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中碱金属及其在燃烧中的行为 被引量:56
1
作者 张军 汉春利 +1 位作者 刘坤磊 徐益谦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3-85,共3页
综述了对煤中碱金属存在形式及其在燃烧中释放和反应上的研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碱金属 释放 反应 燃烧行为 煤燃烧
下载PDF
Exchange Reaction Between Selenite and Hydroxyl Ion of Variable Charge Soil Surfaces: I. Electrolyte Species and pH Effects 被引量:20
2
作者 ZHOU SHIWEI, ZHANG GANGYA and ZHANG XIAONIAN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7-232,共6页
Hydroxyl release of red soil and latosol surfaces was quantitatively measuredusing a self-made constant pH automated titration instrument,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hydroxylrelease with different added selenite amounts ... Hydroxyl release of red soil and latosol surfaces was quantitatively measuredusing a self-made constant pH automated titration instrument,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hydroxylrelease with different added selenite amounts and pH levels, an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electrolytes on hydroxyl release. Hydroxyl release increased with the selenite concentration, with arapid increase at a low selenite concentration while slowing down at a high concentration. The pHwhere maximum of hydroxyl release appeared was not constant, shifting to a lower valus withincreasing selenite concentration. Hydroxyl releas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electrolyteconcentration, and the decrease was very rapid at a low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but slow at a high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For NaClO_4, NaCl and Na_2SO_4, hydroxyl release was in the order ofNaClO_4 > NaCl >> Na_2SO_4, and the difference was very significant. But for NaCl, KCl and CaCl_2,the order of hydroxyl release was NaCl > KCl > CaCl_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maller. The amount ofhydroxyl release from Xuwen latosol was greater than that from Jinxian red soil. Hydroxyl releaseexisted in a wider range of pH with Xuwen latosol than with Jinxian red soil, due to theirdifference in soil properties. However, both soils had similar curves of hydroxyl release,indicating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ble charge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xyl release ion exchange reaction selenite adsorption variable chargesoils
下载PDF
糖蛋白质组学中基于化学反应的富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包慧敏 谢力琦 陆豪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45-1153,共9页
蛋白质糖基化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糖基化肽在总酶解肽中占的比例不超过5%,这使得糖肽的分离富集成为糖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诸多糖蛋白质组富集技术中,化学方法是富集技术的主导,本文从化学反应的... 蛋白质糖基化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糖基化肽在总酶解肽中占的比例不超过5%,这使得糖肽的分离富集成为糖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诸多糖蛋白质组富集技术中,化学方法是富集技术的主导,本文从化学反应的角度介绍糖基化蛋白质富集的技术进展。富集过程按照连接和释放分别讨论,在连接过程中,重点介绍硼酸化学法、肼化学法、胺化学法和肟点击法;在释放过程中,以N-糖蛋白的酶释放法和O-糖蛋白的β-消除法为主导,一并介绍了最新的氧化断裂释放的化学法。最后,讨论总体富集策略的发展现状。该文以糖蛋白富集的共价反应为核心,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各技术在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质组 蛋白质糖基化 糖蛋白 富集 连接/释放 共价反应 综述
下载PDF
含能破片冲击薄靶的释能时间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源 何勇 潘绪超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8,44,共5页
为了解释含能破片冲击侵彻薄靶板时的释能时间与侵彻历程关系,用LS-DYNA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靶板材料、不同头部厚度的含能破片冲击侵彻过程和释能时间,得到释能时间与侵彻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破片的头部厚度可实现含能破片... 为了解释含能破片冲击侵彻薄靶板时的释能时间与侵彻历程关系,用LS-DYNA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靶板材料、不同头部厚度的含能破片冲击侵彻过程和释能时间,得到释能时间与侵彻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破片的头部厚度可实现含能破片的靶后释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破片 冲击侵彻 释能时间 化学反应
下载PDF
钙基复合载氧体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丁宁 郑瑛 +1 位作者 罗聪 郑楚光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89-694,698,共7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3种钙基复合载氧体,并在固定床试验台架上对复合载氧体与CO的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反应前后的载氧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表征分析.结果表明:3种添加物均能促进CaSO4与CO的还原反应,提高载氧体...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3种钙基复合载氧体,并在固定床试验台架上对复合载氧体与CO的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反应前后的载氧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表征分析.结果表明:3种添加物均能促进CaSO4与CO的还原反应,提高载氧体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3种添加物对COS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La添加物对SO2的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Ti、Ni添加物促进了SO2的释放;添加Ni的载氧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特性;载氧体在1次循环反应后,固相中出现了少量的CaO;在6次循环反应后,CaO的峰值比第1次循环后的峰值高,载氧体表面由平整光滑变得疏松多孔,且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钙基复合载氧体 添加物 反应性能 硫释放 循环反应
下载PDF
光敏有机硅防粘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孙芳 朱国强 杜洪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以含氢硅油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法制备了具有紫外光固化性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丙烯酸酯防粘剂预聚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及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60-70℃,以三苯基膦氯化铑为催化剂... 以含氢硅油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法制备了具有紫外光固化性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丙烯酸酯防粘剂预聚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及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60-70℃,以三苯基膦氯化铑为催化剂,加入量为原料总重量的0.04%。利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预聚物的结构,并考察了其感光性能及表面性能。预聚体的感度可达56.9mJ/cm2,其固化膜具有较低的表面能(γdS(H2O)=32.49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粘剂 硅氢加成 丙烯酸酯 光固化
下载PDF
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小板密度、细胞内游离钙及其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白颖 曹凤林 李柏岩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21-523,共3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小板密度、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变化。方法 以梯度离心法制备血小板密度亚群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测定Fluo- 3/AM负载后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荧光强度的变化 ,以透光度法和介质中ATP的量... 目的 观察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小板密度、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变化。方法 以梯度离心法制备血小板密度亚群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测定Fluo- 3/AM负载后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荧光强度的变化 ,以透光度法和介质中ATP的量评价血小板的凝集和释放反映。对照组和实验组血小板分别来自于正常志愿者和脑梗死病人急性期的静脉血。结果 ①Percoll梯度离心的结果表明 ,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液中高密度亚群 (比重 >1 0 6 2 )血小板的数量与对照组〔(2 4 6± 8 6 ) % ,n =5〕比较显著增多〔(5 2 1± 11 4) % ,n =6 ,P <0 0 0 1〕 ,上述结果与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的结果一致。②与对照组相比 3μΜADP介导的聚集反应增强〔(6 9 4± 19 8) % ,P <0 0 1〕 ,介质中ATP的含量为 1 2 6± 0 44 (P <0 0 1)。③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内钙的静息水平无明显差异 ,加 10 μΜADP后 ,实验组细胞内钙的荧光强度增加明显 (86 2± 319,P <0 0 1)。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 ,脑梗死病人急性期 ,高密度亚群血小板的数量显著增加。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明显增强 ,这一结果可能与细胞游离钙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急性期密度 游离钙
下载PDF
Exchange Reaction Between Selenite and Hydroxyl Ion of Variable Charge Soil Surfaces: Ⅱ. Kinetics of Hydroxyl Release 被引量:5
8
作者 ZHOU Shi-Wei, ZHANG Gang-Ya and ZHANG Xiao-Man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E-mail: swzhou77@163.com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7-322,共6页
A self-made constant pH automated titration instrument was used to study thekinetics of hydroxyl release during selenite reacting with variable charge soils. The rate ofhydroxyl release was very rapid at the first sev... A self-made constant pH automated titration instrument was used to study thekinetics of hydroxyl release during selenite reacting with variable charge soils. The rate ofhydroxyl release was very rapid at the first several minutes, then gradually slowed down, and atlast did not change any more. 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well fitted by the Langmuir kineticequation, arid with increasing selenite concentration or decreasing solution pH, the reaction lastedlonger, the maximum of hydroxyl release (x_m) increased, and the binding constant (k) decreased.The time of hydroxyl release with Xuwen latosol was much longer than that with Jinxian red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xyl release ion exchange reaction Langmuir kinetic equation seleniteadsorption variable charge soils
下载PDF
二次反应最小条件下聚氯乙烯塑料脱氯过程的实验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嘉 桂本 +3 位作者 万文军 张曦 王文霞 乔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368-4375,共8页
采用金属网反应器对PVC热解过程中温度范围300~800℃、升温速率1~1000 K·s^-1、停留时间0~120 s的热解气体释放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基于EPA-26A标准对热解气中HCl和Cl2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HCl和 Cl2的产率均随着温度的升... 采用金属网反应器对PVC热解过程中温度范围300~800℃、升温速率1~1000 K·s^-1、停留时间0~120 s的热解气体释放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基于EPA-26A标准对热解气中HCl和Cl2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HCl和 Cl2的产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停留时间的增长而有所提高。降低升温速率能够提升气态产物总体产率但没有改变含氯气体的总体分布。热解实验中气态产物均以HCl为主,并伴随有少量的Cl2生成;该结果也证实了在PVC热解脱氯过程中大量含氯自由基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PVC热解过程遵循的是自由基链反应机理。此外,通过对PVC 热解焦样的分析进一步发现 PVC 热解第一阶段链反应终止时的分子更接近于直链多烯烃结构而非聚合环状结构,环化反应在该阶段并未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脱氯 二次反应 金属网反应器 化学反应 反应器
下载PDF
环境响应型智能开关膜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佳旺 付国保 +4 位作者 谢锐 汪伟 巨晓洁 刘壮 褚良银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4-302,共9页
作为一种受生物细胞膜启发而人工合成的新型功能膜,环境响应型智能膜可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刺激发生变化时,基于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智能高分子链的环境刺激响应特性,改变智能膜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甚至膜微观结构,最终自主调节膜的选择性... 作为一种受生物细胞膜启发而人工合成的新型功能膜,环境响应型智能膜可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刺激发生变化时,基于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智能高分子链的环境刺激响应特性,改变智能膜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甚至膜微观结构,最终自主调节膜的选择性与渗透性.由于兼具膜基材的良好机械强度和新的环境刺激响应性能,智能膜比传统分离膜具有更高效、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环境响应型智能开关膜应用于抗污染或自清洁、物质分离、物质检测、控制释放和反应催化等领域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它们应用在不同领域时的作用机理与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响应型 智能开关膜 防污材料 物质分离 物质检测 控制释放 反应催化
下载PDF
燃烧放热对准东煤成灰过程中钠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圣辉 张成 +4 位作者 张小培 周安鹂 许豪 方庆艳 陈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1-398,共8页
选取典型的准东煤五彩湾煤为研究对象,在马弗炉内制备400-1200℃的燃烧灰和再热灰,采用K型热电偶测量燃烧过程中样品表面温度,通过XRF、XRD分析获得灰的成分和结晶形式,取部分灰样逐级萃取,通过微波消解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 选取典型的准东煤五彩湾煤为研究对象,在马弗炉内制备400-1200℃的燃烧灰和再热灰,采用K型热电偶测量燃烧过程中样品表面温度,通过XRF、XRD分析获得灰的成分和结晶形式,取部分灰样逐级萃取,通过微波消解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获得灰中钠的赋存特性。结果表明,燃烧和再热灰在成分和晶体形式上差异显著,再热灰钠含量明显高于燃烧灰且灰熔点偏低;随着温度升高灰中钠盐总量明显减少,其中,水溶钠、醋酸铵溶钠迅速减少,而盐酸溶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不可溶钠增加,释放的钠以可溶钠为主;加热温度和时间影响钠的释放,燃烧反应放热导致煤粉表面温度超过环境温度200℃以上,是钠盐过多释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钠释放 灰成分 燃烧反应
下载PDF
钙指示剂Fura-2/AM对血小板功能及细胞内游离钙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柏岩 李文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269-272,共4页
本实验结果表明,以Fura-2/AM负载家兔洗脱血小板,当Fura-2/AM的浓度低于2μmol/L时,3μmol/L和10μmol/L花生四稀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透光度增加:72.5±7.84%)及释放... 本实验结果表明,以Fura-2/AM负载家兔洗脱血小板,当Fura-2/AM的浓度低于2μmol/L时,3μmol/L和10μmol/L花生四稀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透光度增加:72.5±7.84%)及释放反应(ATP释放:1.12±0.21μmol/4×105血小板)不受影响,但随Fura-2/AM浓度增加,AA的聚集和释放反应明显减弱(P<0.05或P<0.01)。Fura-2/AM浓度对单一血小板内钙([Ca2+]i)的静息水平无影响,但Fura-2/AM为2μmol/L时,AA诱导的[Ca2+]i动员最明显。另外,标本中血小板的数量也明显影响[Ca2+]i的测定结果(P<0.05或P<0.01)。提示,Fura-2/AM浓度过高,很可能导致过多的钙离子被螯合,降低了血小板的功能,同时,细胞内游离钙与Fura-2/AM的结合过程存在着饱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游离钙 FURA-2/AM
下载PDF
海蛾提取物抗血小板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实波 周军 +1 位作者 李瑞声 王三永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6期11-17,共7页
研究海蛾提取物PL-1,PL-Ⅳ和PL-Ⅺ对血小板释放反应和聚集性的影响,实验发现,PL—Ⅳ明显抑制兔血小板5—HT释放,延长大鼠肝素凝血酶凝固时间(HTCT).PL—Ⅰ和PL—Ⅳ和PL—Ⅺ对花生四烯酸、胶原、CaCl_2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均具显著的抑... 研究海蛾提取物PL-1,PL-Ⅳ和PL-Ⅺ对血小板释放反应和聚集性的影响,实验发现,PL—Ⅳ明显抑制兔血小板5—HT释放,延长大鼠肝素凝血酶凝固时间(HTCT).PL—Ⅰ和PL—Ⅳ和PL—Ⅺ对花生四烯酸、胶原、CaCl_2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均具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蛾提取物 血小板 释放反应 聚集性
下载PDF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组胺释放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伟千 周钦海 +1 位作者 傅诚章 钱燕宁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4期870-872,共3页
许多非去极化肌松药都有组胺释放作用,其释放量与肌松药的剂量、注速和患者特异性(atopy)等因素有关。释放的组胺作用于组胺受体,对呼吸、循环等系统产生影响,引起一系列的临床不良反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合理地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许多非去极化肌松药都有组胺释放作用,其释放量与肌松药的剂量、注速和患者特异性(atopy)等因素有关。释放的组胺作用于组胺受体,对呼吸、循环等系统产生影响,引起一系列的临床不良反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合理地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可以避免或减少它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组胺释放 不良反应
下载PDF
Cu-Mn复合载氧体释氧反应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奉翠 张志远 +4 位作者 韩雅倩 周恒涛 鞠睿 虞婷婷 付浩卡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9-416,共8页
载氧体作为化学链转换技术的核心与关键,其性能决定了反应过程的经济性和稳定性。采用石墨成孔浸渍法制备了4种不同含量Cu修饰的Cu-Mn复合载氧体,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抗磨损性能实验。在热重分析仪上研究了载氧体的释氧特性和循环反应特性... 载氧体作为化学链转换技术的核心与关键,其性能决定了反应过程的经济性和稳定性。采用石墨成孔浸渍法制备了4种不同含量Cu修饰的Cu-Mn复合载氧体,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抗磨损性能实验。在热重分析仪上研究了载氧体的释氧特性和循环反应特性,并采用Model-free method分析了载氧体的释氧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载氧体制备过程中活性组分CuO和Mn2O3并未与惰性载体MgO发生化学反应;Cu修饰对载氧体具有拓孔作用,可以显著提高载氧体比表面积和总释氧量,降低释氧所需温度,缩短释氧时间,降低释氧活化能;但随着Cu含量的增加,载氧体抗烧结性能和抗磨损性能逐渐降低,且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载氧体循环反应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氧体 化学链 释氧 循环反应 动力学
原文传递
Thermal behaviors, combustion mechanisms,evolved gasses, and ash analysis of spent potlining for a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被引量:1
16
作者 Guang Sun Gang Zhang +2 位作者 Jingyong Liu Deniz Eren Evrendilek Musa Buyukad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24-137,共14页
An unavoidable but reusable waste so as to enhance a more circular waste utilization has been spent potlining(SPL) generated by the aluminum industry.The combustion mechanisms, evolved gasses, and ash properties of SP... An unavoidable but reusable waste so as to enhance a more circular waste utilization has been spent potlining(SPL) generated by the aluminum industry.The combustion mechanisms, evolved gasses, and ash properties of SPL were characterized dynamically in response to 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heating rates.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ic(DSC) results indicated an exothermic reaction behavior probably able to meet the energy needs of variou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The reaction mechanisms for the SPL combustion were best described using the 1.5-, 3-and 2.5-order reaction models.Fluoride volatilization rate of the flue gas was estimated at 2.24%.The SPL combustion emitted CO_(2), HNCO, NO, and NO_(2) but SO_(x).The joint optimization of remaining mass, 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y, and derivative DSC was achieved with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heating rate combination of 783.5 ℃, and 5 ℃/min, respectively.Interac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heating rate exerted the strongest and weakest impact on DSC and remaining mass, respectively.The fluorine mainly as the formation of substantial NaF and CaF_(2) in the residual ash.Besides,the composition and effect of environment of residual solid were evaluated.The ash slagging tendency and its mineral deposition mechanisms were elucidated in terms of turning SPL waste into a benign input to a circular waste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nt potlining Thermal decomposition Heat release reaction mechanism Gas emission
原文传递
煤燃烧过程中硫分析出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清威 齐庆杰 +1 位作者 郝宇 吴宪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1,38,共4页
煤燃烧过程中的硫分析出特性受自身硫分组成、外部燃烧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硫分的析出规律,建立了硫分析出的统一动力学模型,对比研究了2种不同煤样在不同反应级数下的析出模型,通过origin软件作图计算得出,一级反应是最适合... 煤燃烧过程中的硫分析出特性受自身硫分组成、外部燃烧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硫分的析出规律,建立了硫分析出的统一动力学模型,对比研究了2种不同煤样在不同反应级数下的析出模型,通过origin软件作图计算得出,一级反应是最适合硫分析出的动力学模型。硫分析出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对煤燃烧过程中有效控制气态硫的排放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分析出 动力学 反应级数
下载PDF
New insight into fabrication of shaped Mg-X alloy foams with cellular structure via a gas release reaction powder metallurgy route 被引量:1
18
作者 H.Wang D.F.Zhu +4 位作者 Y.Wu X.J.Liu S.H.Jiang T.G.Nieh Z.P.Lu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25-132,共8页
Shaped Mg alloy foams with closed-cell structure are highly interested for a great potential to be utilized in the fields where weight reduction is urgently required.A powder metallurgical method,namely gas release re... Shaped Mg alloy foams with closed-cell structure are highly interested for a great potential to be utilized in the fields where weight reduction is urgently required.A powder metallurgical method,namely gas release reaction powder metallurgy route to fabricate Mg-X(X=Al,Zn or Cu)alloy foams,was summarized.The principles on shaped Mg-X foams fabrication via the route were proposed.In addition,the effects of alloying elements,sintering treatment and foaming temperatures on fabrication of shaped Mg-X alloy foam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ey to ensure a successful foaming of Mg-X alloy foams is to add alloying metals alloyed with Mg to form lower melting(<600℃)intermetallic compounds by the initial sintering treatment.The foaming mechanism of Mg-X alloy foams also has been clarified,that is,the low-melting-point Mg-based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melt first,and then reactions between the melt and CaCO_(3),a foaming agent,release CO gas to make the precursor foamed and finally shaped Mg-X alloy foam with a promising cellular structure is prepared.This route has been verified by successful fabrication on shaped Mg-Al,Mg-Zn and Mg-Cu foams with cellular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X alloy foam FABRICATION Gas release reaction Cellular structure Sintering Powder metallurgy
原文传递
以NH_3为催化剂的AlH_3PH_3释氢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19
作者 张婷 王丽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1-634,共4页
采用量子力学第一原理研究了储氢材料膦化三氢化铝(AlH3PH3)在催化剂氨(NH3)作用下释氢反应的反应机理.在MP2/aug-cc-pVDZ水平下优化了所有稳定点包括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通过频率分析进行了验证,然后利用内禀反应坐标理... 采用量子力学第一原理研究了储氢材料膦化三氢化铝(AlH3PH3)在催化剂氨(NH3)作用下释氢反应的反应机理.在MP2/aug-cc-pVDZ水平下优化了所有稳定点包括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通过频率分析进行了验证,然后利用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获得反应的最小能量路径,最后在CCSD(T)/aug-cc-pVDZ水平下对MP2优化的几何构型进行了能量校正.结果表明,催化剂NH3的加入,并不能使AlH3PH3释氢的能垒低于Al—P键的离解能,因此需要为AlH3PH3这一潜在的储氢材料寻找其他有效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释氢反应 催化 反应机理
下载PDF
谷氨酸在分离的小鼠皮层突触连接体的释放
20
作者 金国荣 丁彩云 +2 位作者 王毅民 刘建荣 蔚洪恩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1-864,共4页
目的分析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体外分离的小鼠皮层突触连接体的释放。方法解剖分离小鼠的大脑皮层,组织经匀浆后使用3层147μm的尼龙网筛进行过滤,离心后重悬沉淀为突触连接体。谷氨酸释放检测实验根据谷氨酸脱氢酶酶促反应原理进行,... 目的分析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体外分离的小鼠皮层突触连接体的释放。方法解剖分离小鼠的大脑皮层,组织经匀浆后使用3层147μm的尼龙网筛进行过滤,离心后重悬沉淀为突触连接体。谷氨酸释放检测实验根据谷氨酸脱氢酶酶促反应原理进行,利用多功能读数仪读取产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的荧光值。采用谷氨酸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使用制备的突触连接体进行谷氨酸释放检测,进行3次独立重复实验。结果谷氨酸标准品浓度与荧光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新鲜制备的突触连接体在加入去极化剂KCl后,释放谷氨酸显著增加并逐渐达到平台期,加入Triton X-100裂解突触连接体后释放谷氨酸明显增加。冻融1次的突触连接体失去活性,与新鲜制备的突触连接体的谷氨酸释放曲线不同。结论对小鼠皮层突触连接体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良,检测和分析了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分离制备的小鼠皮层突触连接体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连接体 谷氨酸 释放 酶促反应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