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建设区域科创中心构想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冬梅 赵成伟 《开放导报》 2021年第6期62-70,共9页
在东北地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新时代实现东北振兴的有效路径。区域科创中心是国家创新布局的重要手段,可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科技资源富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强,完全具备通... 在东北地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新时代实现东北振兴的有效路径。区域科创中心是国家创新布局的重要手段,可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科技资源富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强,完全具备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新时代东北振兴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可以选择沈阳、大连双核中心城市的“人字型”创新城市带建设东北地区区域科创中心。同时,明确沈大城市群区域科创中心的定位,带动东北地区城市间协同发展、打造新时代东北振兴新引擎,探索创新驱动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型经验,加速创新要素培育,增强区域创新能级,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创新合作窗口,推动东北地区区域科创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东北振兴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构想
下载PDF
科创中心建设背景下济南市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基于京沪轴若干城市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静 岳海鸥 《科技和产业》 2018年第9期40-46,共7页
构建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产出和创新成效四个方面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测算京沪创新轴各城市创新能力,采用聚类分析找准济南的对标城市,重点研究济南的创... 构建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产出和创新成效四个方面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测算京沪创新轴各城市创新能力,采用聚类分析找准济南的对标城市,重点研究济南的创新发展水平及与对标城市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进一步提出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创新轴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层次分析法 聚类分析 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下载PDF
构建西安兰州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考虑 被引量:1
3
作者 付英 程晓玲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2-97,共6页
基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际,对先行创新资源集聚区和重点城市群的创新策源能力进行比较,提出新时期完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先考虑。基于此,从不同层面对比分析建设西安兰州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与优势,提出以“点线... 基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际,对先行创新资源集聚区和重点城市群的创新策源能力进行比较,提出新时期完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先考虑。基于此,从不同层面对比分析建设西安兰州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与优势,提出以“点线面”结合方式,以“秦创园”和“陇创带”建设“串珠型”科技走廊和10个方面的创新联合体,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探索建立协同联动、高效高能、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路径选择 “串珠型”科技走廊 西安 兰州
下载PDF
高效协同联动:都市圈创新发展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竹青 赵成伟 +1 位作者 王罗汉 巨文忠 《开放导报》 2022年第6期19-25,共7页
都市圈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从产业发展看,增强都市圈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集群创新水平;从空间尺度看,在都市圈层面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落地效率更高;从城镇化发展角度看,推动都市圈创新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动... 都市圈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从产业发展看,增强都市圈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集群创新水平;从空间尺度看,在都市圈层面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落地效率更高;从城镇化发展角度看,推动都市圈创新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动力。都市圈创新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推动创新主体“再合作”、创新资源“再组织”、创新网络“再拓展”,实现都市圈大中小城市协同创新。针对当前六大国家级都市圈创新发展在资源集聚和协同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强化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效能、增强产业链创新协同、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等角度促进都市圈创新发展,并考虑选取部分都市圈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带动更多城市迈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创新发展 协同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的评价与分析研究——以营口地区为例
5
作者 闫志刚 《科技资讯》 2022年第1期174-180,共7页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增长极之间出现的"空心化"区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现实的问题。营口市处于五点一线的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边缘地带,经济发展陷入动能不足、环保约束大的困境,亟需寻找新的路径...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增长极之间出现的"空心化"区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现实的问题。营口市处于五点一线的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边缘地带,经济发展陷入动能不足、环保约束大的困境,亟需寻找新的路径解决发展难题。为避免这些欠发达集中连片区域失去创新发展动能,陷入发展滞长陷阱,拉大区域发展差距。该文提出通过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路,扶持一个新的有一定辐射能力的次增长极,与主要增长极呼应驱动,增补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协调推动区域发展。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共三级包括20项指标),应用熵权法对营口市及周边六地级市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同时应用定性分析,论证营口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可行性及路径并提出对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协同发展 技术指标 次增长极 熵值法
下载PDF
广州科技创新工作对济南市建设区域性科创中心的借鉴及启示
6
作者 陈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0年第1期51-52,共2页
论文介绍了广州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经验与做法,提出了对济南市建设区域性科创中心的启示,深入剖析了广州市科技创新的发展经验,可为济南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 创新 区域性科创中心
下载PDF
济南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人才国际化战略研究
7
作者 景凯东 张希华 《山东工会论坛》 2017年第5期46-50,共5页
在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济南需要推动人才的国际化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济南"四个中心"建设的构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丰富的科创平台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契机,都为济南... 在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济南需要推动人才的国际化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济南"四个中心"建设的构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丰富的科创平台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契机,都为济南人才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机遇。完善人才国际化顶层设计、优化国际人才引进环境,改善本土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环境,是推动济南人才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人才国际化
下载PDF
新时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选取与相关建议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冬梅 陈钰 玄兆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8-105,共8页
以科技创新中心布局引领重大区域战略深入实施,对于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1个省区194个地级市的科技指标数据,深入分析长江、黄河流域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创新发展基础... 以科技创新中心布局引领重大区域战略深入实施,对于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1个省区194个地级市的科技指标数据,深入分析长江、黄河流域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创新发展基础,建议依次以武汉、郑州、西安、沈阳为核心城市,推动建设4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鼓励和支持太原、呼和浩特、银川、贵阳、昆明、福州建设省级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地区新经济增长级,辐射带动相关省域和周边地区发展。相应提出加快制定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布局建设总体方案,优化国家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区域布局 科技指标 科技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