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rrelation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Renal Scintigraphy and Son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nal Disorders 被引量:1
1
作者 Maithaa H. Alsubhi Atheer A. Alghanmi +2 位作者 Yara H. Alzabidi Alhanouf K. Bafail Saeed M. Bafaraj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2年第6期56-65,共10页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amalgamation of scintigraphy and sonography techniques in prognosticating renal disease. Methods: All the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renal scintigraphy while 68 patients underwent renal ultras...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amalgamation of scintigraphy and sonography techniques in prognosticating renal disease. Methods: All the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renal scintigraphy while 68 patients underwent renal ultrasonography. Ninety-six patients’ imaging dat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cluding 43 females and 53 males. Renal U/S reported anatomical renal anomaly in 94.1% of patients versus 85.4% detected by scintigraphy. There were 41 patients out of 68 diagnosed with hydronephrosis and 21 of them were suffering from mild hydronephrosis as suggested by U/S imaging.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SPSS 21 software. Results: Renal scintigraphy of 41 hydronephrotic patients validated that 19 patients had non-obstructive bilateral pelvic dilation while the remaining 22 with mild to severe obstruction. Ultrasonography diagnosed 4 patients with renal obstruction. Conversely, renal scintigraphy validated 2 of them with renal obstruction based on renal function. Conclusions: Renal scintigraphy is not significant in diagnosing kidney disease;rather this is a vibrant imaging tool providing supplementary data based on renal function. An effectively targeted intervention regime can be achieved by correlating renal scintigraphy and renal ultrasonography results to minimize renal disease incid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al disorders renal Scintigraphy SONOGRAPHY
下载PD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urethral valves: a rare association
2
作者 Sahnoun Lassaad Lamiri Rachida +6 位作者 Ben Saad Manel Salem Randa Mekki Mongi Maazoun Kais Krichene Imed Chahed J. Nouri Abdellatif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1年第3期34-36,共3页
Association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urethral valve is a rare congenital anomaly causing lower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This paper highlights our experience with a two-month-old boy with double urethral... Association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urethral valve is a rare congenital anomaly causing lower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This paper highlights our experience with a two-month-old boy with double urethral valves. Antenatal ultrasonography failed to detect any abnormality. At the age of 1 month, he presented with urinary dribbling, straining at micturition, and febril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linically, the urethra was dilated at micturition.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retrograde urethrogram and urethroscopy. Endoscopic ablation of both valves was done by electrocautery hoo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RIOR URETHRAL VALVE POSTERIOR URETHRAL VALVE renal disorders Double Infravesical OBSTRUCTION
下载PDF
尿D-氨基酸氧化酶的ELISA检测和临床应用
3
作者 许迅辉 包林平 +2 位作者 吴兆龙 阮国芬 李秀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0年第4期156-157,共2页
目的为探索尿D-氨基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多克隆的IgG片段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系统测定尿D-氨基酸的含量。检测了21例正常人和44例各种肾脏疾病患者尿DAO浓度,同时测定尿N-乙酸-β-D-氨基葡... 目的为探索尿D-氨基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多克隆的IgG片段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系统测定尿D-氨基酸的含量。检测了21例正常人和44例各种肾脏疾病患者尿DAO浓度,同时测定尿N-乙酸-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α1-微球蛋白(AMG)。结果尿DAO在各种肾脏疾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并显示尿DAO与NAG和AMG有高度相关性(r=0.729,P<0.01,r=0.643,P<0.01)。结论提示尿 DAO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肾功能不良的监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酸氧化酶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免疫 尿监测 肾脏疾病
下载PDF
治疗干预对SLE患者血清和尿液MC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郝伟丽 周晓鸿 +3 位作者 邓丹琪 付萍 郭芸 姜福琼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及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常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SLE患者40例,分为有肾脏损害组和无肾脏损害组、有血液系统损害组和无血液系统损害组、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及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常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SLE患者40例,分为有肾脏损害组和无肾脏损害组、有血液系统损害组和无血液系统损害组、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用于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及尿液MCP-1水平。结果 40例SLE患者治疗后血清和尿液MCP-1分别为17.03±20.01pg/mL,23.04±23.6pg/mL,与治疗前(分别为23.76±29.08pg/mL和35.29±39.80pg/mL)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0,P=0.00)。有肾脏损害组及血液系统损害组的血清、尿液MCP-1水平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激素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的血清和尿液MCP-1水平治疗后也有显著性下降(分别为10.65±8.31pg/mL,10.65±8.30pg/mL,8.98±7.38pg/mL,19.90±20.04pg/mL,P均<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及尿液MCP-1水平可反映病情活动度和常规治疗效果,检测SLE患者尿液MCP-1水平也有助于了解肾脏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肾脏损害 血液系统损害
下载PDF
毒邪所致肾系疾病的病机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秀 王振兴 王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08-111,共4页
毒邪所致肾系病机是指毒邪侵犯肾脏系统导致肾系生理功能障碍,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形质发生异常的内在机理。本文将毒邪所致肾系病机概括为毒邪犯肾,毒损肾络,毒侵溺窍,毒邪犯骨以及肾虚毒滞五个方面。这对深入研究毒邪致病机理,明确其传... 毒邪所致肾系病机是指毒邪侵犯肾脏系统导致肾系生理功能障碍,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形质发生异常的内在机理。本文将毒邪所致肾系病机概括为毒邪犯肾,毒损肾络,毒侵溺窍,毒邪犯骨以及肾虚毒滞五个方面。这对深入研究毒邪致病机理,明确其传变转归规律和辨证论治,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系 肾系疾病 中医病机
下载PDF
儿童Bartter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雪钧 李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Bartt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Bartt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儿中表现为生长发育迟滞14例(93.3%),纳差12例(80.0%),呕吐7例(46.7%),腹泻5例(33.3%),多饮多尿5例(33.3%),乏力4例(26.... 目的探讨儿童Bartt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Bartt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儿中表现为生长发育迟滞14例(93.3%),纳差12例(80.0%),呕吐7例(46.7%),腹泻5例(33.3%),多饮多尿5例(33.3%),乏力4例(26.7%)。15例患儿均有低氯血症、低钾血症,其中重度低钾血症10例,12例患儿出现代谢性碱中毒。15例患儿中经典型Bartter综合征10例、新生儿型Bartter综合征3例、变异型Bartter综合征(Gitelman综合征)2例。15例患儿均给予大剂量补钾等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口服螺内酯、布洛芬悬液及卡托普利后,症状基本控制。结论儿童出现不明原因持续性低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及生长发育迟滞时需警惕该病可能,结合临床表现及氢氯噻嗪试验基本可诊断,基因诊断是最可靠的方法。目前主要以补钾、补镁、醛固酮拮抗剂、前列腺素拮抗剂等综合治疗为主,需终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TER综合征 低钾 代谢性碱中毒 肾小管疾病 儿童
下载PDF
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2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李庆美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肾盂加肾后唇肾实质联合切开的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2例,其中11例采用低温下肾动脉阻断法;26例采用两排扣锁式肾实质全层缝合法切开肾实质;5例直接切开肾实质,然后从肾中下1/... 目的探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肾盂加肾后唇肾实质联合切开的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2例,其中11例采用低温下肾动脉阻断法;26例采用两排扣锁式肾实质全层缝合法切开肾实质;5例直接切开肾实质,然后从肾中下1/3交接处向肾下盏作一斜形切口,即可在直视下探查各肾盏取出结石,肾盂肾实质分层缝合。结果36例结石一次完全取净,6例有1~3粒不等的残留小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结论肾盂加肾后唇肾实质联合切开术具有结石取净率高,肾功能损害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肾脏疾病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肾脏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8
作者 卫诺 印影 +1 位作者 张林瑾 陈伟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调查住院肾脏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探讨发生感染原因,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上半年上海某三甲医院肾脏内科989例患者出院病历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用SPSS软件进行... 目的调查住院肾脏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探讨发生感染原因,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上半年上海某三甲医院肾脏内科989例患者出院病历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9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率为10.21%。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尤其是营养状况、激素应用等因素影响着院内感染率。结论分析影响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确立标准预防概念、加强健康教育、规范化护理等,对降低院内感染率,降低住院费用,提高肾脏病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肾脏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钙尿症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全婷婷 王鸥 邢小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尿钙排泄是在多种激素作用下由胃肠道、骨骼、肾脏相互作用完成。特发性高钙尿症、遗传性肾小管病变所致的高钙尿症受多基因调控。有研究发现,部分特发性高钙尿症及肾小管病变所致高钙尿症患者可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发展可... 尿钙排泄是在多种激素作用下由胃肠道、骨骼、肾脏相互作用完成。特发性高钙尿症、遗传性肾小管病变所致的高钙尿症受多基因调控。有研究发现,部分特发性高钙尿症及肾小管病变所致高钙尿症患者可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发展可能会影响患者骨骼代谢。但目前对两者关系及可能的发病机制研究甚少,进一步研究及探讨可减少高钙尿症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特发性高钙尿症及遗传性肾小管病变所致的高钙尿症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肾小管病变 特发性高钙尿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与护理49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师英 熊赛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与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通过中医治疗和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药物和护理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护...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与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通过中医治疗和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药物和护理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7.5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通过中医治疗和护理,治疗效果较佳,并能改善患者临床方面的症状和肾功能,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与护理 慢性肾衰竭 肾功能代谢紊乱综合征
下载PDF
低钾血症致肾囊性病变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苏白鸽 张宏文 +4 位作者 徐可 王芳 刘晓宇 肖慧捷 姚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导致的获得性肾囊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总结2例以慢性低钾血症为主要表现、伴有肾囊性病变的肾小管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6岁和14岁,例1原发病为Dent病(...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导致的获得性肾囊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总结2例以慢性低钾血症为主要表现、伴有肾囊性病变的肾小管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6岁和14岁,例1原发病为Dent病(1型)、例2为肾小管酸中毒(1型),共同特点为长期低钾血症史,未正规治疗、随访,均合并多发肾脏囊肿,无其他遗传性肾囊性病变的证据,例1合并肾功能异常、例2合并肾钙化。结论长期低钾血症可导致肾囊性病变,早期诊治、治疗和规律随访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肾囊性病变 肾小管疾病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肾小管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X线诊断
12
作者 周辅昔 《海南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31-32,共2页
Four children cases of osteodystrophy due to renal tubular disorders consisted of three of renal tubular acidosis and one of Fanconi’s syndrome were reported. Osteodystrophy due to renal tubular disorders in children... Four children cases of osteodystrophy due to renal tubular disorders consisted of three of renal tubular acidosis and one of Fanconi’s syndrome were reported. Osteodystrophy due to renal tubular disorders in children can be easily misdiagnosed as pituitary dwarf or pitui -tary diabetes inspidus because it often manifestes growth retardation and diabetes insipidus clinically.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agnosing this disease by detecting rickets changes of the b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小管性 骨营养不良 X线诊断
下载PDF
Ⅲ型Bartter综合征一家系遗传学分析和产前诊断
13
作者 席惠 马娜 +4 位作者 庞佳伦 彭莹 贾政军 王华 李浩贤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联合运用多种遗传学技术对1例Ⅲ型Bartter综合征家系进行致病突变分析和产前诊断。方法应用高通量捕获测序技术、MLPA、PCR-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进行Bartter综合征相关致病基因的检测及家系分析;明确遗传学病因后对已妊娠4个月的... 目的联合运用多种遗传学技术对1例Ⅲ型Bartter综合征家系进行致病突变分析和产前诊断。方法应用高通量捕获测序技术、MLPA、PCR-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进行Bartter综合征相关致病基因的检测及家系分析;明确遗传学病因后对已妊娠4个月的先证者母亲抽取羊水应用MLPA、PCR-Sanger测序法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先证者CLCNKB基因存在c.del1389(A)纯合突变合并1-18号外显子杂合性缺失。家系分析显示这两种突变分别源自父亲和母亲。产前诊断结果显示胎儿与先证者基因型一致。结论 CLCNKB基因的c.del1389(A)纯合突变合并1-18号外显子杂合性缺失为先证者的病因,产前诊断可以预防该家系Bartter综合征患儿的再次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TER综合征 遗传性肾小管疾病 CLCNKB基因 产前诊断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肾微循环功能障碍、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振媚 侯宇婕 +2 位作者 潘锡正 黄群英 庞振瑶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888-890,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微循环功能障碍、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3例,按是否合并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分为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组(40例)和无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组(33例),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者5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微循环功能障碍、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3例,按是否合并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分为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组(40例)和无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组(33例),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心脏彩色多普勒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组LVMI、IMT、斑块积分、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组,无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重构可能与肾微循环功能障碍、hs-CRP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循环功能障碍 超敏C反应蛋白 心血管重构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成对框基因2敲除小鼠 被引量:1
15
作者 蔚洪恩 王敏 +2 位作者 赵敏 石祥呈 李荣山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3-617,共5页
目的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重组CRISPR相关核酸酶9(Cas9)技术双切口法制备成对框基因2(Pax2)敲除小鼠,为探讨Pax2基因在多个系统发育的作用提供动物模型。方法根据Pax2基因序列设计sgRNA,设计出的sgRNA和Cas9体外转... 目的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重组CRISPR相关核酸酶9(Cas9)技术双切口法制备成对框基因2(Pax2)敲除小鼠,为探讨Pax2基因在多个系统发育的作用提供动物模型。方法根据Pax2基因序列设计sgRNA,设计出的sgRNA和Cas9体外转录后显微注射到C57BL/6J小鼠的受精卵中,F0代小鼠出生后取其基因DNA测序鉴定基因型。共获得8只F0代小鼠,使敲除成功的F0代小鼠与野生C57BL/6J小鼠交配,获得F1代小鼠,后均采用基因成功敲除的小鼠与C57BL/6J小鼠进行交配,可获得稳定的Pax2基因敲除小鼠。结果成功获得可稳定繁殖的Pax2杂合子基因敲除小鼠,其Pax2基因缺失1628 bp;组织HE染色显示,敲除小鼠的肾小球数量明显减少;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敲除小鼠的肾皮质Pax2蛋白表达较野生型小鼠减少。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成功构建Pax2杂合子基因敲除小鼠,为进一步研究Pax2基因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对框基因2 CRISPR/Cas9技术 基因敲除 肾脏发育障碍 免疫印迹法 小鼠
下载PDF
肾性糖尿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自华 陈丽珠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286-1289,共4页
肾性糖尿(RG)是因近端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障碍引起的遗传病,由SLC5A2基因突变所致。SLC5A2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钠-葡萄糖转运体2(SGLT2)缺陷,引起近端肾小管S1段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减少,致终尿中葡萄糖增多,表现为尿葡... 肾性糖尿(RG)是因近端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障碍引起的遗传病,由SLC5A2基因突变所致。SLC5A2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钠-葡萄糖转运体2(SGLT2)缺陷,引起近端肾小管S1段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减少,致终尿中葡萄糖增多,表现为尿葡萄糖阳性。RG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尿糖阳性,尿糖成分是葡萄糖,而血糖水平正常;其遗传方式呈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RG的诊断依据:持续且相对稳定的尿糖(10-100g/d);尿糖成分为葡萄糖;空腹血浆血糖水平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碳水化合物储存和利用正常,饮食中无明显碳水化合物不足。RG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需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且运动和锻炼不可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糖尿 先天性肾小管转运障碍 葡萄糖重吸收 SLCSA2基因 钠-葡萄糖转运体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