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算法探讨针刺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贾静 孙燕 +3 位作者 马重兵 王觉 朱田田 严兴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4-2739,共6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的低频振幅(ALFF)算法探讨针刺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脑功能机制。方法:将80例屈光层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分为常规组(40例,脱落1例)和针刺组(40例,脱落1例)。常规组予以配镜、红闪光栅和...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的低频振幅(ALFF)算法探讨针刺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脑功能机制。方法:将80例屈光层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分为常规组(40例,脱落1例)和针刺组(40例,脱落1例)。常规组予以配镜、红闪光栅和视刺激治疗,每项5 min/次;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气通经明目”针法治疗,取双侧睛明、攒竹、光明、风池,每次留针30 m in;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3次/周,共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视力和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改变。同时从两组中各随机选取9例左眼弱视患儿,于治疗前后分别予以rs-fMRI扫描,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脑区ALFF差异。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P-VEP P100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升高(P<0.05),针刺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②治疗后,常规组右侧豆状核ALFF值增高;针刺组右侧颞叶ALFF值增高(P<0.05);针刺组与常规组比较,右侧边缘叶/扣带回左侧胼胝体/扣带回、左侧额叶/双侧辅助运动区的ALFF值降低(P<0.05),右侧顶叶/顶下小叶增高(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矫正视力,增强视神经传导功能;两种疗法的效应机制与有效调节不同脑区自发功能活动和响应有关,但二者脑功能响应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与常规疗法相比,边缘系统、额叶、顶叶可能是针刺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重点调控的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针刺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边缘叶 扣带回 顶叶 额叶
原文传递
基于功能磁共振初探针刺对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贾菁楠 闫超群 +3 位作者 齐晓环 郑贤程 石安琪 王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探讨针刺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DMN)的影响。方法:纳入15例偏头痛患者,采取基于"根结"理论辨经选穴的针刺治疗(如少阳头痛取足窍阴、阳明头痛取厉兑、太阳头痛取至阴,及阿是穴)...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探讨针刺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DMN)的影响。方法:纳入15例偏头痛患者,采取基于"根结"理论辨经选穴的针刺治疗(如少阳头痛取足窍阴、阳明头痛取厉兑、太阳头痛取至阴,及阿是穴),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患者于针刺治疗前后各接受1次颅脑f MRI扫描,观察针刺对偏头痛患者DMN的影响;记录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频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止痛药服用次数评估针刺疗效;采用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估针刺对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的改善。结果:针刺治疗后偏头痛患者DMN内的左侧海马旁回(PHC)与前内侧前额叶皮层(a MPFC)、背内侧前额叶皮层(d MPFC)、颞旁叶(LTC)功能连接较治疗前减弱(P<0.05),双侧后扣带回(PCC)与d MPFC功能连接较治疗前减弱(P<0.05)。与治疗前比较,针刺治疗后偏头痛发作频率、VAS评分、SAS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MSQ评分升高(P<0.05)。结论: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调节DMN的功能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针刺 默认模式网络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根结”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