⅰ、Ⅱ期询问表的基础上加入有关疲劳、睡眠障碍、情绪改变、全身疼痛、持物困难、无力等内容;第Ⅲ期体检表中,加入1999年美国风湿病学院(ACR)纤维肌痛综合征(FM)诊断标准中的18个压痛点制定《软组织风湿病调查表》,按WHO-COPCORD调查程序进行。X线由2名放射科医生盲法分别读片,有分歧者经讨论达到共识。最后由3名风湿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按照相应的分类(诊断)标准做出诊断。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后以SPSS for Windows 11.5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Logistic回归对膝骨关节炎相关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实际调查16岁以上居民3915人,调查率97.75%。有风湿痛者996人(25.44%),以膝痛最常见(14.73%),继以腰痛(11.78%)、颈痛(7.13%)。除髋关节外,各部位风湿痛频率均为女性较男性多见。骨关节炎、软组织风湿病、脊柱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为太原地区常见风湿病,患病率分别为17.37%,2.50%,0.89%,0.28%。骨关节炎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2.07% vs 12.16%),以膝关节(12.11%)、腰椎(5.57%)、颈椎(5.44%)受累最常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女性、超重(人体质量指数≥24)与膝骨关节炎相关;爬楼梯与膝痛和膝骨关节炎无关。软组织风湿病以回旋肌套腱炎(0.79%)、肩周炎(0.46%)、外上髁炎(0.33%)较常见。35例脊柱关节病中未分化脊柱关节病25例(0.64%),强直性脊柱炎8例(0.20%),其他脊柱关节病少见。结论太原地区常见风湿病以骨关节炎患病率最高,其次为软组织风湿病、脊柱关节病、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流行病学 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风湿性疾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晓 周卫华 +2 位作者 肖传实 李小峰 王来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分析多种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脊柱关节病(uSpA)患者和 62例正常对照的Hcy、VitB12、叶酸的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 677位的多态性。结果 (1)各疾病组Hcy水平分别为:SL...  目的 分析多种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脊柱关节病(uSpA)患者和 62例正常对照的Hcy、VitB12、叶酸的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 677位的多态性。结果 (1)各疾病组Hcy水平分别为:SLE组 (19 04±6 86)μmol/L,RA组(19 07±7 43)μmol/L,AS组(16 47±6 50)μmol/L,uSpA组(16 59±6 72)μmol/L,对照组(12 24±3 58)μmol/L,各疾病组Hcy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 ( 2 )Hcy与VitB12、叶酸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701和-0 443,P<0 01; (3)MTHFR基因 677位C→T的突变使Hcy水平升高, CC型 ( 13 41±5 78 )μmol/L,CT型 ( 16 81±4 22 )μmol/L,TT型(20 88±6 60)μmol/L,P<0 01;TT基因型是高Hcy血症的易感基因 (OR=84 46,P<0 05);TT基因型还是SLE的易感基因(OR=7 56,P<0 05)。结论 (1)SLE、RA、AS、uSpA4种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2)导致高Hcy血症的原因可能有叶酸、VitB12的水平降低和MTHFR基因的突变。(3)TT型基因是Hcy异常升高的易感基因,也是SLE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风湿性疾病 临床研究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 VITB12 高HCY血症 mol/L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易感基因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SLE 患者血浆 正常对照 uSpA 相关系数 疾病患者
原文传递
肌少症治疗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14
14
作者 夏维波 付勤 +1 位作者 王鸥 陈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51-256,共6页
肌肉骨骼疾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病。高龄后骨骼和肌肉均减少或称肌肉骨骼老化,随着脂肪浸润增加,呈现肌纤维和骨矿含量减少的复合进程[1]。肌肉骨骼老化的功能减低会导致平衡力降低、容易摔倒易发生骨折,进而增加老年... 肌肉骨骼疾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病。高龄后骨骼和肌肉均减少或称肌肉骨骼老化,随着脂肪浸润增加,呈现肌纤维和骨矿含量减少的复合进程[1]。肌肉骨骼老化的功能减低会导致平衡力降低、容易摔倒易发生骨折,进而增加老年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防治骨折的策略主要聚焦于骨骼和增加骨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 骨矿含量 肌生长抑制素 胃饥饿素 脂肪浸润 受体激动剂 骨质疏松 运动疗法 脂肪量 下肢肌
下载PDF
血清IgG4水平在IgG4相关性疾病及与风湿免疫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贺琤雯 唐古生 +1 位作者 鲁琼 沈茜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评价血清IgG4水平在诊断IgG4相关性疾病及与风湿免疫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患者23例。风湿免疫性疾病502例,包括干燥综合征26例... 目的评价血清IgG4水平在诊断IgG4相关性疾病及与风湿免疫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患者23例。风湿免疫性疾病502例,包括干燥综合征26例,强直性脊柱炎50例,系统性硬化症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125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12例,成人Still病20例,白塞病17例,多发性肌炎12例,皮肌炎12例,风湿性多肌痛10例。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G及IgG4水平。以IgG4-RD患者血清IgG4测定值绘制ROC曲线,确定血清IgG4临界值,以评价血清IgG4水平诊断IgG4-RD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IgG4-RD患者血清~gC.4浓度为11.4(5.0~14.8)g/L,IgG4增高〉1.4g/L的比率为95.6%,与风湿免疫性疾病各组(干燥综合征组、强直性脊柱炎组、系统性硬化症组、RA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组、SLE组、成人Still病组、白塞病组、多发性肌炎组、皮肌炎组、风湿性多肌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6.0、21.0、0、58.5、0、9.0、3.0、4.0、0、3.0、3.5,P均〈0.01)。RA组血清IgG4水平[0.6(0.3~1.2)g/L]与SLE组[0.2(0.1~0.4)g/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847,P〈0.01)。风湿免疫性疾病各组部分患者血清也出现IgCA水平升高,其中RA、强直性脊柱炎、成人Still病、干燥综合征和风湿性多肌痛的升高比率〉10%。经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IgG—RD[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血清IgG4最佳临界值为2.2g/L,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和97.4%,曲线下面积(AUC)为0.995。以血清IgG42.2g/L为临界值,诊断IgG4-R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无变化,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各组中血清IgG4升高的比例明显降低,除风湿性多肌痛外,升高比率均〈10%,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自身免疫疾病 胰腺炎 风湿性疾病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邓国防 王玉香 +4 位作者 陈涛 王庆文 郑俊峰 谭洁 张培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状况,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断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1218例患者进行结核筛查,对其中并发结核感染的...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状况,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断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1218例患者进行结核筛查,对其中并发结核感染的3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32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174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73例,干燥综合征(sicca syndrome,SS)患者18例,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3例。应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X线摄影、CT扫描和病原学检查等方法评价结核感染状况,并进行追踪随访24~36个月。结果30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患者中,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发生率为86.33%(259/300),非活动性结核病(inactive tuberculosis,IATB)发生率为9.0%(27/300),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发生率为4.67%(14/300);并发结核感染患者中,男性占54.7%(164/300),女性占45.3%(136/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68,P〈0.01);在结核筛查的1218例患者中,不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率(包括LTBI+ATB+IATB)ESLE占9.5%(32/335),AS占37.7%(174/461),RA占22.7%(73/321),SS占26.4%0(18/68),DM占9.1(3/33)]的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766,P〈0.01);不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潜伏感染率(TST方法检测)ESL占8.0%(27/335),AS占33.6%(155/461),RA占18.7%(60/321),SS占23.5%(16/68),DM占3.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71,P〈0.01)。结论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以LTBI为主,AS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潜伏性结核病 共病现象 诊断 抗生素预防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JAK/STAT信号通路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肖凡妮 青玉凤 张全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59-2164,共6页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是一种普遍表达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过程。目前的研究证实该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与许多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及相关临床表现的发生密切...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是一种普遍表达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过程。目前的研究证实该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与许多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及相关临床表现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JAK/STA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示JAK/STAT信号通路可作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风湿性疾病 JANUS激酶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 关节炎 类风湿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痛风 综述
下载PDF
肌骨超声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苏建玲 李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年第7期665-669,共5页
风湿性疾病常累及肌肉骨骼系统,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风湿性多肌痛等,难以治愈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临床需要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检测手段用于诊断、监测这些疾病。肌骨超... 风湿性疾病常累及肌肉骨骼系统,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风湿性多肌痛等,难以治愈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临床需要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检测手段用于诊断、监测这些疾病。肌骨超声主要扫描位置表浅的关节、肌肉,可以早期发现肌肉骨骼系统炎性反应,且具有安全、敏感性高、可重复等优点,在风湿性疾病中应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综述 肌骨超声
原文传递
风湿性疾病患者围妊娠期药物使用规范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文 李懿莎 +7 位作者 刘冬舟 李娟 苏娟 王立 张卓莉 左晓霞 赵岩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6-953,共8页
风湿性疾病是一大类主要累及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需长期药物治疗,妊娠期用药难以避免。风湿性疾病患者在妊娠期的药物选择需兼顾疗效与母亲、胎儿的安全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 风湿性疾病是一大类主要累及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需长期药物治疗,妊娠期用药难以避免。风湿性疾病患者在妊娠期的药物选择需兼顾疗效与母亲、胎儿的安全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指南、共识、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对风湿性疾病常用药物在备孕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应用与注意事项提出建议,旨在规范风湿性疾病围妊娠期的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围妊娠期 治疗
原文传递
娄多峰治疗风湿病经验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曹玉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072-5074,共3页
文章总结了娄多峰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娄老提出了"虚、邪、瘀"痹病理论,"虚、邪、瘀"既可作为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又可作为风湿病的辨证纲领,治疗时针对"虚、邪、瘀"合理运用"扶正""祛邪&... 文章总结了娄多峰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娄老提出了"虚、邪、瘀"痹病理论,"虚、邪、瘀"既可作为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又可作为风湿病的辨证纲领,治疗时针对"虚、邪、瘀"合理运用"扶正""祛邪""疏通气血"等治疗大法。娄老诊治风湿病的理、法、方、药自成一体,独树一帜,使复杂的风湿病的诊治化繁为简,疗效突出,体现了中医诊治风湿病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多峰 风湿病 中医药疗法 “虚、邪、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