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7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 被引量:247
1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刘建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03,共5页
以胜利油区孤岛油田11J11密井网区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前人关于河流相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原型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方法,确定了地下点坝的识别标志。根据嫩江月亮泡曲流... 以胜利油区孤岛油田11J11密井网区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前人关于河流相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原型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方法,确定了地下点坝的识别标志。根据嫩江月亮泡曲流河段的卫星照片资料,推算了点坝长度与河流满岸宽度的关系式,并将其用于识别研究区点坝。总结了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的三类分布模式,应用经验公式、水平井及小井距资料确定了侧积体和侧积层的规模及产状,进而根据侧积层模式、规模及产状进行了研究区点坝内部构型解剖,用检查井动态资料进一步验证了解剖结果,最终建立了研究区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并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剩余油主要富集在点坝中上部。该方法在研究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用于类似油田储层精细研究及剩余油分布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侧积体 点坝 曲流河 油藏数值模拟 孤岛油田
下载PDF
储层地质建模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3
2
作者 吴胜和 李宇鹏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3期53-60,共8页
储层地质建模对于科学的油藏评价、油藏开发管理以及三维油藏数值模拟具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已有的建模算法和商业软件可满足地质特征三维分布的图形要求,并可进行初步的井间预测,但预测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简要介绍了各种建模方法研... 储层地质建模对于科学的油藏评价、油藏开发管理以及三维油藏数值模拟具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已有的建模算法和商业软件可满足地质特征三维分布的图形要求,并可进行初步的井间预测,但预测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简要介绍了各种建模方法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算法中亟需改进的问题,并从建模算法的改进、原型模型的丰富、地震信息的整合以及加强地质约束等方面论述了储层地质建模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地质建模 随机模拟 地质统计学
下载PDF
热水添加氮气泡沫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87
3
作者 袁士义 刘尚奇 +2 位作者 张义堂 张世民 赵郭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1,65,共6页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研究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转热水添加氮气化学剂泡沫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开采机理 ;对合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包括化学剂注入速度、注入浓度、气液比、注入方式及段塞大小等。在此基础上 ,针对...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研究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转热水添加氮气化学剂泡沫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开采机理 ;对合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包括化学剂注入速度、注入浓度、气液比、注入方式及段塞大小等。在此基础上 ,针对辽河油田锦 90块的油藏地质特点和开采现状 ,进行了开发指标预测 ,设计了先导试验方案。热水添加氮气化学剂驱油技术在矿场先导试验井组中已取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 ,单井组累积增油 2 13 78t。目前已扩大到 9个井组进行试验 ,预计这种技术将成为此类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有效的接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稠油开发 热水驱 氮气 表面活性剂 油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及其在薄层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4
4
作者 孙思敏 彭仕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41-44,48,共5页
地质统计学反演首先应用确定性反演方法得到波阻抗体,以了解储层的大致分布,并用于求取水平变差函数;然后从井点出发,井间遵从原始地震数据,通过随机模拟产生井间波阻抗,再将波阻抗转换成反射系数并与确定性反演方法求得的子波进行褶积... 地质统计学反演首先应用确定性反演方法得到波阻抗体,以了解储层的大致分布,并用于求取水平变差函数;然后从井点出发,井间遵从原始地震数据,通过随机模拟产生井间波阻抗,再将波阻抗转换成反射系数并与确定性反演方法求得的子波进行褶积产生合成地震道,通过反复迭代直至合成地震道与原始地震道达到一定程度的匹配.该方法有效地综合了地质、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反演结果是多个等概率的波阻抗数据体实现,符合输入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并受地质模型的约束,具有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高和地震数据的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可用于不确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反演 薄层砂体 随机模拟
下载PDF
中原油田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84
5
作者 任韶然 于洪敏 +2 位作者 左景栾 高海涛 林伟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3-416,共4页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中原油田胡12块原油的氧化性能与氧化规律,确定了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评价了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空气泡沫的封堵特性与调驱效果,优选了空气泡沫调驱的注采方案。矿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胡12块...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中原油田胡12块原油的氧化性能与氧化规律,确定了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评价了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空气泡沫的封堵特性与调驱效果,优选了空气泡沫调驱的注采方案。矿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胡12块原油具有良好的氧化性能,在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中,空气泡沫-空气-水交替注入效果较好。说明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非均质油藏 空气泡沫调驱技术 物理实验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李振泉 侯健 +3 位作者 曹绪龙 陈月明 宋新旺 王克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3,共5页
建立了油水两相流三维网络模拟模型。在水湿、油湿、中性3种储层条件下,通过微观模拟分别讨论了孔隙半径、孔喉比、形状因子、配位数等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湿和中性储层,孔隙半径、配位数愈小,形... 建立了油水两相流三维网络模拟模型。在水湿、油湿、中性3种储层条件下,通过微观模拟分别讨论了孔隙半径、孔喉比、形状因子、配位数等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湿和中性储层,孔隙半径、配位数愈小,形状因子愈大,孔隙中存在剩余油概率愈大;对于水湿性储层,孔隙半径增大,形状因子减小,产生剩余油的概率反而增加。具有合适配位数的孔隙,驱油效率较高,较大或较小配位数情况下孔隙中都容易产生剩余油。无论是水湿、油湿还是中性储层,随着孔喉比的增大,总体上孔隙中存在剩余油的概率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三维网络模型 润湿性 储层参数 微观模拟
下载PDF
致密储集层渗吸影响因素分析与渗吸作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60
7
作者 杨正明 刘学伟 +3 位作者 李海波 雷启鸿 骆雨田 王向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9-745,共7页
为了探索如何有效发挥裂缝与基质之间的渗吸作用、提高致密储集层开发效果,采用高压大模型物理模拟系统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建立了不同尺度岩心渗吸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致密储集层渗吸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水驱油时渗吸作用的定量... 为了探索如何有效发挥裂缝与基质之间的渗吸作用、提高致密储集层开发效果,采用高压大模型物理模拟系统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建立了不同尺度岩心渗吸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致密储集层渗吸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水驱油时渗吸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表明:逆向渗吸过程中,渗透率越低,油滴析出越晚,渗吸平衡时间越长,采出程度越低;裂缝可有效扩大致密基质与水接触的渗吸面积和渗吸前缘的范围,减小油排出的阻力,提高渗吸速度和采出程度;岩石越亲水,岩样的渗吸速度和采出程度越高。顺向渗吸过程中,渗透率越低,渗吸作用越明显;驱替采出程度与渗透率呈正相关,而渗吸采出程度与渗透率呈负相关。注水吞吐的渗吸距离要大于单纯的逆向渗吸距离,渗透率和注入倍数越大,渗吸距离越大。致密储集层大规模体积压裂与改变储集层润湿性、注水吞吐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致密储集层的渗吸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集层 物理模拟 核磁共振 渗吸作用 影响因素 作用距离
下载PDF
超稠油水平井CO_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 被引量:56
8
作者 李兆敏 鹿腾 +3 位作者 陶磊 李宾飞 张继国 李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0-605,共6页
为了改善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效果,通过室内驱油实验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的降黏机理。研究证实: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80.8%)明显高于常规蒸汽驱... 为了改善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效果,通过室内驱油实验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的降黏机理。研究证实: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80.8%)明显高于常规蒸汽驱驱油效率(65.4%);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实现了降黏剂、CO2与蒸汽协同降黏作用的滚动接替,从而有效降低了注汽压力,扩大了蒸汽波及范围即扩大了降黏区域,提高了产油速度。根据温度分布和降黏机理的不同可将降黏区分成4个复合降黏区,即蒸汽复合降黏区、热水复合降黏区、低温水复合降黏区和CO2-降黏剂复合降黏区。矿场应用表明,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在深部薄层超稠油油藏、深部厚层超稠油油藏和浅部薄层超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降黏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蒸汽吞吐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CO2 降黏剂
下载PDF
高煤阶煤层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陈振宏 王一兵 +2 位作者 郭凯 孙钦平 张亚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90-1395,共6页
水相存在使煤储层应力敏感性更加复杂,是煤层气开发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通过开展煤储层干样与湿样的应力敏感性实验,分析了煤储层应力敏感性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煤储层应力敏感性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煤储层... 水相存在使煤储层应力敏感性更加复杂,是煤层气开发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通过开展煤储层干样与湿样的应力敏感性实验,分析了煤储层应力敏感性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煤储层应力敏感性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煤储层具有强应力敏感性并且明显不可逆性。有效压力从2MPa增加到10MPa,气相渗透率降低90%;初始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有效应力降低以后,煤岩渗透率不能恢复到原始水平。水相存在使得煤层气藏应力敏感性更强,有效压力从2MPa增大到3MPa,3块煤岩湿样渗透率分别降低了66.0%、50.4%和58.5%,而干岩芯渗透率降低幅度均低于50%。同时随含水饱和度增高,表现出应力敏感性愈强的趋势。煤储层应力敏感性极大地影响煤层气井产能,储集层原始渗透性越差,应力敏感对产量的影响越大。因此,煤层气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煤层气排采初期,地层压力较高,一味地增大生产压差可能不会增加煤层气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应力敏感性 含水饱和度 数值模拟 产能
下载PDF
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沉积微相 被引量:31
10
作者 冯国庆 李允 +1 位作者 林作华 王玉明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沉积微相的正确划分对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及储层参数场的分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往的沉积微相研究中 ,微相边界的确定大多是由地质人员根据专家知识推断 ,具有主观性 ,难以适应高精度地质模型的要求。引入地质统计学中的序贯指示模... 沉积微相的正确划分对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及储层参数场的分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往的沉积微相研究中 ,微相边界的确定大多是由地质人员根据专家知识推断 ,具有主观性 ,难以适应高精度地质模型的要求。引入地质统计学中的序贯指示模拟方法 ,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随机模拟。通过在X油田S2 - 2小层的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 ,可产生多个反映现有微相平面分布的等概率模型 ,克服了因资料不全等原因而引起的模型的不确定性 ,结合地质人员的经验 ,可确定出满意的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储集层边界 随机模拟 地质统计学 油气藏 序贯指示模拟方法
下载PDF
高煤阶煤层气储层动态渗透率特征及其对煤层气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2
11
作者 陈振宏 陈艳鹏 +3 位作者 杨焦生 邓泽 赵玉红 王一兵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6-969,974,共5页
通过开展干样煤储层地质效应实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煤储层渗透性在开发过程中呈不对称"U"型变化,初期以应力敏感性为主,随着开发进程深入,基质收缩... 通过开展干样煤储层地质效应实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煤储层渗透性在开发过程中呈不对称"U"型变化,初期以应力敏感性为主,随着开发进程深入,基质收缩效应逐步增强。当压力从2MPa增加到10MPa时,气相渗透率降低90%;应力降低后,渗透率不能恢复到原始水平。P&M渗透率模型模拟结果说明,渗透率初期减小,后期增大;压力降至临界解吸压力4.4MPa时,渗透率降低了34%;继续降压至2.5MPa时,渗透率提高至初始水平,压力递减至0.7MPa时,渗透率增至初始渗透率的2.8倍。同时,煤储层地质效应严重影响煤层气井产能。因此,煤层气生产应以渗透率动态变化为依据,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地质效应 基质收缩 渗透率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页岩气藏运移机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51
12
作者 姚军 孙海 +3 位作者 樊冬艳 黄朝琴 孙致学 张国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8,共8页
基于双重连续介质,采用尘气模型(DGM)建立基岩和裂缝运动方程,基岩中考虑气体在基岩孔隙中黏性流、Knudsen扩散、分子扩散以及气体在基岩孔隙表面的吸附解吸,吸附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裂缝中考虑黏性流、Knudesen扩散和分子扩散机... 基于双重连续介质,采用尘气模型(DGM)建立基岩和裂缝运动方程,基岩中考虑气体在基岩孔隙中黏性流、Knudsen扩散、分子扩散以及气体在基岩孔隙表面的吸附解吸,吸附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裂缝中考虑黏性流、Knudesen扩散和分子扩散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岩-裂缝双重介质数值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影响页岩气藏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气产出气是游离气和吸附气解吸共同采出的结果,在给定的页岩气藏条件下,游离气影响更大,吸附对页岩气产能有较大影响,忽略吸附会导致预测产能偏低;Knudsen扩散(或Klinkenberg效应)对基岩视渗透率影响较大,越靠近生产井,Knudsen扩散和Klinkenberg效应的影响越大,基岩视渗透率随生产时间延长变大;裂缝渗透率越大,页岩气产量越大,基岩渗透率对页岩气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页岩气 双重介质 尘气模型 吸附 有限元法 运移机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吉林油田低渗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 被引量:50
13
作者 赵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4-599,共6页
针对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状况,建立了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适应性地质参数评价标准,根据不同渗透率级别,优选出2类8个适合水平井开发区块。以M区块、N区块、E区块水平井开发油藏为例,从精细地质体描述、油藏工程参数优化... 针对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状况,建立了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适应性地质参数评价标准,根据不同渗透率级别,优选出2类8个适合水平井开发区块。以M区块、N区块、E区块水平井开发油藏为例,从精细地质体描述、油藏工程参数优化、投产投注方案优化、水平井轨迹控制、能量补充5个方面对水平井油藏工程优化设计进行研究,给出了适合吉林油田地质特点的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参数,形成了水平井系列开发技术。利用Eclipse软件对N区块不同能量补充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直井位于水平井趾端注水时,水平井产量最高。M区块水平井应用效果表明,水平井平均累计产油量是周围直井130-6井同期累计产油量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油藏工程 参数优化 能量补充 轨迹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美国水质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云生 刘伟江 +1 位作者 吴悦颖 王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8-73,共6页
美国在水质模型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很多模型都有其特有的使用条件和特征。文中对由美国环保局推荐、已得到广泛应用的水质模型作一综述,介绍模型的主要功能和用途,以供我国开展容量总量控制借鉴。
关键词 水质模型 河流 流域 水库 模拟 美国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薄砂体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5
作者 张义 尹艳树 秦志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研究区储层具有厚度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相变快等特点,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受制于地震频带,很难精确地刻画薄储层。地质统计学反演结合了地质统计学建模和地震反演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地震横向覆盖面广、分辨率高、测井纵向采样密集... 研究区储层具有厚度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相变快等特点,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受制于地震频带,很难精确地刻画薄储层。地质统计学反演结合了地质统计学建模和地震反演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地震横向覆盖面广、分辨率高、测井纵向采样密集的特点,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文中在测井资料质控和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参数分析、随机模拟的基础上,确定了运用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方法对核三段Ⅳ—Ⅵ油组进行储层预测,并与确定性反演、随机模拟方法生成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统计学反演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垂向分辨率,可以有效识别出薄层砂体,为研究区有利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反演 储层预测 薄储层 变差函数 随机模拟
下载PDF
二氧化碳—原油多相多组分渗流机理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沈平平 黄磊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7-251,共5页
二氧化碳与烃类体系的多相多组分渗流机理,对于深入理解实际油田注二氧化碳的驱替特征、提高采收率及地质埋存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细管和多次接触实验以及包含相间传质的多相多组分CO2驱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系统研究了CO2—原油... 二氧化碳与烃类体系的多相多组分渗流机理,对于深入理解实际油田注二氧化碳的驱替特征、提高采收率及地质埋存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细管和多次接触实验以及包含相间传质的多相多组分CO2驱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系统研究了CO2—原油体系的相变规律以及多组分体系的变相态渗流特征。结果表明,CO2能够大量蒸发C11以下的烃组分,甚至能够蒸发C32等重烃组分;CO2气驱过程是一个蒸发与凝析的混合过程,混相带出现在气驱前缘附近;温度越高,CH4和N2含量越大,最小混相压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油 地层原油 多相多组分 渗流机理 最小混相压力 模拟实验
下载PDF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1
17
作者 周贤文 汤达帧 张春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6,12,共7页
对国内外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调研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不断满足油田开发研究和实践的需要,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向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方向发展:采用精细地质方法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随机模拟、非均质性的表征技术等方法与数... 对国内外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调研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不断满足油田开发研究和实践的需要,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向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方向发展:采用精细地质方法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随机模拟、非均质性的表征技术等方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并考虑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和动态地质建模的精细数值模拟等方法,将精细油藏描述的方法和成果应用于精细油藏数值模拟之中,为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提供更加精细真实的地质模型;通过发展网格技术和数值解法提高数值模拟的求解精度,国外较多地采用了有限元方法,在发展网格技术和数值解法提高数值模拟的求解精度方面处于领先位置,并初步提出了一套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地质模型评价方法来定量评价数值模拟精度。综合分析认为,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将向着多学科、一体化、高速、多功能集成和系统耦合模拟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数值模拟 地质模型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随机建模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李少华 张昌民 尹艳树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16,共7页
河流相储层在我国石油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其具有很强非均质性的特点 ,使得难以对其进行定量描述 .随机建模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并逐渐完善的一项先进的储层表征技术 ,它能够较好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 .介绍了包括布尔模拟、... 河流相储层在我国石油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其具有很强非均质性的特点 ,使得难以对其进行定量描述 .随机建模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并逐渐完善的一项先进的储层表征技术 ,它能够较好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 .介绍了包括布尔模拟、顺序指示模拟、截断高斯模拟、目标法及层次目标法 ,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可表征储层非均质性及对储层不确定性进行定量评价 ,适合我国以陆源碎屑岩储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 随机建模 模拟方法 陆相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储层成岩作用与模拟 被引量:40
19
作者 朱筱敏 孙超 +2 位作者 刘成林 钟大康 严启团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通过苏里格气田气层与非气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特征对比,分析了气层与非气层成岩相的差异。气层主要发育在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溶孔成岩相和含泥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溶孔相中,非气层则主要发育在含泥(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致密压实... 通过苏里格气田气层与非气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特征对比,分析了气层与非气层成岩相的差异。气层主要发育在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溶孔成岩相和含泥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溶孔相中,非气层则主要发育在含泥(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致密压实相和含泥(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残余粒间孔相中。通过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物理和数学模拟,在成岩演化中成岩阶段A期,大量有机酸的排出,溶蚀了苏里格气田储层凝灰质和长石等易溶组分,形成次生孔隙。由于沉积水体能量强弱差别、成岩作用的不同,中粗粒与细粒沉积物成岩演化途径不同,中粗粒沉积物次生孔隙发育,残余一定的原生孔隙,总孔隙度较大,易形成气层;细粒沉积物原生孔隙消失殆尽,次生孔隙少,总孔隙度很小,不易形成气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 储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下载PDF
油藏早期评价阶段储层建模技术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27
20
作者 文健 裘怿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8-93,共6页
随机建模是目前储层建模技术的突出发展动向之一。本文简介随机建模技术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储层的随机性质,并将模拟与拟合进行比较,从而说明采用随机建模技术的必要性;对目前常见的随机建模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几种常见离散型模... 随机建模是目前储层建模技术的突出发展动向之一。本文简介随机建模技术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储层的随机性质,并将模拟与拟合进行比较,从而说明采用随机建模技术的必要性;对目前常见的随机建模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几种常见离散型模型适用的随机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的优缺点;论述了地质认识及现有确定性建模方法在随机建模中的作用,指出油藏早期评价阶段储层建模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在多种技术联合的基础上,应用随机建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 储集层 油藏模拟 油田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