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压蠕变实验方法对硅砖蠕变结果的适应性探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秀华
李勇
田志宏
郑清瑶
邢东明
和弦
薄钧
-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出处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99-150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2023)。
-
文摘
以结晶硅石为原料、石灰乳及铁鳞为结合剂,成型后经隧道窑1 450℃烧成制得硅砖。取残余石英含量(按YB/T 172测量)不同的烧后砖7块,按照GB/T 5073-2005进行压蠕变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蠕变特性按形变率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室温至900℃左右的明显膨胀,膨胀量与残余石英量呈正相关;900℃至1 450℃的明显收缩,收缩量与残石英量呈负相关;1 450℃恒温期间趋于稳态蠕变状态,残余石英量低的样品蠕变曲线变化较平缓。按照GB/T 5073得到的蠕变曲线与硅砖在整个加热升温过程的膨胀或收缩不一致,因蠕变温度≤1 470℃,方石英最终将向鳞石英转变,低残余石英量的样品可能为负值(收缩),高残余石英量的样品通常为正值(膨胀)。残余石英量对蠕变结果影响大,只是按GB/T 5073-2005压蠕变实验方法评述硅砖蠕变性能对准确评价硅砖的高温性能易产生歧义。
-
关键词
硅砖
高温蠕变
残余石英
鳞石英
方石英
-
Keywords
silica bricks
creep
residual quartz
tridymite
cristobalite
-
分类号
TQ175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
-
题名铝质瓷高压绝缘子中石英的消失
被引量:2
- 2
-
-
作者
J.Liebermann
-
机构
德国Siemens-Redwitz瓷厂
-
出处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8-27,31,共11页
-
文摘
绝缘子承受多种机械负荷 ,因此提高瓷的机械强度过去和将来都是永恒的研制课题。为了降低石英瓷中结构应力而导致铝质瓷的开发。典型性的缺陷 ,决定着进一步的研制工作。微观结构决定瓷质性能。从石英 /方石英颗粒的微裂纹以及裂纹的扩张 ,导致绝缘子的强度降低并使之老化。在最新的研制工作中 ,用烧结铝钒土引入 Al2 O3将瓷材料中有害的残余石英通过在坯体烧结过程中形成共熔相而几乎完全熔解。
-
关键词
铝质瓷高压绝缘子
微观结构
铝矾土
残余石英
-
Keywords
alumina Porcelain high voltoge insulator
micostructare
bauxite
residual quartz
-
分类号
TM216.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热风炉用优质硅砖的开发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解西军
李振
王允新
王敬兰
吴吉玉
-
机构
山东王村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山东冶金》
CAS
2003年第3期34-36,共3页
-
文摘
选用优质硅石原料,采用混合硅石制砖技术,选用合适的硅石混合比例和最佳烧成制度,生产出了蠕变率为-0.35%、残余石英含量为0.5%的优质热风炉硅砖。
-
关键词
热风炉
硅砖
混合硅石制砖技术
蠕变率
残余石英
开发
-
Keywords
silica brick
mixed silica brick making technique
creep rate
residual quartz
hot-blast stove
-
分类号
TF578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TQ175.711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
-
题名四元矿化剂对硅砖微观形貌及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家燕
董博
余超
邓承继
丁军
祝洪喜
-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5-112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21A2057)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BAD002,2022BAA032)。
-
文摘
以两种不同粒径的石英砂为原料,石灰乳和纸浆废液为结合剂,经1430℃高温烧成制备硅砖,研究复合矿化剂及保温时间对硅砖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主要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1430℃保温10 h后,烧成试样由鳞石英、方石英及少量残余石英组成。添加铁鳞粉-CaO-MnO_(2)-SiC或铁鳞粉-CaO-MnO_(2)-TiO_(2)四元矿化剂时,硅砖中典型的骨料-基质耐火材料结构消失,并逐步出现“均质化”效应。当矿化剂为铁鳞粉-CaO-MnO_(2)-TiO_(2)时,经1430℃保温10 h后,烧成试样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及常温耐压强度分别约为(1.93±0.01)g·cm^(-3)、(14.9±0.1)%及(55.05±0.64)MPa。在最佳矿化剂组分及烧成制度基础上,延长保温时间至15或20 h时,材料中残余石英含量降低,但鳞石英含量增大,导致体积膨胀效应增强,使材料的物理性能受损。
-
关键词
硅砖
复合矿化剂
物相组成
鳞石英
方石英
残余石英
显微结构
物理性能
-
Keywords
silica brick
multi-mineralizer
phase composition
tridymite
cristobalite
residual quartz
microstructure
physical property
-
分类号
TQ175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
-
题名釉层龟裂的成因及其预防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高雅春
耿谦
-
机构
河北理工学院轻工分院
-
出处
《陶瓷》
CAS
2003年第5期24-26,共3页
-
文摘
针对釉层龟裂缺陷 ,探讨了釉应力与瓷坯残余石英量、釉层厚度及热稳定性的相互关系与规律。
-
关键词
釉层龟裂
成因
预防
釉应力
残余石英
热稳定性
工艺流程
陶瓷工业
-
Keywords
Glaze layer crack
Glaze stress
residual quartz
Thermal stability
-
分类号
TQ174.64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烧结陶瓷结合剂碳化硅磨具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闫国进
栗政新
崔巍
-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
出处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66,共5页
-
基金
河南工业大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XJC021)
-
文摘
通过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研究了黏土-长石-石英系烧结陶瓷结合剂碳化硅磨具的显微结构特征,重点研究了结合剂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结合剂呈典型的烧结状态,有大量的相界和微细裂纹,结合剂和磨粒的结合紧密程度不一;结合剂中有尺寸较大的气孔,最大可达50μm。能谱分析和元素面分布分析表明:结合剂物相主要由玻璃相和残留石英组成,在较大颗粒的残留石英内部及其周围发育有裂纹。此外,本文对磨具显微结构与磨具性能之间的关系作了理论探讨。
-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磨具
显微结构
残留石英
裂纹
-
Keywords
vitrified bond silicon carbide grinding wheel
microstructures
residual quartz
crack
-
分类号
TG74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
-
题名从石英相变分析玻璃窑用硅砖的生产和使用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王鸿妹
曹红飞
李燕君
-
机构
洛阳迈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出处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1年第12期36-42,共7页
-
文摘
硅砖的生产过程是石英完成相变的过程,硅砖生产者的主要目标是得到高强度且不裂纹的硅砖,一般需要添加氧化钙等矿化剂,原料和矿化剂决定硅砖的纯度,而纯度影响硅砖的使用寿命。因此,生产者既要考虑石英转化完全的无裂纹、高强度,又要保持硅砖的纯度。本研究从石英物相变化分析玻璃窑用优质硅砖的关键生产技术,总结控制硅砖生产的工艺,给出玻璃窑炉应选择和使用的硅砖类型,以期提高窑炉的使用寿命。
-
关键词
硅砖
石英晶型转变
熔融指数
残余石英含量
抗碱性
-
Keywords
silica brick
quartz phase transition
flux factor
residual quartz content
alkali resistance
-
分类号
TQ171.73
[化学工程—玻璃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