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不同还田量对宁南旱区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8
1
作者 高飞 贾志宽 +3 位作者 路文涛 韩清芳 杨宝平 侯贤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7-783,共7页
在宁南半干旱区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水分、春玉米生长性状、关键生育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为3个秸秆还田量水平,小麦秸秆按3000 kg/hm2(L)、6000 kg/hm2(M)、,9000 kg/hm2(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 在宁南半干旱区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水分、春玉米生长性状、关键生育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为3个秸秆还田量水平,小麦秸秆按3000 kg/hm2(L)、6000 kg/hm2(M)、,9000 kg/hm2(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 kg/hm2(L)、9000 kg/hm2(M)、13500 kg/hm2(H)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秸秆被粉碎机打碎成5cm左右的小段,人工均匀翻埋至25cm左右深度的土层。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量(高、中、低)下,播前各处理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较CK(对照)有显著提高,秸秆还田量由高到低,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增加量是30.17—32.83 mm,不同还田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玉米株高、茎粗和单株叶面积显著增加,和对照比较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还田处理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12:00—15:00持续出现高值,高、中、低3个秸秆还田量处理的叶片光合速率分别显著高出对照6.52、3.74、3.20μmol.m-.2s-1(P<0.05),蒸腾速率分别高于对照2.08、1.63、0.72μmol.m-.2s-1。随秸秆还田量由高到低,高、中、低3个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8.3%、36.7%和5.4%,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较CK分别提高38.5%、31%和0.9%。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率和蓄水能力,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使作物增产。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不同,土壤水分亏缺对干旱地区作物光合作用来说将是最大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光合效率 玉米生产力 土壤水分 宁南旱区
下载PDF
秸秆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效果 被引量:53
2
作者 杨振兴 周怀平 +2 位作者 关春林 解文艳 车丽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54-357,共4页
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玉米生长及其产量、玉米秸秆腐解速率、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时施用秸秆腐熟剂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秸秆还田量小且配秸秆腐熟剂玉米产量较还田量大处理... 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玉米生长及其产量、玉米秸秆腐解速率、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时施用秸秆腐熟剂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秸秆还田量小且配秸秆腐熟剂玉米产量较还田量大处理高;采用粉碎还田配秸秆腐熟剂对玉米增产效果较整秆沟埋配秸秆腐熟剂显著;秸秆腐熟剂能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促进秸秆较快腐解,减轻和防止多量秸秆还田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可稳定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微生物 腐解率 玉米
下载PDF
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颖颖 卜容燕 +7 位作者 唐杉 韩上 王慧 李敏 程文龙 李晓韦 武际 朱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8-1016,共9页
【目的】水稻秸秆和紫云英是稻田系统重要的原位有机肥源,明确长期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后水稻增产趋势、养分积累和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以便对秸秆和绿肥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方法】本试验为3年连续大田试验(2016―2018年),以双季稻... 【目的】水稻秸秆和紫云英是稻田系统重要的原位有机肥源,明确长期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后水稻增产趋势、养分积累和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以便对秸秆和绿肥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方法】本试验为3年连续大田试验(2016―2018年),以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处理:1)早、晚稻秸秆不还田,冬季不种植紫云英(CK);2)早、晚稻秸秆全量还田,冬季不种植紫云英,即秸秆单独还田(T1);3)早、晚稻秸秆全量还田,冬季种植紫云英,即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T2)。各处理均施用等量化肥。【结果】相对于对照,连续秸秆单独还田和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周年轮作下水稻产量分别增加1.93%~9.15%和1.34%~12.48%,且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周年增产效果随着试验年份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份间水稻产量变异系数和可持续性指数分析表明,连续秸秆单独还田和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均有利于双季稻持续性高产稳产,其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效果优于秸秆单独还田。连续3年6季还田后,秸秆单独还田和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92%和11.10%,其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处理比秸秆单独还田处理高76.47%。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不仅有利于早稻氮、磷、钾养分积累,对晚稻养分积累也有一定的后效作用。与试验初始土壤养分含量相比,2018年晚稻收获后,对照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9.03%、11.11%、3.87%和10.57%。而相对于对照,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20.51%、25.00%、24.16%和20.37%;相对于秸秆单独还田处理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73%、7.14%和14.19%。【结论】在双季稻轮作系统中,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有利于早稻和晚稻获得高产和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秸秆还田 双季稻 产量 贡献率
下载PDF
不同还田方式下小麦秸秆的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单卿 李顺义 郭夏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3,共5页
采用尼龙网袋法,以小麦秸秆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下小麦秸秆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85 d的田间腐解,各处理小麦秸秆腐解率为37.75%~68.34%,秸秆翻埋还田腐解率较覆盖还田显著提高61.59%。秸秆养分释放速率与秸秆纤... 采用尼龙网袋法,以小麦秸秆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下小麦秸秆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85 d的田间腐解,各处理小麦秸秆腐解率为37.75%~68.34%,秸秆翻埋还田腐解率较覆盖还田显著提高61.59%。秸秆养分释放速率与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腐解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前期快、后期慢。其中,覆盖还田钾释放率为81.60%,翻埋还田为85.79%;覆盖还田氮释放率为49.72%,翻埋还田为60.94%。翻埋还田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平均腐解率为60.89%、84.83%、36.94%,较覆盖还田分别显著提高27.64%、20.12%、49.25%。综上,在秸秆腐解过程中,翻埋还田在组成成分降解、养分释放方面均优于覆盖还田,而施肥处理对秸秆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秸秆还田 腐解速率 养分释放 纤维素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白伟 逄焕成 +2 位作者 牛世伟 蔡倩 安景文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106,共8页
2013年在辽宁省昌图县设秸秆还田和不同施氮量两个因素试验,探讨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影响显著,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表现为增产,但玉米产量未随着施氮量的增... 2013年在辽宁省昌图县设秸秆还田和不同施氮量两个因素试验,探讨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影响显著,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表现为增产,但玉米产量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对土壤温度有明显影响,其中0-10 cm和11-20 cm处地温整个生育期平均温度分别增加0.5℃左右;秸秆还田能降低土壤容重,在收获期5-10 cm、25-30 cm和45-50cm处的土壤容重分别比秸秆不还田低3.76%、2.61%和1.32%;土壤平均含水量秸秆还田处理比秸秆不还田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低14.59%。综合分析认为,秸秆还田量为9 000 kg/hm2(全量还田)和配施氮(纯氮)112.5 kg/hm2是辽西北地区比较理想的秸秆还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秸秆还田 施氮量 产量
原文传递
无形资产价值实现及其量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戴亦欣 孙荣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73-76,共4页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未来的企业中 ,无形资产反映了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力 ,决定了企业的长期竞争实力。本文通过对企业资产系统图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描述、分析 ,介绍了无形资产的评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未来的企业中 ,无形资产反映了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力 ,决定了企业的长期竞争实力。本文通过对企业资产系统图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描述、分析 ,介绍了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与无形资产价值量化的一些理论、应用实例 ,并提供了无形资产回报率的一种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资产 资产评估 价值实现 资产量化 企业
下载PDF
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高青海 陆晓民 贾双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65-2070,共6页
以黄瓜品种‘津优4号’和经过1年腐熟的花生秸秆、玉米秸秆和稻壳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黄瓜生长、营养吸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相比,不同作物秸秆还田不仅显著增加了黄瓜植株的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 以黄瓜品种‘津优4号’和经过1年腐熟的花生秸秆、玉米秸秆和稻壳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黄瓜生长、营养吸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相比,不同作物秸秆还田不仅显著增加了黄瓜植株的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而且提高了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及光合速率,使得黄瓜叶片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增加,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强。(2)不同秸秆还田还促进了黄瓜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根系的干鲜重增加,显著提高了黄瓜产量。(3)玉米秸秆还田效果最好,其黄瓜产量(5 765.74g·m-2)较对照显著提高了43.8%,其次为花生秸秆还田,稻壳还田效果稍差。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促进了黄瓜植株根系吸收能力,显著增强了叶片的氮代谢、光能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从而促进了黄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并以玉米秸秆还田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黄瓜 生长发育 光合速率
下载PDF
稻油轮作下油菜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杂交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殷尧翥 郭长春 +7 位作者 孙永健 武云霞 余华清 孙知白 张桥 王海月 杨志远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7-268,共12页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与水氮配施的理论与技术,探讨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油菜秸秆堆腐还田和直接还田两种秸秆还田方式,裂区为淹水灌溉和控制性交替灌溉两种水分...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与水氮配施的理论与技术,探讨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油菜秸秆堆腐还田和直接还田两种秸秆还田方式,裂区为淹水灌溉和控制性交替灌溉两种水分管理方式,裂裂区为4种施氮量,分析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模式下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主要生育时期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LAI)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互作效应显著;且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秸秆堆腐还田对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调控显著高于秸秆直接还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提高了4.71%~6.50%,群体干物质显著增加了9.22%~13.30%;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显著,有效穗数及每穗粒数分别提高了5.9%~9.8%和1.5%~5.2%,从而使产量提高了9.5%~13.4%。控制性交替灌溉相对于淹灌能保证足够的穗数,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减缓拔节至齐穗期叶面积衰减,加快结实期群体生长率,利于穗粒数及产量的提高;且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结论】从三因素间的互作效应来看,秸秆堆腐还田处理下,控制性交替灌溉与施氮量150 kg/hm^2,可有效提高齐穂期高效叶面积指数(4.80~5.32),具有较高的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6.94~7.36t/hm^2),显著提高了有效穗(181.6万~220.9万/hm^2)及每穗粒数(180~200粒),从而显著提高产量达到10328.1~12464.1 kg/hm^2,为本研究节水减氮增效最佳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秸秆还田 灌水方式 施氮量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还田方式下北方旱作小麦秸秆腐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娜 李萍 +2 位作者 宗毓铮 张东升 郝兴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13-1619,共7页
为揭示不同还田方式下北方旱作小麦秸秆腐解规律,以小麦秸秆为试验材料,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14-2015年度在山西临汾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区进行试验,设置秸秆还田旋耕(SRT)、秸秆覆盖免耕(SNT)2个处理,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秸秆的... 为揭示不同还田方式下北方旱作小麦秸秆腐解规律,以小麦秸秆为试验材料,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14-2015年度在山西临汾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区进行试验,设置秸秆还田旋耕(SRT)、秸秆覆盖免耕(SNT)2个处理,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秸秆腐解率、有机碳矿化率、全氮释放率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375 d的田间腐解,SRT秸秆腐解率为50%,SNT秸秆腐解率为31%。SRT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平均腐解率分别为65%、45%、53%,SNT分别为56%、30%、39%;SRT秸秆有机碳的矿化率为57%,SNT为40%;SRT秸秆全氮素释放率为15%,SNT为36%。研究表明,SRT可加快秸秆腐解与组成成分的分解,SNT有利于秸秆氮素的释放,可减少农田氮投入。SNT秸秆有机碳矿化率低可减少农田碳循环速率,提高麦田固碳能力。本研究结果对我国北方旱作小麦秸秆还田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秸秆还田 腐解率 养分释放 有机碳
下载PDF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美 于春田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6年第1期1-3,7,共4页
采用回归分析法测算分析了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对三大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以及各产业的发展对石家庄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论证了发展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发展的... 采用回归分析法测算分析了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对三大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以及各产业的发展对石家庄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论证了发展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回归分析 贡献率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施氮肥对松嫩平原玉米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舒函 龚振平 +2 位作者 马春梅 王永吉 张喜亭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134,共6页
针对松嫩平原玉米生产特点,设置玉米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两种条件和3个施氮水平,研究秸秆还田与施氮肥对松嫩平原玉米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收获期玉米植株氮素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外,其余时期玉米植株氮素含量、干物质量... 针对松嫩平原玉米生产特点,设置玉米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两种条件和3个施氮水平,研究秸秆还田与施氮肥对松嫩平原玉米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收获期玉米植株氮素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外,其余时期玉米植株氮素含量、干物质量、氮积累量及产量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玉米3叶期,供试的3个施氮水平下,秸秆还田处理均使玉米氮素含量和吸收积累量降低,至拔节期秸秆还田处理对玉米植株氮素含量的不利影响消失。在不施氮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拔节期玉米植株氮素的含量;玉米的氮素吸收积累量在不施氮肥条件下仍低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在玉米收获期,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玉米子粒的氮素含量与氮素吸收积累量。在3个施氮水平下,秸秆还田处理玉米产量与秸秆不还田处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施氮量 氮素吸收量 产量
原文传递
长期秸秆还田下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12
作者 刘成敏 门雅琦 +7 位作者 秦都林 闫晓宇 张乐 孟浩 苏寻雅 孙学振 宋宪亮 毛丽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3-1052,共10页
施氮能够增加土壤中氮的有效性,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最终增加作物产量。但是在长期高氮秸秆还田条件下,是否应调整施氮量尚不清楚。为探究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光合速率、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分... 施氮能够增加土壤中氮的有效性,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最终增加作物产量。但是在长期高氮秸秆还田条件下,是否应调整施氮量尚不清楚。为探究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光合速率、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分配、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氮素变化的影响,本研究设置0(N0)、150(N150)、180(N180)、210(N210)、240(N240)、270(N270)和300(N300)kg hm^(–2)共7个施氮量处理。与常规施氮量(N300)相比,2020—2021年,减氮30%(N210)处理2年均获得了较高产量,分别为1853.62 kg hm^(–2)和1872.43 kg hm^(–2),减氮40%(N180)仅在第1年保持了较高产量,为1743.68 kg hm^(–2)。2021年,N210的净光合速率、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均高于N180,两者间生殖器官的干物质和养分分配系数、氮肥利用效率未有显著差异,但N180的土壤表观氮盈余量显著降低了39.15%。综上,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鲁西北棉区应适量减少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施氮量 秸秆还田 产量 氮素利用 光合速率
下载PDF
不同腐熟剂对麦秸腐解率与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13
作者 薛颖昊 孙国峰 +3 位作者 眭鑫梅 陈旭蕾 孙仁华 徐志宇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为探明麦秸还田条件下施用腐熟剂对秸秆腐解效果、稻田水环境风险的影响,选用4种腐熟剂(标识为DA1、DA2、DA3和DA4)进行水稻季麦秸腐解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种腐熟剂均加快还田后4周内秸秆腐解速度,其中,还田后2周为麦秸快速腐解期,且... 为探明麦秸还田条件下施用腐熟剂对秸秆腐解效果、稻田水环境风险的影响,选用4种腐熟剂(标识为DA1、DA2、DA3和DA4)进行水稻季麦秸腐解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种腐熟剂均加快还田后4周内秸秆腐解速度,其中,还田后2周为麦秸快速腐解期,且腐熟剂DA3和DA4促进麦秸腐解的效果更佳,腐解率达36.5%~37.4%,较麦秸还田无腐熟剂处理(CFS)增加了5.1~6.0个百分点。与CFS处理相比,4种腐熟剂处理提高了麦秸还田后3周内田面水化学需氧量(COD)及氮磷含量,增加了水稻生长初期的水环境风险。其中,DA2、DA3和DA4这3种腐熟剂处理后3周内田面水环境风险相对较高,而DA1与CFS处理间水环境风险差异不显著。可见,稻田施用腐熟剂会加速麦秸腐解,同时会增加水稻生长初期的水环境风险,建议南方水网区水稻季谨慎施用腐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麦秸秆还田 腐熟剂 腐解率 田面水 产量
下载PDF
秸秆全量还田下施氮量对秸秆降解及相关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王爽 白龙男 +3 位作者 程铭 杨群 王娇 傅民杰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2-31,共10页
该试验采用尼龙网袋原位培养法,研究了冷凉区稻田秸秆全量还田下不同施氮水平(110、120、130、140、150 kg·hm^(-2))的水稻秸秆降解特征以及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秸秆全量还田但施氮量不同的条件下,水稻秸秆在还田... 该试验采用尼龙网袋原位培养法,研究了冷凉区稻田秸秆全量还田下不同施氮水平(110、120、130、140、150 kg·hm^(-2))的水稻秸秆降解特征以及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秸秆全量还田但施氮量不同的条件下,水稻秸秆在还田前期(0~20 d)和中后期(71~104 d)的降解率较快,此时秸秆残余物中可溶物质的占比大幅度减少,木质素等物质含量在秸秆残余物中的占比增加;在东北冷凉区水稻生育期内,0~15㎝还田秸秆平均降解率约为55%,15~30㎝还田秸秆平均降解率约为50%;与碳相关胞外酶(αG、βG、CBH、βX)活性普遍高于其他功能胞外酶,且秸秆降解胞外酶活性普遍在中后期(71~104 d)升高。研究表明东北冷凉区水稻秸秆全量条件下,施氮量140kg·hm^(-2)时秸秆降解率的综合效应最好,最佳秸秆还田深度为0~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秸秆还田 降解率 胞外酶活性
下载PDF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直播油菜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华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3期86-87,89,共3页
[目的]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对油菜出苗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8个油菜品种,在前茬水稻田进行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油菜出苗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3叶期时秸秆还田下的油菜出苗率明显低于秸秆未还田下的出苗率,其幼苗苗情也弱于秸秆未... [目的]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对油菜出苗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8个油菜品种,在前茬水稻田进行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油菜出苗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3叶期时秸秆还田下的油菜出苗率明显低于秸秆未还田下的出苗率,其幼苗苗情也弱于秸秆未还田条件下的油菜。大部分油菜品种秸秆还田下的产量低于秸秆未还田的油菜,但后期秸秆被微生物分解后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对油菜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为油菜生产中秸秆还田技术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出苗率 产量
下载PDF
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调度服务平台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德伦 黄晶 《铁道货运》 2019年第10期11-15,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集装箱利用率,丰富铁路集装箱信息化运转调度方式,在进行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调度分析基础上,针对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转调度存在的铁路集装箱空箱利用率较低、铁路集装箱费用较高、铁路集装箱站回送时限较短以及回送...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集装箱利用率,丰富铁路集装箱信息化运转调度方式,在进行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调度分析基础上,针对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转调度存在的铁路集装箱空箱利用率较低、铁路集装箱费用较高、铁路集装箱站回送时限较短以及回送站限制等问题,从到站重去重回信息化调度服务平台、到站重去空回信息化调度服务平台、发站待装箱信息化调度服务平台3个方面构建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调度服务平台,以加快铁路与公路区域内信息共享,减少铁路集装箱空箱回送率及成本,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转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集装箱 信息化 调度服务平台 多式联运 回送率
下载PDF
秸秆循环利用与土壤碳循环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翠银 孔秋婵 +1 位作者 马文凯 梁玉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秸秆还田过程中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碳的转化形式。[方法]通过控制土壤湿度、还田方式、秸秆还田量、培养天数等影响因素,测定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产生的CO2、土壤有机质、还田率及损失率,来衡量还田的效果。[结果]在人为控... [目的]为了研究秸秆还田过程中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碳的转化形式。[方法]通过控制土壤湿度、还田方式、秸秆还田量、培养天数等影响因素,测定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产生的CO2、土壤有机质、还田率及损失率,来衡量还田的效果。[结果]在人为控制外界条件下,秸秆中的碳更多地转化为有机质,同时减少温室气体中碳的转化。[结论]在土壤湿度45%、粉碎还田、还田量67%、培养天数20 d的条件下,还田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质 呼吸量 还田率 损失率
下载PDF
水稻脆性秸秆降解特性及其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建 刘鑫 +9 位作者 杨阳 任艳 何丹 姜鸿瑞 叶亚峰 陶亮之 金青 吴跃进 张从合 刘斌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水稻秸秆降解效率是衡量秸秆还田利用率的重要指标,脆秆水稻秸秆易破碎,在秸秆还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脆秆水稻品种科辐粳7号的秸秆为研究对象,以扬粳113为对照,通过土壤降解(有氧+厌氧)和酸碱酶解处理揭示脆性秸秆的降解特征,明确... 水稻秸秆降解效率是衡量秸秆还田利用率的重要指标,脆秆水稻秸秆易破碎,在秸秆还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脆秆水稻品种科辐粳7号的秸秆为研究对象,以扬粳113为对照,通过土壤降解(有氧+厌氧)和酸碱酶解处理揭示脆性秸秆的降解特征,明确降解后的秸秆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为脆秆水稻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通过酸性降解处理,科辐粳7号的茎秆、叶鞘以及叶片的降解率较对照品种扬粳113秸秆分别提高了15.11%、5.66%、9.27%(P<0.05),碱性降解处理分别提高了13.18%、12.31%、11.01%(P<0.05)。土壤降解试验结果显示,科辐粳7号秸秆在质量损失、纤维素降解和半纤维素降解方面显著高于扬粳113秸秆,降解后土壤平均重量直径显著大于扬粳113秸秆,土壤破坏率显著低于扬粳113秸秆。研究结果显示,科辐粳7号的秸秆降解率比常规水稻品种显著提高,同时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对于提高秸秆还田的效率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秆 木质纤维素 秸秆还田 降解率 土壤团聚体 秸秆降解
下载PDF
回收品部分可用的逆供应链价格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菊红 张俊 《工业工程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2,共6页
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回收商构成的逆向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回收品部分可利用的基础上,研究了制造商如何激励回收商更多地提供回收品的问题,设计了两阶段价格激励契约并确定了价格上调点。回收量以价格上调点为分界点,执行不同的回收... 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回收商构成的逆向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回收品部分可利用的基础上,研究了制造商如何激励回收商更多地提供回收品的问题,设计了两阶段价格激励契约并确定了价格上调点。回收量以价格上调点为分界点,执行不同的回收价。通过分析发现,回收商期望收益一直在增加,而制造商期望收益以价格上调点为分界点先上升后下降直至为零。当制造商期望收益为零时,逆向供应链期望收益最大。该契约在不影响逆向供应链总体收益的前提下,激励了回收商分享逆向供应链上的收益。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激励机制 回收量 可利用率 价格上调点 逆向供应链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1
20
作者 李玮 乔玉强 +3 位作者 陈欢 曹承富 杜世州 赵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052-5061,共10页
通过安徽省蒙城县砂姜黑土上连续4a的冬小麦-夏玉米连作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合施用不同量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容重2.5%—9.2%,提高含水量8.2%—28.5%和表层土壤贮水量4.1%—19.... 通过安徽省蒙城县砂姜黑土上连续4a的冬小麦-夏玉米连作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合施用不同量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容重2.5%—9.2%,提高含水量8.2%—28.5%和表层土壤贮水量4.1%—19.9%;增加土壤总孔隙度1.1%—8.9%、毛管孔隙度18.9%—41.0%,非毛管孔隙度降低6.4%—38.8%,土壤毛管孔隙度占土壤总孔隙度的比例增加。秸秆还田所有处理耕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秸秆移除处理,施氮540、630、720 kg N hm-2a-1时,秸秆还田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秸秆移除,而铵态氮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无论秸秆还田还是秸秆移除,耕层土壤的硝态氮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指数趋势增加,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的相关性秸秆移除处理高于秸秆还田处理;秸秆还田处理的铵态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成指数趋势增加,而秸秆移除处理呈指数趋势减小,相关性均不显著。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和玉米获得高产的年氮肥用量分别为630、696 kg N hm-2a-1,秸秆移除为579、627 kg N hm-2a-1。经作用力分析,秸秆还田是影响土壤物理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作物产量受秸秆还田和施氮量的影响,但氮肥水平大于秸秆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砂姜黑土 氮肥水平 理化性质 作物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