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36
1
作者
高建华
张承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196,共5页
选取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连续4年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玉米样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可显著降低0-5 cm表层土壤容重,传统耕作秸秆粉粹还田(TS)和NTS处理可显著降低5-10 cm、...
选取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连续4年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玉米样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可显著降低0-5 cm表层土壤容重,传统耕作秸秆粉粹还田(TS)和NTS处理可显著降低5-10 cm、10-3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NTS处理可显著增大0-5 cm表层土壤孔隙度,TS和NTS处理可显著提高5-10 cm1、0-3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NTS处理可显著降低各层土壤的坚实度,其它处理对表层0-5 cm无显著影响,免耕无秸秆覆盖(NT)处理显著增加了5 cm以下的土壤坚实度;NTS处理0-5 cm表层土壤水分入渗率显著加强,而NT处理则显著减弱;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均为:NTS〉NT〉TS〉传统耕作(T)。本试验中NT处理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应不明显,NTS处理对于黄土高原土壤结构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黄土高原
免耕
秸秆覆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北方一年两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杨青
薛少平
+2 位作者
朱瑞祥
韩思明
杨成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9,共8页
该文主要研究适于中国北方半湿润偏旱区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介绍了在“杨凌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园地”建立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10种不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模式、试验方案以及自主研制开发的配套机具...
该文主要研究适于中国北方半湿润偏旱区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介绍了在“杨凌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园地”建立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10种不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模式、试验方案以及自主研制开发的配套机具的性能;将不同模式与传统犁耕作业模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全程秸秆粉碎还田、麦收后玉米免耕播种作业模式与传统犁耕无秸秆覆盖相比,小麦增产53%,玉米增产25%,土壤蓄水量增加1%~1.2%,各类保护性耕作模式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1.03g/kg。另外,深松作业增产节水效果优于深耕作业;前茬小麦高留茬玉米免耕播种效果优于低留茬的玉米免耕播种。经济分析还表明,由于作物增产并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传统犁耕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
残茬覆盖
机械化模式
农机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葡萄园不同覆盖对红地球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江山
常永义
王鑫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0年第2期26-28,共3页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通过葡萄园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和清耕4种处理,研究土壤不同保护性措施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地膜和生草覆盖均能显著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其中以地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果粒重达到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通过葡萄园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和清耕4种处理,研究土壤不同保护性措施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地膜和生草覆盖均能显著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其中以地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果粒重达到12.24g,较清耕提高22.40%;穗重998.23g,较清耕提高20.7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清耕提高12.30%,达到13.88%;有机酸含量为0.36%,较清耕降低50.68%。秸秆覆盖和生草覆盖也能显著改进葡萄品质,秸秆覆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生草覆盖
果实品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entinel-2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冬小麦秸秆覆盖度遥感估算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奇磊
梁栋
+5 位作者
徐新刚
安晓飞
陈立平
杨贵军
黄林生
许思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4-535,共12页
为探究大范围小麦秸秆覆盖度(CRC)估测方法,以冬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基于Sentinel-2遥感卫星影像光谱指数、波段和纹理特征及其不同特征组合,利用灰色关联-随机森林(GRA-RF)敏感特征提取方法,结合高斯过程(GPR)、套索(LASSO)、岭回归(RR...
为探究大范围小麦秸秆覆盖度(CRC)估测方法,以冬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基于Sentinel-2遥感卫星影像光谱指数、波段和纹理特征及其不同特征组合,利用灰色关联-随机森林(GRA-RF)敏感特征提取方法,结合高斯过程(GPR)、套索(LASSO)、岭回归(RR)和偏最小二乘(PLSR)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开展小麦CRC估算的最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RA-RF特征优选后的机器学习模型显著改善了小麦CRC的估算精度,LASSO算法总体对小麦CRC的估测效果最佳,并且针对不同的光谱特征组合表现出差异化的结果。其中,以光谱指数、波段和纹理信息构成的组合特征集构建的CRC遥感估算模型精度最优(r^(2)=0.65,RMSE=9.25%),以波段与纹理两者组合特征估算的CRC精度次之(r^(2)=0.63,RMSE=9.31%),仅利用单一的光谱指数、波段或者纹理特征估算冬小麦CRC的精度均劣于组合特征的结果。这说明应用GRA-RF组合筛选方法能够有效优选秸秆覆盖度的光谱特征;相比于单一特征,光谱指数、波段、纹理信息等构成的组合特征更能有效地监测小麦秸秆覆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度
灰色关联分析-随机森林
机器学习算法
特征变量筛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人工降雨试验的残茬覆盖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静怡
谢云
辛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5,93,共6页
基于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残茬覆盖度在4°坡对黑土坡面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平行条件,分别为4个雨强(30,60,90,120 mm/h),5个残茬覆盖度(15%,35%,55%,75%以及裸土对照组)以及2种土壤初始含水量(8%和30%,分别对应干、...
基于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残茬覆盖度在4°坡对黑土坡面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平行条件,分别为4个雨强(30,60,90,120 mm/h),5个残茬覆盖度(15%,35%,55%,75%以及裸土对照组)以及2种土壤初始含水量(8%和30%,分别对应干、湿运行)。结果表明:对黑土坡面进行残茬覆盖处理,能够起到抑制土壤产流产沙的作用,且覆盖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明显。15%,35%,55%,75%覆盖度下保水效益可以分别可以达到30%,27%,57%,72%;保土效益分别可以达到36%,53%,89%,94%。根据保水保土效益与覆盖度的关系建立了指数函数关系式。与保水效益相比,残茬覆盖处理的保土效益更为明显。残茬覆盖不仅能提高黑土养分,更是保护黑土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黑土
残茬覆盖
水土保持效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覆盖对“红地球”葡萄土壤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何志强
吴玉霞
常永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4-57,共4页
以3年生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设施葡萄园玉米秸秆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和清耕3种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土壤浅层温度,而玉米秸秆覆盖保温效果不如清耕。2...
以3年生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设施葡萄园玉米秸秆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和清耕3种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土壤浅层温度,而玉米秸秆覆盖保温效果不如清耕。2种覆盖方式均能提高土壤湿度,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以塑料薄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单果重较CK提高(63.5±0.65)%、果穗重较CK提高(45.0±90.0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提高(35.5±1.53)%,维生素C含量较CK提高(124.3±0.15)%,而可滴定酸含量较CK降低(42.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秸秆覆盖
塑料薄膜覆盖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果实品质
原文传递
结合Sentinel-2光谱与纹理信息的冬小麦作物茬覆盖度估算
被引量:
23
7
作者
蔡文婷
赵书河
+1 位作者
王亚梅
彭凡晨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8-1119,共12页
作物茬覆盖度的估算对于探究农业耕作方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于多光谱影像的作物茬指数是作物茬覆盖度估算的常用方法。然而,在作物茬高覆盖区域,指数法容易出现“饱和”现象。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影像的光...
作物茬覆盖度的估算对于探究农业耕作方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于多光谱影像的作物茬指数是作物茬覆盖度估算的常用方法。然而,在作物茬高覆盖区域,指数法容易出现“饱和”现象。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影像的光谱与纹理信息有助于改善指数法的“饱和”问题。Sentinel-2作为一颗多光谱卫星,空间分辨率可达10 m,与Landsat OLI相比,具有更丰富的纹理信息。因此,探究Sentinel-2光谱与纹理信息相结合在作物茬覆盖度估算上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禹城市为研究区,分析了Sentinel-2各波段反射率、归一化差值指数以及不同窗口大小下灰度共生矩阵统计量等遥感因子与野外实测作物茬覆盖度的相关性,并利用最优子集法对遥感因子进行筛选,构建作物茬覆盖度的最优估算模型。同时,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单因子分析中,归一化差异耕作指数NDTI(Normalized Difference Residue Index)与作物茬覆盖度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0.735。使用NDTI、5×5窗口下Sentinel-28A波段的相关性统计量以及12波段的方差统计量构建的多元方程是作物茬覆盖度估算的最优模型,相关系数为0.869,均方根误差为11%。与仅使用光谱信息的最优模型相比,相关系数提高了0.094,均方根误差下降了3.5%。可见,结合Sentinel-2的纹理信息有助于提高作物茬覆盖度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
作物茬覆盖度
作物茬指数
灰度共生矩阵
纹理窗口
最优子集回归
Landsat
OLI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36
1
作者
高建华
张承中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196,共5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D20)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06JK268)
文摘
选取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连续4年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玉米样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可显著降低0-5 cm表层土壤容重,传统耕作秸秆粉粹还田(TS)和NTS处理可显著降低5-10 cm、10-3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NTS处理可显著增大0-5 cm表层土壤孔隙度,TS和NTS处理可显著提高5-10 cm1、0-3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NTS处理可显著降低各层土壤的坚实度,其它处理对表层0-5 cm无显著影响,免耕无秸秆覆盖(NT)处理显著增加了5 cm以下的土壤坚实度;NTS处理0-5 cm表层土壤水分入渗率显著加强,而NT处理则显著减弱;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均为:NTS〉NT〉TS〉传统耕作(T)。本试验中NT处理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应不明显,NTS处理对于黄土高原土壤结构改良效果最佳。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黄土高原
免耕
秸秆覆盖
Key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loess
plateau
no
tillage
residue
coverage
分类号
S15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北方一年两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杨青
薛少平
朱瑞祥
韩思明
杨成海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美国农业部亚热带农业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9,共8页
基金
National Key Program of ChineseAgricultural Ministry(2004BA524B03)and.by Scientific ResearchFoundation for Doctoral Discipline of Chinese Ministry(20040712018)
文摘
该文主要研究适于中国北方半湿润偏旱区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介绍了在“杨凌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园地”建立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10种不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模式、试验方案以及自主研制开发的配套机具的性能;将不同模式与传统犁耕作业模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全程秸秆粉碎还田、麦收后玉米免耕播种作业模式与传统犁耕无秸秆覆盖相比,小麦增产53%,玉米增产25%,土壤蓄水量增加1%~1.2%,各类保护性耕作模式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1.03g/kg。另外,深松作业增产节水效果优于深耕作业;前茬小麦高留茬玉米免耕播种效果优于低留茬的玉米免耕播种。经济分析还表明,由于作物增产并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传统犁耕作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
残茬覆盖
机械化模式
农机具
Key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no-till
residue
coverage
mechanized
patterns
farm
implements
分类号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葡萄园不同覆盖对红地球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江山
常永义
王鑫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0年第2期26-28,共3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27)资助
文摘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通过葡萄园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和清耕4种处理,研究土壤不同保护性措施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地膜和生草覆盖均能显著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其中以地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果粒重达到12.24g,较清耕提高22.40%;穗重998.23g,较清耕提高20.7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清耕提高12.30%,达到13.88%;有机酸含量为0.36%,较清耕降低50.68%。秸秆覆盖和生草覆盖也能显著改进葡萄品质,秸秆覆盖效果较好。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生草覆盖
果实品质
Keywords
Red
Globe
residue
coverage
plastic
mulching
green
cover
fruit
quality
分类号
S157.4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entinel-2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冬小麦秸秆覆盖度遥感估算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奇磊
梁栋
徐新刚
安晓飞
陈立平
杨贵军
黄林生
许思喆
机构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农业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4-535,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E012530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21043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03)。
文摘
为探究大范围小麦秸秆覆盖度(CRC)估测方法,以冬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基于Sentinel-2遥感卫星影像光谱指数、波段和纹理特征及其不同特征组合,利用灰色关联-随机森林(GRA-RF)敏感特征提取方法,结合高斯过程(GPR)、套索(LASSO)、岭回归(RR)和偏最小二乘(PLSR)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开展小麦CRC估算的最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RA-RF特征优选后的机器学习模型显著改善了小麦CRC的估算精度,LASSO算法总体对小麦CRC的估测效果最佳,并且针对不同的光谱特征组合表现出差异化的结果。其中,以光谱指数、波段和纹理信息构成的组合特征集构建的CRC遥感估算模型精度最优(r^(2)=0.65,RMSE=9.25%),以波段与纹理两者组合特征估算的CRC精度次之(r^(2)=0.63,RMSE=9.31%),仅利用单一的光谱指数、波段或者纹理特征估算冬小麦CRC的精度均劣于组合特征的结果。这说明应用GRA-RF组合筛选方法能够有效优选秸秆覆盖度的光谱特征;相比于单一特征,光谱指数、波段、纹理信息等构成的组合特征更能有效地监测小麦秸秆覆盖度。
关键词
秸秆覆盖度
灰色关联分析-随机森林
机器学习算法
特征变量筛选
Keywords
residue
coverag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random
forest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Feature
variable
screening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工降雨试验的残茬覆盖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静怡
谢云
辛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5,93,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507000,2017YFE0118100)。
文摘
基于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残茬覆盖度在4°坡对黑土坡面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平行条件,分别为4个雨强(30,60,90,120 mm/h),5个残茬覆盖度(15%,35%,55%,75%以及裸土对照组)以及2种土壤初始含水量(8%和30%,分别对应干、湿运行)。结果表明:对黑土坡面进行残茬覆盖处理,能够起到抑制土壤产流产沙的作用,且覆盖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明显。15%,35%,55%,75%覆盖度下保水效益可以分别可以达到30%,27%,57%,72%;保土效益分别可以达到36%,53%,89%,94%。根据保水保土效益与覆盖度的关系建立了指数函数关系式。与保水效益相比,残茬覆盖处理的保土效益更为明显。残茬覆盖不仅能提高黑土养分,更是保护黑土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人工降雨
黑土
残茬覆盖
水土保持效益
Keywords
artificial
rainfall
black
soil
residue
coverag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nefits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覆盖对“红地球”葡萄土壤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何志强
吴玉霞
常永义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4-57,共4页
基金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203001)
文摘
以3年生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设施葡萄园玉米秸秆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和清耕3种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土壤浅层温度,而玉米秸秆覆盖保温效果不如清耕。2种覆盖方式均能提高土壤湿度,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以塑料薄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单果重较CK提高(63.5±0.65)%、果穗重较CK提高(45.0±90.0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提高(35.5±1.53)%,维生素C含量较CK提高(124.3±0.15)%,而可滴定酸含量较CK降低(42.2±0.07)%。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秸秆覆盖
塑料薄膜覆盖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果实品质
Keywords
Vitis
vinifera
cv.
‘Red
Globe'
residue
coverage
plastic
film
mulching
soil
temperature
soil
humidity
fruitquality
分类号
S663.10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结合Sentinel-2光谱与纹理信息的冬小麦作物茬覆盖度估算
被引量:
23
7
作者
蔡文婷
赵书河
王亚梅
彭凡晨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8-111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67142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B0502503)。
文摘
作物茬覆盖度的估算对于探究农业耕作方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于多光谱影像的作物茬指数是作物茬覆盖度估算的常用方法。然而,在作物茬高覆盖区域,指数法容易出现“饱和”现象。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影像的光谱与纹理信息有助于改善指数法的“饱和”问题。Sentinel-2作为一颗多光谱卫星,空间分辨率可达10 m,与Landsat OLI相比,具有更丰富的纹理信息。因此,探究Sentinel-2光谱与纹理信息相结合在作物茬覆盖度估算上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禹城市为研究区,分析了Sentinel-2各波段反射率、归一化差值指数以及不同窗口大小下灰度共生矩阵统计量等遥感因子与野外实测作物茬覆盖度的相关性,并利用最优子集法对遥感因子进行筛选,构建作物茬覆盖度的最优估算模型。同时,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单因子分析中,归一化差异耕作指数NDTI(Normalized Difference Residue Index)与作物茬覆盖度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0.735。使用NDTI、5×5窗口下Sentinel-28A波段的相关性统计量以及12波段的方差统计量构建的多元方程是作物茬覆盖度估算的最优模型,相关系数为0.869,均方根误差为11%。与仅使用光谱信息的最优模型相比,相关系数提高了0.094,均方根误差下降了3.5%。可见,结合Sentinel-2的纹理信息有助于提高作物茬覆盖度的估算精度。
关键词
Sentinel-2
作物茬覆盖度
作物茬指数
灰度共生矩阵
纹理窗口
最优子集回归
Landsat
OLI
Keywords
Sentinel-2
crop
residue
coverage
crop
residue
indices
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texture
window
optimal
subset
regression
method
Landsat
OLI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27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
高建华
张承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北方一年两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英文)
杨青
薛少平
朱瑞祥
韩思明
杨成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葡萄园不同覆盖对红地球果实品质的影响
杨江山
常永义
王鑫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Sentinel-2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冬小麦秸秆覆盖度遥感估算
朱奇磊
梁栋
徐新刚
安晓飞
陈立平
杨贵军
黄林生
许思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人工降雨试验的残茬覆盖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杨静怡
谢云
辛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夏季覆盖对“红地球”葡萄土壤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何志强
吴玉霞
常永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
1
原文传递
7
结合Sentinel-2光谱与纹理信息的冬小麦作物茬覆盖度估算
蔡文婷
赵书河
王亚梅
彭凡晨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