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蔚南现代小说创作论
1
作者 董卉川 黄冰冰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6-110,116,共6页
散文家徐蔚南曾创作过多部现代短篇小说,但一直被学界忽略。他的小说表现出一种浓郁的幽默风味,渗透着自我对人性、命运、人生等问题的理性沉思。他擅长以克制的情感去建构文本,以恬淡婉约的方式去抒情言志。小说重视心灵探秘的特质,注... 散文家徐蔚南曾创作过多部现代短篇小说,但一直被学界忽略。他的小说表现出一种浓郁的幽默风味,渗透着自我对人性、命运、人生等问题的理性沉思。他擅长以克制的情感去建构文本,以恬淡婉约的方式去抒情言志。小说重视心灵探秘的特质,注重剖析探究人物复杂多变的隐秘精神世界,渗透着小品文家的独有气质与笔法,以及现代小说家的敏锐触感,表现出别样的审美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蔚南 现代小说 幽默风味 克制情感 心灵探秘
下载PDF
论晏殊词的中和之美
2
作者 刘天禾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晏殊词的中和之美可从两方面进行发掘。首先是情感表达,情绪未发时是为“中”,节制地抒发则谓之“和”,晏殊常在情感达致高潮前及时遏制,在结句将思绪宕开,利落收束又余味无穷,以迂回方式达致蕴旨表达的圆融,更显内敛、蕴藉,这种克制感... 晏殊词的中和之美可从两方面进行发掘。首先是情感表达,情绪未发时是为“中”,节制地抒发则谓之“和”,晏殊常在情感达致高潮前及时遏制,在结句将思绪宕开,利落收束又余味无穷,以迂回方式达致蕴旨表达的圆融,更显内敛、蕴藉,这种克制感主要通过以理节情、以景节情、以情节情三种方式实现。其次是意象择取,晏殊词常着眼于流动与对立意象,前者即在时序之转中呈流动状态之物,以中正平和为主要表征,通常与晏殊对时间和生命的敏锐感知相联;后者即在词境中表现为相互对立关系的意象,这种对立并不激烈,而是轻柔舒缓、无所偏倚,不断趋向中和之境,晏殊对于这两类意象群的建构,拓展了词作的表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殊 中和之美 节情 流动 对立
下载PDF
儒家伦理性情论与理情说的三种源初型态
3
作者 杨伟涛 李倩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情”彰显丰厚意蕴,并常与人之“性”关联,同时不失“理”之调适。先秦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注重于以性说情,或以情释性,主张性、情一体;同时又主张以理调情、节情、制情,或以礼挈情、导情,而“礼也... 中国传统文化中“情”彰显丰厚意蕴,并常与人之“性”关联,同时不失“理”之调适。先秦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注重于以性说情,或以情释性,主张性、情一体;同时又主张以理调情、节情、制情,或以礼挈情、导情,而“礼也者,理也”。孔子“仁”学兼性与情,以孝弟(悌)的自然亲情为始,推己及人而泛爱众;主张以知利仁、因情以礼,以礼挈情。孟子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说仁义礼智四端性善,“心统性情”,四端之性亦为四端之情,并以之为人之“大体”;主张反求诸己求放心,理义调情,立“大体”之德以控制“小体”之情欲。荀子认为情不可免,从人的自然情感说性;主张以理节情,使情中理、中流,并主张化性起伪,称情而立文,以通“理”之礼养情、饰情、导情、兼情。先秦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有关性、情、理的思想构成儒家伦理中性情论与理情说的源初型态,其后儒学家大多专注于性、情、理阐释及其关系探究,由此影响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学术脉路,通情达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国民性格的独特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性情论 理情说 礼义调情 以理节情
原文传递
以性统情,秾丽婉至——杨慎“主情”诗学观念及其创作实践研究
4
作者 文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9-54,共6页
杨慎在哲学上主张"合性情",反对将"性""情"割裂来谈,同时又强调"以性统情",使情欲在性的指引下得到合理发展与满足。杨慎"约情合性""缘情绮靡""含蓄蕴藉"的诗... 杨慎在哲学上主张"合性情",反对将"性""情"割裂来谈,同时又强调"以性统情",使情欲在性的指引下得到合理发展与满足。杨慎"约情合性""缘情绮靡""含蓄蕴藉"的诗学主张便是这种"性情"观的体现。他还以自己的创作部分地实践了这种诗学观念,从而形成一种"秾丽婉至"的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约情合性 含蓄蕴藉 秾丽婉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