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百会穴改善脑卒中患者记忆力的中枢机制 被引量:57
1
作者 林志诚 杨珊莉 +2 位作者 薛偕华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穴改善脑卒中患者记忆力的中枢机制。方法将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以及物理、作业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刺百会穴8周,对照组针刺阳陵泉穴8周。治疗前后两组行静息态f...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穴改善脑卒中患者记忆力的中枢机制。方法将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以及物理、作业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刺百会穴8周,对照组针刺阳陵泉穴8周。治疗前后两组行静息态f MRI扫描,观察左、右海马功能连接的变化;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对韦氏记忆量表评定结果与脑功能连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各项得分和记忆商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记忆量表总分、记忆商改善(P<0.05);左侧海马与右侧额下回、右侧额中回,以及右侧海马与左侧额叶、左侧顶叶连接增加。记忆商与左侧海马和右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r=0.56)、右侧海马和左侧额上回的功能连接(r=0.75)、右侧海马和左侧顶叶的功能连接(r=0.88)呈正相关。对照组治疗前后,记忆量表总分、记忆商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海马与右侧枕中回、右侧海马与右侧小脑后叶、左侧颞上回之间的连接减少,量表分与海马脑区功能连接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针刺百会改善脑卒中患者记忆力的中枢效应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与额叶、顶叶之间脑网络的功能连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刺 百会 记忆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患者关元穴艾灸前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宋云娥 徐放明 +4 位作者 唐成林 陈日新 易洋 李腊梅 罗天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53-758,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采集原发性痛经患者脑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BOLD)信号,并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采集原发性痛经患者脑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BOLD)信号,并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艾灸关元穴前后的脑功能活动,从脑代谢活动强度的角度探讨艾灸关元穴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别在艾灸关元穴前及艾灸关元穴5 min后进行rsfMRI扫描,采用ALFF算法进行数据处理,进行艾灸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艾灸前后ALFF值改变情况。结果:关元穴艾灸后ALFF信号显著活跃的脑区为:右侧扣带回、左侧岛叶、左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后回、左侧钩回、左侧颞上回、颞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P<0.05,校正后);显著抑制的脑区为:左侧枕叶、右侧额上回、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额中回、右侧小脑后叶山坡、右侧颞上回(P<0.05,校正后)。结论:运用rsfMRI ALFF算法可以对艾灸关元穴引起的脑活动改变情况进行研究。艾灸关元穴引起了多个与疼痛相关脑区的功能变化,为临床上艾灸关元穴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枢镇痛机制提供了可能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关元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
下载PDF
从针刺太冲穴治疗抑郁症探讨肝经与额叶联系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易洋 徐放明 +8 位作者 谢洪武 宋云娥 吕发金 谢鹏 杨德兰 林云 冯伟 胡皓 孙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44-1050,共7页
目的探讨针刺太冲穴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及肝经与额叶的联系。方法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42例首发中度抑郁症患者分为药物组(氟西汀)、针药组(太冲穴联合氟西汀)及针刺组(太冲穴),每组14例,疗程均... 目的探讨针刺太冲穴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及肝经与额叶的联系。方法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42例首发中度抑郁症患者分为药物组(氟西汀)、针药组(太冲穴联合氟西汀)及针刺组(太冲穴),每组14例,疗程均为1个月,运用3.0T磁共振方法,分别对相应脑区治疗前后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的方法分析数据,各组治疗前后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并将治疗后的图像与汉密尔顿(HAMD)评分做相关分析。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针药组左侧额叶(BA6、BA9、BA48)、右侧额叶(BA4、BA46)、双侧顶下小叶(BA40、BA48)、楔前叶(BA7)、后扣带回(BA31)、左侧枕叶(BA17)及右侧枕叶中部(BA18)的fALFF值降低(P<0.05);药物组右侧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枕叶(BA17)的fALFF值降低(P<0.05);针刺组左侧额叶(BA10)、右侧额叶(BA45)、左侧枕叶(BA19)、右侧枕叶中部(BA17)、左侧楔前叶(BA7),后扣带回(BA31)的fALFF值降低(P<0.05)。针药组及针刺组的左侧额叶fALFF值均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药物组左侧额中回、左侧顶叶、左侧枕叶fALFF值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针刺联合抗抑郁药的疗效优于单一的针刺或药物治疗;额叶功能的改变与病情程度相关;肝经与额叶之间存在较为广泛的联系,可能是针刺太冲穴治疗抑郁症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针刺 额叶 肝经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2
4
作者 俞璐 林水淼 +10 位作者 周如倩 汤伟军 黄品贤 董英 王健 郁志华 陈久林 魏莉 邢三丽 曹慧娟 赵红彬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766-776,共11页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AD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中医药对AD的研究...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AD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中医药对AD的研究正逐渐深入。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改善轻中度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并通过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观察治疗前后AD患者的脑功能变化。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在上海徐汇区凌云等5个社区街道与上海市第一福利院等7个福利院,采用国际公认的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学会AD诊断标准,纳入轻中度AD患者13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66例,西药组65例。中药组每月1次中医辨证对证用药。心气虚证用调心方,肾精虚证用补肾方,2次/d;对夹痰、夹瘀的患者分别加用礞石滚痰丸和血府逐瘀胶囊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5mg/d进行治疗,疗程为48周。主要结局指标: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物体记忆测验(Fuld Object-Memory Evaluation,FOM)、积木测验(Block Design,BD)、数字广度测验(Digit Span,DS)量表进行评定,以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功能变化。结果:中药和西药盐酸多奈哌齐均能够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两药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量表总分均有提高(P<0.05或P<0.01)。治疗48周,中药组的MMSE有效率为70.91%,恶化率为20.00%;西药组的有效率为55.77%,恶化率为34.62%。两药均能提高患者FOM分母、BD量表分值,中药治疗还能提高FOM分子、DS量表分值(P<0.05或P<0.01)。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检查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后扣带回与脑功能区的连接性均不同程度改善。中药组的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主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针刺太冲调节抑郁症脑功能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易洋 徐放明 +4 位作者 谢鹏 吕发金 林云 吴优 富察家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太冲穴前后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中度抑郁症患者26例及健康志愿者13名,运用3.0T磁共振分别在针刺前后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比率低频振幅(fALFF)和功能连接的分析方法,... 目的:探讨针刺太冲穴前后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中度抑郁症患者26例及健康志愿者13名,运用3.0T磁共振分别在针刺前后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比率低频振幅(fALFF)和功能连接的分析方法,各组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正常对照组右侧额叶(BA11)fALFF值降低,抑郁太冲组右侧额叶(BA6)、右侧额中回(BA10)、左侧额上回中部(BA32)、双侧顶下小叶(BA40)、右侧楔前叶(BA7)fALFF值降低,抑郁非穴组左侧顶叶(BA42)、右侧顶叶(BA40)、左侧枕叶(BA17)fALFF值降低,抑郁太冲组左侧前扣带回皮质(BA32)与双侧额叶(BA8、BA46)、右侧颞叶(BA22)、左侧后扣带回(BA23)、双侧顶叶(BA40、BA7)、双侧尾状核功能连接增强。结论:针刺太冲可影响多个脑区功能的变化,并作用于与抑郁症情感调节相关的脑区,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针刺 功能连接
原文传递
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阳运秋 唐纯志 +2 位作者 崔韶阳 隆晓菁 阳晨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的即时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1例,针刺治疗取穴:患肢对侧颞三针,患侧上肢行肩三针、手三针,人中、百会;留针同时行镜像康复疗法30 min。治疗前后均进行静... 目的探讨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的即时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1例,针刺治疗取穴:患肢对侧颞三针,患侧上肢行肩三针、手三针,人中、百会;留针同时行镜像康复疗法30 min。治疗前后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 MRI)扫描T1加权图像和BOLD脑功能图像。分析局部一致性(Re Ho)和节点中心度(DC)有差异的脑区。结果相比治疗前,Reho值在尾状核、缘上回、前扣带回、内囊前肢、梭状回、枕叶外侧显著增强(体素簇体积>165且P<0.05)。DC在颞上回后坡、颞中回、颞下回、枕颞外侧显著增强(体素簇体积>165且P<0.05)。结论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可能促进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相关区域的脑功能得到更好地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靳三针 镜像疗法 上肢功能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原文传递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的变化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洋 王菲 +3 位作者 汤艳清 魏胜男 姜晓薇 张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5-499,共5页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fMRI)低频振幅(ALFF)技术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功能活动变化进行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抑郁症患者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对首发抑郁症者(患者组,18例)及与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fMRI)低频振幅(ALFF)技术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功能活动变化进行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抑郁症患者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对首发抑郁症者(患者组,18例)及与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40例)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患者组在完成8周CBT治疗后再次进行fMRI扫描,并对患者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进行量表评估,运用基于Matlab平台的DPARSF软件对影像学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被试全脑的ALFF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抑郁症患者治疗后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总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额中回ALFF值升高,枕中回ALFF值降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过CBT治疗后该脑区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脑区治疗后趋于正常化。结论CBT可以增强额中回和降低枕中回的脑活动强度,对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有双向动态平衡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下载PDF
脑机接口综合康复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疗效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吴琼 任诗媛 +7 位作者 乐赞 葛云祥 马迪 赵红亮 刘刚 王晶 潘钰 窦维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4,共8页
目的探索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BCI)综合康复训练后,上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可塑性变化。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重度上肢功能障碍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4例,接受综合康复训练4周,内容包括基于运动想象的BCI... 目的探索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BCI)综合康复训练后,上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可塑性变化。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重度上肢功能障碍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4例,接受综合康复训练4周,内容包括基于运动想象的BCI训练、常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训练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和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进行评定;以感觉运动区及额叶内侧为种子点,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种子点功能连接。结果训练后,患者FMA-UE、ARAT和WMFT评分均明显升高(|t|>5.298,Z=-3.297,P<0.01);颞、额、枕、顶叶多个脑区间功能连接增强。其中左侧顶叶前梨状皮质区(BA5L)与右侧额叶下脚后区(BA48R)之间的连接、左侧中央前回背侧(BA4L)和右侧前颞横回(BA41R)之间的连接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正相关(r>0.416,P<0.05)。结论基于运动想象的BCI综合康复训练能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促进脑功能网络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神经可塑性 功能连接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右侧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局部一致性变化 被引量:20
9
作者 曹丹娜 张帆 +4 位作者 王丰 纪亚红 焦明秀 赵晨雨 赵旭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9期9-11,15,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变化,探讨针刺太冲穴对功能异常脑区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男性老年抑郁症患者15例,安静平卧于扫描床上,选取右侧太冲穴垂直直刺,平补平泻手法,行针2 min后拔针。于针刺操作...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变化,探讨针刺太冲穴对功能异常脑区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男性老年抑郁症患者15例,安静平卧于扫描床上,选取右侧太冲穴垂直直刺,平补平泻手法,行针2 min后拔针。于针刺操作前8 min和操作后8 min,使用3.0 T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进行磁共振扫描,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利用DPABI软件测算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一致性(ReHo)指标,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ReHo值明显降低的脑区为左侧颞中下回、右侧枕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角回、双侧额中上回、左侧楔叶、顶上小叶;针刺后ReHo值明显升高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左侧岛叶、双侧海马及海马旁回。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后可直接影响认知、情绪和视觉相关脑区,进而调节患者异常皮层的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 针刺 太冲穴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患者静息态下情绪网络功能连接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郭定波 陈暇女 +5 位作者 黄俊浩 易小琦 余娇艳 饶明礼 杨德雨 胡良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88-594,共7页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患者静息态下情绪网络(affective network,AN)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特点及意义。方法选取产褥期抑郁症患者23例(PPD组)和健康产妇28名(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患者静息态下情绪网络(affective network,AN)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特点及意义。方法选取产褥期抑郁症患者23例(PPD组)和健康产妇28名(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扫描,以杏仁核(amygdala,AMYG)和膝下前扣带回(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sgACC)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析AMYG和sgACC与全脑其他脑区FC强度的组间差异,并对PPD组中异常AN-FC强度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PD组AMYG与额叶、颞叶、海马、小脑、眶额回等FC降低(P<0.05,Alphasim校正),sgACC与顶叶、枕叶、丘脑、颞上回和扣带回皮质等FC增强(P<0.05,Alphasim校正)。PPD组左侧AMYG与左侧眶内额上回之间FC强度和EPDS评分呈负相关(r=-0.62,P=0.02)。结论PPD患者情绪网络多个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异常,左侧杏仁核与左侧眶内额上回功能连接越弱的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这可能为揭示PPD神经机制提供了有效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情绪网络
下载PDF
耳甲电针对原发性失眠患者脑默认网络的即刻调节作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斌 李亮 +7 位作者 张金铃 张磊 王俊英 王瑜 李少源 侯理伟 方继良 荣培晶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耳甲电针对原发性失眠患者脑默认网络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即刻调节作用。方法:纳入原发性失眠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5例,患者予以耳甲电针治疗30 min,并采集治疗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健康人只在纳入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 目的:探讨耳甲电针对原发性失眠患者脑默认网络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即刻调节作用。方法:纳入原发性失眠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5例,患者予以耳甲电针治疗30 min,并采集治疗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健康人只在纳入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运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观察患者与健康人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差异,以及耳甲电针治疗后患者脑默认网络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变化。结果:以后扣带回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患者治疗前与健康人比较,后扣带回与右侧脑岛、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中央沟盖功能连接增强。治疗后,患者后扣带回与楔前叶、左侧角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内侧眶额皮层的功能连接减弱,而与右侧舌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的功能连接增强。结论:耳甲电针具有调制脑默认网络的即刻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中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甲电针 原发性失眠 即刻调节作用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脑默认网络
原文传递
运动想象联合常规康复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孙莉敏 王鹤玮 +5 位作者 徐国军 孙长慧 朱秉 徐一鸣 范明霞 吴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4-90,共7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训练(MIT)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后上肢功能恢复潜在的脑重塑机制。方法选择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MIT,每周5次,每次约30 min,共4周,同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周5次,每次约40 m...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训练(MIT)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后上肢功能恢复潜在的脑重塑机制。方法选择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MIT,每周5次,每次约30 min,共4周,同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周5次,每次约40 min,共4周。另选取10例年龄和性别与MIT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受试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fMRI检查,统计患侧初级运动区(M1)与全脑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计算M1和初级感觉区(S1)的偏侧化指数(LI)。结果干预后,MIT组FMA-UE评分从[(23.3±14.9)分]升高到[(33.6±13.6)分],MBI从[(58.0±15.5)分]升高到[(72.5±1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IT组患者患侧M1与健侧MI、健侧S1、健侧额叶的功能连接增强,患侧M1与患侧旁中央小叶、患侧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也增强。MIT组干预前脑卒中患者的LI在M1、S1两区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干预前LIM1为0.43,LIS1为0.37,健康对照组接近于0),干预后LIM1和LIS1均有所降低,并趋向于健康人数值(干预后LIM1为0.22,干预后LIS1为0.34),LIM1显著下降(P<0.05),LIS1未显著下降(P>0.05)。结论 MIT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经过4周干预后患者患侧M1和健侧M1的功能连接被显著修复,和双侧多个非初级运动脑区的功能连接也增加,逐步恢复了双侧初级运动区功能连接的对称性,这些可能是运动想象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脑重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 运动想象训练 常规康复训练 脑卒中 脑重塑
原文传递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慧华 郑金瓯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磁共振成像(MRI)研究近年来发展迅猛。静息态脑功能MRI是基于静息态下血氧水平依赖检测功能相关脑区低频波动信号,研究静息态脑网络,静息态脑功能MRI(rs-f MRI)比任务相关脑功能磁共振更简单易行,一致性更高。目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 磁共振成像(MRI)研究近年来发展迅猛。静息态脑功能MRI是基于静息态下血氧水平依赖检测功能相关脑区低频波动信号,研究静息态脑网络,静息态脑功能MRI(rs-f MRI)比任务相关脑功能磁共振更简单易行,一致性更高。目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研究方法较多,包括低频振幅、比率低频振幅法、局域一致性、种子点相关分析、独立成分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及复杂脑网络研究等。该文对rs-f MRI的不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分化 功能整合 脑网络
下载PDF
自杀未遂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脑默认网络rs-fMRI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爽 陈建梅 +4 位作者 况利 操军 刘世景 谭昭君 胡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6-840,共5页
目的:分析静息状态下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脑默认网络(brain 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对23例伴有自杀未遂的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SD组)... 目的:分析静息状态下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脑默认网络(brain 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对23例伴有自杀未遂的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SD组),10例不伴自杀未遂的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NSD组)和31名健康对照者(HC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提取DMN,寻找3组组间功能连接差异脑区,并探讨各差异脑区与人口学资料和临床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SD组在左侧颞中回(-56,-65,15)、左侧枕中回(-45,-70,18)功能连接增强,NSD组在双侧后扣带回连接增强,2组抑郁症患者双侧楔前叶连接均减弱(校正后P均<0.05);与NSD组相比,SD组左侧舌回(-12,-55,3)、左侧楔前叶(-7,-61,15)功能连接增强,双侧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减弱(校正后P均<0.05)。相关分析发现NSD组左侧颞中回时间序列与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643;P=0.045)。结论:自杀未遂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存在DMN功能连接异常,其自杀行为可能与楔前叶、后扣带回活性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成分分析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默认网络 女性 抑郁症 自杀未遂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苹 李艳丽 +7 位作者 范丰梅 代文瑾 于婷 张蒙 王志仁 周东丰 杨甫德 谭云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2-448,共7页
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指标评估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及其与TD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例精神分裂症伴TD的患者(TD组),31例精神分裂症不伴TD的患者(非TD组)和32名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 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指标评估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及其与TD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例精神分裂症伴TD的患者(TD组),31例精神分裂症不伴TD的患者(非TD组)和32名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分别使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及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精神症状、异常不自主运动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使用单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事后比较t检验进行ALFF组内统计和组间比较。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感兴趣区ALFF信号值与TD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TD组PANSS阴性症状得分高于非TD组[(22±5)vs.(17±6),P<0.01],视觉广度认知得分低于非TD组[(72±14)vs.(82±15),P<0.01]。TD组在右侧枕上回和楔叶的ALFF信号值低于非TD组(P<0.01,Alpha Sim校正)。相关分析显示TD组样本在右侧枕上回和楔叶的ALFF值与AIM S总分之间呈弱负相关(r=-0.38),视觉广度认知得分与AIM S总分之间也呈弱负相关(r=-0.4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伴T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脑自发性神经活动异常,以枕上回和楔叶较为显著,并可能与TD的临床症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脑区低频振幅的变化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中恒 马竹静 +6 位作者 强晓玲 刘子榕 潘永珍 关慕桢 王化宁 谭庆荣 谢远俊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年第11期765-770,F0002,共7页
目的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数据,通过分析低频振幅(ALFF)指标考察首发抑郁症患者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初步探讨rTMS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潜在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 目的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数据,通过分析低频振幅(ALFF)指标考察首发抑郁症患者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初步探讨rTMS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潜在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就诊的3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治疗组,通过广告招募纳入与治疗组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静息态fMRI扫描。治疗组在完成15 d的rTMS治疗后再次行fMRI扫描,同时对两组进行临床量表评估。通过DPABI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两组被试全脑的ALFF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在rTMS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2.00(20.25,24.00)分比10.00(8.00,11.75)分,U=40.50]、广泛性焦虑量表[8.50(6.00,11.00)分比6.00(4.25,7.00)分,U=234.00]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14.50(12.00,19.00)分比9.00(6.00,11.75)分,U=138.50]得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治疗前相比,抑郁症患者在rTMS治疗后右侧额上回[-1.02(-1.08,-0.67)比-0.68(-0.99,-0.29),U=217.00,P=0.007]和右侧颞下回[-0.50(-0.67,-0.33)比-0.29(-0.41,-0.08),U=173.00,P<0.01]的ALFF升高,右侧缘上回[0.89(0.46,1.13)比0.36(0.06,0.81),U=228.00,P=0.012]和左侧后扣带回[1.09(0.81,1.39)比0.69(0.05,1.00),U=198.00,P=0.002]的ALFF降低。事后比较结果显示,经过rTMS治疗后,抑郁症这些脑区的ALFF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rTMS治疗后,这些功能异常的脑区趋于正常或逆转。结论rTMS治疗可以增强额上回和颞下回的神经活动水平,而降低缘上回和后扣带回等脑区的神经活动强度,对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活动具有动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原文传递
基于种子点相关分析探讨调神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枢调节机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耿昊 翁晟捷 +5 位作者 赵婷婷 陈璐 吴晓亮 周俊灵 孙建华 裴丽霞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8-325,共8页
目的:基于种子点相关分析方法,比较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中枢存在的脑区功能连接改变的差异,并探讨调神健脾针法对IBS-D的可能中枢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5例IBS-D患者作为针刺组,另以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基于种子点相关分析方法,比较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中枢存在的脑区功能连接改变的差异,并探讨调神健脾针法对IBS-D的可能中枢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5例IBS-D患者作为针刺组,另以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针刺组予调神健脾针法治疗,30 min/次,3次/周,共治疗18次。分别于针刺治疗前后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检查及IBS症状严重度量表(IBS-SSS)、焦虑量表(HAMA)评价其临床综合疗效。健康志愿者不予任何处理,入组当天行rs-fMRI检查。以双侧海马区为感兴趣区,观察IBS-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存在的脑区功能连接差异以及针刺前后IBS-D患者大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网络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针刺组IBS-D患者治疗后的IBS-SSS评分、HAMA评分均降低(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患者左侧海马与右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左侧顶上回等区域功能连接减弱,而与左侧颞上回功能连接增强;右侧海马与右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枕下回、左侧回直肌、左侧脑岛、左侧楔前叶、右侧角回、左侧枕中回、右侧楔前叶、左侧顶上回功能连接均减弱。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针刺组IBS-D患者左侧海马与右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双侧舌回、左侧杏仁核、右侧枕下回、右侧脑岛、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中回功能连接增强,而与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右侧海马与小脑后下叶、左侧颞下回、左侧枕下回、右侧梭状回、左侧脑岛、右侧眶部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中回、左侧补充运动区、右侧补充运动区功能连接增强。结论:调神健脾针法能明显改善IBS-D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和情绪状态,其机制可能为改变海马区与情绪、内脏感觉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基于rs-fMRI技术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连接 调神健脾针法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大脑静息态网络功能属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红新 于敏 +5 位作者 郑爱斌 江凯华 王乾 张立篪 屠文娟 薛鹏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4-81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大脑静息态网络功能属性。方法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概率纤维追踪和图论方法对12例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轻度组)和14例中重度HIE患儿(中重度组)...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大脑静息态网络功能属性。方法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概率纤维追踪和图论方法对12例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轻度组)和14例中重度HIE患儿(中重度组)的大脑静息态网络全局和局部功能属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全局拓扑属性方面,两组患儿大脑均具有小世界属性(轻度组:γ=2.450±1.642,λ=1.542±0.564;中重度组:γ=2.331±1.554,λ=1.353±0.672,符合小世界特征γ〉1且λ≈1)。(2)局部拓扑属性方面,中重度组枢纽区有8个,轻度组枢纽区有14个;在左岛盖、左缘上回、左右颞极和右颞中回,两组节点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组分别是0.4089±0.0865、0.3377±0.1223、0.3842±0.0898、0.3508±0.1295、0.3564±0.0843,轻度组分别是0.4801±0.0762、0.4465±0.0898、0.4655±0.0812、0.4640±0.0690、0.4271±0.0636,均P〈0.05)。结论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大脑静息态功能网络拓扑结构较轻度患儿明显落后,可能与后期语言,运动和认知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脑网络 小世界属性
原文传递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度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江凯华 沈惠娟 +6 位作者 李红新 高敏 易阳 吴婷 屠文娟 张琴芬 董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技术,从网络节点的角度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技术,从网络节点的角度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ADHD功能脑区的病理机制.方法 学龄期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各30名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使用度中心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DHD组DC值较正常组低的脑区,右侧后扣带回、左内侧额上回、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上回(t=-5.21,-3.53,-4.87,-4.21,-3.56,-4.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DC值较正常组高的脑区,小脑前叶、右侧枕中回、左侧中扣带回、右侧中扣带回(t=4.27,4.25,4.80,5.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默认网络及前额叶区域DC值的降低引起中心结构的破坏,认为与ADHD患儿在记忆认知、执行控制等方面的障碍有关;在DC值增高的脑区,可能与ADHD脑功能失调代偿作用,引起执行控制障碍、注意力下降等症状有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度技术为多动症儿童认知障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度中心度 多动症 儿童
原文传递
轻度认知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低频振幅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樊响 杨延辉 +2 位作者 贾秀琴 卢洁 李坤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应用低频振荡幅度(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静息态脑功能改变。方法选取50...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应用低频振荡幅度(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静息态脑功能改变。方法选取50例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5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所有被试均进行f MRI检查,采取ALFF后处理方法,比较MCI与正常对照组静息态脑功能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患者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和左侧岛叶ALFF减弱。未检测出ALFF增强的区域。结论 MCI患者静息态f MRI显示海马旁回等脑区活动强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