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政国 阮瑜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3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该次研究的病例均方便选取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接收并行全麻手术且处于术后复苏期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观察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该次研究的病例均方便选取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接收并行全麻手术且处于术后复苏期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每组35例;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131.52±12.58)min、术中出血量(53.69±2.58)mL、术中输液量(2 100.69±620.67)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49 3、19.695 5、2.548 0,P=0.000 0、0.000 0、0.013 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8 6、P=0.002 8<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患者总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 1、P=0.021 5<0.05),研究组护理后SF-36各维度生理功能(71.69±5.24)分、躯体疼痛(69.86±1.47)分、活力(68.79±2.13)分、总体健康(70.46±2.15)分、社会功能(72.69±2.38)分、情感职能(73.56±2.4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5 1、10.575 1、24.958 8、17.979 0、15.003 4、20.523 5,P=0.000 0<0.05)。结论给予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术后 复苏期 呼吸道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Upper respiration tract,lung
2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09年第2期115-117,共3页
209239 Survival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resected satellite-nodule T4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a Kai(Dept Thorac Cardiovasc Surg,Beijing Friendship Hosp,Cap Med Univ,Beijing 100050)…∥Chin J Surg.-2009,47(2).-12... 209239 Survival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resected satellite-nodule T4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a Kai(Dept Thorac Cardiovasc Surg,Beijing Friendship Hosp,Cap Med Univ,Beijing 100050)…∥Chin J Surg.-2009,47(2).-120~122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rvival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 in surgically resected satellite-nodule T4(T4 satellit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Methods From January 1995 to March 2005,the complete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on 42 patients with NSCLC who were postoperatively identified as pathologic-stage T4 satellite.Survival and associations between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prognosis were analyzed.Thirty-two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 stage local-invasion T4(T4 invasion) NSCLC who underwent resection at the same time were also analyzed.Results The 1-,3-and 5-year survival was 76.2%,57.1% and 46.0% for patients with T4 satellite,while 62.3%,31.5% and 20.0% for patients with T4 invasion.There was a significant higher survival in T4 satellite group when compared to that in T4 invasion group(P【0.05).Furthermore,patients with T4 satellite N0M0 got a better survival than those with T4 satellite N1-2M0,T4 invasion N0M0 and T4 invasion N1-2M0(P【0.05).For patients with T4 satellite,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histology,main tumor size,lymph node statu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served as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with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resected T4 satellite NSCLC have a better prognosis than those with T4 invasion.Main tumor size over 3 cm,lymph node metastasis or no adjuvant chemotherapy means an unfavorable prognosis.12 refs,1 fig,2 t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respiration tract lung NSCLC EGFR
下载PDF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支气管黏膜免疫和气道高反应性变化 被引量:40
3
作者 吴小川 周杜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ion tract infection,RRTI)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的原因有免疫功能低下、先天畸形、营养物质缺乏、慢性疾病以及感染疾病治疗不彻底等。RRTI与呼吸道黏膜免疫改变、气道高反应性及过敏有关。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黏膜 免疫 气道高反应性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与气路管道的细菌污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海宾 阎锡新 薛士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目的 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气路管道、口咽部及下呼吸道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的致病菌的细菌学情况 ,以评价气路管道的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探讨气路管道更换或消毒最佳时间。方法 对RICU内 38例机... 目的 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气路管道、口咽部及下呼吸道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的致病菌的细菌学情况 ,以评价气路管道的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探讨气路管道更换或消毒最佳时间。方法 对RICU内 38例机械通气患者于 4 8小时 ,7天 ,14天送检的 4 37份标本 ,进行细菌培养、药敏及定量分析。结果 送检 4 37份标本 ,培养结果中 2 6 2份标本分离出菌株 4 14株 ,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占 87.2 0 % ;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 ;气路管道污染率与时间同步增长 ,并与下呼吸道、咽部、气囊上滞留物感染菌具有一致性。结论 R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应在 4 8小时至 7天 ,依据气路管道的污染情况及时更换循环管路 ,下呼吸道感染与气路管道污染的细菌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细菌 呼吸道感染 交叉感染
下载PDF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明雷 曾春野 +1 位作者 赵勇 彭万胜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4期593-596,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淮北市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RLRTI组,根据口服阿奇霉素剂量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淮北市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RLRTI组,根据口服阿奇霉素剂量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各40例,与同期诊断细菌性肺炎的初次住院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其中小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5 mg/kg阿奇霉素和孟鲁司特钠颗粒4 mg口服;正常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0 mg/kg阿奇霉素和孟鲁司特钠颗粒4 mg口服;统计3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数据,所有患儿数据纳入Excel数据库中进行统计,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预后。结果 RLRTI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嗜酸性粒细胞(EOS)和总免疫球蛋白E(Ig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儿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总IgE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13,P<0.001);小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41,P<0.001);3组患儿出院后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9,P=0.010)。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可以明显缩短RLRTI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减少患儿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孟鲁司特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剂量
原文传递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蒋丽莉 何燕 +1 位作者 黄辉 郑峻松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3期27-28,共2页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以头孢曲松(97.2%)为最高,其次为复方新诺明(72.2%)、头孢噻肟(62.5%)、头孢唑肟(62.5%)、四环素(62.5%)、氨曲南(51.4%),有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到了50%。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需要合理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下呼吸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玉华 吕方方 杨秋平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本院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呼吸内科病房218例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监测。结果218例感染者共分离... 目的探讨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本院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呼吸内科病房218例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监测。结果218例感染者共分离出327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65.7%,排在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7.7%)、肺炎克雷伯菌(14.3%)、金黄色葡萄球菌(11.6%)、大肠埃希菌(9.4%)和屎肠球菌(7.9%)。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其中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较敏感。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较为严峻,临床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术前碘伏消毒口、鼻腔经鼻气管插管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文清泉 岳剑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4-695,共2页
目的观察碘伏消毒处理鼻腔和口腔,对经鼻气管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口插管组、经鼻插管组及碘伏处理后经鼻插管组,观察对比3组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经鼻插管组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4.17%... 目的观察碘伏消毒处理鼻腔和口腔,对经鼻气管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口插管组、经鼻插管组及碘伏处理后经鼻插管组,观察对比3组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经鼻插管组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4.17%)明显高于经口插管组(1.67%)(P<0.05);经碘伏处理组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0.83%)明显低于经鼻插管组(P<0.05)。结论经鼻插管的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高于经口组;于插管前用碘伏处理口、鼻腔能有效降低经鼻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伏 鼻插管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清肺饮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利平 唐小平 王发渭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52-95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清肺饮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外感风热感冒的疗效。方法将2004-2006年门诊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于外感风热的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的36例患者给予中药清肺饮,具有清肺利咽通腑功效的中药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中药清肺饮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外感风热感冒的疗效。方法将2004-2006年门诊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于外感风热的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的36例患者给予中药清肺饮,具有清肺利咽通腑功效的中药治疗,对照组的32例患者给予清肺利咽中药双黄连颗粒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3 d后分别观察患者的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以了解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饮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说明清肺利咽通腑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优于单纯的清肺利咽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清肺饮 双黄连颗粒
下载PDF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气路管道细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海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气路管道、口咽部及下呼吸道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的致病菌的细菌学情况,以评价气路管道的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探讨气路管道更换或消毒的最佳时间。方法对我院干部医疗科38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于48... 目的研究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气路管道、口咽部及下呼吸道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的致病菌的细菌学情况,以评价气路管道的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探讨气路管道更换或消毒的最佳时间。方法对我院干部医疗科38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于48、72、96小时送检的437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药敏及定量分析。结果262份标本分离出菌株41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95.65%;革兰阴性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气路管道污染率与时间同步增长,并与下呼吸道、咽部、气囊上滞留物感染菌具有一致性。结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应在48~96小时,依据气路管道的污染情况及时更换循环管路,下呼吸道感染与气路管道污染的细菌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细菌 呼吸道感染 交叉感染 机械通气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洁 游志华 +4 位作者 胡向耘 周芸 晁明霞 秦俊 李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00-601,共2页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间接荧光法测定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服用β-胡萝卜素3个月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变化,观察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治...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间接荧光法测定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服用β-胡萝卜素3个月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变化,观察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1)。RRI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总有效率达93.5%。结论β-胡萝卜素能增强RRI患儿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功能 小儿
下载PDF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气路管道更换周期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赟 吴海燕 《西部医学》 2011年第8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气路管道的最佳更换时间,评价气路管道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将我院干部医疗科76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在48、72、96小时更换呼吸机气路管道,对三组更换的呼吸机气路管道及部... 目的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气路管道的最佳更换时间,评价气路管道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将我院干部医疗科76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在48、72、96小时更换呼吸机气路管道,对三组更换的呼吸机气路管道及部分患者口咽部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气路管道污染率与换管时间同步增长,并与下呼吸道细菌培养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与气路管道污染的细菌具有高度一致性,应在48~96小时依据呼吸机气路管道的污染情况及时更换循环管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细菌 呼吸道感染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某大学附属医院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琳 高祖梅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特点,为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大学附属医院临床送检标本鲍曼不动杆菌检测结果及其药敏检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11-2014年期间,从该医院住院患者...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特点,为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大学附属医院临床送检标本鲍曼不动杆菌检测结果及其药敏检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11-2014年期间,从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45株,标本主要来自综合ICU、新生儿ICU和神经外科,其次是泌尿外科和呼吸内科。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居前3位的是呼吸道标本、尿液和粪便标本。在14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和泛耐药菌株分别占37.24%和4.83%。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氨基甙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也接近50%。结论该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主要集中在ICU,其耐药现象比较普遍,加强监测和按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成为重点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呼吸道感染 泛耐药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剑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构成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380例,采集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分析病原菌构成比和...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构成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380例,采集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分析病原菌构成比和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结果]380例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共检出病原菌3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3株(65.20%),革兰阳性菌92株(26.90%),真菌27株(7.89%)。革兰阴性菌中常见鲍曼不动杆菌53株(23.7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8株(21.52%)、铜绿假单胞菌42株(18.83%),肺炎克雷伯菌34株(15.25%);革兰阳性菌中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9.06%)、肺炎链球菌24株(7.02%)、溶血葡萄球菌16株(4.68%)、表皮葡萄球菌14株(4.09%);真菌常见白色念珠菌11株(3.22%)、热带念珠菌8株(2.34%)、曲霉菌6株(1.75%)。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米诺环素较敏感;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米诺环素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利奈唑胺和复方新诺明敏感;除曲霉菌外,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各抗真菌药物均较敏感。【结论】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感染率高,耐药广泛。了解本院病原菌分布、掌握耐药情况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率,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 人工 呼吸道感染/微生物学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人工气道帽在建立人工气道未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丽琴 张宏强 吴湘靓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13期1793-1796,共4页
目的设计一款简约式可重复使用的人工气道帽,评价其在建立人工气道未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义乌市中心医院建立人工气道未行机械通气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 目的设计一款简约式可重复使用的人工气道帽,评价其在建立人工气道未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义乌市中心医院建立人工气道未行机械通气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即间断气管内滴注法;观察组采用人工气道帽进行气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气道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气道舒适例数多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异物吸入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稀释度4~5级人数多于对照组,排痰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简约式可重复使用的人工气道帽在人工气道建立未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提高了气道管理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人工气道帽 呼吸道感染 异物吸入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检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双赋 《中外医疗》 2017年第6期75-76,79,共3页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检验临床分类和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3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分离、培养、鉴定痰液标本,K-B纸片法检验细菌药敏性,真菌药敏条鉴定真菌。结果 3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分离出546株...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检验临床分类和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3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分离、培养、鉴定痰液标本,K-B纸片法检验细菌药敏性,真菌药敏条鉴定真菌。结果 3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分离出546株菌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别为280、232、34株。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常见的感染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和氨苄西林耐药。结论革兰阳性菌占主导地位,且多重耐药。应科学合理管理、利用抗菌药物,缓解多重耐药性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性细菌 检验
下载PDF
美罗培南在107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长庭 田谊红 郝从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4-576,共3页
目的 分析美罗培南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对93 例老年肺炎、2 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3例放射性肺炎伴感染及9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美罗培南的疗程、治疗前后体温变化、血白细胞、症状、体征、胸片、细菌学、疗... 目的 分析美罗培南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对93 例老年肺炎、2 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3例放射性肺炎伴感染及9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美罗培南的疗程、治疗前后体温变化、血白细胞、症状、体征、胸片、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42 例完全治愈,34 例显效,总有效率为71.03%;主要的几种细菌清除率达68.89%;有3例轻度腹泻,1例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轻度升高;1 例继发白色念珠菌口腔炎。结论 美罗培南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效果好,总有效率为71.03%,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老年 下呼吸道 感染
下载PDF
基于呼吸暖体假人的医院内传染性颗粒物吸入暴露评估
18
作者 刘硕 刘荔 +4 位作者 王怡 郭伟旗 李伊凡 王莹 刘雅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4-1244,共11页
呼吸道暴露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暴露剂量是评价人员感染风险的关键指标.本文研发了兼具人体热羽流模拟、呼吸模拟及呼吸道仿生功能的呼吸暖体假人,形成了基于呼吸暖体假人的呼吸道暴露定量评价技术.假人表面温度可在5... 呼吸道暴露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暴露剂量是评价人员感染风险的关键指标.本文研发了兼具人体热羽流模拟、呼吸模拟及呼吸道仿生功能的呼吸暖体假人,形成了基于呼吸暖体假人的呼吸道暴露定量评价技术.假人表面温度可在57.6 min内稳定于28.9~30.9°C,呼吸模拟器输出流量呈正弦波动,分钟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的调节范围分别为6~20 L/min和10~20 min^(-1).基于呼吸暖体假人测量了置换通风条件下颗粒物粒径为0.63μm时近距离暴露的情况.结果显示:考虑热羽流时,呼吸区颗粒物浓度降低约23%;呼吸区、穿透呼吸道G0级、G4级的浓度分别为环境浓度的4倍、2.7倍、2倍.浓度差异表明,尽管环境浓度与呼吸区浓度及呼吸道浓度存在一定关系,但环境浓度作为间接评价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人员感染风险.本文研发的呼吸暖体假人可量化传染性颗粒物吸入暴露评价中的关键暴露数据,为评价人员感染风险及防控传染性颗粒物传播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暖体假人 呼吸模拟器 呼吸道模型 人体微环境 传染性颗粒物 吸入暴露
原文传递
联合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铁蛋白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19
作者 吴建军 姜晓宇 王慧 《医学信息》 2024年第8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清铁蛋白(FER)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2月于黄石妇幼保健院确诊的9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观察组,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n=55)和...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清铁蛋白(FER)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2月于黄石妇幼保健院确诊的9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观察组,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n=55)和细菌感染组(n=41);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且结果正常的96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FIB、D-D、FER水平差异,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FIB、D-D、FER联合检测诊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价值。结果观察组FIB、D-D、FE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细菌感染组FIB、D-D、FER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IB、D-D、FER水平均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ROC曲线分析显示,FIB、D-D、FER联合检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66(95%CI:0.944~0.989),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9.65%与96.93%,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常规联合检测FIB、D-D、FER水平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铁蛋白
下载PDF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饶东平 傅美芹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7期859-861,共3页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以后防治MDR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2018年期间我院呼吸内科病房79例下呼吸道MDRAB感染患者作为多重耐药组,以同期感染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6...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以后防治MDR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2018年期间我院呼吸内科病房79例下呼吸道MDRAB感染患者作为多重耐药组,以同期感染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60例作为非多重耐药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RAB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与下呼吸道MDRAB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管插管(OR=3.362)、留置胃管(OR=3.143)是下呼吸道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气管插管和留置胃管为我院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以上2种侵入操作适应证,以减少MDRAB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不动杆菌属 药物耐药性 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