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72
1
作者 杨泽康 田佳 +3 位作者 李万源 苏文瑞 郭睿妍 刘文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627-7636,共10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筛选目标年份及其前后各1年的夏季(6—9月)Landsat遥感影像,去除有云像元,掩膜水体信息,采取中值合成提取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生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快速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果表明:(1)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和干度(NDSI)4个指标在第1主成分(PC1)上的平均贡献率为89.60%,依据PC1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在黄河流域是可行的。(2)1990—2019年,黄河流域RSEI总体呈现出“快速变好→缓慢转好”2个阶段,1990—2000年增长趋势平均为0.005/a,增长率为11.69%,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差转为较差(10.18万km^(2))、较差转为中等(5.69万km^(2))、中等转为良(7.08万km^(2))贡献较大;2000—2019年增长趋势平均为0.001/a,增长率仅为3.86%,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较差转为差(6.10万km^(2))、良转为中等(4.09万km^(2))贡献较大。(3)1990—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面积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76.38%,其中显著提升的面积占26.14%;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面积占黄河流域总面积23.62%,其中显著降低的面积仅占1.46%。30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实施生态工程的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最快,而一些国家重点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恶化,使用GEE平台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Google Earth Engine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的城市群生态质量长时序动态监测——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渊 赵宇豪 吴健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461-8473,共13页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强烈,及时动态地监测生态现状及其变化信息对城市生态的管理和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遥感生态指数(RSEI)是一种客观、快速和简便的生态质量监测和评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研究领域,但在...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强烈,及时动态地监测生态现状及其变化信息对城市生态的管理和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遥感生态指数(RSEI)是一种客观、快速和简便的生态质量监测和评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研究领域,但在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监测时往往面临云遮挡和拼接困难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对1988—2018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共3530景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批量去云,采用中值合成法逐年计算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等遥感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评价了该区域近30年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该方法改善了遥感生态指数在大范围长时序监测中数据缺失和拼接困难等问题,增加了时间序列的可比性。研究表明:(1)遥感生态指数能够较好地表征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质量,其中绿度和湿度指标与其呈正相关,干度和热度指标与其呈负相关;(2)时间上,三十年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质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下降趋势,空间上,生态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呈现西北和东北部高和中部低的状态。重度和中度退化区主要集中在区域中部,总体改善区域主要位于西部和东北部,基本不变区域主要包括北部区域以及香港,轻度退化区分布较为分散;(3)基于GEE云计算的图像处理可以较好的改善遥感数据缺失、色差和时间不一致等问题,极大的提高影像处理的效率,扩展了遥感生态指数在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以为提升遥感生态指数适用范围和准确度提供参考,并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生态保护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Google Earth Engine 生态质量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基于植被覆盖度和遥感生态指数的成都市锦江区生态质量评估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志超 何新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2-500,共9页
快速准确评估城市生态质量及变化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高速发展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研究选择成都市锦江区2002、2009和2018年Landsat 5/8遥感影像,使用植被覆盖度(FVC)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其2002—2018年间的... 快速准确评估城市生态质量及变化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高速发展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研究选择成都市锦江区2002、2009和2018年Landsat 5/8遥感影像,使用植被覆盖度(FVC)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其2002—2018年间的生态质量及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发现:(1)锦江区2002、2009和2018年FVC分别为0.522、0.493和0.502,呈先下降后略有回升的整体下降趋势;而RSEI分别为0.526、0.517和0.505,呈连续下降趋势。(2)锦江区整体生态质量一般,在16 a间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生态质量优良区域减少。以新建成区为主的锦江区南部生态质量急剧下降,以旧城区为主的锦江区北部生态质量逐步变好。(3)FVC与RSEI两者之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于一致,植被覆盖是锦江区生态质量的主要积极影响因素;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成区是锦江区生态质量的主要消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FVC和RSEI能够反映2002—2018年间的锦江区生态质量及变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锦江区 植被覆盖度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质量
下载PDF
基于关键指标的黄河流域近20年生态系统质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冠稳 高晓奇 肖能文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45-2953,共9页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中长期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时空变化,可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长时间序列MODIS数据,提取能够反映生态系统质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叶面积指...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中长期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时空变化,可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长时间序列MODIS数据,提取能够反映生态系统质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叶面积指数(LAI)、表层水分含量指数(SWCI)和陆地表面温度(LST)4个关键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结合Sen+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分析黄河流域2000—2018年生态系统质量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年、2010年、2018年3个年份RSEI与各指标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856,均高于各指标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RSEI能够综合反映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近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存在局部改善与退化并存的现象,其中改善面积占52.84%,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退化面积占18.48%,主要分布在黄河源区、陕西关中盆地和黄河下游.Hurst指数分析表明,黄河源区生态系统质量未来呈改善趋势,黄土高原持续性改善和未来退化趋势并存,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南麓、子午岭以未来变化不确定为主,陕西关中盆地以持续性退化为主,生态系统质量未来变化趋势不确定和持续性退化的区域仍需要持续关注.研究显示,基于关键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能够综合反映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状况,近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改善面积占52.84%,远高于退化面积(18.48%),且黄河源区生态系统质量未来以改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系统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HURST指数
下载PDF
基于Landsat的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及其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永祥 徐园园 +5 位作者 杨佳嘉 陈裕鑫 魏佳轩 周娟 张未来 程武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278-6292,共15页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最后一道关口,研究其生态质量发展对于有效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1—2021年间的Landsat影像等数据,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最后一道关口,研究其生态质量发展对于有效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1—2021年间的Landsat影像等数据,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RSEI),并采用Sen(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和MK(Mann-Kendall)检验研究其变化趋势以及利用Hurst指数模型分析RSEI的持续特征。利用空间转移矩阵和重心迁移模型研究其在空间上分布特征的变化情况,最后使用降水、风速、近地表气温、海拔等辅助数据为影响因素,结合地理探测器进一步探究RSEI变化驱动力,探讨重庆市2011—2021的RSEI空间分布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重庆市多年平均RSEI为0.593,使用等间距法将其划分的等级为差、较差、中等、良、优的面积占比分别为2.48%、8.28%、38.32%、41,87%、9.05%。从整体来看重庆市生态质量水平较高,重庆市年际RSEI以显著趋势波动增长。(2)RSEI等级为差的地区空间上主要集中于重庆西部;较差等级主要围绕差一级的周围;中等等级主要位于重庆市中西部;有超过一半的区域RSEI等级为良或优,分布在重庆市中北部地区。(3)利用Hurst指数与Sen氏趋势分析结果利用ArcGIS叠加分析,结果共计有总体53.3%的RSEI会保持增长的可持续性。(4)通过因子探测,本文发现以近地表气温、海拔为主的自然因素以及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为因素是影响重庆市RSEI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5)从RSEI空间分布变化来看2011—2021年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发生了“较差→中等”、“较差→良”、“中等→良”、“良→优”这四个路径,整体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重庆市 趋势分析 时空变化 长江上游
下载PDF
基于GEE和RSEI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何天星 田宁 +3 位作者 周锐 马群 张洁 高峻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6-444,共9页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及时监测与定量评估,可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管控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本研究基于Landsat5/TM和Landsat8/OLI影像,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综合考虑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等多...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及时监测与定量评估,可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管控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本研究基于Landsat5/TM和Landsat8/OLI影像,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综合考虑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等多种生态环境要素,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了评估,并结合GDP和人口数据分析了社会经济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度是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贡献率最大的指标,且具有正面效应,而热度指标是引起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其中,青浦区生态环境质量上升趋势明显,而吴江区和嘉善县的生态环境质量略有下降;2000—2020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区域面积占比(30.45%)略高于下降区域(28.35%),良好和优等级区域占比由27.34%增至29.79%,在不同时段,区县间和街镇间差异较为显著;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经济发展并未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二者之间表现为脱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Google Earth Engine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原文传递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其气候响应 被引量:8
7
作者 马云飞 陈长胜 +3 位作者 袁福香 吴迪 李建平 郝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14-2626,共13页
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探究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有遥感生态指数基础上,选用增强型植被指数代替原绿度指标中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构建2001—2020... 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探究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有遥感生态指数基础上,选用增强型植被指数代替原绿度指标中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构建2001—2020年植被生长季遥感生态指数,探讨园区内核心保护区、虎豹潜在栖息地及主要人口聚集区三大管控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像元尺度分析其对气候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20年虎豹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呈波动微弱下降趋势,2015年后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2020年达到良好水平;(2)园区内各管控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东部核心保护区中部及虎豹潜在栖息地中部以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主要人口聚集区相对较差。(3)近20年虎豹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性较差。未来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为上升的面积占60.86%,表明未来生态环境趋势总体向好,但局部地区仍存在持续恶化态势。(4)虎豹公园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受降水的影响,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及日照的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Google Earth Engine 遥感生态指数 气候响应
下载PDF
顾及时空背景的遥感生态指数适用性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城 陈颖彪 +2 位作者 郑子豪 林妙萍 阮杰儿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0,共8页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从影像完整度、PC1贡献率与稳定性和样区纯净度三方面,探讨研究区空间尺度、传感器类型和影像合成时间窗口对RSEI反演结果影响的差异性,并基于最适宜方案反演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变...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从影像完整度、PC1贡献率与稳定性和样区纯净度三方面,探讨研究区空间尺度、传感器类型和影像合成时间窗口对RSEI反演结果影响的差异性,并基于最适宜方案反演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传感器类型通过影响湿度、干度、绿度、热度4个指标分量导致RSEI反演结果产生差异且影响效果最显著,不同合成时间窗口因气候与物候差异导致RSEI反演结果出现波动;2)不同空间尺度的RSEI反演方案效果受影像完整度和空间分辨率影响,在满足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传感器单景覆盖度越高、合成时间窗口跨度越短,反演效果越好,对于以城市群为代表的中尺度研究对象,MODIS季度合成反演效果最佳;3)200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RSEI值表现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向外递增的半圈层结构,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基于RSEI的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大湾区建设生态宜居湾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Google Earth Engine 粤港澳大湾区 适用性分析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质量遥感动态监测——以奈曼旗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峰 杨光 +2 位作者 韩雪莹 贾光普 王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4-249,258,共7页
由于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时的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利用2000年、2006年、2012年、2018年奈曼旗的Landsat-5 TM\\8 OLI数据,计算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SI)和热度(LST)4个生态指数,... 由于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时的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利用2000年、2006年、2012年、2018年奈曼旗的Landsat-5 TM\\8 OLI数据,计算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SI)和热度(LST)4个生态指数,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RSEI生态指数模型,对奈曼旗18年来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绿度和湿度对奈曼旗生态环境质量起正面作用,干度和热度起负面作用;2000—2018年RSEI均值增长0.2326,涨幅76.49%;生态环境质量差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共减少了1654.06 km^2,优等级的区域面积增长高达1048.17 km^2,其中差和较差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沙区;研究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面积均大于退化区域,改善面积在2000—2006年达到峰值,面积高达5327.6 km^2,占总面积的65.77%,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沙区;奈曼旗生态环境整体呈逆转趋势,并趋于稳定,但局部仍会出现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曼旗 生态环境 RSEI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的甘肃舟曲县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岳奕帆 陈国鹏 +2 位作者 王立 杨钧 杨克彤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08-1614,共7页
舟曲县地处青藏高原向秦巴山地的过渡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云处理平台对1998—2019年Landsat地表反射率图像进行像元间优化重构,计算区域湿度、绿度、干度、热度分量4个指标,利用主成分... 舟曲县地处青藏高原向秦巴山地的过渡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云处理平台对1998—2019年Landsat地表反射率图像进行像元间优化重构,计算区域湿度、绿度、干度、热度分量4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分量指标耦合,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舟曲县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4个分量指标对耦合构成的RSEI特征值贡献率均在70%以上,且载荷分布均匀,表明RSEI集成了分量指标绝大部分特征。1998—2019年,舟曲县RSEI在0.55~0.63,呈现增加趋势,增长率为0.04·(10 a)^(-1),良好等级的面积增幅明显,增加425.56 km^(2)。海拔≤2200 m区域以中等及中等偏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主,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面积增加16.5%;海拔2200~3300 m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好等级为主,2019年增至71.3%,中等及以下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面积逐年下降;海拔≥3300 m区域以中等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主。研究期间,中等及以下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呈“U”型变化趋势。舟曲县的生态环境质量趋势向好,但也有波动,需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以保障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生态环境质量
原文传递
新疆那拉提山地草原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酒江涛 董婵婵 +3 位作者 母俊景 穆洪洲 景一敏 阿丽亚•拜都热拉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1期7-14,共8页
准确评估风景区生态质量及变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风景区规划与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本研究选取新疆那拉提旅游风景区2007、2014和2019年Landsat5/8遥感影像,通过计算植被覆盖度(FVC)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估那拉提旅游风景区2007—201... 准确评估风景区生态质量及变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风景区规划与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本研究选取新疆那拉提旅游风景区2007、2014和2019年Landsat5/8遥感影像,通过计算植被覆盖度(FVC)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估那拉提旅游风景区2007—201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风景区的FVC和RSEI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FVC和RSEI的结合能够较好反映2007—2019年风景区生态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特点。2)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先降后升趋势,整体呈微弱上升趋势。3)NDVI和WET对RSEI影响较大,NDSI和LST对RSEI影响较小;降雨量和风景区的开发保护策略对RSEI的变化有密切关系。4)风景区西北部海拔较低区域的FVC和RSEI变化幅度较大,东南部海拔较高区域的变化幅度较小;FVC和RSEI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海拔2900 m以下,超过2900 m后,FVC和RSEI都急剧下降。5)坡向对平面、东南、南、西南方向的FVC和RSEI有轻微影响,其他方向影响不大;地形起伏度对FVC和RSEI均值的影响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起伏度为50~100 m时,FVC和RSEI的均值均为最高,之后出现小幅度下降。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对风景区进行科学规划、稳步开发、强化管理、统筹全局,促进风景区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新疆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下载PDF
基于长时序卫星遥感的云南省生态质量评价与演变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诗文 李成荣 +1 位作者 王妍 武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9-588,共10页
【目的】探析云南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质量变化,可为进一步保护和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持。【方法】基于遥感生态指数(IRSEI)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云南省的生态质量变化规律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①... 【目的】探析云南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质量变化,可为进一步保护和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持。【方法】基于遥感生态指数(IRSEI)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云南省的生态质量变化规律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①从时间尺度上看,云南省1990—2020年遥感生态指数整体变化为“W”型,呈现先减小、小幅回升后再减小、后又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并于2000和2010年2次跌至最低水平,30 a间遥感生态指数降低了0.038,线性拟合斜率为−0.008;②从空间尺度上看,云南省7个区域遥感生态指数在1995和2005年区域整体变异程度较小,普遍属于稳定和变异较小的变化等级,在2000和2010年区域整体波动性较大,滇西、滇西北在1990年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波动性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0.115、0.171;③在县域尺度上,云南省1990—2020年遥感生态指数空间自相关程度呈下降并趋缓的变化趋势,高值聚类主要由滇东北、滇东南以及滇南地区转移到了滇西、滇西北以及滇西南地区,低值聚类则逐渐转移到了滇东北、滇东南、滇南以及滇中地区,特别是石漠化分布区。【结论】云南省生态质量整体在逐步改善,特别是2010年以后,但仍有提升空间,尤其应重点关注岩溶石漠化及气象灾害对生态质量的影响。图4表1参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评价 遥感生态指数 时空演变特征 空间异质性 云南省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黎川县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方泽 龚循强 +2 位作者 周秀芳 吕开云 许炳成 《江西科学》 2021年第1期111-114,133,共5页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发现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遥感生态指数因具有客观、快速、准确地提取多种地表信息的...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发现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遥感生态指数因具有客观、快速、准确地提取多种地表信息的能力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被广泛采用。因此通过获取2004年和2014年的遥感影像,采用遥感生态指数对黎川县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4年黎川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变好,但不同等级的分化程度有所增加,其RSEI均值从0.69增加至0.73,标准差从0.10提升至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黎川县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海峡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差异性评价及港口发展对其的影响
14
作者 刘江容 林晓凤 +1 位作者 王豪伟 王翠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7-1853,共17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入沿海地区,海峡两岸经贸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导致脆弱的沿海地区面临较大的生态风险,因此动态监测并评价两岸生态质量对推动两岸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促进两岸和谐统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入沿海地区,海峡两岸经贸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导致脆弱的沿海地区面临较大的生态风险,因此动态监测并评价两岸生态质量对推动两岸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促进两岸和谐统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调用2000—2022年Landsat及MODIS数据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差值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评价两岸生态环境质量的差异性,并在建立两岸主要港口多环缓冲区的基础上探讨港口规模及其周边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海峡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呈“西升东降”的特征,2010—2022年海峡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新冠疫情期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差距逐渐缩小。(2)东岸生态环境质量优于西岸,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太姥山、玉山山脉等山地区域,较差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湖里区和晋江市等城市工业聚集区,2000—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显著退化的区域主要为东岸的山地区域,2010—2020年等级显著退化的区域主要为西岸的沿海区域。(3)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处于山地区域的城市呈高值聚集,西岸的厦漳泉、福州市和莆田市以及东岸近海岸城市呈低值聚集。(4)海峡两岸港口规模及其周边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相似性,离港口距离越远,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越小,生态环境质量越好,班轮运输阶段港口规模越大其周边生态环境质量也越差;直航运输阶段港口规模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减弱并逐步改善。(5)受新冠疫情影响,港口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稍有转好,且西岸港口规模较大的厦门港和福州港较东岸港口更注重生态建设。研究可为海峡两岸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遥感生态指数 谷歌地球引擎平台 港口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杭州湾大湾区生态质量演化监测及其对土地利用响应分析
15
作者 陈宇骏 王凌宇 +4 位作者 李悦 甘聪颖 叶君伟 杨震杰 孙超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4-776,共13页
生态质量监测与评价是合理、高效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监测了杭州湾大湾区1995~2020年生态质量时空变化,通过耦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挖掘了生态质量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转化间的定量关系。结果... 生态质量监测与评价是合理、高效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监测了杭州湾大湾区1995~2020年生态质量时空变化,通过耦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挖掘了生态质量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转化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杭州湾大湾区整体生态质量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RSEI维持在0.62,生态质量较为优良;各地级市生态质量变化迥异,由北向南依次呈现下降、上升和波动3种不同趋势。②杭州湾大湾区生态质量上升区域(57.5%)多于下降区域(42.5%),山区林地、中心城区和滨海湿地是生态质量上升的热点区域,而城镇化和滩涂围垦则是生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③近25 a森林和建设用地的生态质量快速上升(ΔRSEI>+0.1),耕地生态质量明显下降(ΔRSEI=-0.08),导致人类环境内部的生态质量差异逐步减小,而自然向人类环境转化的生态代价日益增大。研究可为海岸带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服务湾区城市群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杭州湾大湾区 生态质量评价 时空分析 变化监测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华东 何贞铭 郭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84,302,共9页
[目的]探究2001—2021年长江不同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主导驱动因素,以期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MODIS数据提取了2001—2021年5—11月长江流域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 [目的]探究2001—2021年长江不同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主导驱动因素,以期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MODIS数据提取了2001—2021年5—11月长江流域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并基于RSEI分析了长江流域近21 a来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①长江流域中下游生态质量高于上游,南部高于北部。除2006年外,生态质量在中等级以上的面积占80%以上,整体生态水平较好。②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整体以稳定变化为主,呈上升趋势的区域有乌江、太湖水系、宜宾至宜昌、宜宾至湖口、金沙江流域。③RSEI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湿度指标,其次为温度指数。④生态环境质量受到风速的正影响较大。气温升高会导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差,但在金沙江流域、鄱阳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和湖口及以下干流地区气温升高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⑤降水增多有利于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结论]2001—2021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以不变趋势为主,但嘉陵江流域生态呈现退化现象需要引起政府重视,尽快提出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防止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地形因子 气候 长江流域
下载PDF
新区开发建设及其生态效应——以雄安新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文慧 温小乐 +2 位作者 徐涵秋 段伟芳 李春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273,共11页
雄安新区自2017年设立为国家级新区以来,已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建设,但迄今尚未见对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的研究报道。因此,选取2017年和2020年的Landsat 8影像,分别代表雄安新区未开始建设和建设3年后的两个时期来对此进行对比。利用... 雄安新区自2017年设立为国家级新区以来,已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建设,但迄今尚未见对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的研究报道。因此,选取2017年和2020年的Landsat 8影像,分别代表雄安新区未开始建设和建设3年后的两个时期来对此进行对比。利用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反演出2017—2020年雄安新区开发建设以来主要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并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这些地表覆盖类型变化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2017—2020年间的开发建设已使建筑用地面积增加了60.01 km^(2),水体面积增加了8.95 km^(2),植被面积减少了69.29 km^(2)。雄安新区现阶段的开发建设主要集中在区内的容城县和雄县,而安新县的开发强度较小。(2)雄安新区2017—2020年间开发建设的生态效应体现在生态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生态等级良好以上的面积占比有所提升。因此,新区的生态质量总体略有上升,RSEI均值从0.668上升到0.677。但3个县的表现不一,雄县和安新县的生态有所提升,而容城县则略有下降。(3)雄安新区虽经开发,但生态质量并未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其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以及所实施的“千年秀林”、退耕还淀等增加蓝绿比的生态质量提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遥感生态指数(RSEI) 地表覆盖变化 生态质量 遥感
下载PDF
基于RSEI的采煤塌陷积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毕卫华 钱倬珺 +3 位作者 王辉 姜念念 黄文亭 花逢春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2期38-44,共7页
采煤塌陷积水是东部高潜水位矿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但塌陷湖的形成给生态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水资源,因此,研究塌陷积水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征,对于指导矿区塌陷地生态恢复治理与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任楼煤矿塌... 采煤塌陷积水是东部高潜水位矿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但塌陷湖的形成给生态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水资源,因此,研究塌陷积水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征,对于指导矿区塌陷地生态恢复治理与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任楼煤矿塌陷积水区为研究区,以建矿至今的5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多光谱计算和主成分分析获取RSEI指数,并提取北、东、南、西四个方向数据,通过数据拟合与秩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0年以来,研究区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成效显著;(2)塌陷积水对周边生态环境总体上产生正面影响,影响具有显著的方向差异性和年度变化特征;(3)塌陷积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距离呈"凸型"抛物线变化,平均影响范围约3.7 km,南北向约3.5 km,东西向不超过7.8 km,塌陷积水区形成后需要经土地整治工程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水域生态环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矿区 遥感生态指数 塌陷积水 生态环境响应 任楼煤矿
下载PDF
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朋轩 杨永崇 +2 位作者 王涛 赵刚 杨梅焕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7-75,共9页
以新疆地区2000—2020年MODIS地表温度、地表反射、植被指数遥感数据产品与2000、2005、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平台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方法,研究了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新疆地区... 以新疆地区2000—2020年MODIS地表温度、地表反射、植被指数遥感数据产品与2000、2005、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平台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方法,研究了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协调我国西北干旱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地区土地以未利用地、草地为主,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59.32%、28.81%。研究时段内耕地面积增量最大,达3.09万km;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达118.18%。2000—2020年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偏低并呈微弱下降趋势,可分为2000—2010年快速下降阶段和2010—2020年的缓慢上升阶段,主要原因与前一时段林地和水体大面积转为耕地有关。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下降区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准噶尔盆地与新疆东部。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显著,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增加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而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综上所述,新疆地区耕地增加能够有力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但应选择未利用地进行耕地开发,严格限制占用水体、林地的耕地开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MODIS遥感数据产品 新疆
原文传递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研究——以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欣 葛小平 +2 位作者 吴志伟 周书轩 叶伸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8期139-144,共6页
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变化质量问题,以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例,采用2010年、2015年、2019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包含绿度、湿度、热度、干度等多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监测和评价... 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变化质量问题,以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例,采用2010年、2015年、2019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包含绿度、湿度、热度、干度等多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监测和评价其生态环境质量。研究表明(1)RSEI获取方便,可综合反映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2)2010年、2015年和2019年的RSEI分别为0.7137、0.7526和0.7684,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等不变,RSEI变好、不变、变差区域分别占21.37%、66.61%、1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生态监测 遥感生态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