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5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kruppel样因子6基因mRNA突变的测定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少平 陈孝平 裘法祖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 探讨kruppel样因子 (KLF) 6基因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和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分析 (PCR SSCP)技术、DNA序列测定方法 ,检测 2 7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 目的 探讨kruppel样因子 (KLF) 6基因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和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分析 (PCR SSCP)技术、DNA序列测定方法 ,检测 2 7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5例肝转移癌患者的正常肝组织中KLF6基因mRNA的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 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组织中 ,只有 1例KLF6mRNA无表达 ,阳性率 97% (31/ 32 ) ;肝细胞癌组织中 ,有 4例无表达 ,阳性率 85 % (2 3/ 2 7) ,两者表达率间差异无显著性(χ2 =2 5 8,P >0 0 5 )。 2 7例肝细胞癌组织中 ,6例出现DNA片段异常泳动带 ,突变率为 2 2 % (6 / 2 7) ;14例出现信息个体 ,其中 5例 (5 / 14 ,36 % )为杂合子缺失 ,这 5例中有 3例出现DNA片段异常泳动带 ,突变比例为 3/ 5。在 2 7例癌旁组织中 1例检测出突变 ,但在检测出突变的肝癌组织的配对癌旁组织中无一例检测出突变。结论 肝细胞肿瘤存在KLF6基因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癌旁组织 基因 RNA 表达 癌组织中 肝细胞癌组织 DNA片段 DNA序列 体细胞
原文传递
未折叠蛋白反应参与视网膜脱离后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海洋 孙晓东 +3 位作者 汪枫桦 许迅 张娴 张皙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观察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鼠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D)后不同时期的基因与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探讨UPR与RD后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88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1只鼠;RD组77只鼠,左眼视... 目的观察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鼠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D)后不同时期的基因与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探讨UPR与RD后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88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1只鼠;RD组77只鼠,左眼视网膜下注射10mg/ml透明质酸钠建立RD模型,分别在RD后1/2、1、2、4、8、16、32d收集大鼠左眼球及视网膜组织,RD后各时间组每组各11只大鼠。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GRP78mRNA的表达;Western cblotting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GRP78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GRP78在视网膜各层细胞的分布。结果建立大鼠RD模型后,1/2、1、2、4d组大鼠视网膜GRP78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RD后各组大鼠视网膜GRP78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8、16、32d组大鼠GRP78蛋白水平为高峰;GRP78蛋白在RD大鼠视网膜全层细胞均有表达。结论实验性RD后,启动UPR保护机制,通过上调分子伴侣GRP78的表达,引导蛋白质正确折叠,降低细胞损伤;这为通过干预该反应降低RD患者的细胞损伤,促进视功能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病理学 环AMP受体蛋白质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人类p27^(kip1)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冬梅 程纯 +1 位作者 严美娟 陆建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克隆人类 p2 7kip1 基因 ,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技术 ,从人类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 Raji中扩增出人类 p2 7kip1 c DNA全长序列 ,通过 DNA重组技术将该基因重组于 pc DNA3.1真核表... 目的 :克隆人类 p2 7kip1 基因 ,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技术 ,从人类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 Raji中扩增出人类 p2 7kip1 c DNA全长序列 ,通过 DNA重组技术将该基因重组于 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 ,构建 p2 7kip1 正、反义表达质粒。通过酶切电泳分析及 DNA测序的方法对重组表达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通过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 ,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目的基因片段为人类 p2 7kip1 c DNA。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克隆了人类 p2 7kip1基因并构建了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 ,为进一步研究 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KIP1 基因克隆 基因重组 非霍奇金淋巴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实时荧光RT-PCR检测DLX2基因在小鼠前脑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业纯 杨辉 +4 位作者 刘仕勇 何家全 刘学强 杨涛 张治元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DLX2基因在小鼠前脑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在小鼠胚胎16d(E16)、生后1d(P1),7d(P7)、21d(P21)4个时间点,分别取室管膜前下区(SVZa)、嘴侧迁移流(RMS)及嗅脑(O B)3个部位,应用SY... 目的探讨DLX2基因在小鼠前脑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在小鼠胚胎16d(E16)、生后1d(P1),7d(P7)、21d(P21)4个时间点,分别取室管膜前下区(SVZa)、嘴侧迁移流(RMS)及嗅脑(O B)3个部位,应用SYBR Green I实时相对定量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DLX2基因在小鼠前脑中的表达情况,以DLX2基因相对表达值(Ratio)值大于1.4为差异表达。结果从部位看,OB区E16的表达较其他3个时间点低,RMS区P21的表达较其他3个时间点低,SVZa区E16及P1的表达较P7及P21高。从时间点看,在E16时间点3个部位的表达无差异,另3个时间点中OB较RMS及SVZa高表达。结论DLX2参与了小鼠前脑中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分化过程,其关系具有时间及部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X2基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干细胞 前脑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我国广东、福建地区2000~2001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种系进化分析 被引量:108
5
作者 林思恩 章青 +4 位作者 谢华萍 谢健萍 何家鑫 董巧丽 方肇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我国广东、福建地区 2 0 0 0~ 2 0 0 1年手足口病 (HFMD)散发病例中的肠道病毒 71型 (EV71) ,进而通过扩增VP1节段的核苷酸序列 ,进行毒株的种系进化分析。方法 以肠道病毒特异引物对EV 1、... 目的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我国广东、福建地区 2 0 0 0~ 2 0 0 1年手足口病 (HFMD)散发病例中的肠道病毒 71型 (EV71) ,进而通过扩增VP1节段的核苷酸序列 ,进行毒株的种系进化分析。方法 以肠道病毒特异引物对EV 1、EV 2进行RT PCR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为阳性的标本 ,进一步用EV71特异引物对 15 9S、16 2A进行RT PCR ,扩增的VP1节段经纯化后与测序载体pGEM T连接 ,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 ,筛选后测序。所得序列与我国深圳、上海、武汉地区的EV71流行株 ,中国台湾 1998年 4例HFMD暴发分离的EV71毒株 ,及来自美国、日本、匈牙利等国家地区的EV71毒株的核苷酸序列 ,用ClustalX 1 8和PHYLIP 3 5进行比对分析 ,构建种系进化树。结果  2 5份标本检测EV71的阳性率为 2 0 % ,所得序列经种系进化分析 ,与肠道病毒 71型的其他毒株同源 ,与深圳 1998年HFMD散发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为 94 % ,与上海 2 0 0 0年HFMD暴发分离株同源性为94 %~ 96 % ,与武汉 1987年HFMD病例中分离的毒株同源性为 91% ,而与国外EV71毒株同源性仅为82 %~ 84 %。结论 EV71是我国南方地区HFMD的主要病原之一 ;我国大陆地区的EV71毒株在种系进化上有较高的同源性 ;与我国台湾地区大部分分离株亦有 90 %~ 91%的核苷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MD 肠道病毒71型 种系 手足口病 毒株 暴发 RT-PCR 进化分析 同源性 分离株
原文传递
大肠癌患者门静脉血癌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1
6
作者 骆成玉 李世拥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癌细胞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以非核素RTPCR方法,对54例大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结肠癌细胞的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20(CK20)进行了检测。结果54例中,41例门静脉血中检出CK20阳性表达,阳性...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癌细胞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以非核素RTPCR方法,对54例大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结肠癌细胞的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20(CK20)进行了检测。结果54例中,41例门静脉血中检出CK20阳性表达,阳性率759%,CK20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肝转移存在显著性相关,随着Dukes分期的进展CK20阳性率显著增加。随访发现,门静脉血CK20扩增阳性者,术后发生肝转移机会增加(291%)。结论检测门静脉血微转移癌细胞可提高大肠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帮助综合判断患者预后,且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大肠癌肝脏微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肝转移 门静脉血 癌细胞 检测
原文传递
保妇康栓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3
7
作者 张小燕 卞美璐 +3 位作者 房青 陈庆云 陈志华 徐梅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16-21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保妇康栓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亚型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含保妇康栓培养基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系CaSki和宫颈永生化细胞H8,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技术...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保妇康栓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亚型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含保妇康栓培养基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系CaSki和宫颈永生化细胞H8,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不同浓度保妇康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亚型E6E7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保妇康栓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在药物作用下,CaSki细胞G1期细胞增加(P<0.05),G2、S期细胞减少(P<0.05),CaSki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H8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影响不明显;两种细胞HPV16E6E7基因片段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妇康栓在体外抑制宫颈癌细胞系CaSki和宫颈永生化细胞H8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PV16E6E7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妇康栓 人乳头状瘤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4
8
作者 林茂芳 孟小莉 +1 位作者 蔡真 叶琇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1-25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原代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与AL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50例初发AL患者survivin基因mRNA表达。结果 AL细胞survivinmRNA阳性率为 82 .0 % (50例中 41例 )。survivinmRNA阳性表达在急性淋...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原代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与AL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50例初发AL患者survivin基因mRNA表达。结果 AL细胞survivinmRNA阳性率为 82 .0 % (50例中 41例 )。survivinmRNA阳性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 (89.5 % )较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细胞 (75 .0 % )稍多见 ,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33 .3 % ) ,P值分别 <0 .0 1 ,<0 0 5。在 2 2例AN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 ,survivinmRNA表达阴性者接受 1个疗程化疗后骨髓缓解(BMR)率 (83 .3 % )明显高于阳性者 (2 5 .0 % ,P =0 .0 2 3) ;1 3例ANLL患者接受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联合治疗 ,survivinmRNA阴性表达者BMR率 (1 0 0 .0 % )高于阳性表达者 (2 7.3 % ) ;survivin/ β actin >0 .6者BMR率低。结论 survivin基因在AL细胞高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凋亡基因 SURVIVIN 急性白血病 细胞表达 临床意义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RT-PCR技术检测猪瘟病毒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罗廷荣 莫扬 +7 位作者 吴文德 黄玉华 黄伟坚 秦爱珍 刘芳 温荣辉 陆芹章 余克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7-309,312,共4页
本试验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式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 本试验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式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R检测 ,37份为阳性 ,阳性率为 13 4 %。其中健康猪扁桃体带毒较高 ,2 4 6份扁桃体中有 35份阳性 ,占 14 2 %。采自柳州健康猪的 2 6份淋巴结材料全为阴性 ,只有邕宁县的 1份健猪淋巴结阳性。结果表明 ,RT_PCR技术可应用于猪瘟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诊断
下载PDF
2008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朱冰 钟家禹 +6 位作者 夏慧敏 龚四堂 肖密丝 谢嘉慧 张莹莹 华亮 连广琬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2008年5—6月份手口足病的病原。方法设计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属通用实时荧光RT—PCR引物和TaqMan探针,运用TaqMan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2008年5至6月,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疑似手足121病患...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2008年5—6月份手口足病的病原。方法设计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属通用实时荧光RT—PCR引物和TaqMan探针,运用TaqMan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2008年5至6月,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疑似手足121病患儿咽拭子标本1023例(份),同时分别进行肠道病毒属、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检测。对肠道病毒属荧光RT—PCR检测阳性,而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荧光RT—PCR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的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在1023份临床标本中,肠道病毒属阳性434例,检出率为42.42%。其中,肠道病毒71型276例,柯萨奇病毒A16型126例,肠道病毒84型4份,埃可病毒11型3例,埃可病毒9型2例,柯萨奇病毒B3型3例,柯萨奇病毒A10型4例,柯萨奇病毒A6型3例,柯萨奇病毒A12或A5型6例,另有7例难以区分型别,没有混合感染。结论2008年5—6月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并有肠道病毒84型、柯萨奇病毒A10型、柯萨奇病毒A12型、柯萨奇病毒A6型、柯萨奇病毒B3型、埃可病毒11型、埃可病毒9型等小部分其他型别肠道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感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人环氧合酶-2(hCOX-2)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反义核酸转染胃癌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吴汉平 吴开春 +4 位作者 李玲 幺立萍 兰梅 王新 樊代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1211-1217,共7页
目的环氧合酶-2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已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获得 hCOX-2编码基因序列,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用反义重组载体转染 COX-2高表达的胃癌细胞,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 目的环氧合酶-2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已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获得 hCOX-2编码基因序列,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用反义重组载体转染 COX-2高表达的胃癌细胞,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按文献报道的hCOX-2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 PCR 引物,利用总 RNA 抽取试剂盒从 COX-2高表达的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 SHC7901中提取细胞总 RNA,反转录合成 cDNA,再用PCR 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序列,PCR 产物经 DNA 序列测定证实后,利用引物5端引入的 EcoRⅠ,Xba Ⅰ酶切位点,通过粘端连接,将所获目的基因分别按正、反两个方向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中,对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进行相应的酶切鉴定,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用 COX-2反义核酸转染 SGC7901细胞,经 G418筛选后,随机挑选细胞克隆,通过 RT-PCR 检测COX-2 mRNA 水平的变化。结果应用 RT-PCR 反应扩增获得大小约1.9kb 的特异性片段,经 DNA 序列分析,证实与文献报道的 hCOX-2编码区序列一致,重组正义表达载体 pcDNA3.1/hCOX2(+)用 EcoRⅠ,Xba Ⅰ双酶切后,产生大小约5.4kb,1.9kb 的片段;重组反义表达载体 pcDNA3.1/hCOX2(-)通过 PstⅠ酶切,产生大小约4.5kb,1.5kb 与1.3kb 的片段,与预期结果相符,转染细胞经筛选后,随机挑选、扩增了3个细胞克隆,其中1个克隆稳定表达 COX-2反义核酸,RT-PCR 提示其 COX-2 mRNA 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成功克隆了 hCOX-2编码基因序列,并构建了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反转录 PCR 是克隆基因的简便、有效方法.为扩增高 GC 含量的 cDNA 模板,可在 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 DMSO,并采用较高退火温度.在 PCR 引物中加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可以方便地实现基因的定向克隆.COX-2反义核酸在胃癌细胞系 SGC7901中得到稳定转染,转染细胞 COX-2mRNA 表达显著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 反转录PCR 反义RNA 基因转染 胃肿瘤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谷卫 曾文衡 船桥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及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 (adiponectin)表达水平及与血脂联素、体重指数、腰臀比 (WHR)、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皮下及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及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 (adiponectin)表达水平及与血脂联素、体重指数、腰臀比 (WHR)、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皮下及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 ,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较非糖尿病组显著下降 (P <0 .0 5 )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糖尿病组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与WHR成负相关 (r=- 0 .5 1,P <0 .0 5 )。糖尿病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成正相关 (r=0 .5 7,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显著降低。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肪组织 脂联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70例手足口病病原检测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欣 闫惠平 +5 位作者 黄春 檀玉芬 马冬梅 张海萍 刘妍 王曙照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2-874,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7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及其致病原。方法采集70例手足口病患者(其中5岁以下儿童患者60例)的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一步法检测肠道病毒(EV)的5′-UTR区基因、肠道病毒71型(... 目的分析研究7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及其致病原。方法采集70例手足口病患者(其中5岁以下儿童患者60例)的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一步法检测肠道病毒(EV)的5′-UTR区基因、肠道病毒71型(EV71)的Vp3~Vp1区基因、柯萨奇病毒A16(Cox—A16)的Vp3~Vp1区基因。结果在70例手足口病患者中,咽拭子标本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42.8%(30/70)。在30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病原中,EV71占66.7%(20/30)。5岁以下儿童有EV71肠道病毒、或Cox-A16病毒、或非EV71及非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病例。而5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患者则只有EV71肠道病毒感染病例。39例4d内采集的咽拭子标本病原核酸阳性检测率平均为66.7%(26/39),31例5d以后采集的标本病原核酸阳性检测率是12.9%(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P〈0.01)。结论手足口病以0—5岁婴幼儿患病为主,但成人也可发病。用RT—PCR检测病原核酸阳性的手足口病患者以EV71为主,且以发病后4d内阳性检测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白血病29种染色体畸变形成的融合基因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志刚 吴敏媛 +1 位作者 朱平 胡亚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82-685,共4页
目的 利用逆转录 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 Multiplexnest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MultiplexNestedPCR)分析 30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患者染色体畸变情况。方法 采用国内首次建立的一种RT MultiplexNestedPCR... 目的 利用逆转录 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 Multiplexnest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MultiplexNestedPCR)分析 30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患者染色体畸变情况。方法 采用国内首次建立的一种RT MultiplexNestedPCR方法 ,同时筛选出 2 9种对急性白血病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结果  14 / 19例白血病儿童携带有 7种染色体畸变或基因异常 ,包括t(1;19)、t(8;2 1)、dupMLL(11q2 3)、t(12 ;2 1)、TAL1D、HOX11和EVI1原癌基因活化 ;11/ 11例白血病成人中共检出 5种染色体易位或基因异常 ,包括t(8;2 1)、t(15 ;17)、t(9;2 2 )、HOX11和EVI1原癌基因活化。首次在 1例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 ,APL)标本中发现一种因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romyelocyticleukemia ,PML)基因剪接位置不同造成的新型PML/RARα融合转录本。结论 RT MultiplexNestedPCR可用于白血病患者初诊时染色体畸变的筛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染色体畸变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融合基因 RT-PCR
原文传递
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microRNA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旗 何湘君 潘秀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用改进的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组织中的microRNAs(miRNAs),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提取组织中的小于200bp的RNA,用poly(A)聚合酶在其3′末端加尾,再用5′带40nt延伸序列的单碱基锚定Olig-dT引物进行反转录... 目的:用改进的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组织中的microRNAs(miRNAs),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提取组织中的小于200bp的RNA,用poly(A)聚合酶在其3′末端加尾,再用5′带40nt延伸序列的单碱基锚定Olig-dT引物进行反转录,得到约80nt的cDNA,然后用特异引物进行SYBRGreen实时定量PCR扩增。结果:该法线性范围宽,可检测低丰度的miRNAs,能特异区分3′末端碱基不同的亚型,但对序列中间个别碱基不同的亚型不能鉴别。对15种miRNA在大鼠心、肝和大脑皮层的相对表达的检测验证了该法的可靠性。另外,海马组织中的miRNAs表达与大脑皮层组织有一定差异。熔解曲线的单一峰型和电泳检测到的单一条带都证明了扩增的特异性。结论:该法可快速、敏感地检测不同组织中大多数miRNAs的表达差异,可用于寻找组织特异及疾病相关的miR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下载PDF
RT-PCR技术诊断猪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罗廷荣 莫扬 +7 位作者 吴文德 黄玉华 黄伟坚 秦爱珍 刘芳 温荣辉 陆芹章 余克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9-222,共4页
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R检测 ,3... 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R检测 ,37份为阳性 ,阳性率为 13.4 %。其中健康猪扁桃体带毒较高 ,2 4 6份扁桃体中有 35份阳性 ,占 14 .2%。采自柳州健康猪的 2 6份淋巴结材料全为阴性 ,只有邕宁县的 1份健猪淋巴结阳性。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诊断
下载PDF
RASSF1基因不同转录本在肺癌组织中的转录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7
作者 邵康 赫捷 +9 位作者 程邦昌 肖智雄 张德超 黄微 张翠艳 周芳 熊美华 唐槐静 石素胜 姆巴东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 探讨RASSF1基因 3种不同转录本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 PCR方法检测 5 1例肺癌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RASSF1B及RASSF1C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 3种不同转录本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均表达 ;... 目的 探讨RASSF1基因 3种不同转录本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 PCR方法检测 5 1例肺癌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RASSF1B及RASSF1C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 3种不同转录本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均表达 ;在癌组织中 ,RASSF1A及RASSF1B存在较高的表达缺失 ,其表达缺失率分别为 5 4 .9% (2 8/ 5 1)和 37.3% (19/ 5 1) ,RASSF1C则全部表达。 (2 )RASSF1A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 ,淋巴结转移者及晚期病例均存在较高的RASSF1A表达缺失 (P <0 .0 5 )。 (3)RASSF1B和RASSF1C表达与肺癌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吸烟指数等均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RASSF1基因 3种不同转录本在肺癌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转录本A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相关 ,是一新型肺癌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RASSF1基因 基因转录 转录本A 淋巴结转移 病理分期
原文传递
实时定量RT-PCR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表达 被引量:20
18
作者 顾伟英 陈子兴 +8 位作者 曹祥山 胡绍燕 朱江 王志林 严峰 王玮 岑建农 沈慧玲 钱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建立实时定量RT PCR方法 ,检测了 10 8例AL患者和 2 3例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及内参照 β 胆色原脱氢酶 (GAPDH)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初诊与复发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建立实时定量RT PCR方法 ,检测了 10 8例AL患者和 2 3例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及内参照 β 胆色原脱氢酶 (GAPDH)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初诊与复发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经GAPDH校正后分别为 75 .10和 89.5 6 ,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 (分别为 2 .0 7和 1.5 1) ,对照组与完全缓解组之间及初诊与复发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70例初诊AL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1、M2 、M3 亚型WT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5,即粒系表达明显高于单核系 ,且WT1基因表达水平与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mdr1基因表达无相关性 ,但与染色体核型有关。对其中 2例患者动态检测WT1基因表达可提示白血病复发情况。结论WT1基因在AL患者骨髓细胞高表达 ,可作为白血病疗效评价及监测残留病灶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骨髓细胞 患者 表达水平 AL 初诊 急性白血病 实时定量 GAPDH 高表达
原文传递
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乳腺肿瘤组织及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娜 刘新平 +3 位作者 王立峰 张健 王晓斌 药立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 :分析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人类乳腺肿瘤组织及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收集 4种乳腺癌细胞系及 2 1例乳腺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 ,提取总RNA ,应用半定量RT PCR及RNA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NDRG2mRNA的表达水平 .为进一步分析N... 目的 :分析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人类乳腺肿瘤组织及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收集 4种乳腺癌细胞系及 2 1例乳腺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 ,提取总RNA ,应用半定量RT PCR及RNA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NDRG2mRNA的表达水平 .为进一步分析Ndrg2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分别提取 2 1例组织及细胞系的总蛋白 ,应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其Ndrg2的蛋白表达水平 ,同时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4种乳腺癌细胞系中Ndrg2的表达情况 .结果 :RT PCR结果显示 ,4种乳腺癌细胞系中 ,有 3种NDRG2mRNA水平明显降低 .2 1例乳腺肿瘤组织中 ,有 5例NDRG2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 .蛋白印迹结果显示 ,筛选出的 3种低表达NDRG2mRNA乳腺癌细胞系中 2种Ndrg2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而有 1种Ndrg2的蛋白表达没有变化 .2 1例乳腺肿瘤组织中发现 5例Ndrg2的蛋白水平明显下降 ,与RT PCR检测结果一致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4种乳腺癌细胞系中 ,2种细胞系Ndrg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1种细胞系Ndrg2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与蛋白印迹结果一致 .结论 :Ndrg2在某些乳腺肿瘤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 ,提示其可能对乳腺肿瘤的发生或发展有重要作用 ,这不仅为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提供了线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2 乳腺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印迹法 蛋白质
下载PDF
荧光定量RT-PCR在流感病毒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程小雯 周丽 +7 位作者 赵锦 房师松 庾蕾 叶宝英 何建凡 吕星 张再清 杨洪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收集集体暴发疑似流感、SARS患者的咽拭子标本 16起 2 0 7份和双份血清标本 10 4份 ,应用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MDCK细胞培养法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原学...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收集集体暴发疑似流感、SARS患者的咽拭子标本 16起 2 0 7份和双份血清标本 10 4份 ,应用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MDCK细胞培养法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 0 7份集体暴发疑似流感、SARS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用荧光定量RT PCR检测 ,阳性 79份。阳性率 38 16 % (79 2 0 7)。MDCK细胞培养 ,16起中有 13起共 14 5份咽拭子有 6 2份标本阳性。阳性率 2 9 95 % (6 2 2 0 7)。两者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8.6 4 ,P <0 0 0 5 )。有 9起 10 4份成功的采集了双份血清 ,经HI试验有 6 4份双份血清与H3N2亚型抗原产生血抑 4倍增长 ,阳性率 6 1 5 4 % (6 4 10 4 )。结论 荧光定量RT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能够在 3~ 4h内得出结果、且操作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因此我们认为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方法 ,可作为一种快速的流感病毒检测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流感病毒 阳性率 咽拭子 患者 MDCK细胞 暴发 HI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倍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