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稀有血型库的运行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燕华 陈兰兰 +3 位作者 姚莹 张会颖 李天君 张嘉洪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RhD阴性血使用及稀有血型筛选情况,更好地完善稀有血型库,保障稀有血型患者的紧急用血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RhD阴性血使用及2014年1月-2016年7月RhD阴性确认、Duffy血型表现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Rh表现... 目的了解北京市RhD阴性血使用及稀有血型筛选情况,更好地完善稀有血型库,保障稀有血型患者的紧急用血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RhD阴性血使用及2014年1月-2016年7月RhD阴性确认、Duffy血型表现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Rh表现型检测情况。结果 2009-2015年共向临床医院供应RhD阴性全血4U,洗涤红细胞11 U,悬浮红细胞3 098 U,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1 584 U,单采血小板223 U,新鲜冰冻血浆7 210 U;不同年份悬浮红细胞与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805,P<0.05)。2014年1月-2016年7月检验科使用IgM抗-D试剂检测Rh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1 075份,RhD阴性确认试验检出Rh弱D型65例(6.05%),其中ccEe 31例(47.69%),CCee 13例(20.00%),Ccee 11例(19.62%)、Cc Ee 10例(15.38%);1 010例RhD阴性标本表型频率以ccee 629例(62.28%)、Ccee 267例(26.44%)2种表型为主;617例RhD阴性标本Duffy血型表现型检测Fy(a+b-)499例(80.88%),Fy(a+b+)99例(16.05%),Fy(a-b+)19例(3.08%)。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制定RhD阴性悬浮红细胞基础库存量,联合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为应急保障的稀有血型供应模式,并不断增加稀有血型的筛选,完善稀有血型库,以满足稀有血型血液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血 rhD阴性确认 rh表现型 Duffy表现型 不规则抗体
下载PDF
Rh阴性血型筛查及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岚 伍昌林 +2 位作者 党鑫堂 董洪强 朱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94-595,599,共3页
目的通过Rh阴性血型筛查及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对抗体阳性的Rh阴性患者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集法对363例RhD阴性输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及Rh血型鉴定,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对有抗-c和抗-e抗体Rh阴性患... 目的通过Rh阴性血型筛查及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对抗体阳性的Rh阴性患者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集法对363例RhD阴性输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及Rh血型鉴定,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对有抗-c和抗-e抗体Rh阴性患者在血源紧缺的情况下,选择O型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观察临床输血效果。结果在363例RhD阴性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21例,其中抗-D抗体5例,抗-E抗体8例,抗-c抗体3例,抗-c、E抗体2例,抗-C抗体2例,抗-e抗体1例,对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临床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抗体筛查及Rh血型鉴定结果,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可避免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提高临床输血的有效性,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 不规则抗体 rh表现型 配合性输注
原文传递
济南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D变异型及Rh表现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昌魁 徐群 +3 位作者 吕红娟 李京 潘英芳 金孟民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研究济南地区RhD阴性献血者Rh表现型分布情况及不同表现型与D变异型的关系,指导RhD阴性患者的临床输血。方法山东省血液中心检验科初检RhD阴性样本588份,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并测定C、c、E、e抗原表现型频率。结果 588例... 目的研究济南地区RhD阴性献血者Rh表现型分布情况及不同表现型与D变异型的关系,指导RhD阴性患者的临床输血。方法山东省血液中心检验科初检RhD阴性样本588份,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并测定C、c、E、e抗原表现型频率。结果 588例初筛阴性样本中检出D变异型16例,其中ccEe表现型12例,Ccee表现型3例,CCee表现型1例;确认阴性样本572例,其中ccdee表现型333例(58.22%),Ccdee表现型152例(26.57%),ccdEe表现型42例(7.34%),CcdEe表现型22例(3.85%),CCdee表现型18例(3.15%),ccdEE表现型4例(0.70%),CCdEe表现型1例(0.17%)。结论济南地区RhD阴性献血者Rh表现型以ccdee和Ccdee为主。表现型含有E抗原的初检RhD阴性个体为D变异型的概率高于其他表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稀有血 不规则抗体 rhD阴性 D变异 rh表现型
原文传递
检出抗-D、抗-C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姚丽 侯治兵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1期155-156,共2页
临床输血的发展,科学合理使用血液制品义不容辞,血液中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已在临床上颇受关注,其中又以Rh血型系统的相关抗体(抗-D、抗-E、抗-Ec、抗-Ce等)所引起的输血较为常见。近期在进行临床输血前检测的患者血液中发现1例... 临床输血的发展,科学合理使用血液制品义不容辞,血液中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已在临床上颇受关注,其中又以Rh血型系统的相关抗体(抗-D、抗-E、抗-Ec、抗-Ce等)所引起的输血较为常见。近期在进行临床输血前检测的患者血液中发现1例不规则抗体,其特异性明显和Rh系统相关,且出现了抗-C的漏检,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rh表现型 凝聚胺介质
原文传递
一例RhD--缺失型患者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5
作者 水波 侯治兵 +2 位作者 姚丽 严威 何继武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研究RhD--缺失型患者的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指导临床用血安全。方法采用患者EDTA-K 2抗凝血,进行Rh血型系统常见抗原的检测及其相关血清学检测,同时提取患者DNA,利用SBT法对其RHCE基因和RHAG基因的外显子1-10进行测序。结果患... 目的研究RhD--缺失型患者的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指导临床用血安全。方法采用患者EDTA-K 2抗凝血,进行Rh血型系统常见抗原的检测及其相关血清学检测,同时提取患者DNA,利用SBT法对其RHCE基因和RHAG基因的外显子1-10进行测序。结果患者血清学检测为O型RhD--,抗体鉴定10谱全阳性,RHCE基因测序表现为RHCE*02/RHCE*02,RHAG基因测序表现为6号外显子的808号位点G>A和861号位点G>A的突变。结论当患者Rh血清学表现型缺失,在妊娠和或输血史等相关免疫情况下,可采取自体输血或血浆置换等方式满足患者的急救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现型 血清学试验 基因测序 rhCE rhAG
下载PDF
48例RhD阴性孕妇的Rh表现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汤杰英 郭岷 尤建飞 《浙江预防医学》 2005年第9期10-10,13,共2页
目的了解RhD阴性孕妇Rh表现型的构成和不规则抗体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盐水试管法检测RhD抗原,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CcEe抗原和不规则抗体。结果48例RhD阴性孕妇中,以Rhccee型为主,占56.22%,RhCcee型占33.3%,其它表现型少见或罕见。有5... 目的了解RhD阴性孕妇Rh表现型的构成和不规则抗体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盐水试管法检测RhD抗原,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CcEe抗原和不规则抗体。结果48例RhD阴性孕妇中,以Rhccee型为主,占56.22%,RhCcee型占33.3%,其它表现型少见或罕见。有5例孕妇不规则抗体阳性。其中有4例可被确证为Rh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结论应重视对孕妇产前进行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为早期发现新生儿溶血病,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孕妇 rh表现型 新生儿溶血病
下载PDF
2014-2021年日照地区RhD初筛阴性首次献血者Rh表现型和RhD确认结果分析
7
作者 庄文华 张琦 +3 位作者 陈平 姜美婷 陈凯 王玉国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1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为了解日照地区RhD阴性献血者的总体情况,建立Rh抗原表型数据库,对日照地区RhD初筛阴性首次献血者的性别比例、ABO血型及Rh表现型分布、RhD变异型以及意外抗体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4-01-01-2021-12-31日照市中心血站检... 目的为了解日照地区RhD阴性献血者的总体情况,建立Rh抗原表型数据库,对日照地区RhD初筛阴性首次献血者的性别比例、ABO血型及Rh表现型分布、RhD变异型以及意外抗体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4-01-01-2021-12-31日照市中心血站检验科送检的RhD初筛阴性献血者58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管法检测ABO血型及Rh表现型,用广谱抗人球蛋白卡(微柱法)进行RhD确认及抗体筛查和鉴定,采用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RhD初筛阴性首次献血者586名,占总献血人数(183139名)的0.32%;男女比为2∶1,男性392名(66.89%),女性194名(33.11%);ABO血型分布为:B型(32.25%)>O型(28.16%)>A型(26.28%)>AB型(13.31%)。Rh抗原表位以e抗原和c抗原为主;Rh表现型ccee和Ccee占比88.74%。检出30例RhD变异型,占比约为5.12%,RhD变异型的Rh表现型均含有C和(或)E抗原。检出9例意外抗体,其中6例为抗-D抗体。结论建立日照地区RhD阴性献血者的Rh抗原表型数据库,组建一支高效稳定的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降低输血所致免疫抗体的产生,为满足临床精准用血提供安全有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首次献血者 rh表现型 rhD变异 日照地区
原文传递
Rh血型抗原分析在建立实用型稀有血型库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华 王宝燕 +3 位作者 邢荷香 彭进 张建耕 叶世辉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08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从临床输血应用的角度,指导对稀有Rh血型的保存与实用型稀有血型库的建立。方法:对2000年~2006年的Rh阴性配血样本进行抗体分析,对1999年4月~2006年9月检出RhD阴性无偿献血者进行D抗原检测和D^Del血型的筛选,及对其他Rh血... 目的:从临床输血应用的角度,指导对稀有Rh血型的保存与实用型稀有血型库的建立。方法:对2000年~2006年的Rh阴性配血样本进行抗体分析,对1999年4月~2006年9月检出RhD阴性无偿献血者进行D抗原检测和D^Del血型的筛选,及对其他Rh血型抗原检测。结果:在364例Rh阴性配血样本中,有抗-D抗体36例,抗-E20例,抗-C14例,抗-C、E9例,抗-c4例,抗-e10例,抗-D、E2例,抗-D、c4例;在1215名RhD阴性的A、B、O和AB血型献血者中,Rh血型抗原表现型以dccee(51.60%)和dCcee(31.52%)居多,其次为dccEe和dCCee表现型,未见dCCEE和dCcEE表现型。1999年4月~2006年8月共查出D^u50人;在2005年5月~2006年1月的225名初筛RhD阴性献血者中共检出D“型13人,所占比例为5.8%。结论:把0型的dccEE和dC—Cee表型红细胞,在工作中发现后及时冻存并在临床对应使用,在建立实用型稀有血型库、解决临床对特殊血型的需求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抗体 rh抗原检测 稀有rh表现型 实用稀有血
原文传递
Rh血型主要抗原配合性输注的可行性研究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莺 朱永亮 +2 位作者 许进明 王雨潇 周小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南京地区部分患者及献血员恒河猴(Rhesus,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表现型分布比例及基因频率,探求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配合性输注的可行性方案,并评估其效果,为精准安全输血奠定基础。方法:微柱凝胶法检测2020年1月—2021年5月... 目的:比较分析南京地区部分患者及献血员恒河猴(Rhesus,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表现型分布比例及基因频率,探求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配合性输注的可行性方案,并评估其效果,为精准安全输血奠定基础。方法:微柱凝胶法检测2020年1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院患者(93910例)及江苏省血液中心发往本院的献血员(32872例)共计126782例红细胞Rh血型系统D、C、c、E、e抗原,计算Rh抗原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以卡方检验统计检测率的差异,以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评估Rh血型分布是否符合规律。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分别记录并储存患者及献血员Rh血型结果,在交叉配血前选择Rh同型或相容献血员血袋进行配合试验。结果:93910例患者RhD抗原阳性率为99.5%(93453/93910)。126782例Rh血型共检出15种表型,主要表型分布:DCCee比例为42.274%(53596/126782)、DCcEe比例为35.705%(45267/126782)、DCcee比例为9.010%(11423/126782)、DccEE比例为7.562%(9587/126782)、DccEe比例为3.813%(4834/126782),检出较罕见表型DCCEE共7例。本研究检出Rh表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D抗原频率为99.57%,C抗原频率为88.03%,c抗原频率为57.06%,E抗原频率为48.00%,e抗原频率为92.18%;D基因频率为93.48%,C基因频率为65.48%,c基因频率为34.52%,E基因频率为27.90%,e基因频率为72.09%。单倍体DCe频率最高,为0.6369;其次为DcE,频率为0.2724。患者与献血员主要Rh表型及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7889例次Rh配合性输注,同时期Rh血型系统抗体占全部抗体的阳性率由48.53%(198/408)下降至30.25%(108/357)(P<0.05)。结论:患者与献血员Rh表现型及基因频率无差异,患者ABO同型基础上常规进行Rh配合性输注具备可行性;Rh配合性输注可以明显降低不规则抗体阳性发生率,提高输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 rh表现型分布 rh基因频率 rh配合性输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