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级锻炼结合无缝隙干预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妍 吕秋影 +1 位作者 张尤帅 王欢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988-993,共6页
目的探讨四级锻炼结合无缝隙干预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三亚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04例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 目的探讨四级锻炼结合无缝隙干预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三亚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04例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四级锻炼结合无缝隙干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2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如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IP)、呼吸压力(respiratory pressure,RP)、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呼吸做功(respiratory work,WOB)、气道平均压(mean airway pressure,mPaw)、气道平台压(airway plateau pressure,Pplat)以及睡眠质量。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预后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Raw、RP、WOB、PIP、mPaw、Ppla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y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ichards Campbell sleep scale,RCSQ)中入睡时间、睡眠深度等维度评分及RCSQ条目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84%)显著低于对照组(19.23%)。结论四级锻炼结合无缝隙干预可促进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恢复及疾病预后,改善睡眠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级锻炼 无缝隙干预 重症肺炎 呼吸力学参数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许艳军 李茂琴 +4 位作者 史载祥 许继元 卢博 李家琼 张先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抗感染联合常规灌洗吸痰治疗,观察组则行纤维支气管镜肺...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抗感染联合常规灌洗吸痰治疗,观察组则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呼吸力学参数、CPIS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观察组灌洗后1 h、4 h气道峰压(PIP)、呼吸功(WOB)、气道阻力(AWR)、动态顺应性(Cdyn)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9.7±5.3)VS(12.6±6.2)]d、ICU入住时间[(11.6±6.0)VS(14.9±7.4)]d、治疗第7d CPIS评分[(14.0±2.5)VS(17.2±2.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VAP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及肺部感染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力学参数
原文传递
针对有自主呼吸慢阻肺患者的无创动态呼吸力学参数估计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哲 乔惠婷 +1 位作者 许丽嫱 李德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410,共7页
目的研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无创动态呼吸力学参数估计方法。方法通过将人体呼吸系统简化为一阶线性模型,基于最优化方法设置约束条件,估计慢阻肺患者的呼吸系统阻力和顺应性。结... 目的研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无创动态呼吸力学参数估计方法。方法通过将人体呼吸系统简化为一阶线性模型,基于最优化方法设置约束条件,估计慢阻肺患者的呼吸系统阻力和顺应性。结果利用所构建的模型以及设置的约束条件,在模拟实验中可以估计有自主呼吸慢阻肺患者的呼吸系统阻力以及顺应性,所得结果相对准确(误差在5%以内)。利用1个呼吸周期内的数据即可获得估计结果,估计所需时间仅相当于3个呼吸时长,可以满足动态监测的要求。结论基于最优化方法实现对慢阻肺患者呼吸系统阻力和顺应性进行无创动态估计在模拟实验中已被证明可行,可进一步开展临床实验。通过临床实验后可以帮助医生实时监测慢阻肺患者呼吸系统阻力及顺应性的变化情况,为COPD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力学参数 最优化方法 动态估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与气道呼吸参数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邱萌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BA)患儿血清维生素D(VitD)与气道高反应性、呼吸力学参数的关系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BA患儿11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1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VitD水平,根据...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BA)患儿血清维生素D(VitD)与气道高反应性、呼吸力学参数的关系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BA患儿11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1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VitD水平,根据血清VitD水平将研究组分为VitD正常患儿(n=35)与VitD缺乏患儿(n=78),对比研究组VitD正常与缺乏患儿临床资料、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Astograph法)最小诱发累积剂量(Dmin)、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呼吸力学参数[气道内压(Paw)、呼吸系统黏滞阻力(R)、呼吸系统总静态顺应性(Cst)、平台压(Plat)],分析血清VitD与气道高反应性、呼吸力学参数相关性。研究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比研究组VitD正常与缺乏患儿治疗效果,分析血清VitD水平对BA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血清Vit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itD缺乏患儿Dmin、Cst低于VitD正常患儿,血清总IgE、Paw、R、Plat高于VitD正常患儿(P<0.05);血清VitD与Dmin、Cst呈正相关,与血清总IgE、Paw、R、Plat呈负相关(P<0.05);研究组VitD正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VitD缺乏患儿(P<0.05);血清VitD与BA患儿治疗效果显著相关(P<0.05)。结论:BA患儿血清VitD呈明显降低状态,且与气道高反应性、呼吸力学参数密切相关,通过补充VitD可辅助改善治疗效果,在临床诊断治疗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维生素D 气道高反应性 呼吸力学参数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参数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江平飞 胡强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与研究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参数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四川省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75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组,75名健康同龄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力学参数,并... 目的观察与研究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参数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四川省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75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组,75名健康同龄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力学参数,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检测结果,同时采用Logistic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力学参数与呼吸衰竭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力学参数均差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重度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力学参数均差于轻度及中度患者,中度患者则差于轻度患者(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力学参数均与呼吸衰竭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力学参数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变化较大,且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重视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上述方面的监测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指标 呼吸力学参数 呼吸衰竭
下载PDF
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及膈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韩芳芳 孙芳 朱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6期42-45,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 目的探究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PRVC,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施复方异丙托溴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平均压(mPaw)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静呼吸时膈肌移动度(DM_(QB))、深吸气位膈肌移动度(DM_(DB))、膈肌厚度(T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PRVC治疗AECOPD可改善呼吸力学参数水平,促进膈肌功能恢复,减少肺部感染,缓解呼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异丙托溴铵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力学参数 膈肌功能
下载PDF
早期APRV模式下自主呼吸强度评价对中重度ARDS患者氧合、肺顺应性及预后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暾 沈金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452-1458,共7页
目的探究早期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下自主呼吸强度评价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肺顺应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60例中重度ARDS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早期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下自主呼吸强度评价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肺顺应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60例中重度ARDS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开展前瞻性研究。两组初始均给予容量控制通气1 h后转为APRV模式,给予镇静/镇痛处置,研究组每小时监测气道吸气闭合压(P0.1),对照组每小时监测自发每分通气量/每分总通气量(MVspont/MV)。比较两组治疗前(T0)和治疗1 h后(T_(1))、6 h后(T_(2))、12 h后(T_(3))、24 h后(T_(4))、48 h后(T_(5))、72 h后(T_(6))氧合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酸碱度(pH值)、血乳酸(Lac)]、肺顺应性(动态顺应性、静态顺应性)、呼吸力学参数[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并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T0~T_(6)时刻PaCO_(2)、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6)时刻PaO_(2)高于对照组,Lac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_(1)~T_(6)时刻动态顺应性、静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Ppeak、Ppla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0~T_(6)时刻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_(1)~T_(6)时刻MAP高于对照组,CV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8 d全因病死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但研究组拔管成功率(90.00%)与对照组(8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0.1作为早期APRV模式下监测自主呼吸强度的指标,有助于改善患者肺顺应性,恢复血流动力学与呼吸力学,改善患者氧合状态,进而降低患者28 d全因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 肺顺应性 氧合指标 呼吸力学参数 血流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基于ARM7的呼吸力学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志伟 杨国城 尹德辉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17期114-115,113,共3页
在气流伯努利定理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基于ADuC7024的呼吸力学参数检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传感器选型、放大电路设计、三通阀控制电路等硬件关键技术,同时对系统的应用程序和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的功能也做了阐述。临床对比实验表明,... 在气流伯努利定理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基于ADuC7024的呼吸力学参数检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传感器选型、放大电路设计、三通阀控制电路等硬件关键技术,同时对系统的应用程序和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的功能也做了阐述。临床对比实验表明,该检测系统能有效监测病人呼吸气道的各项力学参数,实现对麻醉呼吸机工作状态的监测和病人呼吸气道的实时监测,对肺部疾病的家庭保健和预防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C7024 呼吸力学参数 检测系统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时对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刚 孙东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654-656,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时对肺顺应性(Ct)、气道峰压(Ppeak)、氧分压(PaO2)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在给药前和给药后10、20、30 min时的Ct...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时对肺顺应性(Ct)、气道峰压(Ppeak)、氧分压(PaO2)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在给药前和给药后10、20、30 min时的Ct、Ppeak、PaO2的变化。结果长托宁组在给药后10、20、30 min时Ct、PaO2数值明显高于给药前,与给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peak明显低于给药前(P<0.05);对照组给药(生理盐水)后10、20、30 min时Ct、Ppeak、PaO2与给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给药后10、20、30 min时Ct、Ppeak、PaO2数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托宁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时可增加Ct、PaO2,降低Pp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 呼吸力学参数
下载PDF
失重条件下呼吸力学参数测试方法及实现
10
作者 郭占社 周辉 +2 位作者 樊尚春 田园 刘长庭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失重情况下的航天员呼吸运动,准确获取其呼吸力学参数。方法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气体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呼吸力学参数检测方法。结果设计并完成了硬件电路与软件编写。采用三次拟合法对标定... 目的研究失重情况下的航天员呼吸运动,准确获取其呼吸力学参数。方法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气体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呼吸力学参数检测方法。结果设计并完成了硬件电路与软件编写。采用三次拟合法对标定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所得气体流量拟合的相关系数达到0.99,而压力拟合的相关系数达到0.995。对硬件电路测试,测得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经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系统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且结果稳定性良好,符合系统的要求,且实现了测试设备的小型化。结论样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精度,参数实时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医学 呼吸力学参数 失重
下载PDF
呼吸力学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黄志伟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设计呼吸力学参数监测系统,实现流量、气道压力两个基本量和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率、峰值压力、峰值流量、气道阻力等十八个推导参数的监测与显示。方法:利用流量传感器将呼吸气流引入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病人气道的流量和压... 目的:设计呼吸力学参数监测系统,实现流量、气道压力两个基本量和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率、峰值压力、峰值流量、气道阻力等十八个推导参数的监测与显示。方法:利用流量传感器将呼吸气流引入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病人气道的流量和压力,把实时采集的这两个信号发送到单片机系统通过预设的算法推导出相关呼吸力学参数,将这些参数发送到上位机或监护仪用于参数和波形的显示。结果:流量同标准流量计的相对误差是8.43%,气道压力同呼吸机测试仪的相对误差是2.5%,都在系统规格设定的范围以内。推导出的呼吸力学参数的最大误差都在允许的5%范围以内。结论:该系统设计方法新颖,监测参数准确,显示波形细腻平滑,满足临床呼吸力学参数监测的功能和应用需要,可以弥补国产监护仪的技术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力学参数 监测系统 高端监护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