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分县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104
1
作者 封志明 张丹 杨艳昭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6-151,160,共6页
地形条件是影响区域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中国的县域地形起伏度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且以低值为主,50%以上的县域单元地形起伏度在1以下(绝对起伏不超过1 000m),较好地表达了我国地形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空... 地形条件是影响区域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中国的县域地形起伏度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且以低值为主,50%以上的县域单元地形起伏度在1以下(绝对起伏不超过1 000m),较好地表达了我国地形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空间特征。2005年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的县域,经济发展向低起伏度地区明显集中,地形起伏度在1以下县域的GDP占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5.41%,相对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向低起伏度地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人口分布 经济发展 县域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1km地形起伏度数据集 被引量:47
2
作者 游珍 封志明 杨艳昭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8年第2期151-155,274-278,共10页
地形起伏度是区域海拔高度和地表切割程度的综合表征?本文基于封志明等(2007)中国人居环境评价背景下的地形起伏度定义及其计算公式,将数字高程模型(SRTM 90m)数据重采样成1km,运用模型计算得到中国陆地地形起伏度公里网格数据集?该数... 地形起伏度是区域海拔高度和地表切割程度的综合表征?本文基于封志明等(2007)中国人居环境评价背景下的地形起伏度定义及其计算公式,将数字高程模型(SRTM 90m)数据重采样成1km,运用模型计算得到中国陆地地形起伏度公里网格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中国全国和分省地形起伏度公里网格空间数据;中国分省?分地区和分县的地形起伏度统计数据。数据集存储为ArcGIS Grid和.xlsx格式,由522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126 MB(压缩为1个文件,11.2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度 地形起伏 中国 公里格网 数字高程模型
原文传递
利用高程标准差表达地形起伏程度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隋刚 郝兵元 彭林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1-384,401,共5页
应用高程标准差为衡量参数,采用窗口递增的方法,对朔州市1∶10万和太原市阳曲县1∶5万DEM数据进行了高程标准差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程标准差表达地形起伏程度能够灵敏地反应地形起伏变化;并且当统计计算窗口为1 ... 应用高程标准差为衡量参数,采用窗口递增的方法,对朔州市1∶10万和太原市阳曲县1∶5万DEM数据进行了高程标准差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程标准差表达地形起伏程度能够灵敏地反应地形起伏变化;并且当统计计算窗口为1 km×1 km左右时,高程标准差的值对地形的分级能力较强,分级的结果与土地利用状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程度 高程差 标准差 DEM 邻域计算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遵义市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娄胜霞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8-1363,共6页
以公里格网为基本单元,基于GIS技术,建立包括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水文指数和地被指数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系统评价遵义市不同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与限制性。研究表明,遵义市人居环境以适宜性为主要特征,自然适宜程度... 以公里格网为基本单元,基于GIS技术,建立包括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水文指数和地被指数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系统评价遵义市不同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与限制性。研究表明,遵义市人居环境以适宜性为主要特征,自然适宜程度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其中44.41%为一般适宜区、54.13%为比较适宜区以及极小比例为临界适宜区;遵义市人居环境自然条件较好,地形、地被、水文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限制性不明显,其中地形条件对人口分布的限制性最强,其次是地被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温湿指数 水文指数 地被指数 人居环境 自然适宜性
原文传递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山区人口密度修正——以岷江上游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颖 邓伟 +1 位作者 宋雪茜 周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4-470,共7页
山区人口承载能力评价是山区国土空间管理的基础之一,而准确的人口密度数据是正确评价人口承载能力的基础。传统的人口密度算法并未考虑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分布带来的影响,不能客观反映山区人口聚集程度。引入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因子,... 山区人口承载能力评价是山区国土空间管理的基础之一,而准确的人口密度数据是正确评价人口承载能力的基础。传统的人口密度算法并未考虑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分布带来的影响,不能客观反映山区人口聚集程度。引入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因子,选择岷江上游作为研究区,首先运用GIS技术提取地形起伏度,再运用SPSS软件对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县域不同地形起伏度与海拔人居适宜标准,剔除阈值以外不适宜人口聚居的面积,对人口密度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人口分布受地形起伏度的影响显著,二者的对数曲线拟合度为0.89,汶川县、茂县、理县、黑水县与松潘县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分别为:0.841、0.773、0.643、0.696和0.730;2应用地形起伏度对岷江上游人口密度修正,为真实反映山区人口密度提供了新的考量依据,剔除了人口密度空间噪音,5县地形起伏度与海拔适宜标准分别为:汶川3.2°和3 693 m,茂县4°和4 033 m,理县4.3°和3 790 m,黑水4.4°和3 853 m、松潘4.2°和3 966 m;地形起伏度高值区面积越大,修正前后的人口密度偏差越大,地形起伏度较大的理县和黑水县修正后的人口密度分别提高了7.8倍和5.6倍;地形起伏度较低的汶川县与茂县修正后人口密度仅分别提高2.3倍与2.4倍;3岷江上游人口潜在压力大,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汶川和茂县采取重点集约发展战略,理县和黑水县采取适度开发战略,松潘县应采取恢复与保护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人口密度 地形起伏度 海拔高度 岷江上游
下载PDF
应用累积和分析算法的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确定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志恒 胡卓玮 +3 位作者 赵文吉 宫辉力 邓金宪 国巧真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4,共6页
地形起伏度是开展区域滑坡敏感性和危险性评价的基础数据,其提取精度直接影响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估的正确性。本文以四川省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区,基于邻域统计分析算法提取不同窗口半径下的平均地形起伏度,表明平均地形起伏度与... 地形起伏度是开展区域滑坡敏感性和危险性评价的基础数据,其提取精度直接影响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估的正确性。本文以四川省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区,基于邻域统计分析算法提取不同窗口半径下的平均地形起伏度,表明平均地形起伏度与分析窗口尺度存在显著的对数变化关系;根据地貌发育理论,应用累积和分析算法(CUSUM)对"平均地形起伏度-分析窗口半径"曲线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精度检验,确定该区域地形起伏度提取的最佳统计窗口半径为1.1km。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相似区域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估的精度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敏感性分析 地形起伏度 统计单元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格局 被引量:20
7
作者 宋家鹏 陈松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5-1053,共9页
基于InVEST模型、游憩机会谱、因子分析、冷热点分析、SOFM神经网络和地形起伏度等方法,评估福州市6项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并阐明区域的主导服务类型和不同地形起伏度下服务簇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福... 基于InVEST模型、游憩机会谱、因子分析、冷热点分析、SOFM神经网络和地形起伏度等方法,评估福州市6项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并阐明区域的主导服务类型和不同地形起伏度下服务簇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福州市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异质性显著,产水、碳固持、生境质量和游憩机会供给总体较高,农产品供给和水土保持相对较弱且高低值差异明显;产水服务与文化服务存在协同关系,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与农产品供给服务之间存在权衡关系,权衡与协同高低值呈明显的空间聚集;生态系统服务簇分为郊区游憩簇、水源涵养簇、农产品供给簇、城镇生活簇和森林生态保育簇,不同地形起伏度下的服务簇组成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簇 权衡 协同 地形起伏度 空间格局 福州市
原文传递
基于区域地形起伏度模型的陕西农村劳动力时空格局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焱序 任志远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1-438,共8页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受经济社会的拉力,而且可能受自然环境推力的影响。地形起伏是农村自然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运用改进的区域地形起伏度模型、成本距离模型、重心模型,定量分析1990—2009年陕西省农村劳动力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2...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受经济社会的拉力,而且可能受自然环境推力的影响。地形起伏是农村自然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运用改进的区域地形起伏度模型、成本距离模型、重心模型,定量分析1990—2009年陕西省农村劳动力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20 a间农村劳动力并非简单的持续从地形起伏高的地区往起伏低的地区移动,但地形起伏作为农村劳动力分布的重要作用因素其影响正在不断加强,并表现出进一步加强的趋势性;关中地区农村劳动力增幅较慢,体现了其快速城市化进程;陕北与陕南地形起伏度较高,陕北作为能源工业基地,其劳动力增幅快于陕南;经济因素与地形因素在整体上会拉动或推动人口格局变化,但在年尺度上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研究区整体表现为,地形起伏越低、土地集约度越高,则区域非农化进程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农村劳动力 重心模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地形起伏度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智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92,共16页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的空间,因而有可能会受到地形和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利用GIS对数字高程数据(DEM)进行提取计算,获得县域层面的地形起伏度,采用2005-2014年云南省县域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回归和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估算地...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的空间,因而有可能会受到地形和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利用GIS对数字高程数据(DEM)进行提取计算,获得县域层面的地形起伏度,采用2005-2014年云南省县域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回归和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估算地形起伏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起伏度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市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此外,分析还表明,气温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有显著负影响,降雨量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均有显著负影响。交通路网密度有助于促进第二产业发展并推动城镇化发展。因而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县市经济发展,应充分重视地形起伏度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应加大交通网络建设以降低运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经济增长 云南省 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 系统GMM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DEM的沱江流域人口分布与地形起伏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海力 韩光中 谢贤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1011,共11页
地形起伏度是反映地形特征的重要指标,对人口空间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基于GIS/RS技术,集成DMSP/OLS灯光数据、NDVI等多源遥感数据对沱江流域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化,并从DEM中提取地形起伏度,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口密度... 地形起伏度是反映地形特征的重要指标,对人口空间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基于GIS/RS技术,集成DMSP/OLS灯光数据、NDVI等多源遥感数据对沱江流域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化,并从DEM中提取地形起伏度,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空间分布值域介于496.67~9 896.4 km-2之间,其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从城区中心向周围逐渐递减的态势,精度验证表明,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地形起伏度值域介于0.229~7.054之间,且由北向南逐渐减小的空间分布态势.人口空间分布与地形起伏度的关系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其关系散点图呈现"L"状分布.当地形起伏度为0.805时,两者关系出现拐点,即地形起伏度大于0.805时,人口空间分布陡然降低,单位面积内人口数呈现平缓减少的空间分布态势.对地形起伏度进行自然间断点5级分类后发现,地形起伏度前3级(0.229~0.509)的区域占全区总面积79.85%,分布着占全区88.23%的人口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人口分布 地形起伏度 沱江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海拔梯度的秦巴山地旅游气候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殷浩然 张平平 +2 位作者 董庆栋 陈全通 朱连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0-721,共12页
山地为旅游气候资源开发提供天然场所。研究不同梯度下旅游气候舒适度对山区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尺度传统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模型未能考虑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准确地评价山地区域旅游气候适宜性。基于1987—2017年秦巴山地及其... 山地为旅游气候资源开发提供天然场所。研究不同梯度下旅游气候舒适度对山区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尺度传统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模型未能考虑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准确地评价山地区域旅游气候适宜性。基于1987—2017年秦巴山地及其附近地区116个气象站点数据,采用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结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并运用梯度分析和克里金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季节和不同县市行政区山地旅游气候舒适度,以及不同海拔高度下旅游的气候适宜状况,并对秦巴山区山地旅游气候适宜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1)1987—2017年秦巴山地温湿指数逐年上升,但年际变化不明显,人体舒适度整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各县市旅游气候舒适性在3—12月经历了偏冷—舒适—偏暖的季节性转变,季节变化较快;(2)山区整体旅游气候舒适期是从4月开始,10月结束,以4—6、9—10月旅游最为适宜,部分县市适合开展理疗、避暑等生态旅游活动。分析发现旅游舒适度在中小型山地起伏度上最佳,分布范围较广;(3)盛夏时期(6—8月)旅游气候舒适度最佳海拔高度为1773.1~3000 m,海拔1500 m以上部分县市适合开展养生理疗旅游活动,海拔1100 m以上适合开展山地避暑旅游活动。本研究可为山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 旅游气候 地形起伏度 温湿指数 气候舒适度 秦巴山地
下载PDF
基于ASTERGDEM数据的湖北省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和经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道明 李柏 +2 位作者 许文盛 张平仓 惠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5期231-234,240,共5页
[目的]探讨湖北省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和经济的定量关系,为制定合理的人口经济政策、引导人口经济合理布局和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邻域分析法、均值变点法等方法,确定湖北省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根据分级标... [目的]探讨湖北省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和经济的定量关系,为制定合理的人口经济政策、引导人口经济合理布局和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邻域分析法、均值变点法等方法,确定湖北省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根据分级标准绘制湖北省地形起伏度分级图,并分析地形起伏度对研究区人口和经济分布的影响。[结果]湖北省地势整体上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黄冈北部、咸宁、黄石南部、鄂西北和鄂西南大部,两者占湖北省面积的70%。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增加,县域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逐渐降低,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县域地形起伏度越小,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在垂直方向越分散。[结论]地形起伏度与县域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有负相关性,对区域人口和经济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湖北省 人口 经济
下载PDF
基于GIS的山西省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康立 王国梁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8-102,共5页
以GIS为主要技术平台,基于山西省数字高程模型,采用窗口分析法提取了山西省地形起伏度,并分析了山西省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山西省地形起伏度以低值为主,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山西省地... 以GIS为主要技术平台,基于山西省数字高程模型,采用窗口分析法提取了山西省地形起伏度,并分析了山西省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山西省地形起伏度以低值为主,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山西省地形起伏度经度变化规律呈N字型变化即随着经度的增加,表现出"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随着纬度的增加,地形起伏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山西省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分布有较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山西省 GIS 人口分布
下载PDF
基于GIS的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益祯 崔建军 李琪 《地理空间信息》 2019年第8期73-76,I0003,共5页
以西南地区为例,采用数学建模方法,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栅格高程模型提取研究区域地形起伏度,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获得了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得出,地形起伏度是影响人口密度的重要因素,说明研究能... 以西南地区为例,采用数学建模方法,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栅格高程模型提取研究区域地形起伏度,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获得了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得出,地形起伏度是影响人口密度的重要因素,说明研究能够正确反映出地形起伏度和人口分布的相关性,为研究以县域为尺度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西南地区 地形起伏度 人口分布
下载PDF
地表起伏度对耕地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迅 司泽宽 彭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7-199,共3页
为探索地表起伏状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全国各省(市、区)1∶200 000DEM数据为基础,计算地表起伏度值,研究不同地表起伏度地区主要作物的成本与利润率,揭示耕地生产潜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国地表起伏最大的区域为西南地区,最平... 为探索地表起伏状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全国各省(市、区)1∶200 000DEM数据为基础,计算地表起伏度值,研究不同地表起伏度地区主要作物的成本与利润率,揭示耕地生产潜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国地表起伏最大的区域为西南地区,最平整的区域为东部发达省份;2)地表起伏度标准值每增加10%,粮食单产减少0.12t/hm2,人工成本增加约12元/667m2,总成本增加18元/667m2,成本利润率降低5%;3)地表起伏度主要通过影响耕地面积、耕地生产条件、农业灾害、生产成本与产出等影响耕地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起伏度 耕地生产潜力 生产成本
下载PDF
滇东南石漠化地区地形起伏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湘云 张超 +2 位作者 陈棋 史小蓉 王妍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170,共9页
分析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地理分布格局,探究地形起伏度对其分布规律的影响,为滇东南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提供合理且全面的依据。以滇东南石漠化地区马关县、西畴县和麻栗坡县为研究区,基于30 m空间分辨率的DEM数据计算地形起... 分析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地理分布格局,探究地形起伏度对其分布规律的影响,为滇东南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提供合理且全面的依据。以滇东南石漠化地区马关县、西畴县和麻栗坡县为研究区,基于30 m空间分辨率的DEM数据计算地形起伏度,利用10 m空间分辨率的Sentinel-2数据提取土地利用类型。研究表明,根据均值变点法确定研究区地形起伏度最佳像元分析窗口为24×24,地形起伏度在0~2.41;水土流失强度主要为极强烈等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85%;水土流失强度区域多集中在0.05~0.35等级范围内,地形起伏度在0.15~0.25等级范围达到水土流失强度峰值。研究区的地形起伏度与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分布具有高度相关性,充分说明地形起伏度是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水土流失 最佳分析窗口 均值变点法 石漠化
下载PDF
西南山区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梅 吴映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2-37,共6页
以云南省90 m分辨率的SRTM DEM为源数据,分析云南省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征.筛选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大小为11×11;地形起伏度由西北向东南梯度递... 以云南省90 m分辨率的SRTM DEM为源数据,分析云南省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征.筛选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大小为11×11;地形起伏度由西北向东南梯度递减,与海拔关系密切,两者存在线性关系;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空间负相关关系,呈高—低,低—高,高—高,低—低四类空间分布集聚,其中高—低水平区集中在云南省西部,低—高水平区集中在云南省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空间集聚 云南省
下载PDF
地表起伏度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熙 车家骧 +1 位作者 苏维词 赵卫权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6-188,193,共4页
以全国各省(市、区)地表起伏度的计算结果及农业数据为基础,研究地表起伏度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表起伏度的增加,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比例增加;2)耕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减少,水田比例减小,人均耕地减小;3)农业机械化... 以全国各省(市、区)地表起伏度的计算结果及农业数据为基础,研究地表起伏度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表起伏度的增加,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比例增加;2)耕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减少,水田比例减小,人均耕地减小;3)农业机械化程度降低;4)农业灌溉条件变差;5)化肥施用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起伏度 农业生产条件 影响
下载PDF
广东省地形起伏特征与人口和经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航 林鹏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1,共12页
为了探讨地形条件对广东省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进行最佳计算单元的计算分析,提取广东省地形起伏度;利用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进行人口和经济空间化建模,生成人口和经济密度图;在系统分析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 为了探讨地形条件对广东省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进行最佳计算单元的计算分析,提取广东省地形起伏度;利用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进行人口和经济空间化建模,生成人口和经济密度图;在系统分析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统计分析方法定量揭示广东省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广东省地形起伏度总体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其空间分布与海拔、坡度2个地形因子呈较强正相关,地形起伏度区域面积占比呈现较强的地形梯度效应。(2)采用自然间断点法划分人口稀疏区与密集区,进行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的人口空间化建模,其模拟精度更高。(3)与其他地形因子相比,地形起伏度对人口、经济的影响更强,与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对经济密度的影响更大。(4)人口和经济均呈现向地形起伏度低值区集聚的现象,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人口和经济 空间化 广东省
下载PDF
基于高差显著性变化分析方法的地形起伏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思洁 《北京测绘》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地形起伏度也称为地势起伏度,是区域地貌分析研究和地貌类型划分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利用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生产的DEM数据成果,以乐昌市为例,对广东省区域地貌形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动态调整圆形分析模板窗口,利用高差显... 地形起伏度也称为地势起伏度,是区域地貌分析研究和地貌类型划分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利用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生产的DEM数据成果,以乐昌市为例,对广东省区域地貌形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动态调整圆形分析模板窗口,利用高差显著性变化分析方法,求得乐昌市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统计单元面积为0.75km^2。在综合考虑乐昌市的最大地形起伏的情况下,采用统一的地貌分类标准将乐昌市的地形起伏度划分为5级,在此基础上,制作生成了乐昌市的地形起伏度分级图,并对乐昌市的地貌形态进行了简单划分。论文采用了大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对区域地貌形态的划分也更为细致,将为地形起伏度在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分析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区域地貌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