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多发性损伤135例救治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增余 张国超 +1 位作者 戴志超 黄进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8期690-69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主要特点及早期创伤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6月救治的135例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并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135例严重创伤患者中复苏成功率为74.81%(101例),病死率...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主要特点及早期创伤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6月救治的135例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并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135例严重创伤患者中复苏成功率为74.81%(101例),病死率为25.19%(34例)。结论早期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对伤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及时控制出血,正确抗休克处理,及时准确手术,减少内脏并发症,是救治严重创伤、重度休克成功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休克 复苏 手术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诱导和复苏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德欣 刘佩莹 +3 位作者 陈颖翘 田娟 王丽 钟青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的诱导和复苏方法。采用不同pH、温度、盐度、不同浓度的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处理进行诱导;复苏则采用了直接升温处理、添加液体培养基升温处理、添加酵母液...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的诱导和复苏方法。采用不同pH、温度、盐度、不同浓度的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处理进行诱导;复苏则采用了直接升温处理、添加液体培养基升温处理、添加酵母液升温处理、添加吐温升温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温度和山梨酸钾诱导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了VBNC状态;其中诱导时间最短(76d)的条件是0.5mmol/L山梨酸钾、-20℃寡营养条件;采用BHI培养基升温的方法,以及添加0.5%和1%的吐温20和吐温80的培养液升温方法使进入VBNC状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得到复苏。VBNC状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复苏后的菌株除尿素酶阴性外,其他代谢特征均与标准菌株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诱导 复苏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组织中NO、NOS变化及丹参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洁 潘景业 +6 位作者 金可可 陈雷 宋张娟 张艳杰 王小蓉 董缪武 孙英刚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NO、NOS的变化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影响,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损伤的机制及丹参的治疗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S组)和丹参治疗组(SM组)。...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NO、NOS的变化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影响,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损伤的机制及丹参的治疗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S组)和丹参治疗组(SM组)。实验结束时,取全肺测定肺系数,取血和肺组织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并对肺组织作光镜病理学检查。结果与HS组相比较,SM组血清和肺组织中的NO含量、NOS活性均显著升高;肺系数降低;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NO的大量释放参与肺损伤过程,丹参对这种肺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复苏 大鼠 肺组织 NO NOS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分析与复苏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金龙 《化学工程师》 CAS 2004年第9期52-53,共2页
主要介绍离子交换树脂受铁及有机物的污染机理 ,及如何对受污染树脂进行复苏。
关键词 复苏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 污染分析 有机物 污染机理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金磊 王丽 钟青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7-190,共4页
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测得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的16S rDNA序列,并与基因库中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经鉴定此菌为植物乳杆菌。并研究了植物乳杆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的诱导条件和复苏条件。结果显... 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测得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的16S rDNA序列,并与基因库中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经鉴定此菌为植物乳杆菌。并研究了植物乳杆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的诱导条件和复苏条件。结果显示,在诱导条件为MRS液体培养基、pH5.5~6.2、温度-20℃和有氧环境时,植物乳杆菌在12d之后进入了VBNC状态;复苏条件为添加有6%吐温-80的MRS液体培养基和普通MRS液体培养基分别在48h和96h之内可以使VBNC的植物乳杆菌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16SrDNA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诱导 复苏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方新友 吴雪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监测用于重症休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给予中心静脉压监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无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常规重症监护和治疗,观察组选择...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监测用于重症休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给予中心静脉压监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无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常规重症监护和治疗,观察组选择中心静脉压监测的重症监护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病情严重程度改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心率)。结果经重症监测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6 h复苏达标率更高,住院期间死亡率更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同时间点APACHEⅡ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优(均P<0.05)。结论中心静脉压监测用于重症休克患者的干预效果更好,有效提高6 h复苏达标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疾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监测 重症监护 休克 复苏
下载PDF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6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析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急救流程,观察组则实施优化护理... 目的探析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急救流程,观察组则实施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苏抢救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可将复苏抢救时间缩短,并提高复苏抢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停搏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 急诊治疗 复苏
下载PDF
上海市新生儿复苏适宜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文蔚 周冰华 庄思良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6年第4期38-39,共2页
上海市推广应用新生儿复苏适宜技术即ABCDE的复苏方法:A──建立通畅的呼吸道,B──建立呼吸,C──建立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监护的方法。推广3年,新生儿死亡率从1992年5.24‰降至1995年4... 上海市推广应用新生儿复苏适宜技术即ABCDE的复苏方法:A──建立通畅的呼吸道,B──建立呼吸,C──建立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监护的方法。推广3年,新生儿死亡率从1992年5.24‰降至1995年4.45‰,可见ABCDE复苏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复苏 适宜技术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Do Not Resuscitate status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hip fracture 被引量:1
9
作者 Ethan Y Brovman Andrew J Pisansky +2 位作者 Anair Beverly Angela M Bader Richard D Urman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7年第12期902-912,共11页
AIM To determin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is specific patient group and also to assess for any independent associations between Do Not Resuscitate(DNR) status and increased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M... AIM To determin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is specific patient group and also to assess for any independent associations between Do Not Resuscitate(DNR) status and increased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METHODS We conducted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e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using de-identified data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ACS NSQIP) for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fracture surgery over a 7 year period in hospital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enrolled in ACS NSQIP with and without Do Not Resuscitate Status. We measured patient demographics including DNR status, co-morbidities, frailty and functional baseline, surgical and anaestheticprocedure data, post-operative morbidity/complications, length of stay, discharge destination and mortality.RESULTS Of 9218 patients meet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13.6% had a DNR status, 86.4% did not. Mortality was higher in the DNR status compared to the non-DNR group, at 15.3% vs 8.1% and propensity score matched multivariabl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DNR status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OR = 2.04, 95%CI: 1.46-2.86, P < 0.001). Additionally, analysis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ed cohort demonstrated that DNR status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but very small increased likelihood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0.53 vs 0.43 complications per episode; OR = 1.21; 95%CI: 1.04-1.41, P = 0.004).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unplanned reintub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likely in patients with DNR status.CONCLUSION Whilst DNR status patients had higher rate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DNR status itself was not otherwis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DNR status appears to increase 30-d mortality via ceilings of care in keeping with a DNR status, including withholding reintubation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 Not resuscitate Consent PERIOPERATIVE OUTCOMES MORTALITY HIP FRACTURE
下载PDF
人眼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冻存与复苏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坚 卓业鸿 +1 位作者 郑健梁 林明楷 《眼科学报》 1998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建立人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及对其进行冻存、复苏研究。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方法进行人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将第3代的小梁细胞冻存,冻存1周、2周、1月、2月后细胞给予复苏,观察复苏后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人眼小梁细胞体外培养成功。... 目的:建立人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及对其进行冻存、复苏研究。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方法进行人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将第3代的小梁细胞冻存,冻存1周、2周、1月、2月后细胞给予复苏,观察复苏后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人眼小梁细胞体外培养成功。冻存的小梁细胞复苏成功,所有复苏率超过90%。结论:人眼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及冻存复苏成功,为以后构建小梁细胞的cDNA文库,为筛选青光眼发病的相关基因提供有利的实验基础。眼科学报1998;14:7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眼 小梁细胞 体外培养 冻存 复苏
下载PDF
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建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6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对足月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70例,按照氧复苏起始浓度分为空气组(34例)和中氧组(36例),空气组采用空气(约21%浓度氧)起始复苏,中氧组采... 目的探讨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对足月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70例,按照氧复苏起始浓度分为空气组(34例)和中氧组(36例),空气组采用空气(约21%浓度氧)起始复苏,中氧组采用30%氧浓度起始复苏。比较两组患儿氧复苏1、5、10 min的Apgar评分、首次啼哭时间、建立自主呼吸时间、5 min时心率及增氧复苏、脑损伤和复苏成功率。结果氧复苏开始后5、10 min,空气组患儿的Apgar评分低于中氧组(P<0.01)。中氧组患儿的首次啼哭时间和建立自主呼吸时间均早于空气组(P<0.05);治疗5 min时,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100.0%复苏成功,且中氧组的增氧复苏率低于空气组(P<0.05)。结论采用空气和30%浓氧度起始复苏方案对足月新生儿窒息的疗效相当,安全可靠,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相似条件宜优先采用30%浓度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窒息 氧浓度 复苏
下载PDF
前增菌培养方法对热损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复苏效果观察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傅宜方 梁春霞 +1 位作者 卢国钧 易洪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77-779,794,共4页
目的:观察前增菌培养方法对热损伤LM的复苏/恢复情况以及在市售熟肉制品LM污染调查检测中的运用效果,探索受损伤LM的增菌培养方法,提高食品LM检出率。方法:LM参考菌株经61℃5 min处理,制备热损伤菌液,采用Alanin Martin等推荐的LM前... 目的:观察前增菌培养方法对热损伤LM的复苏/恢复情况以及在市售熟肉制品LM污染调查检测中的运用效果,探索受损伤LM的增菌培养方法,提高食品LM检出率。方法:LM参考菌株经61℃5 min处理,制备热损伤菌液,采用Alanin Martin等推荐的LM前增菌液和LM国标方法LB1、EB增菌液对热损伤细菌进行复苏/恢复,记录、分析细菌增殖、恢复情况。将LM前增菌培养方法与国标法结合(改良法),用于熟肉制品LM污染调查检测,并与单纯国标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热损伤LM经前增菌液培养4-5 h后,基本完成复苏/恢复过程,并开始明显增殖,24 h培养后,菌数较直接使用LB1、EB增菌液培养的菌数增长明显(约增加10^2倍);热损伤LM在LB1、EB增菌液培养早期,菌数一度减少,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前增菌培养方法与LM国标法结合(改良法)用于熟肉制品LM污染调查,较单纯使用国标法的检出率明显提高(χ^2=4.68,P〈0.05)。结论:热损伤LM在LB1、EB增菌液中复苏/恢复比较缓慢,AlaninMartin等提出的LM前增菌方法对热损伤LM有明显的复苏/恢复效果,建议对加工食品进行LM检测时,在现行LM国标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前增菌培养过程,以提高LM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前增菌 复苏 损伤
下载PDF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冷冻及复苏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勇 潘松 +1 位作者 刘强 龚树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11-314,共4页
目的:研究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冻存复苏后的存活率及再培养生长情况,观察低温冻存对NSCs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含有10%BSA及7.5%DMSO的NSCs无血清培养液(不含神经生长因子)作为冻存液,将利用无血清培养液体外培养的原代、第3代、第... 目的:研究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冻存复苏后的存活率及再培养生长情况,观察低温冻存对NSCs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含有10%BSA及7.5%DMSO的NSCs无血清培养液(不含神经生长因子)作为冻存液,将利用无血清培养液体外培养的原代、第3代、第6代胚胎大鼠NSCs进行冻存,于1周、4周、8周、12周、16周分别复苏,计数活细胞比例并进行再培养、分化鉴定。结果:不同的细胞代数,不同的冻存时间对复苏后的细胞存活率都无明显影响。复苏后NSCs的存活率均达到60%~70%,并能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对胚胎大鼠NSCs进行了冻存复苏及再培养,为择期应用NSCs耳蜗内移植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 神经干细胞 胚胎 冻存 复苏
原文传递
失血性休克复苏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福德 《井冈山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5年第08M期75-78,共4页
目的综述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新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关于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选择仍存在争议,传统的复苏方法正受到新的复苏方法的挑战。结论目前认为HS、HSD是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较好选择,新的复苏方... 目的综述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新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关于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选择仍存在争议,传统的复苏方法正受到新的复苏方法的挑战。结论目前认为HS、HSD是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较好选择,新的复苏方法一即限制(低压)复苏、延迟复苏和低温复苏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复苏
下载PDF
漂过岁月溪流的不谢玫瑰——论丁玲作品中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轨迹
15
作者 王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8-71,共4页
丁玲的创作风格几次发生显著变化,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女性意识发展轨迹:初登文坛、20世纪30年代革命文学创作、延安解放区时期至新时期复出。丁玲创作历程的女性意识从鲜明到暗哑的发展轨迹都折射出女性在确立自我历史发展进程中跋涉的艰... 丁玲的创作风格几次发生显著变化,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女性意识发展轨迹:初登文坛、20世纪30年代革命文学创作、延安解放区时期至新时期复出。丁玲创作历程的女性意识从鲜明到暗哑的发展轨迹都折射出女性在确立自我历史发展进程中跋涉的艰难,直至最终消隐的悲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复苏 国家解放 妇女解放
下载PDF
“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樊小农 王舒 +7 位作者 李雅洁 刘健 钱宇斐 张亚男 魏媛媛 张雪 武慧群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3-917,共5页
目的:了解针刺参数对针效的影响,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2、3次/秒)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 s、60 s、180 s)的两因素三水平针刺参... 目的:了解针刺参数对针效的影响,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2、3次/秒)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 s、60 s、180 s)的两因素三水平针刺参数搭配组合9种针刺方法刺激"水沟"穴,以脑血流量为效应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析因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综合分析不同针刺手法作用于"水沟"穴对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针刺效应受针刺频率、时间以及它们两者的交互作用影响,其中,针刺时间影响作用最大。尽可能长时间地应用最快频率针刺,可取得最佳针刺效应。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水沟"穴的操作是快频率、足够长时间的针刺(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可取得最佳效应。此法是"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效应关系 针灸 醒脑开窍 水沟 大鼠 Wistar 脑缺血
下载PDF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探讨 被引量:26
17
作者 方国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00-1201,共2页
目的评估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在出血未控制时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创伤失血性休克73例,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观察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对照组)。监测两组病例的初次、24h、48h胃黏膜pH值、血乳酸(BL)、剩余碱(BE)、中心... 目的评估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在出血未控制时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创伤失血性休克73例,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观察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对照组)。监测两组病例的初次、24h、48h胃黏膜pH值、血乳酸(BL)、剩余碱(BE)、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变化,对比分析两组方法的输液量、治愈率、病死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发生率。结果24h、48h胃黏膜pH值和血乳酸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间观察组输液量显著降低(P<0.05),治愈率显著升高(P<0.05),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ARDS和MODS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MODS和ARD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对重症脑外伤昏迷病人促苏醒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壮志 孙学东 +3 位作者 张学军 曹任江 戚本广 刘书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0-382,共3页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4 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针刺疗法 ) ;对照组 4 0例。两组于伤后 1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4 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针刺疗法 ) ;对照组 4 0例。两组于伤后 1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 ,两组在促醒后 1月内意识好转率作一比较。结果 :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为 87 5 % ,显著高于对照组 6 2 5 % ,P <0 0 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组 1月内清醒 32例 ,对照组 2 0例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时 ,能加速促醒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外伤 昏迷 促苏醒 疗效观察 颅脑损伤
下载PDF
川牛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初探 被引量:14
19
作者 丁杰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13期46-47,115,共3页
目的:观察川牛膝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H22肝癌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以及川牛膝多糖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正常及荷瘤小鼠)外周白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以动物移植性肿瘤荷瘤S180、肝癌为模型,环磷酰胺(Cy)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 目的:观察川牛膝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H22肝癌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以及川牛膝多糖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正常及荷瘤小鼠)外周白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以动物移植性肿瘤荷瘤S180、肝癌为模型,环磷酰胺(Cy)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观察川牛膝多糖抗肿瘤作用;通过白细胞计数观察川牛膝多糖对环磷酰胺(Cy)所致外周白细胞减少的回升作用。结果:川牛膝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为10.00-48.08%;对肝癌H22实体瘤的小鼠肝癌H22的抑制率为21.99-42.21%;对环磷酰胺(Cy)所致正常或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有极显著的回升作用。结论:川牛膝多糖不仅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还能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正常及荷瘤小鼠)外周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回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糖(ABP) 荷瘤S180 肝癌H22 抗种瘤作用 白细胞(Wbc) 回升作用
下载PDF
葛花解酲汤抗乙醇中毒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伍嘉宁 潘锄云 +2 位作者 周楚华 俞国荣 张佳英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4-25,共2页
研究了葛花解酲汤抗乙醇中毒的分子机理。结果提示,葛花解酲汤及加枳棋子的组方都具有降低乙醇中毒小鼠血液乙醇含量,提高肝脏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增强了肝脏对乙醇的生物转化功能,达到解醉(抗乙醇中毒)的作用。并发现,葛花解... 研究了葛花解酲汤抗乙醇中毒的分子机理。结果提示,葛花解酲汤及加枳棋子的组方都具有降低乙醇中毒小鼠血液乙醇含量,提高肝脏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增强了肝脏对乙醇的生物转化功能,达到解醉(抗乙醇中毒)的作用。并发现,葛花解酲汤加枳棋子组方较葛花解酲汤有更强的抗乙醇中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解酲汤 乙醇中毒 经方 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