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 |
谌丽
张文忠
李业锦
党云晓
余建辉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0
|
|
2
|
街区空间形态对居民步行通行的影响分析 |
陈泳
王全燕
奚文沁
毛婕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7 |
18
|
|
3
|
宅语:类型学视角下的住宅形态设计探索 |
李振宇
卢汀滢
王达仁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4
|
城市高密度住区控制密度与感知密度关联性研究 |
黄一如
朱培栋
|
《时代建筑》
|
2016 |
14
|
|
5
|
创造一种体现地域场所精神的居住空间形态 |
丁旭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
2004 |
10
|
|
6
|
居住形态分异视角下乡村聚落格局的演化机制 |
刘卫平
魏朝富
|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
7
|
英国居住空间形态与犯罪的关系研究概述——基于空间句法量化分析方法的典型建构 |
徐冰
贺耀萱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8
|
不同容积率的城市住区风环境模拟比较分析--以赣州市为例 |
陈云辉
陈昌勇
|
《建筑节能》
CAS
|
2018 |
9
|
|
9
|
基于ENVI-met的城市居住区空间形态与PM2.5浓度关联性研究 |
祝玲玲
顾康康
方云皓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0
|
寒地城市居住区形态对住宅能耗影响 |
冷红
肖雨桐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1
|
喀什老城区的空间形态研究 |
胡方鹏
宋辉
王小东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2
|
北方滨海乡村住宅形制分异特点及规律研究 |
于璨宁
李世芬
|
《新建筑》
|
2020 |
7
|
|
13
|
在城市中寻找形式的意义——上海新福康里评述 |
周 俭
张 波
|
《时代建筑》
|
2001 |
2
|
|
14
|
宗教信仰文化影响下同仁市庄廓民居形态研究——以吾屯村为例 |
郝占鹏
姜垒
封一帆
于阳阳
|
《华中建筑》
|
2025 |
0 |
|
15
|
上海当代住区形态的类型学特征——以356例优秀获奖项目为例 |
董怡嘉
李振宇
|
《新建筑》
|
2019 |
6
|
|
16
|
街道品质导向的日本高密度住区建筑形态演变机制研究 |
崔光勋
范悦
王雅丽
赵雨
|
《住区》
|
2024 |
0 |
|
17
|
高密度街区式住区布局形态生成机制及方法研究——以深圳为例 |
崔光勋
张元
范悦
刘姝岑
|
《世界建筑导报》
|
2024 |
0 |
|
18
|
住宅形态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以金堂县为例 |
王一帆
李雪
袁大昌
|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
2021 |
4
|
|
19
|
以节能为导向的住区形态布局及自动寻优方法研究 |
刘可
徐小东
王伟
|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20
|
西方城市规划对居住分异的影响及其启示 |
刘炜
刘梦姿
龚岳
阙槿楠
郭传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