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诅咒论”及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郑闻天 申晓若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35-140,共6页
非洲是物产丰富且历史悠久的大陆,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就非洲自身的发展而言,非洲各族人民的福祉没有与世界经济发展同步,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逐年下降。"资源诅咒理论"从经济传导机制和政治传导机制两方面可以解释非... 非洲是物产丰富且历史悠久的大陆,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就非洲自身的发展而言,非洲各族人民的福祉没有与世界经济发展同步,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逐年下降。"资源诅咒理论"从经济传导机制和政治传导机制两方面可以解释非洲国家资源丰富却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探索解决非洲发展缓慢、经济落后的方案提供了理论路径。从经济传导机制上看,丰富的资源容易助长"荷兰病"并导致经济结构单一挤出制造业,从而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从政治传导机制上看,缺乏强大的、民主的政治领导力易滋生腐败和寻租行为并阻碍非洲人力资源的更新换代,导致非洲的现代化进程滞后。只有以资源面前人人平等为社会发展的准则,将国家资源视为全社会的公众资产,在国家的民主决策下加以支配和利用,非洲人民才能避免"资源诅咒"的结局而共享资源有效利用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经济 资源诅咒 殖民地经济 "荷兰病" 寻租与腐败
下载PDF
论警察权力寻租性腐败的产生及其制约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92,共8页
权力具有公共性,但公权力的运行往往会偏离公共利益这个目标,演变成权力行使主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导致寻租性腐败的产生。按照现代的寻租理论,通过对警察权力1寻租实例的解析发现,只要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政府干预存在,就会有经济租金的产生... 权力具有公共性,但公权力的运行往往会偏离公共利益这个目标,演变成权力行使主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导致寻租性腐败的产生。按照现代的寻租理论,通过对警察权力1寻租实例的解析发现,只要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政府干预存在,就会有经济租金的产生;只要有经济租金的存在,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就不可避免。因此,对权力寻租的防治应当从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控制租金的产生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租 寻租性腐败 行政干预 权力寻租
下载PDF
经济学视角下的腐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娜 张富强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69-71,74,共4页
从经济学的角度将腐败分为贪污型腐败和寻租型腐败,并对它们产生原因进行经济经济学分析,从而提出合乎经济学逻辑的治理腐败的四条对策。
关键词 腐败 经济学 贪污型腐败 寻租型腐败 对策
下载PDF
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寻租腐败及其治理的再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司林波 王兰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75-77,共3页
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寻租活动是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寻租行为,主要指一定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利用法律赋予的某些合法的公共行政权力,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或方式,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非法地实现一定的公共行政权力与一定的经济财富之间... 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寻租活动是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寻租行为,主要指一定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利用法律赋予的某些合法的公共行政权力,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或方式,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非法地实现一定的公共行政权力与一定的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易,或一种公共行政权力与另一种公共行政权力的交换的特定行政现象,即通常所说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或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租腐败 制度 机制
下载PDF
政府部门谋位型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5
作者 刘启君 杨卫东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53-61,共9页
分析了我国政府部门由职务变动引发的腐败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的现状之下,含有经济租金的一些政府部门职位成为一些人追逐的目标,加上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晋升制度还不够完善、政府组织的职位派生能力有限、政府组织与官员... 分析了我国政府部门由职务变动引发的腐败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的现状之下,含有经济租金的一些政府部门职位成为一些人追逐的目标,加上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晋升制度还不够完善、政府组织的职位派生能力有限、政府组织与官员个人在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补偿机制方面政府职位与经济福利待遇联系紧密等,为以谋取政府职务为目标的腐败行为提供了条件。谋位型腐败同时还成为引发谋利型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采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将谋位型腐败与谋利型腐败糅合在一个模型中加以分析,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谋位型腐败发生的概率与参与同一职位竞争的人数负相关;工作能力弱的备选人相对于工作能力强的备选人更加倾向于采用行贿的手段谋取职务晋升;在两个备选人的工作能力和绩效相当的情况下,谋位型腐败发生的概率上升;谋位者个人、特别是握有人事安排决策权的部门负责人的腐败倾向性是谋位型腐败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同职位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越大,越易引发谋位型腐败。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部门 职务变动 晋升激励 谋位型腐败 谋利型腐败
下载PDF
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决定机制——对寻租腐败与代理腐败的数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仉建涛 王文剑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72-75,共4页
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分为代理腐败和寻租腐败两种类型,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可以运用数理模型分析影响两种腐败行为的相关因素。要遏止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就要提高检查腐败行为的工作质量,加大惩处力度。同时,还应针对不同的腐败行为,实施... 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分为代理腐败和寻租腐败两种类型,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可以运用数理模型分析影响两种腐败行为的相关因素。要遏止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就要提高检查腐败行为的工作质量,加大惩处力度。同时,还应针对不同的腐败行为,实施相应的惩处,使政府机构的腐败行为减少到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 委托人 寻租腐败 代理腐败 惩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