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的低频振幅(ALFF)算法探讨针刺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脑功能机制。方法:将80例屈光层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分为常规组(40例,脱落1例)和针刺组(40例,脱落1例)。常规组予以配镜、红闪光栅和...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的低频振幅(ALFF)算法探讨针刺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脑功能机制。方法:将80例屈光层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分为常规组(40例,脱落1例)和针刺组(40例,脱落1例)。常规组予以配镜、红闪光栅和视刺激治疗,每项5 min/次;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气通经明目”针法治疗,取双侧睛明、攒竹、光明、风池,每次留针30 m in;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3次/周,共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视力和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改变。同时从两组中各随机选取9例左眼弱视患儿,于治疗前后分别予以rs-fMRI扫描,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脑区ALFF差异。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P-VEP P100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升高(P<0.05),针刺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②治疗后,常规组右侧豆状核ALFF值增高;针刺组右侧颞叶ALFF值增高(P<0.05);针刺组与常规组比较,右侧边缘叶/扣带回左侧胼胝体/扣带回、左侧额叶/双侧辅助运动区的ALFF值降低(P<0.05),右侧顶叶/顶下小叶增高(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矫正视力,增强视神经传导功能;两种疗法的效应机制与有效调节不同脑区自发功能活动和响应有关,但二者脑功能响应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与常规疗法相比,边缘系统、额叶、顶叶可能是针刺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重点调控的脑区。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的低频振幅(ALFF)算法探讨针刺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脑功能机制。方法:将80例屈光层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分为常规组(40例,脱落1例)和针刺组(40例,脱落1例)。常规组予以配镜、红闪光栅和视刺激治疗,每项5 min/次;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气通经明目”针法治疗,取双侧睛明、攒竹、光明、风池,每次留针30 m in;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3次/周,共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视力和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改变。同时从两组中各随机选取9例左眼弱视患儿,于治疗前后分别予以rs-fMRI扫描,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脑区ALFF差异。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P-VEP P100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升高(P<0.05),针刺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②治疗后,常规组右侧豆状核ALFF值增高;针刺组右侧颞叶ALFF值增高(P<0.05);针刺组与常规组比较,右侧边缘叶/扣带回左侧胼胝体/扣带回、左侧额叶/双侧辅助运动区的ALFF值降低(P<0.05),右侧顶叶/顶下小叶增高(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矫正视力,增强视神经传导功能;两种疗法的效应机制与有效调节不同脑区自发功能活动和响应有关,但二者脑功能响应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与常规疗法相比,边缘系统、额叶、顶叶可能是针刺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重点调控的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