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5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 被引量:168
1
作者 张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4,共5页
以煤岩显微组分和煤的变质与变形特征为基础 ,以较大量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为依据 ,将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划分为四大类 (原生孔、外生孔、变质孔、矿物质孔 )十小类 .研究结果表明 ,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多 ,形态复杂 ,大小不等 ,各类孔隙都是... 以煤岩显微组分和煤的变质与变形特征为基础 ,以较大量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为依据 ,将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划分为四大类 (原生孔、外生孔、变质孔、矿物质孔 )十小类 .研究结果表明 ,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多 ,形态复杂 ,大小不等 ,各类孔隙都是在微区发育或微区连通 ,它们借助于裂隙而参与煤层气的渗流系统 .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发育特征是煤储层生气储气和渗透性能的直接反映 ,颇具理论与实用研究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孔隙 成因 渗透率 显微组分 煤层气
下载PDF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131
2
作者 徐安娜 穆龙新 裘怿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44,共4页
研究中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了解储集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是储集层精细描述和不同类型储集层剩余油挖潜的基础。按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滩坝相、湖底扇(浊积)相、冲积扇相和基岩... 研究中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了解储集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是储集层精细描述和不同类型储集层剩余油挖潜的基础。按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滩坝相、湖底扇(浊积)相、冲积扇相和基岩(包括变质岩、火山岩和岩浆岩)七大类储集层,研究了中国15个主要油区71个油田的原始地质储量、水驱标定采收率、水驱油效率和可动剩余油储量等油藏参数在各类储集层中的分布规律。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已探明和投入开发储量的92%赋存于陆源碎屑岩储集层中;各类陆源碎屑岩储集层中的原始地质储量分布情况是:河流相42.6%,三角洲相30%,扇三角洲相5.4%,滩坝相1.4%,湖底扇(浊积)相6.3%,冲积扇(冲积—河流)相6.4%,基岩8%。各类碎屑岩储集层中可动剩余油储量的分布情况是:河流相48.6%,三角洲相27.6%,扇三角洲相5.5%,滩坝相1.8%,湖底扇(浊积)相9.6%,冲积扇(冲积—河流)相6.9%。此外还分析对比了各类碎屑岩储集层的平均水驱标定采收率、平均水驱油效率。结果表明,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湖底扇相三大类储集层是中国今后储集层研究的重点及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图1表3参4(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沉积类型 储量 剩余油分布 油气藏
下载PDF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87
3
作者 赵靖舟 武富礼 +3 位作者 闫世可 顾根深 郭德运 杨县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7,34,共5页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构造简单,为平缓的西倾单斜,断裂褶皱均不发育,因此该区三叠系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一直被认为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研究结果表明,陕北斜坡三叠系油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背景...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构造简单,为平缓的西倾单斜,断裂褶皱均不发育,因此该区三叠系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一直被认为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研究结果表明,陕北斜坡三叠系油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背景、运移通道、水动力等多重因素控制。鼻状隆起背景的存在是中生界油气藏形成和富集的一个重要条件,大中型油田的形成均与一定规模的鼻状隆起背景有关。对延长组上部长1-长2-长3成藏组合以及侏罗系成藏组合而言,断裂及裂缝等垂向运移通道对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水动力则是三叠系油藏形成的一个重要圈闭因素。因此,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藏的类型复杂多样,除岩性油藏外,构造-岩性、构造-水动力等复合油藏是该区三叠系油藏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陕北斜坡 三叠系油藏 油气分布规律 油藏类型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及其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98
4
作者 石玉江 肖亮 +1 位作者 毛志强 郭浩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0-828,共9页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段储层绿泥石衬边弱溶蚀成岩相、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压实致密成岩相、高岭石充填成岩相和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中子测井、密度测井以及中子-密度视石灰岩孔隙度差...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段储层绿泥石衬边弱溶蚀成岩相、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压实致密成岩相、高岭石充填成岩相和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中子测井、密度测井以及中子-密度视石灰岩孔隙度差,辅助以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测井曲线,连续定量识别储层成岩相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图版。利用该图版对黄36井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通过与薄片鉴定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图版的准确性。利用成岩相识别结果,划分储集层的类型和产能级别:绿泥石衬边弱溶蚀成岩相储层是姬塬地区最有利储层,对应的含油级别划定为A级;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储层是第二类储层,对应含油级别划定为B级;含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夹层的储层产油能力最弱,是第三类储层,对应的含油级别划定为C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 成岩相 中子-密度视石灰岩孔隙度差 储层类型 产能级别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93
5
作者 周进高 徐春春 +7 位作者 姚根顺 杨光 张建勇 郝毅 王芳 潘立银 谷明峰 李文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66,共9页
通过野外露头、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测井和实验测试资料,深入研究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特征、形成主控因素和演化过程,预测有利储集层分布。龙王庙组储集层以残余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溶孔... 通过野外露头、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测井和实验测试资料,深入研究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特征、形成主控因素和演化过程,预测有利储集层分布。龙王庙组储集层以残余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溶孔和溶洞,平均孔隙度为4.28%,储集层平均厚度约36 m,以裂缝-孔洞型储集层为主。储集层形成受颗粒滩、准同生溶蚀和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控制。储集层经历4个演化阶段,孔隙形成期奠定储集空间类型和物性条件,表生岩溶期进一步改善储集层的物性,热液矿物充填期孔隙度减小,埋藏溶蚀和沥青充填期使储集层进一步致密化。基于储集层主控因素,预测华蓥山和龙泉山断裂之间的古地貌高带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区,广安—南充—剑阁一带有望取得勘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 储集层类型 储集层形成主控因素 储集层演化模式 储集层预测
下载PDF
储层层次分析和模式预测描述法 被引量:64
6
作者 赵翰卿 付志国 吕晓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4-77,共4页
大庆油田应用现代沉积和露头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思想和自创的模式预测描述法 ,研制出依据油田密井网测井资料和大型河流 三角洲特有的沉积规律与模式 ,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逐级解剖砂体几何形态和内部建筑结构 ,精细地建立储层地质... 大庆油田应用现代沉积和露头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思想和自创的模式预测描述法 ,研制出依据油田密井网测井资料和大型河流 三角洲特有的沉积规律与模式 ,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逐级解剖砂体几何形态和内部建筑结构 ,精细地建立储层地质模型 ,系统描述储层宏观非均质体系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将整套储层划分为岩相段、单砂层、沉积微相、单砂体、建筑结构单元、内部非均质等 6个描述层次 ,并对砂体井间连续性、几何形态与边界位置、厚度与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采用模式化预测性描述 ,较好地解决了储层复杂非均质体系描述和井间砂体预测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三角洲 储层描述 沉积模式 层次分析 井间预测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特征及分类分级地质建模 被引量:74
7
作者 李阳 侯加根 李永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0-606,共7页
以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例,以储集空间类型和规模为标准划分缝洞储集体类型,采用分类分级的方法建立缝洞型储集体三维地质模型。基于岩心、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缝洞储集体划分为溶洞型、溶蚀孔洞型、裂缝型、基质岩... 以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例,以储集空间类型和规模为标准划分缝洞储集体类型,采用分类分级的方法建立缝洞型储集体三维地质模型。基于岩心、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缝洞储集体划分为溶洞型、溶蚀孔洞型、裂缝型、基质岩块4种类型,其中溶洞型储集体又细分为大型溶洞和小型溶洞2种亚类,裂缝型储集体划分为大尺度裂缝、中尺度裂缝、小尺度裂缝及微裂缝4种亚类。大型溶洞建模采用"地震截断,模式修正"的确定性方法、小型溶洞采用以大型溶洞为训练图像的多点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方法、溶蚀孔洞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大尺度裂缝采用人工解释的确定性方法、中尺度裂缝采用蚂蚁体追踪的确定性方法、小尺度裂缝采用基于目标的随机模拟方法,微裂缝及基质岩块因储集性能差,一般不建立离散分布模型,最后将各类缝洞储集体离散分布模型进行融合,构建了典型缝洞单元离散分布模型。塔河油田6区、7区应用效果表明,分类分级建模提高了该类油藏的建模精度,有效地指导了注水开发,改善了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储集体类型 分类分级地质建模 塔河油田 奥陶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段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72
8
作者 李军 薛培华 +1 位作者 张爱卿 刘小燕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9-335,共7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段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储层岩性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火山沉积岩。根据孔隙与裂缝系统的配置关系,可分为孔隙型、孔隙-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及裂缝型4种储层类型。油藏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区域构造作用及火山活动奠...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段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储层岩性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火山沉积岩。根据孔隙与裂缝系统的配置关系,可分为孔隙型、孔隙-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及裂缝型4种储层类型。油藏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区域构造作用及火山活动奠定了储层形成与分布的基础,岩性、岩相决定了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与规模,成岩作用对储层改造作用明显。在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及喷溢相块状安山岩、玄武岩和玄武质角砾熔岩中,气孔等原生孔隙发育;火山沉积相沉凝灰岩及砂砾岩以细小原生粒间孔隙为主。区域构造作用使石炭系内部发育4种裂缝类型,其中垂直-高角度裂缝在喷溢相熔岩储层中发育,网状裂缝和层面裂缝系统则多发育于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及沉凝灰岩互层中,砂砾岩中以发育程度低、有效性差的不规则裂缝为主。熔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对储层改造作用明显,火山碎屑沸石化和沸石溶蚀作用是油藏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途径,而碳酸盐、二氧化硅胶结作用及粘土矿物水化作用则降低了储层孔隙度和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火山岩 储层类型 控制因素 火山岩相 构造作用 成岩作用
下载PDF
曲流河点坝储集层侧积体类型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尹燕义 王国娟 祁小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7-40,共4页
通过对吉林省德惠县境内饮马河(现代曲流河)大榆树林点坝的三维解剖,对曲流河点坝内部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饮马河点坝是由一系列侧积体组成的,由于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和沉积机制的差异,该曲流河点坝内部可发育正旋回、反旋... 通过对吉林省德惠县境内饮马河(现代曲流河)大榆树林点坝的三维解剖,对曲流河点坝内部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饮马河点坝是由一系列侧积体组成的,由于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和沉积机制的差异,该曲流河点坝内部可发育正旋回、反旋回和复合旋回3种基本类型的侧积体,其形成机制分别为涨冲落淤、涨淤落冲和涨淤落淤。不同类型侧积体的识别与划分,使曲流河点坝储集层描述更为精细,对该类型储集层油田开发、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图4照片3表1参6(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侧积体 石油 储量计算 曲流河点坝
下载PDF
乌尔逊-贝尔断陷油气藏类型与勘探方法探讨 被引量:55
10
作者 张吉光 彭苏萍 +1 位作者 张宝玺 林景晔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8-50,共3页
乌尔逊断陷和贝尔断陷油气藏类型复杂。分析该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藏分布成因 ,将油气藏分为三大类 (背斜型 ,断块型 ,地层 岩性型 ) 10种类型。由于断陷不同部位成藏条件有差异 ,各类油气藏的油气丰度和规模有别。在此基础上提出适... 乌尔逊断陷和贝尔断陷油气藏类型复杂。分析该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藏分布成因 ,将油气藏分为三大类 (背斜型 ,断块型 ,地层 岩性型 ) 10种类型。由于断陷不同部位成藏条件有差异 ,各类油气藏的油气丰度和规模有别。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复杂油气藏的勘探模式 ,包括使用滚动勘探开发的方法进行油气藏评价 ,积极采用三维地震勘探、圈闭及油气藏描述、井筒油气层识别和油气层改造等必不可少的技术。图 5参 3(张吉光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贝尔断陷 油气藏 类型 勘探模式 勘探方法 海拉尔盆地 油气成藏条件
下载PDF
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成藏动力学特征——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58
11
作者 隋风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5-340,共6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陡坡深水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 5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以这些砂砾岩扇体为储层的油藏呈群带状沿陡坡带有规律展布 ,由边缘凸起向生烃洼陷中心依次形成了地层 -岩性油气藏、构...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陡坡深水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 5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以这些砂砾岩扇体为储层的油藏呈群带状沿陡坡带有规律展布 ,由边缘凸起向生烃洼陷中心依次形成了地层 -岩性油气藏、构造 -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陡坡带内发育沙河街组四段和三段两套优质烃源岩 ,最大厚度大于 4 0 0 0m ,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 ,有机碳为 0 5 %~ 3 5 % ;陡坡带中、上部发育的扇体以断裂、砂层和层序界面组成的复合油气输导体系为通道 ,油气运移以纵、横向转换传递的阶梯状输导为主 ,为间接充注成藏。由于断阶发育 ,砂体岩性较粗、储集物性较好等因素在时空上的有机配置 ,致使扇体油气藏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具有多期性 ,即经历了东营组、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期的三期油气充注过程 ,但以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期的成藏为主 ,其成藏动力学过程概括为陡坡带断阶型砂砾岩扇体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砂砾岩扇体 油藏类型 成藏动力学 成藏模式 断陷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长2油藏分布规律 被引量:60
12
作者 赵靖舟 王永东 +3 位作者 孟祥振 时保宏 王晓梅 曹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构造简单。通常认为包括长2油藏在内的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构造等其他因素对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并不起重要控制作用。但研究发现,陕北斜坡三...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构造简单。通常认为包括长2油藏在内的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构造等其他因素对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并不起重要控制作用。但研究发现,陕北斜坡三叠系长2油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背景、断裂、水动力等多重因素控制。鼻状隆起,尤其是大型鼻状隆起的围斜部位油藏最为富集;断裂是长2油藏形成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水动力条件是油藏上倾方向重要的遮挡因素之一。因此,长2油藏的类型复杂多样,除岩性油藏外,以构造-岩性、构造-水动力油藏为主的复合油藏可能是该区长2油藏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尔多斯盆地 陕北斜坡 三叠系 长2油藏 分布规律 油藏类型
下载PDF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的储层类型、勘探领域及勘探战略 被引量:56
13
作者 赵宗举 范国章 +1 位作者 吴兴宁 陈子炓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有效储层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礁滩储层及层状白云岩储层三大类。陆上中—古生界盆地三类储层均有分布,海上第三系盆地主要发育礁滩储层。针对我国海相油气地质特别是陆上中—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复杂性,提...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有效储层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礁滩储层及层状白云岩储层三大类。陆上中—古生界盆地三类储层均有分布,海上第三系盆地主要发育礁滩储层。针对我国海相油气地质特别是陆上中—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复杂性,提出应该加强对勘探及认识程度相对较低的礁滩储层形成的原生岩性-成岩圈闭油气藏的研究与勘探工作。石灰岩古风化壳岩溶储层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白云岩储层的含油气性比较依赖于有效储盖组合及构造圈闭。鉴于我国海相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程度较低,故应该加强海相油气资源特别是陆上主要盆地海相油气资源及南海油气资源的研究与勘探开发,尤其要加强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编图等基础油气地质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类型 油气勘探 勘探方针 中国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火成岩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54
14
作者 谢庆宾 韩德馨 +1 位作者 朱筱敏 朱毅秀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4-86,共3页
三塘湖盆地的上、下二叠统和石炭系发育 3套典型的火成岩 ,主要岩类有玄武岩、安山岩和辉绿岩等 ;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隙和裂缝以及次生溶孔和裂缝 ,进一步可分为原生气孔、残余气孔、原生粒间孔隙、冷凝收缩缝、收缩节理、颗粒爆炸纹缝... 三塘湖盆地的上、下二叠统和石炭系发育 3套典型的火成岩 ,主要岩类有玄武岩、安山岩和辉绿岩等 ;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隙和裂缝以及次生溶孔和裂缝 ,进一步可分为原生气孔、残余气孔、原生粒间孔隙、冷凝收缩缝、收缩节理、颗粒爆炸纹缝、斑晶溶蚀孔、铸模孔、粒间溶孔、基质溶蚀孔、蚀变物溶蚀孔、裂缝充填再溶蚀孔、杏仁体溶孔、构造裂缝、风化裂缝、溶缝等。火成岩在成岩和后生变化过程中 ,发生了交代蚀变作用、充填作用和溶解作用等成岩事件 ,原生孔隙经历了复杂的充填和溶蚀过程才形成现今的面貌。火成岩的岩相、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控制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图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上古生界 火成岩 储集空间 类型 特征 火成岩油气藏
下载PDF
初论碳酸盐岩网络状油气藏──以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潜山油气藏为例 被引量:54
15
作者 周兴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8,共4页
网络状储集空间由被裂缝系统串联起来的孔洞系统构成,多发育在碳酸盐岩之中,所形成的油气藏形态的不规则性和结构的非均质性以及隐蔽性很强,在油气藏形态分类和勘探中,都应作为一种独立的基本类型。提出将其归入不规则油气藏大类,... 网络状储集空间由被裂缝系统串联起来的孔洞系统构成,多发育在碳酸盐岩之中,所形成的油气藏形态的不规则性和结构的非均质性以及隐蔽性很强,在油气藏形态分类和勘探中,都应作为一种独立的基本类型。提出将其归入不规则油气藏大类,作为与透镜状油气藏并列的单独类型,命名为“网络状油气藏”。概念是:以孔洞-裂缝系统为储渗空间,以四周致密岩层封闭为遮挡条件,形成的彼此独立的网络状不规则油气聚集。以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和四川盆地川南的网络状油气藏为例,论述其主要特征是储集空间为多个孔洞-裂缝系统,因而网络状含油储渗体系基本互不连通。勘探这类油气藏要特别重视研究岩溶发育及破裂改造的强度。轮南地区奥陶系潜山的勘探实践表明,评价网络状油气藏并预测其分布,必须采用地质、物探密切结合和多学科综合的技术与方法;在发现了商业性油气流井后,首先进行试采,认识稳产条件,再结合测试数据初步估计含油气范围,用压降法预测该井的可采储量,同时在地质条件相似处进一步钻探、试采,扩大储量,建成产能。对网络状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的认识和勘探技术的应用,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图4表2参8(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网络状 油气藏 奥陶系 轮南地区 类型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系潜山油气藏成藏组合及勘探技术 被引量:55
16
作者 吴永平 杨池银 王喜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渤海湾盆地大港和华北探区近年连续在千米桥等奥陶系潜山获得重要勘探突破 ,表明以奥陶系为主的潜山仍是有潜力的勘探领域。根据已发现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划分出 5类成藏组合 :潜山埋藏型 ,构造反转型 ,顺层溶蚀 运移型 ,晚期成岩 ... 渤海湾盆地大港和华北探区近年连续在千米桥等奥陶系潜山获得重要勘探突破 ,表明以奥陶系为主的潜山仍是有潜力的勘探领域。根据已发现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划分出 5类成藏组合 :潜山埋藏型 ,构造反转型 ,顺层溶蚀 运移型 ,晚期成岩 (侵蚀 )型 ,古生古储型。在原有潜山勘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燕山末期至早第三纪的构造反转对潜山发育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作用 ;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溶蚀具有多种途径和形式 ;逆冲构造体系是形成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和煤成油气藏的最有利构造样式。取得潜山勘探成果的关键因素是 :采用以叠前深度偏移为主的地震处理技术精确落实潜山圈闭 ;有针对性地选准研究工作思路 ,进行包括 10项研究内容的多学科地质综合研究 ,正确建立奥陶系潜山油气藏成因模式 ;形成以欠平衡为要点的十大钻井工艺技术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奥陶系 油气藏 成藏组合 勘探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54
17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2 位作者 张斌 苏劲 杨德彬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1-878,共8页
海相碳酸盐岩是近年来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由于中国海相盆地碳酸盐岩时代古老,使得油气分布十分复杂,勘探难度大。研究认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三个主要海相盆地古生界都发育优质烃源岩,主要以泥岩、泥灰岩和煤系为主,热演化程度多数... 海相碳酸盐岩是近年来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由于中国海相盆地碳酸盐岩时代古老,使得油气分布十分复杂,勘探难度大。研究认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三个主要海相盆地古生界都发育优质烃源岩,主要以泥岩、泥灰岩和煤系为主,热演化程度多数已进入高—过成熟阶段。其中,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组合在燕山期达到最大埋深,储层大部分都经历过原油裂解以上的高温过程,原油难以保存,以形成裂解气为主,或者是高成熟煤型气;而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继承性隆起部位始终没有经历180℃以上的高温条件,而且最大埋深是在喜山期以来,因此在构造高部位保存了大规模的古油藏。根据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被调整、改造与再富集过程的特点,把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分为原生油气藏和次生油气藏,存在单源单期充注成藏型和多源多期充注成藏型,建立了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碳酸盐岩 原油裂解气 油气藏类型 调整改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石炭系油气成藏控制因素新认识 被引量:54
18
作者 侯连华 邹才能 +4 位作者 匡立春 王京红 张光亚 况军 刘磊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3-517,共5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老油区勘探的有利储层分布规律、成藏模式和油气藏类型等关键技术难题展开研究,对其控制因素进行了重建。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的有利储层受断裂、裂缝和长时间风化淋滤控制,储层渗流能力主... 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老油区勘探的有利储层分布规律、成藏模式和油气藏类型等关键技术难题展开研究,对其控制因素进行了重建。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的有利储层受断裂、裂缝和长时间风化淋滤控制,储层渗流能力主要决定于微裂缝,而微裂缝主要分布于断裂附近2-3km范围内,断裂间距2-5km,提出了有利储层不受岩性控制、整带分布、沿断裂更发育等新认识,改变了有利储层受安山岩控制、局部分布的原认识。通过重建成藏模式和油藏类型,提出油气沿断裂带富集,改变了断裂起封堵作用的原认识;油藏类型由断块—岩性油藏变为断裂富集的大型地层油藏,由局部含油变为整带含油。在新认识指导下重新勘探,扩大了勘探范围,2005—2007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超过以往50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克-百断裂带 石炭系 成藏模式 油藏类型 控制因素
下载PDF
精细地层对比技术在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9
作者 王光付 战春光 +1 位作者 刘显太 朱玉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57,62,共3页
尕斯库勒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茫崖坳陷内 ,其中N1 —N2 1 油藏位于上第三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 (N2 1 )和中新统上干柴沟组 (N1 )。由于该油藏含油井段长(12 0 0m)、沉积相类型多、对比标志层少 ,加之区内存在逆断层、同一油砂体油水界面... 尕斯库勒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茫崖坳陷内 ,其中N1 —N2 1 油藏位于上第三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 (N2 1 )和中新统上干柴沟组 (N1 )。由于该油藏含油井段长(12 0 0m)、沉积相类型多、对比标志层少 ,加之区内存在逆断层、同一油砂体油水界面不一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导致地层对比工作复杂、构造形态不落实、油砂体分布规律不清楚。通过运用精细地层对比技术和计算机三维地质模型演示技术相结合 ,对N1 —N2 1 油藏进行研究 ,落实了断裂系统和构造形态、油砂体分布规律、油藏类型及控制因素 ,为方案调整提供了可靠的油藏模型 ;同时预测了有利的含油气区块 ,增加含油面积1.0km2 ,石油探明地质储量 110× 10 4 t。图 1参 3(王光付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斯库勒油田 精细地层对比 含油气区块 预测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类型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20
作者 邓运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6期359-364,共6页
就富生油凹陷、区域性盖层、下生上储构造-沉积条件和小凸起-大圈闭配置等4项内容,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的成藏控制因素.按背斜类型把区内上第三系油藏划分为5类.对盆地上第三系油气勘探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概括,强调加强研究区内... 就富生油凹陷、区域性盖层、下生上储构造-沉积条件和小凸起-大圈闭配置等4项内容,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的成藏控制因素.按背斜类型把区内上第三系油藏划分为5类.对盆地上第三系油气勘探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概括,强调加强研究区内针对上第三系油藏的浅层勘探及改进油藏测试方法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第三系 油藏类型 成藏模式 富生油凹陷 区域性盖层 地质 圈闭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